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艺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_教学论文 - 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论文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艺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艺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查字典历史网 2016-01-23

一、用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去感染学生

中学历史的教学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但如何把课堂教学组织好,收到理想的效果,成为高质量的课堂,笔者认为应该有一个最佳的教学方式。何为最佳的教学方式呢?这就要求要把历史课当作自己的艺术品来对待,精雕细琢,然后再献给观众(学生)让学生在多彩的教学艺术手段中,对历史产生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然,多样的教学艺术手段是根据历史课内容及学生的年龄、知识层次而定的。现代的中学生,他们好动、好奇、兴趣广泛、善思考、多疑问等,这是他们的共性。教师应结合这些特点,安排、组织好课堂教学艺术。

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方式,简单课归纳为如下几种:

(一)充分利用与教材相关的地图、表格、画面、电化教学,进行直观的形象教学。这种教学艺术表现与效果是图文并茂、声形俱在、情景交融,把历史上的一切内容,由抽象变直观、具体,由遥远拉倒眼前,边静态为动态,对学生有较强的历史感染力和吸引力,通过丰富的感性材料,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爱好。

(二)利用诗词、典故、成语、俗语、歌曲等,活跃教学。这一方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合理的巧用、妙用,能使课堂教学艺术更加多彩。他语言精干,有画龙点睛、回味无穷之作用,用到好处、妙处,学生能在愉快、欢笑中接受历史的熏陶。淡化紧张疲劳。这既活跃了课堂,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知识。

(三)巧妙设问、置疑、变换角色,展开讨论。这也是课堂教学艺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深化。一堂精彩成功的历史课,必须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设问置疑,挖掘教材的隐性知识,寻找历史发展规律,培养学生开拓性的历史思维,这也是素质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深层反应。通过设问置疑,可激发学生对历史内涵、奥秘的探索、钻研,使学生从感性认识进入到理性认识领域,学生思维达到飞跃。比如讲“戊戌变法”这节,学生对袁世凯的出卖行经非常愤慨。讲到这里,教师可问假如没有袁世凯出卖。戊戌变法能成功吗?讲到二战时,据教材内容老师可问假如没有西特勒这个战争狂,第二次世界大战会爆发吗?往往一语既出,如“一石入水,浪花四溅”。这时教师抓住此机,让学生唱主角,各书己见,争辩讨论。尔后教师总结,其结果极佳。这样可使学生感到设问有趣、有度;同时学生又能积极参与。通过讨论后教师归纳、总结,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体而言,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艺术手段对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作用在于:一能使学生感到课堂学习有新鲜感;二能使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三能使学生动脑参与教学,有利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四能调节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状况,使学生对历史感到轻松愉快,爽心悦目。

二、用丰富的知识、生动科学的语言,层层分析,去吸引学生

生动、有趣、科学、通俗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能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起重要作用的必备条件。因为一般来讲,历史课主要是靠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语言艺术的描述来完成的。所以,课堂语言艺术水平的高低,是上好历史课的关键。历史教学中课堂语言艺术它讲究的是声情并茂,语言准确、生动、声调变化适当,抑扬顿挫,情感饱满,音色悦耳,通俗易懂等,教师可通过自己的语言艺术,把死的历史讲活,使学生对学历史有“如临其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之感。

精彩生动的课堂语言艺术,其作用不仅引人入胜使学生兴奋不已,而、且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会爱好历史,会自觉学习历史、了解历史、认识历史、理解历史、评价历史。兴趣已生,探知欲来。教师抓住此机,导之以方,,传之以法,引导学生对历史进入深层分析,去了解历史发展的真谛、奥妙,揭示规律。比如,讲到郑成功收复台湾时,说郑成功是我国古代着名的民族英雄。因为他打败荷兰殖民者,使台湾回到了中国人的手中。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郑成功1662年收复了台湾,当时中国处于什么状况?然后指出,当时清朝已一统中国大陆,而郑成功及其后代在收复台湾后,自立门户,建立郑氏政权,孤立于台湾,这就不利于统一大潮。所以清军进入台湾,灭郑氏政权,是顺应统一的潮流,是历史的进步。深层分析,是对课堂教学艺术的充实、深化使课堂教学艺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声、有色、有力。

三、察言观色,因势利导,去抓住学生

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顾自己唱独角戏,无论语言多么生动、精彩,分析多么深刻、精辟,但未必是很理想的历史课。因为:一是学生一直处于听者、被动的地位,没有思考、参与的机会。二是学生一课听到底,即使在有兴趣,也未免有点疲劳之感,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学生听课情绪和教学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听课状况,察言观色,因势利导。课讲到那里,学生该有什么反映,产生怎样共鸣,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心中有数。据此教师便把备课时准备的提问或应变设问立即放出,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检查了自己的教学效果,同时得到了学生对知识的反馈,也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因势利导,提出问题,也可缓和学生紧张听课情绪,使学生精神饱满地上完一堂课。

四、循循善诱,点拨,鼓励,去激励学生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问、提问是常有的事。诸多问题,一般来讲都是又学生思考后来完成的。问题的设置一是为检查或巩固学过的知识;二是引导、挖掘新知识。对学生的回答的正确与否,教师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对待:对学生回答有误,教师要循循善诱;对于学生回答有困难,要立即点拨、提出思路。多一点关心、鼓励,少一点批评、斥责,使学生感到教师的信任、温暖,学生自然也有信心去学,也敢于畅所欲言,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的形成。教师科学点拨,热情鼓励,也能激励学生去钻研历史、认识历史。比如教师讲到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形成原因时,问学生,学生自然能回答;是唐中后期藩镇割据的延续。然后教师要问,藩镇割据又是如何形成的呢?诱之深入,答是唐中后期政治腐败的产物,安史之乱直接导致的。教师要简要总结,从这里说明,唐中后期上层建筑有变化,即中央政权削弱,地方势力(藩镇)强大。更深入问,藩镇割据与经济基础有否关系?学生一时难以说出,教师指出,从封建经济特征来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有他的分散性、封闭性特点,这个特点正是藩镇割据能够立足一方的经济因素,从而说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

简言之,循循善诱、点拨鼓励,去激励学生,这是课堂教学艺术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提高课堂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部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李畅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三单元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郑伟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匡仁玉

2019年北京中考历史真题解析5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发勇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郭秀艳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韩素荣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日本仿效唐制的改革》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薛敏强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孙秀英

2019年北京中考历史卷真题解析(3)

与“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艺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相关文章

热门教学论文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历史教案
历史课件
历史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