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论文 >浅谈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该是积极而鲜明的,如何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融入到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文中,笔者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历史 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历史学科连接过去、现在和将来。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轨迹在人们意识形态和知识系统中的反映,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该是积极而鲜明的,如何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融入到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几年来,我们在努力探索,寻找积极有效的方法,使爱国主义思想与历史教学相融合。
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只重视知识的教而忽视对学生的育,为了应付考试,获得好的分数,老师匆匆忙忙地讲,学生辛辛苦苦地记。在新课改的今天,主要强调的是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就是要求学生在掌握最基本的历史知识的同时,增强其纵向、横向知识的联系,以及知识的综合分析及综合运用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自身的情感价值观及爱国主义思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好地将历史知识与爱国主义思想相融合。例如,在对学生讲解“五四爱国运动”这一课题,首先要仔细讲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背景,让学生对当时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有所了解,并且让学生知道当时的中国为什么时时、事事都受到压制的原因,接着讲述为什么当时的学生走在了“五四爱国运动”的前列,并得到所有爱国人士的支持,在所有中国人的努力下,“五四爱国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并且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原因。在讲解了“五四爱国运动”这一主题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我们现在每年的“五四青年节”就是为了纪念80多年前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也是在每一年的五月四日,要吸收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加入共青团组织。我们现在所说的优秀主要指的是在个方面都表现突出的学生,因为在和平年代,我们不需要学生流血而争取主权,只是希望通过对“五四”运动的讲解,让同学们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今天我们幸福的生活是革命先辈流血牺牲换来的,应该更加珍惜,同时,让学生树立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但是,从学生作业回馈的信息看,学生对爱国主义思想的理解是狭隘的,也就是基本上呈现同一个观点:通过好好学习,将来可以报效祖国。因此,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对中国及世界历史的讲解后,让学生懂得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国家发展到今天,是几代中国人不懈努力,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我们今天的学生应从中牢固树立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应更加努力为中国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在以后的历史教学中,老师应更加注意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做到教与育相融合。
不限 |
历史教案 |
历史课件 |
历史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