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的课堂教学创新-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的课堂教学创新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的课堂教学创新

查字典历史网 2016-01-30

【摘要】新课程改革之后,高中历史教学面临新的难题,即如何改变高中历史课的教学模式,实现素质教育成为目前高中历史教学的难题。随着课改的深入,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新课程理念下,课改要重新定位,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之创新。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创新

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充满活力的课程体系。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概括地说,那就是重视传授书本知识,忽视好奇心、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通过对新课改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下面谈谈我对如何进行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的认识:

一、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高中各学科大部分教材都进行了重新编写,很多教材与原有的教材相比变动很大。新教材主题突出,有一定的条理性,注重各单元内容间的逻辑联系,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广大师生用世界的眼光去认识历史的发展,从一个新的角度来了解和思考历史问题。教材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体现了人类各个历史时期的精华,将人类文明中最灿烂的部分呈现给学生。

二、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所谓多样化,即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电子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所谓科学化,就是不再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新教材在这方面给师生们留下了较大的思维空间。

三、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气氛

使学生愿意主动接受历史知识,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学生在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中触摸历史,再将历史知识赋予一定的生活意义与生命价值,让知识获得过程与生命提升过程相一致,使历史这一过去的生活与学生当前的生活及未来的生活有形有色地连接起来。历史是一幅有血有肉、丰富感人的画卷,通过触摸,让历史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通过触摸,让历史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悟历史、体会生存的价值,最后化为智慧、学会生活,形成不同客体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四、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

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新教材增加的阅读课和活动课,就是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历史教师可以在组织指导这两种新课型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当然还可根据新大纲要求开展好其他类型的研究性学习,比如课堂讨论、辩论,收集历史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编演小历史剧,制作历史题材的音像作品或计算机课件等。

五、转变评价学生的方式

以前,在我的课堂上,经常听到学生一起夸奖某个学生“你真棒”,或是我对学生说“你真聪明”,但是这样的表扬夸奖是否对学生的发展有利呢?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会导致上瘾,迷恋夸奖,对学生发展无益;过多的夸奖也会让学生习以为常,无动于衷,也起不到鼓励的作用。对教师而言,最根本的应关注是否有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价值取向,反而可能导致学生形成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学习评价注重激励性和发展性。随着新课程的进展,自己对新理念的理解,我对学生的评价越来越重视肯定学生的学习态度,肯定赞赏学生的点滴进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让孩子们切身感受到学习的欢乐,在他们心中唤起学习的自豪感和自尊感。这种激励和发展的评价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保持学习热情具有重要的作用。

六、更新评价方式

由于高考等客观原因,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对教学的评价往往注重的是结果,评价的手段是单一的笔试,评价依

据是考试分数。高考怎么考,教师就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当时,高中历史教学被固定在一个模式下,不得不这样做,这种评价方式的结果既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也禁锢了教师的思维,使学生只能学到知识,不能提高能力。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我们逐步改变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采用复合型的评价方式,深受学生的欢迎。如我们除必要的平时习作、期中、期末笔试之外,把探究活动课上的主题发言、平时课堂上的精彩见解、历史小报的编制、历史小论文的撰写等等都纳入我们的评价体系,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反过来,又很好地促进了历史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基础教育的必由之路。新的历史时期,世界范围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对历史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我们的历史教学应该立足于时代发展的前沿,用科学发展观作为教学设计的主导,优化教学过程,把素质教育与行为规范有机地融为一体,主要目标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赵晶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匿名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韩庆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河南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第29课《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课堂教学视频实录-王丽

高晓艳《中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方法与技巧》微课——部编版历史中考复习九中大同校区2019.5.27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5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杨维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7课《忽必烈改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国级优课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三单元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郑伟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8课 音乐与美术 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高振锋

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的课堂教学创新”相关文章

热门教学论文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