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高中历史知识点题库练习
本文导航 1、首页2、非选择题
【摘要】在高三的紧张复习中,除了复习好知识点以外,做题也是很重要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中历史知识点题库,供大家参考。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1.1982年1月5日,FOLLOW ME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掀起了全民学外语的高潮。这一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恢复高考制度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对外开放的实行
D.广电事业的发展
【解析】解题时应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82年,出现学外语高潮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外开放的实行。A、B两项与全民学外语的高潮关系不大,D项是客观原因。
【答案】C
2.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等地设立第一批经济特区。其特殊性的实质是( )
A.实行特殊的经济发展政策
B.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
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采用特殊的经济管理办法
【解析】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采用特殊的经济管理办法实质上都是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
【答案】B
3.1984年2月2日,正月初一,邓小平为深圳特区的题词(见下图),通过深圳电视、广播及报纸公布了。你可以从该题词中获得的信息有( )
①题词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②经济特区政策是正确的 ③中央对深圳特区对外开放成果的肯定④对外开放首先从设立经济特区开始的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从题干中可提取关键信息从该题词中获得的信息,因此分析题词内容即可,不需作延伸推断。①中媒体的关注,④中关于对外开放开端的论述,在题词中都体现不出来,故选B项。
【答案】B
4.19世纪末的对外开放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对外开放最本质的区别是( )
A.开放的对象不同
B.开放的方式不同
C.开放的地区不同
D.开放的前提不同
【解析】旧中国的开放是在外国列强的侵略下被迫开放的,而新时期的开放,是在平等交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在坚持国家主权独立的前提下进行的。
【答案】D
5.1980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四个城市设置经济特区,其中有一个是在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中被开放的通商口岸,这个城市是( )[学。科。网]
A.广州 B.厦门 C.福州 D.深圳
【解析】1980年,我国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而中英《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答案】B
6.(江苏省2011届高三考前专练)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 )
A.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D.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解析】解题时应注意题干中的两处关键信息:开放整个海岸35年来。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B、C、D三项史实都是我国对外开放的表现,分别开始于1990年、1980年和1988年,故与题意不符。
【答案】A
7.下列哪座城市与以下的描述最吻合( )
①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②出现最早一批民族企业 ③20世纪90年代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 ④一个新型区域合作组织冠上了它的名字
A.上海 B.广州 C.南京 D.厦门
【答案】A
8.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这是过去上海市民口头的俗语,现在早已成为上海人茶余饭后的笑谈了。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全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结果
B.浦东区域开发开放的结果
C.在沿海地区创办经济特区的结果
D.进一步开放沿海十四城市的结果
【解析】由于开发开放浦东战略的实施,出现了题干中所述浦东发生的巨大变化。
【答案】B
9.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参观浦东后感慨道:决策高明,计划周密,做法聪明,这是中国的一大奇迹。中国这一奇迹的出现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
A.浦东开发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B.浦东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C.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D.中国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答案】C
10.21世纪初,我国对外开放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我国( )
A.在东南沿海地区创建了一批经济特区
B.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做出了开发上海浦东的重大战略决策
D.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D
11.(江苏三仓中学2011届月考)用春天来形容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各行各业充满生机。下列情景与那个年代无关的是( )
A.春播的田野上,父子兄妹聚在一块小田里精耕细作
B.日新月异的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振奋人心
C.浦东新区,高楼四起,跨国公司的招牌特别引人注目
D.充满幻想与希望的海南省,有各地客商、民工来去匆匆
【解析】解题关键是紧扣20世纪80年代这一历史时间,A项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后开始推广。B项指深圳特区,1980年正式设立。C项指浦东开发区的快速发展,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D项指海南省成为经济特区,出现在1988年。由此可得出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C
12.《中国的新面貌》:1984年4月30日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拿着可口可乐,面带微笑。照片配文是中国的新面貌,里根将会看到什么?该照片在这里体现了( )
①中国正在对外开放 ②假冒伪劣迫使中国人购买外国货 ③经济全球化的迹象 ④美国对中国的开放持赞赏态度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1984年,中国已经实行改革开放,中国人喝可口可乐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迹象。美国的《时代》周刊能用这幅图片作为封面说明了美国对中国的这一政策持赞赏态度。
【答案】B
13.下图EF段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的原因是( )
A.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实现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步入正轨
D.改革开放政策的强力推动
【答案】D
本文导航 1、首页2、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4分,共48分)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夷货非衣食所急,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
材料二 中国内地风气尚未尽开,资本又不充裕,试问舍世界各国经济互助,有何别法?互助之道无他,即合各国之利病共同,视线一致者,集一银公司,棉铁为主要凡有一地一矿一事视为可经营者详确其预算,等差其年度,支配其用数,程序其设施,检核其成绩,而又势以平等资本,公开昭布其条件,而互输产品保公司之利,以不犯土地尊主国之权。如是十五年小效,三十年大效,可以预言。
《张季子九录实业录》
材料三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同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样,是我国对外经济联系的桥梁、进出口的重要基地。它要把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引进来,加以吸收消化创新,向内地转移,推动科技进步尤为重要的是,必须面向世界,发展出口贸易,开拓国际市场,为增加我国的外汇收入多作贡献。
《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
(1)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对外方面的主张有何不同?各出于何种考虑?(8分)
(2)材料三与材料二的主张看似相同,但有着本质上的差异。这一本质差异是什么?(4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2分)
(4)早在20世纪初就有人提出开发浦东的设想,但却难以实现,而在20世纪末却喜获成功,造成这两种命运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10分)
【答案】(1)材料一主张闭关锁国。认为中国无需与外国通商;闭关可以阻止外国入侵,防止内外勾结。材料二主张在维护中国主权的条件下,积极引进外资。为了发展民族工业,解决资本短缺问题。(2)材料二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材料三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3)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发展艰难。在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邓小平理论,特别是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为浦东的实践创新提供了可靠的精神财富和支柱。
15.从1978年到2010年,中国改革开放历经30多年。这30多年的辉煌改革成就奏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曲。读中国近代重要城市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研究者指出,中国近代重要城市的分布成弓箭状。观察上图,指出图中弓上的城市哪些是改革开放时的经济特区,哪些是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18分)
(2)重庆是弓箭的箭尾,20世纪末,党中央为促进重庆发展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3分)
(3)30年来我国城市发展如离弦之箭,异常迅速,其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答案】 (1)经济特区:汕头。开放城市:天津、烟台、青岛、南通、上海、宁波、福州、广州。
(2)设重庆为直辖市。
(3)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功。
【总结】高中历史知识点题库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大家在高三时期要把握住分分钟的时间,认真复习,成功是属于你们的。
浏览了本文的同学也浏览了:
高三历史试卷及答案整理
高三上册历史期中模拟试卷
不限 |
历史教案 |
历史课件 |
历史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