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2014_学习指导 - 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初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2014

初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2014

查字典历史网 2016-03-24

一、选择题(共30分)

1.春秋五霸中最先取得霸主地位的是

A、楚庄王B、宋襄公C、齐恒公D、晋文公

2.下列有关古代埃及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埃及大部分领土位于非洲西部;②埃及人发明了第一部太阳历;③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④埃及统一于公元前3100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基础的是

A、《万民法》B、陶片放逐法C、罗马法D、《十二铜表法》

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

5.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A、赤壁之战B、楚汉战争C、陈胜、吴广起义D、绿林起义

6.下列关于造纸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东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C、西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D、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7.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其思想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

8.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

A、赤壁之战B、淝水之战C、牧野之战D、官渡之战

9.祖冲之在历史领域最突出的成就是

A、造出了千里船B、利用并发展了前人创造的割圆术

C、写了一部历史著作《缀术》D、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

10.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空前强大,成为罗马人的小澡盆的是

A、黑海B、爱琴海C、里海D、地中海

11.被称为西方文化之根的是

A、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B、爱琴文明

C、雅典和斯巴达文明D、埃及文明

12.以下当代国家中,由查理曼帝国分裂而来的是

①英国;②法国;③德国;④意大利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3.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确立了礼乐制度的是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

14.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的是

A、黄河流域的开发B、西部地区的开发

C、三国鼎立的确立D、江南地区的开发

15.从2世纪到8世纪中叶,曾经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有

①罗马;②阿拉伯;③意大利;④奥斯曼土耳其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6.什一税流行于中古时期的

A、阿拉伯地区B、日本C、中国D、西欧

17.中国象棋上楚河、汉界的划分与下列哪些历史人物有关

①陈胜;②吴广;③项羽;④刘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8.被后人称为医圣的是

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李时珍

19.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了里氏7.0级地震。在三国时期,这一带主要属于下列哪一政权管辖

A、魏B、蜀C、吴D、西晋

20.铁器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开始使用,是在

A、商朝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10分)

材料一:国王应极力使吠舍与首陀罗执行自己的劳动,因为他们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整个世界动摇。

材料二:两个自由民打架,一个人被打瞎了一只眼睛,对方就要同样被打瞎一只眼睛,如果奴隶主弄瞎了奴隶的眼睛,只要付一定数量的钱就可了事。

材料三:公民大会每九年召开一次。会议一开始,传令官便宣读五百人会议审核过的提案。接着,赞成者和反对者便轮流登台发言,会场群情起伏,待双方发言完毕,便开始表决。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是什么地方的法律条文?该条文反映了什么制度?说明了什么问题?国王在这一制度下属于哪个等级? (4分)

(2)材料二选自的这部法典的名称是什么?它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统治者制定这部法典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分)

(3)材料三反映了古希腊哪座城邦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在谁统治时期达到全盛? (3分)

22.(10分)

材料一:《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开阡陌封疆而赋税评

材料二:

政治上经济上

7世纪中期建立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

材料三:民族融合是指一些民族同住一个地区,互相影响,逐渐消失各自的特征,自然而然形成一个整体,是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据此回答(3)(4)两小题:

(1)商君是谁?材料一主要记载了他的什么活动?他的这一活动有什么历史意义? (3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改革内容?这次改革历史上称为什么?它主要吸纳哪个国家的文化精华?(3分)

(3)北魏时期的民族大融合是通过哪一历史事件完成的?这次民族大融合主要促进了哪两个民族间的融合?(3分)

(4)我们肯定(3)问中的这一历史事件,主要是因为它( )(1分)

A.得到了汉族地区的支持 B.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解除了南朝的威胁 D.巩固了贵族的统治地位

23.(10分)

材料一: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材料二: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王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有的甚至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材料三:儒家学说从创立到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经历了艰难的历程。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秦始皇建立了一个怎样的国家?他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基于此,他采取了什么制度来管理国家? (3分)

(2)西汉时期又出现了什么问题?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他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3分)

(3)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学说采取的政策有什么不同?( 2分)

(4)写出秦汉时期北方的劲敌(1分)。请问西汉从什么时候开始大规模反击这一劲敌?(1分)

24.(10分)

材料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材料二:丝绸之路路线图:

材料三:卫青出使西域,促成了南北方交通线路-丝绸之路的开通,从此,唐朝和西域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国与非洲的贸易也日益活跃。

(1)汉朝时把材料一中的玉门关以西的地方称为什么?这个地区是什么时候归中央政府管辖的?管辖的机构叫什么?(3分)

(2)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哪里?最远到达哪里?(2分)

(3)材料三有四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3分)

(4)古老的丝绸之路给我们留下了辉煌的足迹,它对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2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7课《张居正改革》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孙阿明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李明志

高晓艳 《中考历史选择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课堂实录

高晓艳《中考历史文字型材料题答题技巧》微课——部编版历史中考复习九中大同校区2019.5.27

2019年北京中考历史卷真题解析(4)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6课 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吴志华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关丽静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张颖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堂教学视频实录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皇权与相权的斗争》课堂教学视频实录

与“初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2014”相关文章

热门学习指导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历史教案
历史课件
历史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