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卷2016年
历史教学对提高国民素质和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不争的事实。小编准备了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卷,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改革是人类历史上发展的一曲不朽旋律。下列关于改革的说法和认识正确的是
( )
A. 所有的改革都顺应了时代潮流,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需要
B. 与革命不同,改革是温和的,不会发生新旧势力你死我活的激烈斗争
C. 与革命相同,改革也是牵引人类社会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重要动因
D. 成功的改革通常有统治者自上而下发动,和自下而上的呼声与支持无关
2.梭伦说: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体现了梭伦改革的特点是
( )
A.法律至上 B.中庸原则
C.维护贵族利益 D.维护平民利益
3.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材料主要反映了
( )
A.北魏迁都洛阳,促进其繁荣 B.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发展
C.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 D.5世纪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4.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凯撒(泛指皇帝)的归凯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 )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5.亚士多德最大的哲学贡献是 ( )
A.创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B.是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创立了逻辑学
D.提出了著名的三段论
6.揭开欧洲宗教改革序幕的是 ( )
A.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B.英国至尊法案的通过
C.《基督教原理》的发表 D.因信称义理论的创
7.明治维新中推行的文明开化政策的核心是 ( )
A..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现形式上平等
C.政府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D..提倡武士道精神,力争实现民族振兴
8.在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
( )
A.均输法 B.市易法
C.方田均税法 D.青苗法
9. 1804年3月21日是法国人民忧喜交加的日子:刚颁布的《拿破仑法典》规定了法国人民享有的民事权利,但已婚妇女仍未享有公民权。对这部法典比较确切的评价是 ( )
A.进步意义大于缺限 B.歧视妇女一无可取
C.因有局限无法实施 D.长久实行没有改变
10.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以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 )
①仁者,爱人②贵贱有序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1.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表明孔子的教学方法是 ( )
A.启发诱导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有类无教
12.英国革命中出现了克伦威尔任护国主的军事独裁统治,法国大革命后出现了拿破仑称帝。这主要是由于 ( )
A .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 B. 资产阶级民主发展不充分
C .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的需要 D. 防止封建王朝复辟的需要
13.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修建长城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14. 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这段话反映 ( )
①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客观上具有进步作用 ②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同时具有侵略性一面③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促进了意大利民族意识的觉醒 ④拿破仑的对外战争防止了波旁王朝的复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克伦威尔在其护国主任上曾说:护国主为终身职务,与国会共同掌握立法权与国务会议共同行使行政权┅┅议会的议案必须经过护国主的批准才能生效。上述言论说明了克伦威尔 ( )
①蜕变为封建专制君主 ②实际操纵了立法权和行政权
③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④成为名副其实的独裁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秦始皇被不少史学家视为千古一帝。下列各项中,属于秦始皇开创的第一有 ( )
①第一次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实现国家统一 ②第一次进行全国文字统一工作
③第一次统 一全国的度、量、衡 ④第一次组织统一的科举考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7.既能扩大唐朝统治基础和提拔有才能的寒门出身的人做官的措施是
( )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考试制度
C.修改颁布《唐律》 D.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18.、恩格斯说: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这句话的基本观点是 ( )
A.当历史需要时,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英雄
B.拿破仑的业绩人人都可以做
C.拿破仑是个英雄人物
D.当时的时势造就了拿破仑这个人物
19.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这个人是 ( )
A.马丁路德 B.克伦威尔
C.亨利八世 D.加尔文
20.俄国日本均通过自上而下改革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从根本是因为俄、日两国 (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B.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C.具有浓厚的军事性与封建性 D.缺乏民主传统
21.恩格斯在论述克里米亚战争影响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过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觉醒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 ( )
A.军备落后 B.制度腐朽
C.经济凋敝 D.吏治腐败
22.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 )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B.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C.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D.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23.戊戌变法的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 )
A.挽救民族危亡 B.发展社会经济
C.推动政治改革 D.促进思想启蒙
24.唐太宗说 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基于这样的认识唐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A.选贤任能,虚怀纳谏 B.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C.仁义为本,制定唐律 D.文德治国,崇儒尊孔
25.如果你是美国公民,你投票赞成华盛顿为美国历史上最受尊敬总统的 ( )
A.他的名字与本国首都名字一致
B.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总统
C.他起草了《独立宣言》
D.他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作出卓越
二、非选择题(共50分。41题15分,42题11分,43题10分,44题14分)
41. 中外历史上的许多重大改革,往往通过限制、冲击原有特权的方式来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鞅在变法中实行按军功授爵,制定二十级爵,也称军功爵制(就是按照军功大小授官。二十级爵位中,一级称为公士,十六级为大上造,二十级为彻侯。各级爵位都享有相应等级的田宅、奴婢和衣服等。)宗室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不得授爵位和取得贵族身份,不能享有特权,即使家境富裕,也不允许大肆铺张,有功劳者才可享受荣华富贵。
材料二:他(梭伦)把雅典公民按土地收入和财产的多少分为四个等级,凡是年收入超过5 00麦斗谷物的为第一级,称富豪级;年收入在500至300麦斗之间的为第二等级,称骑士级;年收入在300至200之间的为第三等级,即双牛级;不足200麦斗的一律归入第四级,称日佣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第一、二等级能够担任执政官等高级官职,第三等级能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两次改革中为限制特权、追求社会公平与公正所采取的措施。(4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上述两次改革在政治、经济措施上的主要不同点。并分别指出两次改革对本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产生的不同影响。(8分)
(3))两则材料能不能作为判断两场改革性质的依据,说明理由? (3分)
42.19世纪中叶以后,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挑战,中、日两国都进行了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明治维新时依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参照法国模式变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1889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确立了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材料二:19世纪末,年轻皇帝光绪意识到有必要对帝国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革。
1898年夏他颁发了一系列的改革法令,该段日子被称为百日维新。他们将地方政府集中在北京的领导之下,建立新学校传播欧洲的学风,鼓励西方式的生产方法,按西方方式建立一支军队。
(1)据材料一,指出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和局限性。(6分)
(2)据材料二,概括百日维新学习西方的主要措施。与材料一相比,其最大的不同是什么?(5分)
4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梁启超全集》中记载: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书达于督察院,督察院不代奏,达于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不代奏。当时会试举人集毂下者将及万人,皆与八股性命相依,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材料二: 泰西近欧论,皆言三权:有论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 一些人指使御史文悌上章弹劾,诋毁保国会名为保国,势必乱国奸宄之徒欲保中国四万万人,而置我大清国以度外。 《戊戌变法》全刊第二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是什么事件?(1分) 它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1分) 该事件有何意义? (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2分)其理论依据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一、三,说明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2分)
4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论语》
材料二 为政以德,譬如星辰,居其所饿众星拱之┄┄予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 ━━《论语》
材料三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韩非子》
材料四 在中国的王道,看上去虽然好象是和霸道相对立的东西,其实却是兄弟。
━━鲁迅《关于中国的二、三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指出孔子的政治倾向? 礼的实质是什么?
(2)概括材料二、三在目的上的相同点和方式途径上的不同点。
(3)材料四说明了什么?
高二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CBADCAACABCCDBDBBDAA
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
BCDBD
二、非选择题(共50分。41题 15分,42题 11分,43题10分,44题14分)
41. (1)奖励军功。(2分)实行财产等级制度(依据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2分)
(2)不同点:
①政治上:梭伦改革包含民主政治;商鞅变法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2分)
②经济上:商鞅变法重农抑商;梭伦改革鼓励发展工商业。(2分)
不同影响:
①梭伦改革---进一步打击氏族制度残余,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2分)
②商鞅变法---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特权,有利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2分)
(3)能。(1分) 判断改革性质的依据主要是看改革最终维护哪个阶级的根本利益。(2分)
42. (1)特点:全面向西方学习;有选择地学习(4分)
局限性:保留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2分43、参考答案:
(1)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礼,(2分)材料二主张有教无类与好学求知。(4分)
(2)积极影响: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高,有利于中国文化在全球的广泛传播,有利于当前和谐世界的构建。(6分)
43. (1)事件:公车上书。(1分)直接原因:《马关条约》草案 的签订。(1分)意义: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标志着维新变法由一种思潮变成政治运动。(2分)
(2)主张:君主立宪制。(2分)理论依据:三权分立学说。(2分)
(3)原因:顽固守旧势力非常强大。(2分)
44.(1)倾向:维护奴隶制度;实质: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4分)
(2)相同:都为统治阶级提供治国方案 (2分)
不同:孔子重视德,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刑杀;韩非子重视刑法,以重刑来镇压人民的反抗(4分)
(3)鲁迅指出无论是儒家思想还是法家思想,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镇压人民的反抗的工具,实质上是一致的(4分)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卷,希望大家喜欢。
不限 |
历史教案 |
历史课件 |
历史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