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历史问答题中三种能力的提高_教学论文 - 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论文 >高考中历史问答题中三种能力的提高

高考中历史问答题中三种能力的提高

查字典历史网 2016-01-29

随着“大跨度、高概括”的评述题、“小切口、深分析”的材料论证题等新题型的出现,高考历史问答题对阅读理解能力、论证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这方面的能力需要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进 行长期坚持不懈的针对性训练。

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阅读理解和概括能力的培养。

要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启发性、概括性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概括。如,在学习美国独立战争时,要求理解概括独立战争中的六件大事:爆发——莱克星顿枪声,建军——第二届大陆会议;建国——《独立宣言》发表;转折——萨拉托加大捷;胜利——约克镇战役;结束——英美和约签订。

二、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运用课本上总结性、概括性的结论或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学生进行启发性设问,让学生以史实加以论证,培养学生的论证能力。

如:中国古代史《清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斗争》一节,最后总结:“各族人民共同为祖国的缔造作出了贡献”。在复习封建社会各阶段的内容时,都可以提出这一观点,让学生以史实论证。再如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上可利用一些总结性的话进行这样的设问:①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②以本世纪20年代的史实证明“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③为什么说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④为什么说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⑤为什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还可以举出很多例子。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养成习惯,对课本上讲的一些历史事件的性质、意义等,不能只是一味地去作逐条的死记硬背,而应自觉地用史实去论证,以锻炼自己运用史实论证观点的能力,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要点。

三、以历年高考问答题为范例,有针对性地强化审题能力和解题思路的训练。

历史问答题的审题,首先要求读懂题目,准确把握题目的范围、内涵实质,明确题目对史实和观点的考查;其次要求理清答题思路,选准答题的突破口;最后要求对题目涉及的史实进行针对性的概括、提炼、升华,作出文字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的表述。如以93年高考第44题为例进行审题训练。(该题目是:简述工业革命的后果,并据此指出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政治领域内世界上有哪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从中各举出两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该题的三个要求明确,界定的词句有——“据此”、“19世纪70年代以前”、“政治领域”、“三股进步的”、“各举出两个”等,对这些词句应加以仔细审清;本题的难点和关键在于认定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由于题目提示了“据此指出”,故应由工业革命的后果延伸联想,突破解题难点,从中得出三股进步的潮流,这样就找准了解题切口,化难为易了。还要对学生进行文字表达能力训练,使学生明确高考问答题对再现史实的要求是针对性、高度概括、标题式的,而非不着边际、支离破碎和细枝末节的,努力克服叙述史实时贪多求细的不良习惯,敢于大胆概括、提炼,进而升华史实,养成规范凝炼答题的习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3课《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课堂教学视频实录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郑健宏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堂教学视频实录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陈苗苗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4课《雄图霸业:商鞅变法》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雷管斌

粤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2课 综合探究《调查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新变化》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邵长波

高晓艳 《中考历史选择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课堂实录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课堂教学视频实录-熬明

中考历史时间轴

与“高考中历史问答题中三种能力的提高”相关文章

热门教学论文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历史教案
历史课件
历史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