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高一历史下册期末模拟真题精选(高安市)
学习要相互促进,相互竞争,在竞争中不断学习,才能提升自己。查字典历史网为大家整理了高一历史下册期末模拟真题,欢迎大家阅读。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与材料反映时期相符合的生产工具应该是()
A.铁制工具 B.曲辕犁
C.风力水车 D.石刀石斧
2.“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典礼》中的这段文字反映的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经营状态是()
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私营手工业
3.东汉学者班固在《两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A .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 B.物流通畅的草市
C.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D.工官监管的夜市
4.《后汉书•王符传》:“举俗舍本农,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为巧,充盈都邑,务本者少,游食者众。”面对此情况,统治者应该采取()
A.闭关锁国政策 B.重农抑商政策
C.中央集权制度 D.郡国并行制度
5.唐以来十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只有十来座,宋代发展到四十余座,洛阳、扬州、杭州、广州、鄂州、成都等都是当时繁华的大都市。这是由于()
A.宋朝人口迅速增长 B.宋朝统一全国
C.商业经济空前繁荣 D.小农经济的发展
6.有学者断言:“没有美洲这片海外给养地,没有在其上辛勤耕耘的非洲奴隶,或许根本就不会有‘欧洲奇迹’和工业化革命。”其主要观点是()
A.“工业化革命”开始于美洲 B.殖民扩张推动“工业化革命”
C.“欧洲奇迹”成就“工业化革命” D.“工业化革命”在全球扩展
7.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欧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出现了一些新的名词,如“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其对应的分别是()
A.荷兰、意大利 B.葡萄牙、英国
C.西班牙、意大利 D.意大利、法国
8.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 幅烟囱多于教堂顶尖的图景。这主要说明英国工业革命()
A.比古代神话还神奇 B.沉重打击了宗教势力
C.带来了严重环境污染 D.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9.某欧美剧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
A.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
B.工厂一家接着一家,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
C.大街上电线杆林立,夜晚整个城市霓虹灯闪烁
D.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
10.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具有先进技术的 “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设厂自救”的棉纺织企业。它们的共同点是()
A.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B.属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属于近代洋务企业 D.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11.时文有曰:“中国与洋人通商……从此反客为主,洋人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毫厘不能主持。”对这种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广大农村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B.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D.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2.《共和国记忆60年》中记载:“苏联人安排了毛泽东参观斯大林汽车厂。从没有目睹过汽车生产制造的过程,仍然乘坐着苏联提供的轿车的毛泽东,看着流水线上一辆一辆下线的汽车,对身边的陪同者说:‘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汽车厂’。”这一理想的最初实现是在()
A.文化大革命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
13.周恩来在中共八大上指出:“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进行的,它必须有各个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农业的配合,农业是工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以上材料表明党和政府()
A.认识到经济需要平衡发展
B.确立了优先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
C.将重点转向农业和轻工业
D.开始纠正“大跃进”运动的错误
14.学者刘迎秋在《我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战略思路》中写道:“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我国年度国民经济活动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主要得益于()
A.1978年改革开放的决策
B.和平与发 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的建立
15.“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 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材料中“新阶段”是指()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增强企业活力,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C.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6.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士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前往参观。然而在19世纪70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下列交通工具是()
A.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 B.洋人发明的火车
C.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D.福州船政局的军舰
17.民国著名记者、作家曹聚仁曾有一个判断:“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从侧面看去,正是一部印刷机器发达史;而一部近代中国文学史,从侧面看去,又正是一部新闻事业发展史。”从社会生活史的角度,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商业资本投资印刷业而获利丰厚
B.废除科举制迫使读书人投身实业
C.技术革新扩大了大众传媒的影响
D.社会变革促进了阅读习气的变化
18.“政府不应当去做或试图去做任何事,这是普遍的原则;在这些场合,政府的座右铭或格言应当是——无为而治”。这段话体现的经济思想是()
A.自由主义 B.重商主义
C.凯恩斯主义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9.2012年9月11日《中国日报》报道:在昨天的竞选演说中,奥巴马总统自比为当年的罗斯福总统,引发了人们的热议。在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中,既限制了盲目扩大生产,又缓和了阶级矛盾的措施是()
A.整顿金融体系 B.通过工业复兴法
C.调整农业政策 D.推行“以工代赈”
20.苏联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它们都()
A.充分发挥了计划经济特有的优势
B.完全忽视了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C.以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为出发点
D.运用政权对国家 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21.骆晓会教授 在《陈独秀对苏俄革命和建设模式的反思与批判》中谈到:“陈独秀始终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他的目标或他主张的‘先发展资本主义’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这是他吸收了列宁的……思想……”这一“思想”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国家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22.1933年,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其中“布尔什维克的智慧”指的是()
A.新经济政策 B.计划经济体制
C.国家资本主义 D.民主集中制
23.“1944年6月30日,孔祥熙率领一个9人代表团与其他43个国家的730多位代表在这里相聚。当时,整座森林被全副武装的军人严密封锁起来。”这次“相聚”的结果是()
A.确立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B.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
24.“为了牵制、阻挠欧洲一体化进程,美国一直采用的主要手段就是利用欧盟成员国之间的矛盾,进行分化瓦解,使之难以形成合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将失去海外市场 B.欧洲开始摆脱美国控制
C.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裂 D.欧洲联合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25.近年来,巴西的主要出口农产品咖啡、甘蔗、大豆、可可、铁矿石等价格猛涨,给巴西的相关企业带来了巨额利润,相关企业工人工资很高,带动了巴西全国工 人工资上涨,但使巴西在国际工业制成品竞争中失去了低工资成本的优势。这一材料表明()
A.巴西制成品的进口超过出口 B.巴西已成为发达经济体成员
C.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 D.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竞争加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3分,27题19分,28题18分,计50分)
26.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美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材料二 经济的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的问题,多数人没有分得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时期,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 605起,1842年达到31 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得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 —摘自钱乘旦、刘金源主编《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材料三 18世纪末19世纪初,正是现代化运动在西方蓬勃兴起、民族主义潮流汹涌激荡的时代,而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多人口和辽阔疆土的中国,却紧闭自己的大门,一如既往地沉睡在文化主义的梦幻之中。不难想象,一旦这两个不同的世界发生碰撞和武力较量,将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
——胡福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航路开辟怎样“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工业革命后英国出现的社会问题。(6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个不同的世界发生碰撞和武力较量”的直接结果是什么?(3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奢则不孙(越礼),俭则固(寒酸)。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
材料二 明朝后期,(暴富之家)男子服锦绮,女子饰金珠,是皆簪拟无涯,逾国家之禁也。
——嘉靖《太康县志》
材料三 民国时期非常流行的一款国产欧式女鞋广告
材料四 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居民消费主要追求“三转一响”的老四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80年代中期形成了以家用电器普及为代表的耐用消费品热潮,以彩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为主要代表的新四件成为集中的消费热点。新四件基本普及后,电话、空调、家用电脑又逐渐进入城镇居民家庭,汽车、住房等高档消费品进入城市家庭。
——摘编自凤凰财经网
请回答:
(1)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的消费观念有何变化?(2分)这一变化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4分)
(2)材料三体现了怎样的消费观念?(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3)根据材料四,概括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消费的变化。(2分)综观古今,你认为影响消费观念的因素有哪些?(3分)
28.规则是社会体系的基本因素,是人类交往和合作的基础。市场经济运行也存在着一定的秩序和规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工业复兴法,成立了有大银行家、工业家和经济学家参加的全国工业复兴局,由国家监督生产,调节各企业主之间的关系。各企业分成十七个部门,每部门公布“公平竞争法规”,规定产品的产量、质量、市场分配和产品价格、工资和工时。……根据法案还确定由国家调节雇主同工人之间的关系,确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及签订集体合同事宜。
——黄安年《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质》
材料二 鉴于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个便利国与国之间商品、劳务和资本的交流和保持经济健康增长的体制,鉴于主要目标是继续发展保持金融和经济稳定所必要的有秩序的基本条件,各会员国保证同基金和其他会员国进行合作,以保证有秩序的外汇安排,并促进一个稳定的汇率制度。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1944年)
材料三 世界贸易组织8月31日就巴西和美国之间持续多年的棉花补贴争端案作出最后裁决,认定美国为其国内棉农提供巨额补贴的做法违反了世贸组织的相关贸易规则,并批准巴西对美国实施制裁措施。……此次世贸组织的裁决虽然并没有完全满足巴西的愿望,但从某种程度上说,裁决可能影响到其他棉花种植国家,因此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美国的补贴政策帮助美国生产商以低于外国竞争者的价格销售产品,此种不公平行为压低了世界市场的价格,对巴西和其他地区的棉花生产商构成了双重打击。
——《新华月报(记录)世贸组织批准巴西对美国实施制裁》(2009年第10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中复兴工业的主要措施。(6分)从中反映了美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资本主义世界建立了怎样的“汇率制度”以达到“稳定”的?(4分)
(3)据材料三概括世贸组织的职能。(2分)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两个组织构建世界经济体系的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
江西省高安中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C A B C B A D C D D D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D C C A B D B B A D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3分,27题19分,28题18分,计50分)
26.【答案】
(1)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各地联系加强,逐渐成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使人类社会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进行了早期的殖民扩张与掠夺,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4分)
(2)社会财富分配不均;下层人民平均寿命短;犯罪率增加;社会矛盾激化。(6分)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的大门被打开,日益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3分)
27.【答案】
(1)变化:由提倡等级消费到超越等级消费,由提倡节俭到追求奢华。(2分)
现实: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重利奢靡的社会风气;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4分)
(2)观念:抵制洋货,爱用国货。(2分)
原因: 民族危机加深,民族意识觉醒;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民族工业发展;民国政府倡导。(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6分)
(3)变化:由基本生活用品向耐用消费品再向高档消费品转变。(2分)
因素:经济水平、政府政策、社会风气、文化传统、居民收入等(答出其中三点即可)(3分)
28.【答案】
(1)措施:建立工业复兴局;调整企业关系(制定公平竞争规则);调整劳资关系。(6分)
变化:由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2分)
(2)制度: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4分)
(3)职能:调节贸易纠纷(争端);稳定世界市场,促进国际贸易公平、健康发展。(2分)
不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是稳定货币金融体系;世贸组织主要是维护贸易公平秩序。(4分)
查字典历史网提供的高一历史下册期末模拟真题大家要认真阅读,更多试题复习尽在查字典历史网。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解析 :两极世界的形成(人教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人教版):开创外交新局面
人教版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必备知识点:新中国的民主政治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2017: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7年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
2017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重点: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2017年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梳理:解放战争(人教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要点解析2017:辛丑条约
2017年高一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甲午战败的原因及影响(人教版)
人教版2017年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解析:辛亥革命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梳理:资政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