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初一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为了帮助同学巩固学过的知识点,小编准备了初一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单元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大家能用心去做题!
秦汉时期科技成就表
科技领域
代表人物
时期
主要成就
造纸
西汉
出现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
蔡伦
东汉
改进了造纸术,制成了植物纤维纸,使得纸逐渐普遍使用。
历史
东汉
《九章算术》问世,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成就,其中的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医学
华佗
东汉
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张仲景
东汉
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他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地理
张衡
东汉
发明了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
宗教
汉朝
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东汉明帝时传播开来;道教东汉时期在我国民间兴起
史学
司马迁
西汉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与史学著作。
艺术
秦朝
秦始皇陵兵马俑展现了秦王扫六合的磅礴气势,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学法指导]
1.整体把握本单元的知识线索,秦朝的建立、巩固和灭亡,西汉的建立、巩固和灭亡,秦汉时期(侧重于西汉)与匈奴和西域的关系。
2.秦末汉初大事较多时间间隔较近,可利用下表掌握:
时间
重大事件
公元前209年
大泽乡起义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7年
秦朝灭亡
公元前206年
楚汉之争开始
公元前202年
楚汉之争结束,西汉建立
3.对于秦汉时期与匈奴的和战关系可通过下列表格对比掌握:
时间
秦汉王朝与匈奴的关系
重大事件
作用
秦朝
战
蒙恬夺取河套地区;修建长城抵御匈奴进攻
维护了国家统一
西汉初期
和
西汉被迫和亲
没有解除匈奴对汉朝的威胁
西汉汉武帝时
战
西汉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取得漠北战役的胜利
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开始西迁
西汉汉元帝时
和
昭君出塞
边境安定了较长的时间
4.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秦始皇、汉武帝、卫青、霍去病、昭君、张骞等历史人物进行全面的评价。
5.本单元用到的地理知识较多,学习时,注意结合课本的地图进行知识的掌握。对于丝绸之路作以下简单的图示学习: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境内西亚欧洲。
[考点透视]
本单元的考点主要集中在秦朝的建立、汉武帝的大一统、西汉的民族关系和丝绸之路等,中考在本单元出现的题型以选择题为主。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张骞出使西域、昭君出塞、丝绸之路将成为命题的热点,而与地理等学科联系的题型也会不断出现。
[综合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秦朝历史的评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B.秦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度
C.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D.长平之战标志着秦统一六国的完成
2.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A.称皇帝,实行郡县制 B.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
4.右图是北京奥运会会徽舞动的北京中的京字,该字的字体第一次成为全国规范文字是在()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宋朝
5.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对促进我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措施是()
A.建立专制集权统治 B.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C.焚书坑儒 D.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
6.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叶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秦始皇焚书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人们的言论 B.禁止儒学传播 C.树立秦国的形象 D.加强思想控制
7.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A.春秋和战国 B.秦朝和春秋 C.战国和三国 D.秦初和汉初
8.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A.创立中央集权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稳固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9.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汉武帝所采取的措施是()
A.颁布推恩令 B.设西域都护府C.加强监察制度D.推行儒学教育
10.董仲舒因功而受到汉武帝尊敬和后裔纪念,他最主要的功劳是:
A.提出焚书坑儒的主张 B.提出与匈奴和亲的策略
C.提出独尊儒术的主张 D.提出推恩令的策略
11.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有()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颁布推恩令③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④设置西域都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A.鲜卑族 B.匈奴族 C.藏族 D.蒙古族
15.对右图历史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汉武帝时国力强盛
B.汉元帝把王昭君嫁给了松赞干布
C.东汉时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
D.此事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
16.2008年3月,奥运圣火沿丝绸之路开始全球传递。与丝绸之路开辟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B.张骞通西域 C.玄奘西行 D.马可波罗东游
17.小华:送人千里,终有一别,陛下请回吧!小明:爱卿,此去西域凶险异常,然匈奴一日未了,则国无宁日,望卿不辱使命,早去早回。由以上的历史短剧台词,可知他们正在学习()
A.张骞出使西域 B.郑和下西洋
C.清军出兵雅克萨 D.玄奘印度取经
18.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北部祁连山和北山之间,又叫甘肃走廊。因为位置在黄河以西,所以叫河西走廊。位于河西走廊上的河西四郡是丝绸之路上的四颗明珠,请判断这四郡都是在哪位皇帝在位时设置的()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19.近年来东突恐怖分子在新疆地区活动猖獗,他们鼓吹新疆独立,妄图把新疆从我国分裂出去。下列哪一年发生的史实最能证明新疆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A.公元前138年 B.公元前119年 C.公元前60年 D.公元73年
20.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的境外路线以古丝绸之路为主线设计。在历史上,古丝绸之路是()
①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③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④横跨亚欧的洲际铁路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1.如果你想让自己的生命更完整一些,让灵魂更高尚一些,使自己的经历更丰富一些,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一趟丝路,让心灵得到升华与净化。如果我们沿着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重走丝路,我们应该从哪个省的城市出发()
A.西安 B.兰州 C.北京D.洛阳
22.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东汉的张仲景对中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他撰写的一部著名医学著作是()
A.《九章算术》 B.《齐民要术》 C.《伤寒杂病论》 D.《本草纲目》
23.东汉以前,我国用竹简或木简作为书写材料。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用了三千片竹简,由两个人抬进宫殿。竹简(木简)作为书写材料,其主要缺点是()
A.笨重,不便搬运阅读 B.质劣,不能长久保存
C.稀少,不易找到原料 D.昂贵,不能广泛采用
24.下列论述,表达准确无误的是()
A.西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东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C.西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D.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25.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史记》 B《汉书》 C《资治通鉴》 D《三国演义》
26.《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主要是因为它()
A.歌颂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反抗精神 B.刻画了众多的历史人物形象
C.歌颂了农民领袖的斗争精神 D.体例完备,内容翔实,文笔生动
27.佛教和道教都得到统治者的欢迎和扶持,其共同原因是()
A.都是外来宗教 B.都迎合统治者想长生的愿望
C.都能麻醉人民的思想 D.都主张修身养性,长生不老
28.下列有关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体现了秦朝的雕塑艺术水平 B.展现了秦军横扫六国的磅礴气势
C.兵马俑与真人真马大体相当 D.体现了佛教文化对我国的影响
二、判断改错题
29.以下是某同学所作的关于丝绸之路的读书笔记,请指出其中的四处错误并加以改正。
卫青出使西域,促成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交通线丝绸之路的开通,从洛阳往西经河西走廊,出阳关西行,经西藏,越葱岭,至大月氏,再西行到安息和大秦,这就是横贯亚洲和非洲的丝绸之路。
(1)错误:订正:
(2)错误:订正:
(3)错误:订正:
(4)错误:订正:
三、读图题
30.观察下列图片: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为秦统一货币图,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图二为秦统一文字图,秦始皇把规范文字。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制度?为加强思想控制,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为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3)上述材料中涉及的秦始皇、汉武帝的相同点是()
A.都是开国皇帝B.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C.都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D.都采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32.观察下列三幅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图二图三
(1)图一中舞动的北京图标设计构思取材于中国书法艺术中的小篆。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从哪个朝代开始?
(2)图二的北京奥运火炬造型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东汉时期哪位人物为纸的普遍使用作出了重大贡献?
(3)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的国外传递活动是以丝绸之路为主线进行传递的。中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什么?为什么要以这条路线作为圣火传递的主线呢?
四、材料分析题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总是觉得:匈奴从中华版图上消失,是一种巨大的遗憾,这种遗憾就像一块永不愈合的伤口,时常让我们感觉到一种疼痛。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有赖于这种文化,才能坚持生存和发展下去,而文化的运动与交流,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在匈奴短暂的东方生活中,虽然对中原汉王朝构成了强大的威胁,但在一个民族的成长历史上,多一些挑战和竞争,总是十分必要的。
──《怀念匈奴》
材料二:当年马踏匈奴的主人霍去病,如今正静静躺在高大的封土下。在霍去病短短二十四年的生命历程中,他完成了汉朝五代帝王的宿愿:驱匈奴于大漠之上,受四方万国之来朝。他六次出征匈奴,足迹远至北海,将祁连山、焉支山、阴山、狼居胥山一一踏破,为汉朝带来了胜利的荣耀与和平的曙光。当他发出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后不久,便猝然倒在战争的间隙。
──《站在霍去病墓前》
材料三:
材料三:《汉代造纸示意图》(右图)
请回答:
(1)你认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哪一个是正确的?请阐述原因并说明举例说明。
(2)旧亦有之,你认为旧应该指何时?
(3)请你认真研究一下《汉代造纸示意图》,再查查相关资料,简单介绍一下汉代人是如何造纸的?
(4)造纸术给人类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方便,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污染,请你想一想,采用哪些办法可以减少污染呢?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2.A3.A4.A5.B6.D7.B8.C9.A10.C11.B12.B13.D14.B15.D16.B
17.A18.D19.C20.A21.A22.C23.A24.D25.A26.D27.C28.D
二、判断改错题
29.(1)错误:卫青,订正:张骞;(2)错误:洛阳,订正:长安;(3)错误:西藏,订正:新疆;(4)错误:非洲,订正:欧洲。
三、读图题
30.(1)战国。抵御匈奴。(2)有关系。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繁重的徭役引起人民的不满,导致农民起义。(3)不在长城上留名题字;植树造林,
防止水土流失,造成坍塌;国家拨出专项资金,进行经常性的维修等。
31.(1)圆形方孔铜钱;小篆;郡县制;焚书坑儒(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3)B
32.(1)秦国灭六国统一天下。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日益强大起来;秦王嬴政采取了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发动大规模的兼并战争。(2)秦国当时灭六国大致是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进行的,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等国家。(3)秦兵马俑工程巨大,但由于秦朝是一个短命王朝,很可能中军俑坑没有建成,就被农民起义军推翻了。(4)波澜壮阔的秦末农民战争;秦始皇好大喜功,穷奢极欲,导致了人民的赋税徭役很重;秦朝的法律很残酷;秦二世更加残暴。陈胜吴广起义──揭开了秦末农民战争的序幕;项羽起义──207年在巨鹿消灭了秦军主力;刘邦起义──公元前206年,占领咸阳,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33.(1)秦朝(2)蔡伦(3)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这条路线是古代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之路,也是一条友谊之路。
四、材料分析题
34.(1)秦末汉初,匈奴趁中原地区混乱,夺取河套地区;西汉初年,匈奴年年挥师南下,经常威胁到黄河流域人民的生产和生活(2)秦朝:派大将蒙恬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并把内地民众移居到那里垦田戍边;后来,又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匈奴;西汉初年:限于国力,不得不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还要送给匈奴大量谷物和纺织品,并开放边境进行贸易;汉武帝时期:组织强大的骑兵对匈奴进行大规模反击,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公元前119年,派卫青和霍去病大败匈奴,部分匈奴开始西迁(3)他完成了汉朝五代帝王的宿愿:驱匈奴于大漠之上,受四方万国之来朝。他六次出征匈奴,足迹远至北海,将祁连山、焉支山、阴山、狼居胥山一一踏破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4)匈奴对中原王朝的威胁,促进了匈奴和中原王朝的互相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不断向前发展。
35.(1)联络大月氏攻打匈奴,打破匈奴在葱岭以东的控制局面;历时13年,出发时100多人,回来只剩张骞和堂邑父两人(2)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有记载以来的第一次中外交流;拓展了汉王朝的视野,引发了汉王朝与中亚、西亚各国相互贸易的强烈愿望,促成了西汉政府对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经营。(3)汉宣帝时设立西域都护府,统领西域各国(4)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境内安息西亚欧洲大秦;丝绸之路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5)促进亚太地区国家的友好关系和经济发展。
36.(1)北宋陈栖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西汉前期已经出现用于书写和绘图的纸。例如甘肃天水汉墓出土了西汉前期的纸,上面绘有地图,这种纸薄而软,纸面平整光滑。这说明造纸术不是蔡伦首次发明的,是善造,非创也。(2)旧指的是西汉前期。(3)首先把那些破布、旧渔网、树皮洗干净、切碎,然后进行碱液蒸,舂捣,配成纸浆液,最后用纸模帘捞取纸浆,经过晾晒干燥,揭下压平就制成了纸。(4)①节约用纸②改进生产技术,净化污水,减少环境污染③可以将废纸再生利用④尽量利用电脑储存文件,实现无纸化办公。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单元练习题及答案就先到这里,希望大家学习的时候每天都有进步。
不限 |
历史教案 |
历史课件 |
历史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