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试题模拟练习_学习指导 - 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高二历史试题模拟练习

高二历史试题模拟练习

查字典历史网 2016-08-17

高二历史试题模拟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 共50分

1.《左传》记载,襄公4年(前569年),土可贾(买)焉,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土地可以买卖 B、土地禁止买卖 C、土地私有出现 D、农业水平提高

2.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之所以能够成为显学而备受推崇,是因为它

① 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改革的需要②符合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③有利于统治者加强对人民的控制④强调树立君主权威以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所反映的社会矛盾是

A.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 B.农民和地主的矛盾

C.平民和奴隶主的矛盾 D.新兴地主和奴隶主贵族的矛盾

4.春秋时期,齐国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的实质是

A、根据土地数量的多少收税 B、按田质好坏征收赋税

C、按公田数目向耕者收税 D、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5.下列引文均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其中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

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D、更名天下田为王田

6.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最主要的依据是

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

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7.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 B.封建经济发展迅速

C.统一是历史发展的需要 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8. 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①导致国内市场狭小②导致自由劳动力缺乏③不利于工业资本的积累④暴力斗争不断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9.俄国激进派代表人物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基本主张是

A.继续保留农奴制 B.对农奴制进行平缓的改革C.主张让农奴向地主赎买份地D.主张无条件地给予农奴自由和土地

10.促使俄国1861年改革发生的导火线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C、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的失败 D、社会矛盾的尖锐和激化

11.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B.迅速发展资本主义C.维护沙皇专制统治D.增强实力,对外扩张

12.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在客观上

A、维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B、巩固了沙皇专制统治C、使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D、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

13.与彼得一世改革相比,1861年改革的特点是

A、自上而下的改革B、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C、改变了社会制度D、增强了俄国的国力

14.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是

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农民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C.农民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D.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

15.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历史发展的最大影响是

A.丧失了在土耳其以至巴尔干的殖民势力B.使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C.促使统治者加强军事力量D.激化了社会矛盾,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

16、日本幕府统治集团的统治基础是

A、天皇 B、将军 C、大名D、武士

17、19世纪六七十年代,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除了俄国外还有

A、日本 B、意大利 C、美国 D、德意志

18、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是

A、 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 严重的民族危机和激化的国内阶级矛盾的迫使

C、 落后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D、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巩固其政权地位

19、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第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 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废藩置县,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20、日本社会中,士的构成包括

①将军 ②大名 ③商人④武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推行殖产兴业政策 D、改革土地制度,确立土地私有

21、明治维新中最有远见的改革措施是

A、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B、大力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D、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建设人才

22、明治维新中,天皇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包括

①取消幕府的封建领地,逐步收回各藩领地和人民的统治权

②将全国划为3府72县,由中央政府派员直接管理

③废除封建等级制度④将大名集中东京居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3、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最突出的是

A、掌握政权的人是原属统治阶级的武士B、不少垄断资本家由旧式特权商人脱胎而来

C、垄断集团与军阀集团相勾结,推行军国主义政策

D、天皇是国家元首兼国家最高统帅,拥有专制权力

24、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洋务运动的相似点有

①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实施的改革 ②目的是富国强兵

③都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文化④都使本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转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5、明治维新中推行了文明开化政策,其核心是

A、用西方文化改造日本文化B、废除身份制度,实现形式上的平等

C、提倡武士道精神,实现民族振兴D、大力提倡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二、(15分)

26.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图一 图二

请回答:

(1)以上两幅图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在俄国和日本发生的重大事件是:(4分)

(2)对于俄国和日本发生的这两次重大事件,一般学者认为它们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2分)理由是什么?(4分)

(3)这两次事件后俄、日建立起来的政治体制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起来的政治体制有何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

27.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材料二: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地主领地上现存的秩序应维持到应有的准备工作完成,新办法开始实行为止。 《解放农奴宣言》材料三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

(1) 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改革的目的是什么?(3分)

(2) 据材料二,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4分)

(3) 材料三说明了什么?(4分)

(4) 据上述材材料分析这场改革的意义和实质。(4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

商鞅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请回答:(10分)

(1)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据材料一、二说明变法法令推行的原因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4分)

(3)材料二、三的作者对商鞅变法各持什么态度?材料二中的务本、王制遂灭各指什么?(4分)

29、19世纪60年代,中国和日本两国各自进行了一场图强的运动,但其结果却不一样。中国的失败了,日本的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请结合相关历史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一)在中国开展的运动是:(1分)

在日本开展的运动是:(1分)

(二)从以下几方面比较说明中国的失败和日本的成功的原因:

(1)经济方面:(2分)

(2)政治方面:(2)

(3)目的:(2分)

(4)归纳说明中国开展的运动失败的必然性(2)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谭淑利

高考历史一轮 世界现代史 第3讲 斯大林模式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匡仁玉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钟永凤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董晓英

粤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2课 综合探究《调查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新变化》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邵长波

螺蛳历史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综合探究:中、日近代改革比较》课堂教学视频实录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寇利俊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课堂实录视频-国级优课

与“高二历史试题模拟练习”相关文章

热门学习指导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历史教案
历史课件
历史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