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高一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_学习园地 - 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2015—2016学年度高一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

2015—2016学年度高一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

查字典历史网 2016-08-18

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小编准备了高一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希望你喜欢。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

1.西周时期宫廷的舞乐队,按制度是天子八佾,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季氏只能用四佾,却用了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诸侯势力强大 B.周王室势力衰微

C.分封制趋于崩溃 D.诸侯与周天子具有同等的政治地位

2.《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到了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平民得姓一事与下列哪个历史趋势的关系最直接()

A.郡县制度的发展 B.以孝道治天下

C.赋役制度的变化 D.皇帝制度的形成

3. 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材料把不娶无子列为最大的不孝是受()

A.世袭制的影响B.宗法制的影响

C.分封制的影响 D.礼乐制度的影响

4.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

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5.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最重大意义是( )

A.长期维护了我国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

B.使中国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

C.王朝更替频繁,有利于打击地主势力

D.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6.2013年,欧盟因贪污造成的损失高达1万亿人民币,网络反腐、正能量、职务犯罪等也成为中国媒体关注率最高的词汇。以下我国古代的历史现象与以上材料主旨关系不大的是 ( )

A.秦代推行御史制度 B.汉代实行的刺史制度

C.宋代提点刑狱司的设置 D.明代军机处的设置

7.下列关于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它的产生是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封建专制主义的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权

③它在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积极作用是主流

④它确立于秦朝,巩固于汉朝,完善于隋唐,衰落于明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8.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同时代任何国家相比,都更具有平民性即使从政治实践看,这种平民化的特色也远甚于同时代的其它国家。从政治实践看,下列制度更能体现出这种平民化的特色的是( )

A.郡县制的推动 B.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C.科举制度的实行 D.内阁制度的建立

A.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B.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C.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D.对地方分层的决策存在矛盾与困局

10.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与知县,这与汉朝时期的州牧、郡太守以及县令大不相同,知就是代理、兼任,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这说明宋朝 ( )

A.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 B.中央权力进一步扩大

C.中央与地方相互制衡 D.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政

11.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A. 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监察 B.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C. 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 D.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

12.清军机大臣张廷玉被雍正帝评价为纂修《圣祖仁皇帝实录》宣力独多,每年遵旨缮写上谕,悉能详达朕意,训示臣民,其功甚巨,遗诏允其配享太庙,从而成为清代唯一获此殊荣的汉官。张廷玉获此殊荣的原因是,他

A.文笔谋划严格,秉承皇帝意旨 B.因满官职权下降而掌大权

C.处理军机处事务决策得当 D.在僵化的体制下认真监察百官

13.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 )

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

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 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

14.伯利克里时代,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对一切神明持不同见

解者,立即治罪。根据这项规定,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这表明( )

A.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B.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

C.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 D.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见解者

15.希腊地区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而具备这些天然条件,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是供养如中东、印度和中国所建立的那种复杂帝国组织所必需的。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希腊地区的贫穷使得它比东方各国发展缓慢

B.希腊特殊的自然环境使它产生了不同于东方的政治制度

C.正是因为希腊地理环境的恶劣才产生民主政治

D.地理环境决定了东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

16.有的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该学者的主要理由应该是

A.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的基础

B.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

C.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的扩充

D.法典明文公示,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17.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以下说法较准确地解释了罗马第三次征服世界观点的是

A. 在古代罗马,平民和奴隶的利益均受到法律的保护

B. 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并且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罗马法经历了从习惯法、成文法到万民法的发展历程

D. 罗马法维系了国家的统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18.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

A.《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19.美国的总统制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相比

①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的关系不同

②国家元首的地位不同

③政体的实质不同

④均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德国通过《德意志帝国宪法》、法国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民主政治。这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突出特点是

A.法制化 B.渐进性 C.普选制 D.反封建性

21.民主一直是人类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纵观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进程,我们可以体会到

①民主化的进程是反对专制、争取人和公民权的斗争历程

②不同国情决定了各国人民建立和完善民主政治的道路不同

③民主力量与封建专制势力的斗争是长期的、曲折的

④反对专制、争取民主始终是少数政治家的历史使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张友伦在《美国民主制度的形成、发展和问题》中说: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和批准标志着新的资产阶级政体的产生和美国民主制度的确立。按照联邦宪法的规定,美国的新政体摒弃了欧洲立法机构至上的传统,采取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而又互相制衡的原则。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新的资产阶级政体是指联邦政体

B.欧洲的立法机构至上,没有分权和制衡

C.分权与制衡是联邦宪法的典型特征

D.联邦宪法的民主性体现在以议会为中心

24.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充分体现了普鲁士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在经济方面照顾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互为支撑,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最终促成了德意志工业化的迅速实现。上述材料表明

A.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B.专制集权符合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C.1871年宪法基本符合当时德国国情

D.容克阶级在政治上能够自我近代化

25.近代法国先后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86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这种现象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B.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

C.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D.外国侵略势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

26.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指出1774年,当路易十六执政时,他所继承的是一个自路易十四时代就已经达到空前鼎盛的专制的王朝。大革命是在人民对苛政感受最轻的地方爆发的在大革命之前,欧洲国家几乎全部都是君主制和农奴制,而法国在1415世纪就废除了农奴制。法国大革命前二十年,人口在增加,财富增长得更快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候。作者观点的实质是

A.经济繁荣加速了革命的到来

B.专制社会里,君主改革容易带来危险

C.经济繁荣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D.革命前法国的社会矛盾并不尖锐

27.①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②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上海等五处港口。

③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

④(朝鲜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嗣后全行废绝。

以上条款引自中国近代四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辛丑条约、马关条约、北京条约),按签订时间先后排序为(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

28.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

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开端 B.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历程

C.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D.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

B.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

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

30.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收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作者试图说明()

A.现代化世界大潮中,封闭的国策、落后的经济和僵化的制度必然带来民族的灾难

B.战争的屡屡失败,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并被迫中国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

C.落后招致民族的屈辱和反思,中国在阵痛中渐渐走出传统并被迫开始现代化探索

D.西方国家对于中国发动的战争实际上是现代化文明国家改造世界的唯一正确途径

31.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其主要依据应是

A.首次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B.《资政新篇》的实施

C.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D.是历次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32.冯友兰教授说:我之所以否定太平天国,因为太平灭国要推行神权政治,假如太平灭国统一了中国,太平天国的历史将倒退黑暗时期中世纪。以下说法不能论证作者观点的是( )

A.太平天国要建立的是君权神授的封建国家

B.西方基督教思想对太平天国影响巨大

C.太平天国的纲领没有体现反对殖民主义本身

D.太平天国的主张不能超越封建社会,具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33.自太平军兴起后,各省多以镇压太平军为借口,截留田赋,以备急需。《辛丑条约》签订后,因赔款数额巨大,中央无力偿还,遂将赔款数额分摊于各省,于是各省便以分担赔款之名而获得就地自由筹款之权。及至民国初年,因时局动乱,各省田赋多被地方军阀擅自截留或挪用。上述材料表明从晚清到民国初年( )

A.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被破坏 B.地方政府擅自截留中央财政

C.社会动荡不安导致财赋减少 D.地方政府获得了财政自主权

34.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

①开设工厂 ②协定关税 ③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领事裁判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5.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南市一带)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三不管。这本质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 )

A.封建落后性 B.治安管理的不合理性

C.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D.建设的散乱随意性

二、综合题(共2题,36题16分,37题14分,共30分。)

36.(16分)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通过与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6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6分)

37.(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一个最大的转捩中枢。在我们要讲的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里,宋是最贫最弱的一环。专从政治制度上看来,也是最没有建树的一环。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若论制度,宋代大体都沿袭着唐旧。只因宋初太祖太宗不知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他们种种措施,自始就不断有人反对。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览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试从中央政府组织和选贤与能方面说明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4分)

(2)根据材料,概括宋朝在政治制度上没有建树的主要原因。(6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从秦汉到唐宋政治制度演变的基本趋势。(4分)

高一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2019年江门市初中历史学科课堂改革暨中考研讨会3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5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堂教学视频实录-程雪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日本仿效唐制的改革》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薛敏强

螺蛳历史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5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杨维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胡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堂教学视频实录-王小结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张巧霞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课堂实录视频-邢晓伟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匡仁玉

与“2015—2016学年度高一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相关文章

热门学习园地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历史教案
历史课件
历史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