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二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精编-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秦安二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精编

秦安二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精编

查字典历史网 2016-08-16

历史教学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阵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是每位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以下是查字典历史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历史网一直陪伴您。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记载:(鲁)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雾),为备故也。材料所述史实 ( )

A.标志着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B.表明中国古代统治者把天文与国家社稷联系起来

C.确立了中国古代天人感应思想

D.实践了中国古代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2.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感叹说: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即使那些非外间所应知的宫闱秘闻,诗人反复极言,上之人亦不以为罪,今之诗人则绝不敢如此。这段论述说明了( )

A.唐朝诗人热衷于描写宫廷秘史

B.唐朝诗歌空前繁荣

C.开明的文化政策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D.诗人受人尊重的原因

3.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的是( )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致良知

4.作家张爱玲在高三的一篇作文中说:历史能供给卡通数不尽的伟大美丽的故事。如果要给卡通文化昌盛的康乾时代提供素材,需要选取的是( )

①避暑山庄 ②道光皇帝 ③军机处 ④《红楼梦》

⑤吴敬梓 ⑥《国闻报》 ⑦《四库全书》 ⑧时务学堂

A.②⑥⑧ B.⑤⑧C.①④⑤⑦ D.①④⑤⑧

5.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 )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中美文化的交融性

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6、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把自己的学说主旨归纳为,四句箴言,被后世学者称为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位思想家是

A.程顾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7、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

①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 ②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 ③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 ④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8、希腊智者学派代表安提丰对待法律的方式是:众目睽睽下,应尊重法律;无人在场时,随本性

驱动行事。这主要表明智者学派

A.没有法制观念 B.忽视道德建设 C.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D.处事灵活且实事求是

9、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下列观点与此精神相符的是

A.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

B.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

C.任何人都不愿成为一个不幸者,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的

D.万物都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

10、某中学开展以弘扬人文精神,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小王准备参加这次活动,他给自己选了以下几个课题进行研究。你认为他所选的下列课题中哪个存在问题

A.达芬奇的圣像图的呆板画法

B.但丁的《神曲》

C.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

D.彼特拉克的人的学问

11.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一个国家的民情、民风、民俗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法律特征。根据你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背景的了解,你认为传统中华法系的特征是( )

A.以礼入法,礼刑结合 B.西学东渐,中西结合

C.注重伦理,三教合一 D.尚法自然,无为而治

12.《海国图志》是中国第一部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社会风俗的著作,但在当时的中国此书的印数不超过一千,后被列为禁书。但在后来的日本此书被翻印几十万册,成为当时日本学习西方的启蒙读物。据此,我们在分析此书的历史影响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

①分析书籍的内容 ②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

③书籍的印数与读者的数量范围 ④书籍的知识缺陷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3.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A. 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 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14.观察图片,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 浑天仪 ②原子弹爆炸 ③东方红一号 ④神舟五号

A.图①反映了中国古代在地震观测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B.图②反映出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试爆原子弹的国家

C.图③反映出文化大革命促进了中国高新科技的发展

D.图④反映出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5,有人说:中国农业的发展,靠的是两平(邓小平 、袁隆平)。这句话说明( )

A.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

B.邓小平 、袁隆平重视农业

C.行政领导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动力

D.杰出人物有时能决定历史的发展

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相传唐太宗因属马而热衷骑射,唐太宗出生之年应该是

A.庚申年 B.癸卯年 C.己未年 D.戊午年

17、《诗经》中的《豳风七月》描述了农民无冬无夏地劳动,却无衣无褐一些爱情诗反映了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说明《诗经》

A.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B.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

C.具有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

D.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18、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反映了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②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③城市经济的繁荣 ④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

A.绘画艺术 B.戏剧表演 C.书法艺术 D.篆刻艺术

20、吴倩幸运地被选中参加CCTV的《开心辞典》节目,主持人问她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于一体的,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下列绘画作品中反映这一风格的是哪一幅她被这个问题难住了,如打电话向你求助,你的判断应该是

A.《清明上河图》 B.《鹳鱼石斧图》 C.《墨梅图》 D.《步辇图》

21、电影《梅兰芳》的热映使公众进一步走近了这位蓄须明志彰显民族气节的文化名人。据报道,在京剧艺术家中梅兰芳(1894~1961年)是出访和在国内接待外国艺术家最多的艺术家。这说明

A.京剧是世界最有影响的剧种

B.梅兰芳对京剧艺术走向世界作出重要贡献

C.京剧艺术是国际交往的重要内容

D.作为同光十三绝的梅兰芳德艺双馨

22、他的墓志铭上写着这样的话:他以超乎寻常人的智力,用他所发明的历史方式,第一个证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彗星的轨道和大海的潮汐此人可能是

A.牛顿 B.哥白尼 C.伽利略 D.普朗克

23、黄易先生是穿越小说的鼻祖。他的代表作品《寻秦记》,描述了20世纪的一个特种兵,因时空机器出故障,被送到战国末期的赵国,参与了战国末期到秦初波澜壮阔的列国争战的故事。现代科学的发展为此种穿越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你认为,该理论应该是

A.量子理论B.相对论 C.基因学说 D.经典物理学

24、凡是在动物居住很久的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也就是说在某一器官的更多运动的影响下,使个体得到或失去的一切,只要所获得的变异是两性所共有的,那么这一切变异就能通过繁殖而保持在新生的个体上。材料阐述的生物进化思想包括

①环境对生物体产生影响 ②用进废退 ③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 ④获得性遗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25、13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说:总有那么一天,我们会赋予运输车以难以置信的速度,而无须求助于动物!材料中所述状况实现的基础是

A.内燃机和火车的发明 B.蒸汽机和内燃机的使用

C.蒸汽机和汽车的使用 D.火车和飞机的出现

26.下图是选自美国查尔斯莫里所著《文明的解析》中的一幅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

A.法国重商主义的盛行是大量科学家诞生的土壤

B.英国逐渐成为欧洲科技中心

C.意大利已有的科技中心地位发生动摇

D.德意志分裂割据制约了本国科学家的涌现

27.二十世纪20、30年代,欧洲发生这样的文化变迁:巴黎、柏林或伦敦的嗜好和说话腔调,传播到国内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列哪项是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 )

A.铁路与轮船 B.电视和电影

C.报纸和广播 D.网络与漫画

28.对以下三幅中外美术作品(图10~12)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作者:宋朝 法国 西班牙

B.类别:文人画 印象画 立体派

C.艺术特点:境生象外画中诗 捕捉光与色彩的变幻 造型写实

D.评价:体现了中国画的艺术成就 西方古典美术的精华 西方现代艺术的代表作品

29.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由此,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欧洲文坛出现( )

A.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B.浪漫主义、现代主义

C.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D.古典主义、现代主义

30,20世纪初,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的一场变革。它( )

A. 定了经典力学体系

B. 破了绝对时空观

C. 彻底解决了19世纪以来物理学面临的危机

D. 标志着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开始进入微观粒子世界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材料四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世儒不察 ,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儒学在当时具有怎样的社会价值?(2分)

(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2分)

(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2分)

(4)材料四作者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4分)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1分)

(5)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4分)

32.(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文艺复兴以及思想启蒙之后,现代科学的理性思维已经建立起来。达尔文的时代是十九世纪中后期,正是走出蒙昧,提倡科学的前一阶段,在思想和理性上,为达尔文创立自然选择进化论提供了思想依据;而青年时的远游,则为他积累了大量的实据,引发了他关于物种进化的思考并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搜搜百科《达尔文选化论》

材料二 严复《天演论》的特点在于它不是赫胥黎原书的忠实译本,而是有选择、有取舍、有评论、有改造,根据事实,取便发挥的达旨。这本书所以能起巨大影响,原因也在这里,它对外国思想的介绍翻译没有生搬硬套,而是力求服务于当时中国的需要。

《天演论》用自然科学的许多事实,证明了生物界物竞天择、进化无已的客观规律,以达尔文主义的科学性和说服力,给了当时中国人以发聩振聋的启蒙影响和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立即作了当时正涌现的新型知识分子和革命派的重要的精神食粮,煽起他们救亡图存的爱国热情,走上革命道路。固然这主要由于社会阶级斗争形势所决定,而《天演论》在思想上所起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李泽厚《论严复》

材料三 它(达尔文主义)还是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对最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适应。在政治上,这一时期正是俾斯麦铁血统一德国的时期。各国的民族主义赞美者认为达尔文主义给了他们支持和正当理由。他们认为在政治活动中和在自然界一样,最强有力者是得胜者,好战的品质决定谁将在国际生存斗争中获胜。在经济生活中,这是自由经营和粗俗的个人主义盛行的时期。舒适的、心满意足的上、中层阶级激烈反对国家为促进较大的社会平等而作出的任何干预。他们论证说,他们应得到幸福和成功,因为他们已证明自己较无能的穷人更适合,而且,大公司对小公司的兼并是生存斗争的一部分。19世纪后期也是殖民地扩张的黄金时期,达尔文主义被用来为帝国主义辩护。有人争辩说,殖民地是强国的繁荣和生存所必需的;还有人争辩说,按照世间的成就判断,诸土著民族软弱、低劣,需要优越的、较强大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达尔文进化论产生的条件。(6分)

(2)据材料二归纳概括严复《天演论》的特点。(3分)

(3)结合材料二、三说明达尔文进化论产生的影响。(6分)

33. 中西文明在交流中相互借鉴,不断发展,彼此影响,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我国宋代时期的科学文化传播到欧洲(中学西传),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此,《全球通史》中写道,中国文明在文化领域到了宋朝达到顶峰,尤其是科学技术取得了至今才得到充分理解的非凡的进展。英国哲学家、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也说: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些发明的力量、功效和结果,因为这些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

材料二 从16世纪后期,特别是中国近代前期,西方科学文化不断涌入中国(西学东渐),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为此,中国社会不同阶级做出了自己的反应。

材料三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悌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机,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四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轮、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艰难勉强地跟着走),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元时期科学文化中学西传的具体表现。(3分)

怎样理解这些大发明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3分)

(2)近代前期,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据材料三、四指出洋务派与早期维新派的体用观有何不同?(2分)根据材料概括近代前期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历程。(2分)

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高晓艳《中考历史文字型材料题答题技巧》微课——部编版历史中考复习九中大同校区2019.5.27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郭宏科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李树全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7课《忽必烈改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国级优课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董晓英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第28课《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柳洁琼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广东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第30课 综合探究 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课堂教学视频实录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翠萍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堂实录视频-翟鹏娜

与“秦安二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精编”相关文章

热门学习指导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