浅谈初中历史新课标教材中的评价方法_新课程标准 - 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新课程标准 >浅谈初中历史新课标教材中的评价方法

浅谈初中历史新课标教材中的评价方法

查字典历史网 2013-01-15

教学评价是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初中历史教学的全过程,起着调控历史教学活动的作用。依照《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倡导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提倡评价的公正性、全面性,充分尊重学生,注意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历史教学评价以学生为中心,要让学生了解《标准》的要求,以及评价的方法与过程,并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评价不仅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是否达到了《标准》的要求,还要注意考查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避免将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唯一的评价内容,避免以往以闭卷考试作为最主要的评价方式。下面,我以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为例,作一小结,以供同仁参考。

国家统一是秦汉时期最重要的特征,也是这个时期对中国历史做出的重大贡献,如何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呢?具体方法如下。

一、个人代表作品档案法

收集学生个人的历史学习作品,建立档案,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评价。档案的建立最好在开学初。我要求每个学生买一个精致的笔记本,再配置一个档案袋,让学生自己保管。本单元结合教材以及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小专题:

1.查找秦汉时期的成语故事(包括课本、成语词典和课外读物);

2.比一比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我国古代历史上谁的功劳大?(可以借助教材、课外读物和网上资料);

3.请你评价汉武帝的功过(以教材为主,以课外读物为辅);

4.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这条中西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价值和作用?(结合教材以及改革开放政策和成果等方面)

5.列举使你最自豪的秦汉时期的文化三例,并简述你选择的理由。

以上五个小专题要求学生提供一份作业,其中第一题、第二题、第五题面向全体学生,第三题、第四题为自选题,面向部分学生。根据学生作业完成的质量,教师予以评定,共分ABCD四级,并写上客观、公正的评语。好的予以表扬,差的指出问题,师生共同商量改进的办法,避免在全班面前对某位学生进行口头批评。以上五题,有的教师可能会感到难度过大,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其实有三道题是教材所提供的,另外两题只是教材知识的适当延伸。根据新的课程观,既强调了普及性、基础性,又强调了发展性;既要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又提倡教师引导少数学生学习更深、更广的历史知识,提倡学生的主动性、发现性、探索性学习。以上五题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标准》以及新的课程观。

二、观察法

在教学过程中,观察法是一种常用的评价方法,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表现并加以记录,对学生历史学习的成效作出较为全面的评价。在具体实行过程中,我又采取了以下几种具体做法。

l. 课堂纪录法。

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学中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语言表达的完整性、问题归纳的逻辑性、知识掌握和运用的灵活性。新的课程观倡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新教材也提供了这种便利,设置了诸如“动脑筋”“活动与探究”等专题。采用课堂记录的评价法就是实现以上要求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口头表扬回答精彩的学生,而且在下课后,还要按等级记录在学生的档案本中。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再写上简单的评语。

2.活动课记录法。

本单元有一节活动课“秦始皇功过的辩论”。在这节活动课中,事先就做好了活动的部署和安排,而具体的实施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只是给予帮助和指导。活动结束时,根据不同的分工,即组织才能、搜集、提供材料、小组成员合作、整理材料、制作卡片、辩手的表现等各个方面分别给予评价等级。原来,我以为学生较难完成这节活动课,但是,出乎我的意料,有的班级表现得很出色。我想,这种出色的效果与采用这种观察记录的评价方法是分不开的。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这节课中留下闪光点,而不愿是一页空白。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潜能和积极主动性。

三、活动法

活动评价的方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习的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等,以学生自主活动、直接体验为基本形式进行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运用与学习活动紧密相关的各种知识和技能。通过活动,可以了解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直观认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在本单元中有以下几个活动。

1.调查厦门地区的古塔。

学生通过到南普陀寺、同安梵天寺等实地考察,写成调查报告,在上述活动中,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以及从现实生活中搜索历史知识的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

2.出一期名为“昌盛的秦汉文化” 的历史专刊。

要求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素材加以扩充、延伸。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网上查寻资料,然后用电脑打印所下载的资料和图片。如:秦始皇陵兵马俑图片,张衡地动仪复原图,对司马迁和《史记》的详细介绍,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等等。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电脑以及网络资源的优势,既节省了时间,又开阔了视野。对于家里没有电脑的学生,我就积极鼓励他们阅读课外书籍,从书本中同样可以加深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3.秦始皇功过的辩论。

这节活动课可以考查学生的组织能力、团结合作的精神、搜集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等。

四、学生自我评价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自己历史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我评价,可以对自己历史学习的特长以及不足有较为清楚的了解,有助于学生主动改进学习状况,增强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本单元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实施自我评价法。

1.历史作业反馈小结。

它主要包括小论文、活动课、调查报告、历史专刊等方面。在活动结束后,当教师写完评语时,再由学生记录下对自己的评价,主要包括记录下自己的学习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提高,已经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的改进方法。通过这种形式,我发现了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学习主动积极的学生写得得心应手、丰满充实,而学习被动的学生则语言干瘪、无话可说,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加以引导。

2.单元测验学生对照标准答案给自己评分。

本单地学习结束以后,采用阅卷方式对基础知识进行测验,我采用自我评价法。然后让学生自己把成绩记录在档案本上,结果发现有的学牛较诚实,但也有的学生不够诚实。通过这次活动,教育学生树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学习态度。另外,可以适当改进,即同桌同学交换批改。

五、测试法

对学生历史学习成果进行数量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评论,是历史教学中最常用的评价方法,也可以说是传统的评价方法。新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倡导新的教学理念,提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降低教学难度,减轻学生负担,以至于有的学生认为不需要闭卷考试,就可以过关。教师通过观察和检查,发现有的学生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甚至连基础历史知识都不能很好地掌握,这显然不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所以,闭卷测试还是必要的。于是,本单元结束后进行了一次测验。通过测试,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

总之,以上五种评价方法有相互包容的地方,尤其是个人代表作品档案法,是基础。它能客观地将其他各项测试结果记录下来,使学生清晰明了地了解自己在历史学习中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既加强了师生之间的协作互动,又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与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相比,新的评价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仍需不断努力,大胆尝试,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高晓艳 《中考历史选择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课堂实录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课堂实录视频-国级优课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关丽娜

2019年北京中考历史真题解析5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姜左洋

中考历史如何拿高分?这里讲的全是重点!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郑健宏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翠萍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三单元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曹卿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第2课时《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与监察谏议制度》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郭磊

与“浅谈初中历史新课标教材中的评价方法”相关文章

热门新课程标准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历史教案
历史课件
历史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