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中学历届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学习指导 - 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拉萨中学历届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拉萨中学历届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查字典历史网 2016-06-20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受田农民可以纳绢代役

B.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C.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D.一直延续到北宋

2.中国明朝的古典科技和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科技成就共同之处是: ( )

A.反映了尊重自然,探索自然的精神

B.侧重于理论探索

C.局限于生产生活层面的探索

D.提倡实验科学

3.系统总结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经验的著作是: ( )

A.《梦溪笔谈》

B.《汜胜之书》

C.《齐民要术》

D.《农政全书》

4.宋代时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文字为认门前白兔为记,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能够获取的最准确历史信息是: ( )

A.宋代开始生产钢针

B.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和广告

C.宋代已有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批发贩卖的一体化经营模式

D.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5.沟通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最早运河开通于: ( )

A.战国时期

B.秦朝

C.汉朝

D.隋朝

6.鸦片战争后《海国图志》和《瀛环志略》的内容是介绍: ( )

A.西方各国政治制度

B.西方历史地理知识

C.西方兵器制造知识

D.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7.帝王称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属于帝王称号的是: (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康熙帝

8.明清时期,引进玉米和甘薯等高产作物,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

A.养活了更多人口

B.经济作物的专业生产区域

C.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

9.强调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种观点属于: (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10.南朝的《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直接原因是:( )

A.儒学丧失独尊地位

B.进士科主要考诗赋

C.书籍匮乏

D.唐朝喜爱南朝文化

11.1913年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但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恍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 )

A.国内民众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12.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13.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根本区别是: ( )

A.对西方列强的态度

B.是否平均地权

C.政体变革的目标

D.是否议会制度

14.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 )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

D.耶松船厂

15.清末湘军的组织形式,譬之木焉,统领如根,由根而生干.生枝.生叶,皆一气所贯通,是以口粮虽出自公款,而勇丁感营官挑选之恩,皆若受其私惠。这种军队组织形式是: ( )

A.便于国家直接控制.指挥军队

B.使将不专兵,妨碍军队作战

C.造成兵归将有,为近代军阀所承袭

D.促进官兵平等,有利于提高战斗力

16.北京城区某街道里有一老路牌,外文是RUEHART,此路牌设立的时间应该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八国联军占领时期

D.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17.马关条约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新阶段。指的是: ( )

A.列强强迫清政府承担巨额赔款

B.列强势力开始进入中国腹地

C.列强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

D.列强开始争夺在华路矿权

18.总理衙门设立,后改为外务部,这一变化反映了: ( )

A.清政府中央权力的削弱过程

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过程

C.洋务运动的兴衰过程

D.维新变法运动兴败的过程

19.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

A.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B.标志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C.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标志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 ( )

20.沙俄侵吞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地区的不平等条约是: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北京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中俄《伊犁条约》

21.1950年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总额,比1949年增加12倍,反映了: ( )

A.经济稳定

B.财经根本好转

C.合理调整工商业

D.人民收入增加

22.国民党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指的是: ( )

A.国民党一大召开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双十协定》的签订

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23.从1978年到1994年间在我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国有控股工业从78%降到26%,个体等私有经济从无到36%,变化的原因是: ( )

A.工业结构调整

B.企业管理体制改革

C.市场经济形成

D.经济体制改革

24.抗日战争期间的某战役,我军对于一城一寨之得失不以为重,主在引敌深入,使其兵力分散,而予敌主力以打击。指的是: ( )

A.淞沪会战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平型关战役

25.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不禁止地主.富农.国民党参选议员。这说明陕甘宁边区( )

A.实行民主选举制度

B.接受国民政府直接领导

C.实现了国共两党党内合作

D.组建了多党联合政府

26.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标志着: ( )

A.结束文革动乱

B.开始改革开放

C.重建社会公正

D.完成拨乱正反

27.1956年至1961年间从2亿吨下降至1亿2千万吨,1961年至1965年又回升至2亿吨。可能是我国哪种行业的产量: ( )

A.煤炭生产的基本状况

B.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

C.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

D.石油生产的就本状况

28.197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与此无关的评述是: ( )

A.中国是《联合国家宣言》的创始国

B.中国是《联合国宪章》的创始国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被剥夺

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29.1949年至1953年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 ( )

A.会议代表是在选举基础上产生的

B.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C.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0.毛泽东的诗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江西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直进。描述的应该是: ( )

A.北伐军进军湖南

B.八一南昌起义

C.湘赣边秋收起义

D.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

二、材料题(共3小题,审清题意后简要作答,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作答:

历史上,陕西关中地区为中心,兴起了强大的秦国,秦六国统一中原,但二世而亡。始皇以先王之宫廷小,作天下谓之阿房宫,阿房宫遗址隔渭河与咸阳相望。秦朝人民并没有因为统一而生活幸福,反而农民日子更痛苦,反秦之声四起。

1.从封建农业经济的角度,分析秦国强盛的原因。(4分)

2.除了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外,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其他经济措施。(6分)

3.导致秦朝速亡的根源是封建农业经济的破坏,指出其具体原因。(6分)

32.阅读下列材料作答:

材料一 清朝前期,煤已经成为重要的燃料,但清政府多次禁止开采煤矿。后来洋务派官僚李鸿章,张之洞认识到煤的重要性,指出今日万事根本,惟在于煤,煤源一断,机器立停,百举俱废,煤作为日用必需之物,采煤得法,销路必畅,利源自开,其余利,且可养船练兵。清政府于是允许试办机器采煤业,民族资本创办了70家较大煤矿。著名的开平煤矿产量为4万吨,后增至78万吨,产品畅销天津.上海.福州。

材料二 1890年中国人开始创办自己的电厂,但直至1911年,全国的电厂销量极少,只能供照明用电。民国时期,中国的电力工业仍较落后。

1.概括李鸿章.张之洞对采煤业的认识。(6分)

2.清政府对采煤业的政策有何变化,效果怎样。(6分)

33.阅读下列材料作答:

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援华物资通过西北陆路运到中国,英美物资也中转香港和越南,通过滇缅公路运到中国。中国维持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题。1942年中美合作,新开辟了从印度阿萨姆邦至中国云贵高原的空中航线,史称驼峰航线。3年间美英通过这条航线,将大量物资空运到中国境内,并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1.分析开辟驼峰航线的原因。(6分)

2.分析驼峰航线的作用。(6分)

查字典历史网的编辑为大家带来的拉萨中学历届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堂教学视频实录

粤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2课 综合探究《调查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新变化》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邵长波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赵晶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堂实录视频-翟鹏娜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广东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1课《希腊先哲精神的觉醒》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汇报课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课《孔子与老子》课堂教学视频实录-王晓华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课堂教学视频实录-丁文彦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陈苗苗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李树全

与“拉萨中学历届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热门学习指导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历史教案
历史课件
历史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