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解答失误琐谈_教学论文 - 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论文 >问答题解答失误琐谈

问答题解答失误琐谈

查字典历史网 2016-02-02

问答题解答失误琐谈 在历史高考试题中,问答题一直是经久不衰的主要题型,也一直是考生难得高分而又特别有利于高校选拔 优秀人才的传统题型。多年的测检统计表明, 高考历史问答题的得分率大体上在35 —50 %之间。 如1995 年 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公布的当年三道问答题的难度系数分别为0.45、0.38、0.33,平均为0.38。1996年两道问答 题的抽样统计, 湖南平均为0.45,山东平均为0.49。换句话说,考生在解答问答题中,失分一直是比较严重的 。

造成问答题解答失误的原因,首先是试题的设计有较大的难度。这是选拔性考试的性质决定了的。从这一 角度看,我们永远也不要指望何年能获得皆大欢喜的得分率。当然,这决不是说我们在减少失误、力争高分方 面无所作为。相反,由于问答题解答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在考生方面,因此,认真分析出现失误的原因,努力探 索减少失误的办法,不断提高解答问题的能力,实在是我们在迎考复习中必须努力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 主要就失误原因作些分析,从中可以悟出一些减少失误的办法。

从学生平时的检测答卷和历年的高考答卷看,学生在解答历史问答题中的失误,主要是由于知识、能力的 缺陷,答题技巧、表达水平的不足以及审题、答题习惯的不良等因素造成的,而且大多数学生得的是多项综合 症。下面概括为四大原因作些具体分析。

第一,审题不慎。

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这是准确完整地回答好试题的关键。近几年,高考问答题的表述越来越精确, 每道题的知识考查重点、能力考查方向都指定得十分明确;与之相适应的是题目中的限制词语大量增加,指向 清晰具体。按理说,这的确为审题减少了障碍,可实际上,许多学生仍然在审题上频频失误。细分起来,主要 有以下几种情况:

1.粗心大意,未看清题目要求。

少数学生平时没有细心审题的习惯,考场上自然改变不了粗心大意的毛病,故常将题目要求看错。例如:

日本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的结局怎样?其原因是什么?又分别在中国历史上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一些学生在回答此题时,总容易忽视第二问的“其”字,把出现如此结局的原因答成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 原因。又如: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毛泽东是怎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阐述中国革 命道路问题的?与同时期“左”右倾错误理论相比,毛泽东的阐述有什么突出特点?

一些粗心的学生,一见此题,自以为十分熟悉,于是详写了毛泽东在十年内战时期开辟井冈山道路的丰功 伟业,却忽视了题目中“不同时期”的要求,答案自然很不全面。

2.理解偏颇,弄错了题目要求。

审题中的失误,并不全是粗心。有些学生,审题是很细心的,但由于对题目的理解发生了偏差,结果还是 出现了失误。例如:

为什么当历史步入20世纪的时候,西方科学技术已经牢牢地站在了世界前列,而曾经辉煌了几千年的中国 科学技术却远远地落在了后面?试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

答好此题,必须正确理解两个问题:一是“历史的和现实的”含义,二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与政治、经 济、文化密切相关,不能只就科技本身而言。许多学生回答此题,正是在这两个关键问题上出了偏差。一是分 析原因时只就科技本身的发展而言,未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二是把“现实的原因”理解为当代 的原因,于是大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其实,此题中的 “现实的原因”,指的是“历史步入20世纪的时候”的原因,而不是指当今时代的原因;由此推断,题中的“ 历史的原因”,当然就是指19世纪末以前的一段时间——从中国科技领先变为西方科技领先的时候开始,即明 朝后期至19世纪末这段时间出现的原因。又如:

结合史实说明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后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并指出二战前后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答好此题的关键,在正确理解“影响”的内涵。有的学生受不正确的思维定势的约束,对垄断资本主义的 认识相当片面,因而只看到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加强了对殖民地的争夺, 激化了相互间的矛盾,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等史实,而忽视了垄断组织的产生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加强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有利于整个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等积极影响。这种片面的理解,显然偏离了 题目设计预定的能力考查方向。

3.阅读受阻,看不懂题目要求。

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材料问答题中。1991年的英国外交思想题,1992年的贵妃败唐题、统战原则题,19 93年的八股之害题、刘迎榷场诗题,1994年的墨子思想题、恩格斯的新结论题,1995年的秦皇汉武比较题,差 不多都有一批考生得0分。究其原因,就是读不懂材料, 看不懂题目。其中尤以1994 年的恩格斯的新结论题为 甚。 此题文字连同标点224个,当年许多考生读后不知所云。试想,连题目的要求都看不懂,又如何作答?

非材料式问答题,也有学生看不懂题目要求的情况。例如:

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我国于公元401年至公元1000 年在世界重大科技项目中所占的比例是71% 。请分析这一比例形成的原因。

此题的问题很明确:分析这一比例形成的原因。可是从检测的情况看,很多学生却答成了我国科技在公元 401年至公元1000 年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原因。显然,这种失误是没有读懂“这一比例”所包含的内容:它说明 这一时期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别的国家和地区与当时的中国相比,明显落后。明确 了“这一比例”的内涵,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就不能只看中国,同时必须看到全世界。也就是说,解答此题必须 从全世界的情况考虑。又如: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秩序是怎样被打破的?分析原因。说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 的对策,并指出由此导致这些国家之间关系的变化及后果。

我曾特意就此题检测过学生,竟有多人得0分。分析原因, 就是不懂题目中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秩序 ”是什么意思(因为课本中没有出现过这一概念。这是命题设计中的问题)。有的将其理解为“凡尔赛——华 盛顿体系”(统治秩序),有的则将其理解为世界金融中心的转移,更多的将其理解为“一战”之后各主要资 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或它们在国际上经济地位的变化。能够根据全题的设问联系课本内容归纳出题中的“经 济秩序”就是指的本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和平发展时期的相对稳定的秩序的,人数极少,只有一批学生根 据题意,回避了这个“经济秩序”问题,直接回答“1929年开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打破了这一经济秩序 ”。综观全题不难发现,此题第一问若弄错了,后面的几问会连着都错,因此,全题得0分就成了必然结果。

4.生搬硬套,不区别限制条件。

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教师们大多数用强化训练方式,让学生接触过大量检测题。部分学生对于这种 “强化训练”,采取死记硬背方式予以接受,希图在应试中能碰中一二。这些抱着侥幸心理的学生,在考场上 ,偶然遇到内容或形式与平时练习有相似之处的试题,往往喜形于色,最容易忽视仔细审题。他们解答这类试 题,也最容易采用迁移原练习题答案的方式,不能按试题所限定的条件组织材料。这种生搬硬套的审题和解答 方式,在1996年的唐朝文化题的答案中特别明显。

应该说,1996年的唐朝文化题无论内容和形式,都是很贴近中学实际的,特别是在形式上,不仅在“概括 ”和“简要说明”的词语下加了着重号,而且还特地单列了一行“注意:不要全面罗列唐文化的成就,而要从 中作出概括并用史实说明。……”可是答卷情况表明,有相当一部分考生,根本不注意这两处着重号和题下的 一行“注意”提示。有的既不“概括”,也不“说明”,只是罗列唐文化的成就。对于这种公然不顾试题要求 作答的怪现象,一些评卷老师感到“不可理解”。其实,仔细辨识一下就可发现,他们中很多人是在照搬某些 训练题的答案。

我曾做过这样一次检测:先布置学生完成一道练习题:“比较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的异同,说明前者失败 后者成功的主要原因。”后来,我用下面这道题考查学生:

比较说明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差异,由此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考查结果表明,部分学生照搬了练习题的答案,出现了我预见到的毛病。

其实,这两道题的区别是很多的:①前者只要求“比较”,后者除了“比较”,还要“说明”,即不仅要 有观点,还要有史实作论据。②前者既比异又比同,后者只比差异。③前者要说明的是一败一成的原因,后者 只需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④前者要求说明的原因只需抓主要的,且无条件限制,因此可从各种角度寻找 、分析;而后者所要提出的原因则必须根据所列出的差异去进行分析,必须从差异中得出结论,这一点又暗示 出全题必须以比较说明差异为重点。照搬练习题答案的学生由于没有认真审查这道试题的上述限制条件,当然 也就发现不了两者所存在的这么多的区别。

可以这样说: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考试的题目越是同平时练习过的题目内容比较接近、设问越是有些雷同 ,他们就越容易在审题上发生失误。

第二,知识残缺。

认真审题是很重要的,但它解决的毕竟只是个明确题目要求的问题,而要能够正确地回答问题,首要条件 乃在于全面地掌握历史知识,因为全面系统而扎扎实实的历史知识才是解答历史问答题的基础。以上述戊戌变 法失败原因的试题为例,如果对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时中日两国的社会经济基础、改革政治势力、改革方式和 内容、所处时代特点等等缺乏全面的知和识,那么,即使对试题的要求审查得十分准确,也是答不出或答不好 的。从历年的高考答卷看,因审题不慎而失误的固然不少,而由于知识残缺导致丢分的实际上更多、更严重。

答题过程中的所谓知识残缺,主要是指下面四种情形:

1.概念不准确,常常张冠李戴。

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本质的、全体的、内在联系的认识的反映。每个历史 概念的内涵都有其特定的内容,一般都包含着特定的时间、空间和特殊的表现形式。学习历史,必须准确地掌 握课本中的历史概念。但从历年的高考答卷看,概念模糊、张冠李戴的情况是相当严重的。例如1993年的老高 考第42题第一问“什么叫‘榷场’?”许多考生就答得似是而非;1991年新高考第61题要求回答北宋东京的城 市特色及其形成原因,不少考生就把当时仅在四川地区流行的“交子”当作已在全国普遍流通的货币,因而将 “交子大量流通”作为东京商业繁荣的一个原因。这种概念不清、随意穿戴的情况在平时的检测中更是屡见不 鲜。例如将“少数民族内迁”与“北方农民南迁”混为一谈,将“汉武帝”和“汉武光帝”误为一君,将“反 右派斗争”与“反右倾斗争”视同一体,将普法战争中法国的“国防政府”与1871年2月成立的“梯也尔政府” 当作同一个政府,等等。 出现这种差错的原因,大多数是教师教学时交代不清和学生对概念理解不准造成的。 例如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清政府进军台湾、设置台湾府之间的关系,一般教师都有所忽视,因此,对于下面这道 试题,学生就容易答错:

郑成功收复台湾有何重大意义?清政府为什么要向台湾进军并设置台湾府?

郑成功率军打败盘踞台湾38年的荷兰殖民者,使台湾回到祖国怀抱,是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的大功伟业。正 因为如此,他才成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但郑成功收复台湾还有一个目的,是将此地建成一个反清基 地,所以他和他的儿子郑经在台湾所建立的郑氏政权,实际上是个反清政权。这个政权在清政府统一了大陆之 后,妨碍了全国的统一,不利于祖国海防的巩固。正因为这样,所以清政府进军台湾,设置台湾府,是巩固统 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之一。教师如果不讲清这些问题,学生在回答上述试题时,是很容易将“郑成功收 复台湾”误答成“是清政府的一项巩固统一的措施”的。

问答题解答失误琐谈 在历史高考试题中,问答题一直是经久不衰的主要题型,也一直是考生难得高分而又特别有利于高校选拔 优秀人才的传统题型。多年的测检统计表明, 高考历史问答题的得分率大体上在35 —50 %之间。 如1995 年 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公布的当年三道问答题的难度系数分别为0.45、0.38、0.33,平均为0.38。1996年两道问答 题的抽样统计, 湖南平均为0.45,山东平均为0.49。换句话说,考生在解答问答题中,失分一直是比较严重的 。

造成问答题解答失误的原因,首先是试题的设计有较大的难度。这是选拔性考试的性质决定了的。从这一 角度看,我们永远也不要指望何年能获得皆大欢喜的得分率。当然,这决不是说我们在减少失误、力争高分方 面无所作为。相反,由于问答题解答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在考生方面,因此,认真分析出现失误的原因,努力探 索减少失误的办法,不断提高解答问题的能力,实在是我们在迎考复习中必须努力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 主要就失误原因作些分析,从中可以悟出一些减少失误的办法。

从学生平时的检测答卷和历年的高考答卷看,学生在解答历史问答题中的失误,主要是由于知识、能力的 缺陷,答题技巧、表达水平的不足以及审题、答题习惯的不良等因素造成的,而且大多数学生得的是多项综合 症。下面概括为四大原因作些具体分析。

第一,审题不慎。

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这是准确完整地回答好试题的关键。近几年,高考问答题的表述越来越精确, 每道题的知识考查重点、能力考查方向都指定得十分明确;与之相适应的是题目中的限制词语大量增加,指向 清晰具体。按理说,这的确为审题减少了障碍,可实际上,许多学生仍然在审题上频频失误。细分起来,主要 有以下几种情况:

1.粗心大意,未看清题目要求。

少数学生平时没有细心审题的习惯,考场上自然改变不了粗心大意的毛病,故常将题目要求看错。例如:

日本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的结局怎样?其原因是什么?又分别在中国历史上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一些学生在回答此题时,总容易忽视第二问的“其”字,把出现如此结局的原因答成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 原因。又如: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毛泽东是怎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阐述中国革 命道路问题的?与同时期“左”右倾错误理论相比,毛泽东的阐述有什么突出特点?

一些粗心的学生,一见此题,自以为十分熟悉,于是详写了毛泽东在十年内战时期开辟井冈山道路的丰功 伟业,却忽视了题目中“不同时期”的要求,答案自然很不全面。

2.理解偏颇,弄错了题目要求。

审题中的失误,并不全是粗心。有些学生,审题是很细心的,但由于对题目的理解发生了偏差,结果还是 出现了失误。例如:

为什么当历史步入20世纪的时候,西方科学技术已经牢牢地站在了世界前列,而曾经辉煌了几千年的中国 科学技术却远远地落在了后面?试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

答好此题,必须正确理解两个问题:一是“历史的和现实的”含义,二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与政治、经 济、文化密切相关,不能只就科技本身而言。许多学生回答此题,正是在这两个关键问题上出了偏差。一是分 析原因时只就科技本身的发展而言,未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二是把“现实的原因”理解为当代 的原因,于是大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其实,此题中的 “现实的原因”,指的是“历史步入20世纪的时候”的原因,而不是指当今时代的原因;由此推断,题中的“ 历史的原因”,当然就是指19世纪末以前的一段时间——从中国科技领先变为西方科技领先的时候开始,即明 朝后期至19世纪末这段时间出现的原因。又如:

结合史实说明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后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并指出二战前后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答好此题的关键,在正确理解“影响”的内涵。有的学生受不正确的思维定势的约束,对垄断资本主义的 认识相当片面,因而只看到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加强了对殖民地的争夺, 激化了相互间的矛盾,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等史实,而忽视了垄断组织的产生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加强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有利于整个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等积极影响。这种片面的理解,显然偏离了 题目设计预定的能力考查方向。

3.阅读受阻,看不懂题目要求。

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材料问答题中。1991年的英国外交思想题,1992年的贵妃败唐题、统战原则题,19 93年的八股之害题、刘迎榷场诗题,1994年的墨子思想题、恩格斯的新结论题,1995年的秦皇汉武比较题,差 不多都有一批考生得0分。究其原因,就是读不懂材料, 看不懂题目。其中尤以1994 年的恩格斯的新结论题为 甚。 此题文字连同标点224个,当年许多考生读后不知所云。试想,连题目的要求都看不懂,又如何作答?

非材料式问答题,也有学生看不懂题目要求的情况。例如:

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我国于公元401年至公元1000 年在世界重大科技项目中所占的比例是71% 。请分析这一比例形成的原因。

此题的问题很明确:分析这一比例形成的原因。可是从检测的情况看,很多学生却答成了我国科技在公元 401年至公元1000 年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原因。显然,这种失误是没有读懂“这一比例”所包含的内容:它说明 这一时期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别的国家和地区与当时的中国相比,明显落后。明确 了“这一比例”的内涵,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就不能只看中国,同时必须看到全世界。也就是说,解答此题必须 从全世界的情况考虑。又如: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秩序是怎样被打破的?分析原因。说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 的对策,并指出由此导致这些国家之间关系的变化及后果。

我曾特意就此题检测过学生,竟有多人得0分。分析原因, 就是不懂题目中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秩序 ”是什么意思(因为课本中没有出现过这一概念。这是命题设计中的问题)。有的将其理解为“凡尔赛——华 盛顿体系”(统治秩序),有的则将其理解为世界金融中心的转移,更多的将其理解为“一战”之后各主要资 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或它们在国际上经济地位的变化。能够根据全题的设问联系课本内容归纳出题中的“经 济秩序”就是指的本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和平发展时期的相对稳定的秩序的,人数极少,只有一批学生根 据题意,回避了这个“经济秩序”问题,直接回答“1929年开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打破了这一经济秩序 ”。综观全题不难发现,此题第一问若弄错了,后面的几问会连着都错,因此,全题得0分就成了必然结果。

4.生搬硬套,不区别限制条件。

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教师们大多数用强化训练方式,让学生接触过大量检测题。部分学生对于这种 “强化训练”,采取死记硬背方式予以接受,希图在应试中能碰中一二。这些抱着侥幸心理的学生,在考场上 ,偶然遇到内容或形式与平时练习有相似之处的试题,往往喜形于色,最容易忽视仔细审题。他们解答这类试 题,也最容易采用迁移原练习题答案的方式,不能按试题所限定的条件组织材料。这种生搬硬套的审题和解答 方式,在1996年的唐朝文化题的答案中特别明显。

应该说,1996年的唐朝文化题无论内容和形式,都是很贴近中学实际的,特别是在形式上,不仅在“概括 ”和“简要说明”的词语下加了着重号,而且还特地单列了一行“注意:不要全面罗列唐文化的成就,而要从 中作出概括并用史实说明。……”可是答卷情况表明,有相当一部分考生,根本不注意这两处着重号和题下的 一行“注意”提示。有的既不“概括”,也不“说明”,只是罗列唐文化的成就。对于这种公然不顾试题要求 作答的怪现象,一些评卷老师感到“不可理解”。其实,仔细辨识一下就可发现,他们中很多人是在照搬某些 训练题的答案。

我曾做过这样一次检测:先布置学生完成一道练习题:“比较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的异同,说明前者失败 后者成功的主要原因。”后来,我用下面这道题考查学生:

比较说明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差异,由此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考查结果表明,部分学生照搬了练习题的答案,出现了我预见到的毛病。

其实,这两道题的区别是很多的:①前者只要求“比较”,后者除了“比较”,还要“说明”,即不仅要 有观点,还要有史实作论据。②前者既比异又比同,后者只比差异。③前者要说明的是一败一成的原因,后者 只需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④前者要求说明的原因只需抓主要的,且无条件限制,因此可从各种角度寻找 、分析;而后者所要提出的原因则必须根据所列出的差异去进行分析,必须从差异中得出结论,这一点又暗示 出全题必须以比较说明差异为重点。照搬练习题答案的学生由于没有认真审查这道试题的上述限制条件,当然 也就发现不了两者所存在的这么多的区别。

可以这样说: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考试的题目越是同平时练习过的题目内容比较接近、设问越是有些雷同 ,他们就越容易在审题上发生失误。

第二,知识残缺。

认真审题是很重要的,但它解决的毕竟只是个明确题目要求的问题,而要能够正确地回答问题,首要条件 乃在于全面地掌握历史知识,因为全面系统而扎扎实实的历史知识才是解答历史问答题的基础。以上述戊戌变 法失败原因的试题为例,如果对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时中日两国的社会经济基础、改革政治势力、改革方式和 内容、所处时代特点等等缺乏全面的知和识,那么,即使对试题的要求审查得十分准确,也是答不出或答不好 的。从历年的高考答卷看,因审题不慎而失误的固然不少,而由于知识残缺导致丢分的实际上更多、更严重。

答题过程中的所谓知识残缺,主要是指下面四种情形:

1.概念不准确,常常张冠李戴。

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本质的、全体的、内在联系的认识的反映。每个历史 概念的内涵都有其特定的内容,一般都包含着特定的时间、空间和特殊的表现形式。学习历史,必须准确地掌 握课本中的历史概念。但从历年的高考答卷看,概念模糊、张冠李戴的情况是相当严重的。例如1993年的老高 考第42题第一问“什么叫‘榷场’?”许多考生就答得似是而非;1991年新高考第61题要求回答北宋东京的城 市特色及其形成原因,不少考生就把当时仅在四川地区流行的“交子”当作已在全国普遍流通的货币,因而将 “交子大量流通”作为东京商业繁荣的一个原因。这种概念不清、随意穿戴的情况在平时的检测中更是屡见不 鲜。例如将“少数民族内迁”与“北方农民南迁”混为一谈,将“汉武帝”和“汉武光帝”误为一君,将“反 右派斗争”与“反右倾斗争”视同一体,将普法战争中法国的“国防政府”与1871年2月成立的“梯也尔政府” 当作同一个政府,等等。 出现这种差错的原因,大多数是教师教学时交代不清和学生对概念理解不准造成的。 例如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清政府进军台湾、设置台湾府之间的关系,一般教师都有所忽视,因此,对于下面这道 试题,学生就容易答错:

郑成功收复台湾有何重大意义?清政府为什么要向台湾进军并设置台湾府?

郑成功率军打败盘踞台湾38年的荷兰殖民者,使台湾回到祖国怀抱,是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的大功伟业。正 因为如此,他才成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但郑成功收复台湾还有一个目的,是将此地建成一个反清基 地,所以他和他的儿子郑经在台湾所建立的郑氏政权,实际上是个反清政权。这个政权在清政府统一了大陆之 后,妨碍了全国的统一,不利于祖国海防的巩固。正因为这样,所以清政府进军台湾,设置台湾府,是巩固统 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之一。教师如果不讲清这些问题,学生在回答上述试题时,是很容易将“郑成功收 复台湾”误答成“是清政府的一项巩固统一的措施”的。

问答题解答失误琐谈 在历史高考试题中,问答题一直是经久不衰的主要题型,也一直是考生难得高分而又特别有利于高校选拔 优秀人才的传统题型。多年的测检统计表明, 高考历史问答题的得分率大体上在35 —50 %之间。 如1995 年 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公布的当年三道问答题的难度系数分别为0.45、0.38、0.33,平均为0.38。1996年两道问答 题的抽样统计, 湖南平均为0.45,山东平均为0.49。换句话说,考生在解答问答题中,失分一直是比较严重的 。

造成问答题解答失误的原因,首先是试题的设计有较大的难度。这是选拔性考试的性质决定了的。从这一 角度看,我们永远也不要指望何年能获得皆大欢喜的得分率。当然,这决不是说我们在减少失误、力争高分方 面无所作为。相反,由于问答题解答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在考生方面,因此,认真分析出现失误的原因,努力探 索减少失误的办法,不断提高解答问题的能力,实在是我们在迎考复习中必须努力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 主要就失误原因作些分析,从中可以悟出一些减少失误的办法。

从学生平时的检测答卷和历年的高考答卷看,学生在解答历史问答题中的失误,主要是由于知识、能力的 缺陷,答题技巧、表达水平的不足以及审题、答题习惯的不良等因素造成的,而且大多数学生得的是多项综合 症。下面概括为四大原因作些具体分析。

第一,审题不慎。

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这是准确完整地回答好试题的关键。近几年,高考问答题的表述越来越精确, 每道题的知识考查重点、能力考查方向都指定得十分明确;与之相适应的是题目中的限制词语大量增加,指向 清晰具体。按理说,这的确为审题减少了障碍,可实际上,许多学生仍然在审题上频频失误。细分起来,主要 有以下几种情况:

1.粗心大意,未看清题目要求。

少数学生平时没有细心审题的习惯,考场上自然改变不了粗心大意的毛病,故常将题目要求看错。例如:

日本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的结局怎样?其原因是什么?又分别在中国历史上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一些学生在回答此题时,总容易忽视第二问的“其”字,把出现如此结局的原因答成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 原因。又如: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毛泽东是怎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阐述中国革 命道路问题的?与同时期“左”右倾错误理论相比,毛泽东的阐述有什么突出特点?

一些粗心的学生,一见此题,自以为十分熟悉,于是详写了毛泽东在十年内战时期开辟井冈山道路的丰功 伟业,却忽视了题目中“不同时期”的要求,答案自然很不全面。

2.理解偏颇,弄错了题目要求。

审题中的失误,并不全是粗心。有些学生,审题是很细心的,但由于对题目的理解发生了偏差,结果还是 出现了失误。例如:

为什么当历史步入20世纪的时候,西方科学技术已经牢牢地站在了世界前列,而曾经辉煌了几千年的中国 科学技术却远远地落在了后面?试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

答好此题,必须正确理解两个问题:一是“历史的和现实的”含义,二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与政治、经 济、文化密切相关,不能只就科技本身而言。许多学生回答此题,正是在这两个关键问题上出了偏差。一是分 析原因时只就科技本身的发展而言,未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二是把“现实的原因”理解为当代 的原因,于是大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其实,此题中的 “现实的原因”,指的是“历史步入20世纪的时候”的原因,而不是指当今时代的原因;由此推断,题中的“ 历史的原因”,当然就是指19世纪末以前的一段时间——从中国科技领先变为西方科技领先的时候开始,即明 朝后期至19世纪末这段时间出现的原因。又如:

结合史实说明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后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并指出二战前后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答好此题的关键,在正确理解“影响”的内涵。有的学生受不正确的思维定势的约束,对垄断资本主义的 认识相当片面,因而只看到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加强了对殖民地的争夺, 激化了相互间的矛盾,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等史实,而忽视了垄断组织的产生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加强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有利于整个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等积极影响。这种片面的理解,显然偏离了 题目设计预定的能力考查方向。

3.阅读受阻,看不懂题目要求。

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材料问答题中。1991年的英国外交思想题,1992年的贵妃败唐题、统战原则题,19 93年的八股之害题、刘迎榷场诗题,1994年的墨子思想题、恩格斯的新结论题,1995年的秦皇汉武比较题,差 不多都有一批考生得0分。究其原因,就是读不懂材料, 看不懂题目。其中尤以1994 年的恩格斯的新结论题为 甚。 此题文字连同标点224个,当年许多考生读后不知所云。试想,连题目的要求都看不懂,又如何作答?

非材料式问答题,也有学生看不懂题目要求的情况。例如:

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我国于公元401年至公元1000 年在世界重大科技项目中所占的比例是71% 。请分析这一比例形成的原因。

此题的问题很明确:分析这一比例形成的原因。可是从检测的情况看,很多学生却答成了我国科技在公元 401年至公元1000 年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原因。显然,这种失误是没有读懂“这一比例”所包含的内容:它说明 这一时期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别的国家和地区与当时的中国相比,明显落后。明确 了“这一比例”的内涵,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就不能只看中国,同时必须看到全世界。也就是说,解答此题必须 从全世界的情况考虑。又如: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秩序是怎样被打破的?分析原因。说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 的对策,并指出由此导致这些国家之间关系的变化及后果。

我曾特意就此题检测过学生,竟有多人得0分。分析原因, 就是不懂题目中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秩序 ”是什么意思(因为课本中没有出现过这一概念。这是命题设计中的问题)。有的将其理解为“凡尔赛——华 盛顿体系”(统治秩序),有的则将其理解为世界金融中心的转移,更多的将其理解为“一战”之后各主要资 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或它们在国际上经济地位的变化。能够根据全题的设问联系课本内容归纳出题中的“经 济秩序”就是指的本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和平发展时期的相对稳定的秩序的,人数极少,只有一批学生根 据题意,回避了这个“经济秩序”问题,直接回答“1929年开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打破了这一经济秩序 ”。综观全题不难发现,此题第一问若弄错了,后面的几问会连着都错,因此,全题得0分就成了必然结果。

4.生搬硬套,不区别限制条件。

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教师们大多数用强化训练方式,让学生接触过大量检测题。部分学生对于这种 “强化训练”,采取死记硬背方式予以接受,希图在应试中能碰中一二。这些抱着侥幸心理的学生,在考场上 ,偶然遇到内容或形式与平时练习有相似之处的试题,往往喜形于色,最容易忽视仔细审题。他们解答这类试 题,也最容易采用迁移原练习题答案的方式,不能按试题所限定的条件组织材料。这种生搬硬套的审题和解答 方式,在1996年的唐朝文化题的答案中特别明显。

应该说,1996年的唐朝文化题无论内容和形式,都是很贴近中学实际的,特别是在形式上,不仅在“概括 ”和“简要说明”的词语下加了着重号,而且还特地单列了一行“注意:不要全面罗列唐文化的成就,而要从 中作出概括并用史实说明。……”可是答卷情况表明,有相当一部分考生,根本不注意这两处着重号和题下的 一行“注意”提示。有的既不“概括”,也不“说明”,只是罗列唐文化的成就。对于这种公然不顾试题要求 作答的怪现象,一些评卷老师感到“不可理解”。其实,仔细辨识一下就可发现,他们中很多人是在照搬某些 训练题的答案。

我曾做过这样一次检测:先布置学生完成一道练习题:“比较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的异同,说明前者失败 后者成功的主要原因。”后来,我用下面这道题考查学生:

比较说明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差异,由此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考查结果表明,部分学生照搬了练习题的答案,出现了我预见到的毛病。

其实,这两道题的区别是很多的:①前者只要求“比较”,后者除了“比较”,还要“说明”,即不仅要 有观点,还要有史实作论据。②前者既比异又比同,后者只比差异。③前者要说明的是一败一成的原因,后者 只需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④前者要求说明的原因只需抓主要的,且无条件限制,因此可从各种角度寻找 、分析;而后者所要提出的原因则必须根据所列出的差异去进行分析,必须从差异中得出结论,这一点又暗示 出全题必须以比较说明差异为重点。照搬练习题答案的学生由于没有认真审查这道试题的上述限制条件,当然 也就发现不了两者所存在的这么多的区别。

可以这样说: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考试的题目越是同平时练习过的题目内容比较接近、设问越是有些雷同 ,他们就越容易在审题上发生失误。

第二,知识残缺。

认真审题是很重要的,但它解决的毕竟只是个明确题目要求的问题,而要能够正确地回答问题,首要条件 乃在于全面地掌握历史知识,因为全面系统而扎扎实实的历史知识才是解答历史问答题的基础。以上述戊戌变 法失败原因的试题为例,如果对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时中日两国的社会经济基础、改革政治势力、改革方式和 内容、所处时代特点等等缺乏全面的知和识,那么,即使对试题的要求审查得十分准确,也是答不出或答不好 的。从历年的高考答卷看,因审题不慎而失误的固然不少,而由于知识残缺导致丢分的实际上更多、更严重。

答题过程中的所谓知识残缺,主要是指下面四种情形:

1.概念不准确,常常张冠李戴。

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本质的、全体的、内在联系的认识的反映。每个历史 概念的内涵都有其特定的内容,一般都包含着特定的时间、空间和特殊的表现形式。学习历史,必须准确地掌 握课本中的历史概念。但从历年的高考答卷看,概念模糊、张冠李戴的情况是相当严重的。例如1993年的老高 考第42题第一问“什么叫‘榷场’?”许多考生就答得似是而非;1991年新高考第61题要求回答北宋东京的城 市特色及其形成原因,不少考生就把当时仅在四川地区流行的“交子”当作已在全国普遍流通的货币,因而将 “交子大量流通”作为东京商业繁荣的一个原因。这种概念不清、随意穿戴的情况在平时的检测中更是屡见不 鲜。例如将“少数民族内迁”与“北方农民南迁”混为一谈,将“汉武帝”和“汉武光帝”误为一君,将“反 右派斗争”与“反右倾斗争”视同一体,将普法战争中法国的“国防政府”与1871年2月成立的“梯也尔政府” 当作同一个政府,等等。 出现这种差错的原因,大多数是教师教学时交代不清和学生对概念理解不准造成的。 例如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清政府进军台湾、设置台湾府之间的关系,一般教师都有所忽视,因此,对于下面这道 试题,学生就容易答错:

郑成功收复台湾有何重大意义?清政府为什么要向台湾进军并设置台湾府?

郑成功率军打败盘踞台湾38年的荷兰殖民者,使台湾回到祖国怀抱,是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的大功伟业。正 因为如此,他才成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但郑成功收复台湾还有一个目的,是将此地建成一个反清基 地,所以他和他的儿子郑经在台湾所建立的郑氏政权,实际上是个反清政权。这个政权在清政府统一了大陆之 后,妨碍了全国的统一,不利于祖国海防的巩固。正因为这样,所以清政府进军台湾,设置台湾府,是巩固统 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之一。教师如果不讲清这些问题,学生在回答上述试题时,是很容易将“郑成功收 复台湾”误答成“是清政府的一项巩固统一的措施”的。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5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堂教学视频实录-何思佳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课堂实录视频-刘延平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7课《张居正改革》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哈艳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三单元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郑伟

高考历史一轮 世界现代史 第3讲 斯大林模式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日本仿效唐制的改革》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薛敏强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韩庆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5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杨维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李敏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翠萍

与“问答题解答失误琐谈”相关文章

热门教学论文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历史教案
历史课件
历史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