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新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系列:案例评析一:《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案例信息】
讲课教师:张 艳(西安爱知中学)
案例导读:徐赐成(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学高级)
评析教师:闫 璟(陕西省西安市教科所,中学高级)
【案例导读】
为便于大家深入理解《历史课程标准》“中国近现代史”内容标准的教学理念,提升和把握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我们结合课标的具体要求,推荐三个教学案例。这些案例并不一定是非常完美的,但他们都有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对课程理念的某些思考,是我们在十年课改中一步步探索的缩影,供大家在教学中借鉴和反思。西安爱知中学张艳老师执教的《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这个案例在由《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社举办的高效课堂教学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请学员们在观看案例的过程中关注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如何重新整合教材。
本节课课文内容所反映的历史事实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如何在熟悉的地方发现教学新价值,这无疑是对教师综合能力的考验。通过教学视频,我们能明显感觉到的是张老师的这节课的良好教学效果,那就是平中见奇。而平中见奇,一定要合情合理,符合历史内容的内在逻辑和学生学习理解历史的思维逻辑。要做到这些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功力。希望大家在认真观看和品位中进行思考。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
不管在理论上对这一问题存在怎样的讨论,但在实践中必须坚持一条,那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必须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而且要水乳交融。拿这节课来说,课题《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内在要求是让学生理解新中国外交的成功和国际地位的逐渐提升,但要做到这一点,就不是直接讲我们开展了哪些外交活动,然后自吹自擂就可以的。如何做?张老师从中美隔绝对立、利益交汇、缓慢解冻到合作互利,抓住改革开放这个临界,抓住中国与美国(世界)彼此需要的关节点来分析中美建交、中国重返联合国,使学生心中有一个大框架,为“伟大的历史转折”中“改革开放的春雷、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第“推进国际新秩序”这些内容做好铺垫。张老师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第三个问题是如何与学生交流对话。
再好的教学设计如果不能建立起师生之间的有效对话,就不可能真正落实设计的一切。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教学方式都是为了课堂对话的有效实现。张老师的设计和课堂气质,相对于课堂教学效果来说,它们的结合是相对完美的。
这就是在大家观看教学录像前,我的一些建议。
【课堂实录】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学生知道日常生活中与本课相关的一些现象,如联合国、中美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现象,但不容易从整体和国家发展宏观角度来认识这些现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的重要内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知道了我国在走向社会主义道路及其探索过程中的部分成就和失误,并很容易引起反思:为什么在那样一种特殊的情况下,新中国能在70年代取得巨大的外交成就?为什么中美、中日这些昔日的“仇人”会重新握手?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对于今天国家发展究竟有什么作用等诸问题。这就为本课题的展开提供了认知冲突的基础。在理解本课《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之后就能对“伟大的历史转折”中“改革开放的春雷、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推进国际新秩序”这些子目的内容有更好的把握。依此,本课在教材中起到一种承上启下的引领作用,简明阐述了改革开放以前的国际环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基本目标:了解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过程,时间、和意义;知道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2)提高目标:认识到中美建交、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对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的主要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够从课本中迅速提取关键信息。
(2)学生理解课件展示的历史材料,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
(3)通过课件展示和教师的语言描述所营造的问题情境,归纳知识,提升认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新中国外交成就取得的原因之一是源于国力强大,增强学生努力学习的使命感。
(2)通过分析中美建交、中国恢复联合国地位推动我国自身改革开放,以及我国的和平崛起也推动了世界和平发展,两者之间的互利双赢的促进作用,使学生体悟到在当今开放多元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之中,要养成开放心态、多元意识、合作精神,形成国际化的视野,关注中国和世界的整体命运。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中美建交的过程。
2.教学难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影响;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意义。
教学方法
讲述法、谈话法、问题情境法。
学法指导
使学生知道分析外交事件要从中、外两方面因素入手,从而形成全面、辨证分析历史问题的思维特点。
教学预案
引入新课:同学们听过一首流行歌曲《梦想的翅膀》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中华民族也有自己的“中国梦”。百年前,中国梦想着民族独立,梦想着举办奥运,梦想着三峡工程,梦想着举办世博。今天当这些梦想成为现实的时候,中华民族依然在追寻梦想,梦想着成为世界强国,雄伟地屹立在世界2000多个民族之林中。那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突破口在哪里,让我们走进第9课《新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舞台》。
[设计说明:由学生熟悉的歌曲到中国梦的展开,这种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微观到宏观的设计,可以起到引发学生兴趣和拓展视野的作用。]
教学过程
[过渡:新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舞台的重要突破口就是中美建交。]
一、中国与美国
[设计说明:打破教材编排顺序,重新组合教材,先处理中美建交。这样设计一可以引发学生兴趣,因为学生对美国更熟悉一些;二更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三是更加符合中美建交和重返联合国的内在逻辑关系。]
1.冰冻三尺——隔绝对立
[过渡:中美两个国家走到一起太难了!]
老师展示中美敌对的材料
[设计说明:史料选择反映了中美两国从政府间的敌对政策到民间对抗情绪,由此为下面的中美建交作对比性铺垫,激起学生认知冲突,同时突出史料教学的特点。]
2.暖流涌动——利益交汇
[过渡:恰恰就是这两个对立国却走到一起来。]
问题1:如何摆脱这种外交困境下,请你给毛泽东、尼克松出谋划策!(同桌讨论)
问题2:假如没有苏联当“红娘”,中美会携手走到一起吗?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还有哪些?
老师(总结):美国承认中国强大,新中国成立后的取得的哪些成就让美国觉得中国强大?中国的强大不得不让美国调整中美关系,可见,国力强盛是外交的基础。美国需要中国,需要中国的广阔市场、丰富劳动力。中国作为后发展的国家,也迫切需要美国,需要美国的先进技术、雄厚资金、丰富经验,而且二战后美国是最强大的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世界的领袖。苏联威胁只是中美关系改善的加速器,在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无法在自我隔绝中实现一枝独秀。中美迟早要走到一起,中美建交是时代发展潮流。
[设计说明:中美建交的原因是本课的难点。通过师生间的讨论分析,使学生知道外交受国际环境的影响,更大程度上是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国家实力是外交的基础。感受到“外交”这种政治现象的基本规则。同时选取典型史料,突出史料教学的特点。]
3.缓慢解冻——建交过程
[过渡:从道理上讲中美建交是必然的,但现实中两国毕竟隔绝对立了25年之久,“化三尺之冰,非一日之功”,中美建交之路也一波三折,期间有哪些重要事件呢?请大家看书,完成表格。]
问题3:
问题4:这是中美建交过程中一幅很有名的照片,握手本是日常普通礼仪,但尼克松在回忆录中对着次握手赋予了特殊意义,他说“当他和周恩来握手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什么时代结束了?什么时代开始了?尼克松访华的成果是发表了上海《联合公报》,它的内容是什么?
老师(总结):《联合公报》巧妙地就中美关系中最大障碍台湾问题达成一致,最大限度维护中国利益,为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础。但两国正式建交却在7年之后,期间双方经过长期的谈判,最终达成协议。
[设计说明:中美建交过程是本课的重点,但相对比较简单,以学生自学为主即可。老师在此目教学起两个作用,一是宏观上的归纳总结,二是补充部分生动有趣的历史细节,激发兴趣,感受历史。]
4.和解合作
[过渡:中美建交来之不易,包含了两国领导人几代领导人的巨大智慧。那中美建交对两国带来了什么影响?让我们用事实说话。]
老师(讲解):在1972~1979年间,中美关系缓和与建交前后,有大量国家,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国建交。中美建交公报发表第2天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一个月后邓小平访美,这看似偶然,实则有联系,中美关系正常了,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建交,外部环境改善了,战争威胁大大减少了,不但可以安心地推行改革开放,还可以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邓小平第一个国家访问学习的就是美国。可见,中美建交直接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中美关系的密切发展和影响,超过了当年所有人的想象力。中国这样一个古老的东方文化国家,在现代化道路上与美国这样年轻的西方文化国家,相互认识、相互交流。这种交流也深深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问题5: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美国元素?
老师(总结):中美交流也深深地影响了美国人的生活,几乎任何一个美国人家庭,都可以找到标有“中国制造”的产品。美国女作家萨拉•邦焦尔尼可能最有体会。为更深了解美国和中国的贸易关系,邦焦尔尼全家曾“实践”了一年没有“中国制造”的生活。后来他们购物变得极为艰难。比如,一次为买一些非“中国制造”的生日蜡烛,他们几乎开车转遍了全城。最终她4岁的儿子表示了强烈的抗议。终于盼到一年“实践”期结束,孩子兴奋地对母亲说:“我希望咱们再不要有‘抵制中国产品年’了。”对于中美关系的重要性,两国领导人都有清晰的认识,可用八个字总结中美关系“合则两利、斗则两败”。
[设计说明:此目内容教材上没有,但对学生宏观理解当今中美关系非常重要,属于拓展提高层次,难度稍大,所以由老师主讲,学生在有生活经验的认知部分参与一下。这样设计体现了“历史是与现实无休止的对话”这种教学理念。]
二、中国与世界
[过渡:就在乒乓外交开始改善中美关系的同时,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1.中国需要世界
老师(讲解):截止2005年,全世界有7300多个国际组织,但课本为什么把重返联合国作为走向世界舞台标志之一?联合国是国际最大的、最有影响力的政治组织,联合国中的很多事务涉及中国的利益,但新中国被排除在联合国之外,没有发言权,无法维护自己的利益。重返联合国,恢复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地位对中国意义非常重大,目前联合国190多个成员国中,只有5个国家享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对联合国事务拥有一票否决权,而且联合国为中国从一个地区性大国变为世界性大国提供了一个桥梁。所以大家看中国代表多高兴自豪啊!(播放课件《乔的笑》)
[设计说明: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标志比较简单,由老师通过资料展示即可。]
2.世界需要中国
老师(讲解):中国代表团来到会场后,各国代表在会场里的过道排队与中国代表握手表示祝贺,历时2小时,随后各国代表纷纷上台发表贺词,庆祝时间长达2天。为什他们这么高兴呢?因为中国进入联合国改变了联合国的力量对比,中国成为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唯一的一个发展中国家代表,中国的到来,促使联合国越来越发挥伸张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国力增强,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老师: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世界什么时候问过中国“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从来没有,因为在很长时间里,中国是被宰割的对象,不想要征求中国的意见。但是今天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越来越大,大家都想听一听中国人的看法。
问题6:畅谈未来(分为“中国组”和“世界组”进行讨论)。在座同学是中国未来的主人,在我们走向世界舞台的过程中面临两个问题:一是中国想要什么样的世界;二是世界想要什么样的中国。请同学们讨论!
(学生讨论2-3分钟,老师巡视。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老师(总结):中国和世界的关系用上海世博会的口号来概括最合适不过了,那就是“同一世界,同一家园”(播放课件)。做有中国心的世界人!正如胡锦涛主席在十七大报告说“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密切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在当代,气候恶化、环境污染、毒品泛滥、能源短缺、等挑战更加严峻,不仅威胁了中国,也威胁人类共同生活的家园,更需要各国携手合作,因为人类生活在“同一世界,同一家园”!
[设计说明:重返联合国的意义是本课难点之一,由老师讲解。本教学板块中换位思考“中国需要怎样的世界”和“世界需要怎样的中国”属于拓展提高,设计此内容的除了进行爱国教育外,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当今开放多元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之中,养成开放心态与多元意识,形成国际化的视野,这种认识对学生未来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板书
设计反思
1.本课设计力图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在教学顺序、教学内容、教学立意这三方面进行整合提升。
2.选择典型史料,通过对史料和历史资料的分析进行教学,突出“论从史出”的学科特色。也力图体现“教学就是与学生分享阅读经验的过程”这种教学思想。
3.本课设计线索清晰,但内容稍多,难度稍大。教学时一定要根据所授课班级的学情,进行部分调整,突出教学重点。
【案例评析】
(一)与学生分享阅读体验
阅读是历史教学中的关键词
从学科特性来说,历史学科是人文学科,师生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积淀来能理解历史的复杂性,学生的历史阅读积淀越厚,才能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从考试角度来说,材料分析,论从史出是历史学科的核心考查能力;
从教学角度来说,教师的阅读水平直接制约着教学水平,更直接制约着学生的历史阅读水平,学生由于课业重负,不太可能主动地把大量精力投入历史阅读,这就需要老师先阅读,然后经过筛选内化后传递给学生。
在课堂上,这种阅读体验可以用材料的方式简洁展示出来,特别是一些原始材料,一下子就把学生引入到了特定的历史阶段,特定的历史冲突中,起到激发学习兴趣和锻炼思维能力的作用。在本课的教学中张艳老师选用了14个简洁的,学生容易理解的材料,用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来让本课更加充实,这些材料绝大多数都来自于原始报刊、人物言论,翔实的数据统计,具有说服力。
(二)与学生分享生存智慧
学史以明智,历史是有用的,要教会学生生存的智慧,老师的教学就应该有时代感。这个时代的显著特点是国家之间、社会内部实力为先、竞争激烈、开放多元、命运相连,我们的学生应该具有怎样的国际交往观念和人际交往观念才能适应这种社会潮流呢?这节课把现在这个时代学生最需要的智慧借助教材内容传递给学生。所以这节课通过史料让学生认识新中国外交成就取得的原因之一是源于国力强大,增强学生努力学习的使命感。通过分析中美建交、中国恢复联合国地位推动我国自身改革开放,以及我国的和平崛起也推动了世界和平发展,两者之间互利双赢的促进作用,使学生体悟到在当今开放多元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之中,养成开放心态、多元意识、合作精神,形成国际化的视野,关注中国和世界的整体命运。”
(三)在历史情境中寻找“人”的身影
历史本来就是讲述人类的故事,历史课里最能打动学生的就是人了,人物是历史教学中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以前的历史课中,经常有只见结论,不见人的弊端,最有“人气”的历史课变得空洞无味了。在本课中张艳老师力图体现出人,既包括中美政治家们外交观念和智慧,也包括过去的民间童谣和报刊中反映的社会群体,还包括现在的美国普通人和政治、经济学家的言论看法,以及最后把学生分为“中国组”和“世界组”进行讨论:“中国想要什么样的世界?,“世界想要什么样的中国”,试图通过这些来突出人的情感、人的智慧、人的感受。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学习实际,这些人物的出场都设计一个历史情境,例如“毛泽东、赫鲁晓夫、尼克松的三巨头对话场景”、“周恩来和尼克松的握手场景”、“胡锦涛和奥巴马的会谈场景”、“乔的笑”,以及最后分为“中国组”和“世界组。”的问题情景。
(四)在大历史框架中寻找小细节
学史使人明智,原因之一是因为学了历史后,人的心中有了历史框架,就有了路径的感觉。所以在本课中,张艳老师注意抓住历史阶段特征,如中美建交从隔绝对立、利益交汇、缓慢解冻到合作互利,抓住改革开放这个临界,抓住中国与美国、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作用这个关节点来分析中美建交、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性,使学生心中有一个大框架,为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中“改革开放的春雷、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第14课中的“推进国际新秩序”这些内容做好铺垫。
在大历史中,为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印象张老师还努力寻找感人的历史小细节,如生动讲述周恩来和尼克松的握手场景,讲述美国人试图摆脱“中国制造”的生活,以及一些鲜活的史料,勾画出历史细节。历史的细节往往比历史的结论更吸引学生。
(五)在整合教材过程中寻找课魂
课堂教学如果一味照本宣科的话会很没有意思,教材上的中国字学生都能读懂,老师的价值何在?对于教材的态度,首先是重视教材,毕竟教材是课堂上学生最重要的学习资料,显示了课标的核心知识,所以在课堂上张艳老师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的关键内容,并提问巩固。但在重视教材的同时,要超越教材,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圣经,教材只是教学的素材,老师要二次开发教材,整合出教材的内在线索,提炼出一节课的灵魂,本课中用“中国与美国、中国与世界”的一种彼此需要的关系,中国走向世界,世界接纳中国的过程来贯穿起了所有的知识点。
历史课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含义是不一样的,历史课是历史老师的全部工作,老师会提前查阅资料,反复备课,精心设计。而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历史课只不过是他们学习课程中的七分之一或八分之一,也只能投入课堂40分钟的精力,他们没有提前的准备,而历史学科遥远的时空感又让他们难以亲近,所以课堂教学中老师无论是在知识、经验、能力方面都比学生强一些,老师是最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必须发挥主导课堂的作用。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张艳老师选取了讲述法、谈话法为主的方式来主导课堂。但老师主导课堂,不等于老师霸占课堂,师生要互动要交流,不能形成教与学两张皮的现象,所以在讲述和谈话中,张老师又采用小步设问,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思考,除了一般的知识性问题外,努力做到了把学生引向思维深处,引向社会深处。
【讲课教师简介】
张艳,西安爱知中学高级教师,历史教育硕士,西安市历史学科中心组成员,新城区兼职教研员,陕西省“国培计划”历史学科专家。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系列:案例评析二:《中华文化的勃兴——百家争鸣》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误区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3)
高中课标学习:确立以学生为本位的历史课程目标
中考历史考点(课标)解读之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高中课标学习: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
课标培训材料:圣洁的斯宾诺莎
初中历史教师教研群关于课程标准的第一次讨论
第二章 必修课程《历史Ⅰ》解读
高中课标解读:选修课程《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解读之二
课标培训:中国的自由与统一----辛亥革命历史经验的启示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对比研究》专题一:在发展的视野中进行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