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的教育理念促进历史课程的革新_教学论文 - 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论文 >以新的教育理念促进历史课程的革新

以新的教育理念促进历史课程的革新

查字典历史网 2016-01-23

现代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是为学生的发展而设置的,其核心应解决好“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这也是进入21世纪的历史课程改革应解决的两个根本性问题。最近,通读了依据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实验教科书。我觉得该教科书很有新意,它较好地体现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和有关规定,在促进初中历史课程的革新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实验教科书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力求解决好“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在解决“学什么”,即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它突出了基础性;在解决“怎样学”的问题,即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上,它突出了自主性。本文拟就此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突出初中历史课程内容的基础性,是由其课程性质决定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历史(7-9)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课程标准》还指出:“历史课程标准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应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在这里,突出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成为解决“学什么”的问题,即课程内容选择的一项重要的取舍原则。

为了突出课程内容的基础性,降低教材难度,减轻学生负担,七年级《中国历史》实验教科书的编着者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作法。

首先,在编写体例上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使用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教科书的编者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性与学习内容的内存联系把全书分为七个单元,每个单元分为若干课,每课突出了一个学习主题,全书共编写了44课(上、下册各22课)。这样就使全书的总课量大大减少,同时也为活动课的设置(全书共设9课活动课)创造了条件。这既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特点,也有利于改变传统教材“难、繁、偏、旧”的现象,突出了重点,降低了难度。

其次,每课内容只有2-3个目,并以正文部分(宋体字部分)作为学习的主体内容和基本要求。正文部分力求写得少而精,精心选择能够体现历史发展阶段特征和基本线索的基本史实(包括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让史实说话”,让学生与“历史”交流对话,旨在引导学生去感受、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文明演进的基本历程。例如,“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课,只用三个子目讲了三个典型: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以发现头盖骨化石闻名世界的北京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代表山顶洞人;而重点又突出了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秦王扫六合”一课,突出了“统一”这一主题:秦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秦始皇采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等制度和措施,巩固统一国家;北筑长城、开发南疆,维护统一国家。每课正文内容讲得精简,减少抽象的历史理念和概念,减少繁杂的知识点,这不仅减轻了学习负担,而且为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留下了充分的空间和时间。

第三,以阅读部分(楷体字),文献资料专栏、自由阅读卡等多种方式呈现学习内容,使信息载体多元化。阅读部分往往是正文要点的具体化,既增加了趣味性,又是理解正文要点的必要补充。文献资料专栏选用浅显而简短的、具有典型性的文献材料,既增强了教科书的历史感,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自由阅读卡则是课文有关物质文明内容的拓展,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以多种方式呈现学习内容,使每一课的内容更加充实和丰富多彩,此其一;其二,有助于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有效信息,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其三,由于这些内容不作为学习的基本要求,不要求学生必须识记与掌握,就大大增加了教学的弹性,为有潜力的学生扩大了自我发展的空间。

第四,力求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历史教科书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载体,七年级《中国历史》实验教科书是写给只有十余岁的初中生看的,中学历史教学的任务不是培养历史学家,也不是尽可能多地灌输历史知识,而主要在于利用教科书这个中介让学生与“历史”交流对话,让学生去感受、体验和理解历史,逐步培养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逐步培养终身受用的人文素养和历史思维方法。因此,教科书编写中尽量增加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避免专业化和成人化的倾向。

突出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自主性,是以新的教育理念促进历史课程革新的必然结果。七年级《中国历史》实验教科书渗透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参与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型转化,由学会知识向学会学习转化。只有实现这一转化,才能满足学生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为了突出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自主性,教材的编者主要采取了以下作法:

第一,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好奇心,是激励历史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的起点。因此,翻开每课书,先进入学生眼帘的是“导入框”。女娲抟土造人,嫦娥奔月,幽王烽火戏诸侯,商鞅立木取信,荆轲刺秦王……,导入框中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读来兴趣盎然,把学生引入了与历史交流对话的氛围之中。为激发学习兴趣,教科书精心配置了能够有效辅助文字叙述的历史图片、图表、地图、绘画等。翻开教科书,学生首先看到的是印刷精美的彩色文物图;阅读每课书,几乎页页都有历史图画,或文物图画、或图表、或地图。真是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让学生直观、具体地感受历史,增强了真实性和历史感。

第二,倡导探究式学习。传统的历史教学一个重要弊端,是把教师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作为教学过程的核心。这就必然出现“以讲为主”,甚至“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正面灌输,独立思考少”,“趋同思维多,求异思维少”,“注重结果多,指导过程少”,逐渐形成学生被动接受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为了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型向主动参与型转化,教科书努力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创造条件。所谓探究式学习,简言之就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探究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创造条件,一是要精心设问置疑,探究由疑问开始;一是为学生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既要鼓励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又要提倡“交流--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合作学习的民主、和谐的氛围。为创设探究性学习的条件,教科书在课文中间穿插[动脑筋]、在课文后面设计了[练一练]、[活动与探究]等栏目。

例如,隋朝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其特点是短暂而繁荣。“繁盛一时的隋朝”一课,以“繁盛一时”四字突出了隋朝历史的特点。在勾画了隋的统一和经济繁荣的历史图景后,围绕“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这一重点,先后在[导入框]、[动脑筋]、[练一练]、[活动与探究]等栏目中精心设问置疑,启动学生思考问题:

问题1.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

问题2.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问题3.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人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再想一想,水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

问题4.思考与判断: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他们谁说的对?(课本中画的两个小朋友看法不同)你怎么看?

这些问题的设计有几个特点:随着学习过程的展开设计的由浅入深,逐渐展开,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与探究问题,此其一;课文中以多种方式提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需的有效信息和思维素材(主要是史实依据);其三,有些问题(如问题4)的设计具有开放性,旨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能力,并不要求非要得出结论,更不需要什么统一答案。

第三,活动课的设置。活动课是进行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是实验教科书的新特色之一。活动课面向全体学生,要求人人参与,让学生活动起来,体验学习的乐趣。活动课的实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上好活动课,营造一种开放的、动态的学习环境,将会推动探究性学习。

七年级《中国历史》实验教科书共设置了9课活动课,如下表:

序号

课题

主要目的

上册

1

寻找历史

“历史就在你身边”──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

2

编历史小故事

培养搜集历史素材、编写历史故事的能力

3

秦始皇功过辩论

激发兴趣,开展探究式学习,学会合作学习

4

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

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空间概念

5

“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和技能

学会进行历史知识复习的方法和技能

下册

1

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

加深民族友好的情感体验,培养活动能力

2

历史画配文──话说《清明上河图》

培养信息处理能力和历史想象力

3

历史知识竞赛

激发兴趣,培养参与竞争的意识和能力

4

设计历史知识示意图

学会在复习中化繁为简和图示历史知识的方法

上表所列活动课大体分为两类:一是通过逐渐学会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如上册1.4.5课,下册4课);一是激发兴趣,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如上册2.3课,下册1.2.3课)。

以上看法很不成熟,谬误之处在所难免,诚恳希望

得到广大同行的批评指正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李晓慧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张颖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第30课 综合探究 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课堂教学视频实录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课堂实录视频-国级优课

2019年北京中考历史真题解析5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6课 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第16课 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张丹燕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5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堂教学视频实录-何思佳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4课《雄图霸业:商鞅变法》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雷管斌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9课《电影与电视》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左秀杰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张巧霞

与“以新的教育理念促进历史课程的革新”相关文章

热门教学论文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历史教案
历史课件
历史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