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新课程标准 >中考历史考点(课标)解读之三: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这一主题涉及的考点多属于知识识记类型,掌握时不必做过宽过细,严格按考点要求的程度掌握即可,应试是这样,其实日常教学也是这样。
“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通过就“形成”的过程而言,了解两次战役相关知识即可;就形成的三国鼎立这一历史现象本身的了解而言,有二方面,一是具体的知识层面--三国国名、大致地域类的;二是稍加分析这一现象,其形成是实力相对均衡的产物,同时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时期的阶段特点来看,突出“政权分立”的特征。
“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在不同版本教材中的表述各有纷呈,最为混乱。相关掌握的层面可见参以前与张丽老师聊的“江南经济开发”。
“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属于理解层面,要“理解”的是什么?是“民族融合”这一概念的简单理解,孝文帝改革时是没有这个概念的,换一句话讲,“民族融合”是今人经研究这类历史现象时确定的概念,是通过分析改革中的具体措施所产生的影响或作用的角度来进行理解的,这是其一;其二,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涉及到众多方面,但我们仅需要掌握其中起到了促进民族融合这一现象发生、发展的措施即可。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系列:案例评析二:《中华文化的勃兴——百家争鸣》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误区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3)
高中课标学习:确立以学生为本位的历史课程目标
中考历史考点(课标)解读之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高中课标学习: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
课标培训材料:圣洁的斯宾诺莎
初中历史教师教研群关于课程标准的第一次讨论
第二章 必修课程《历史Ⅰ》解读
高中课标解读:选修课程《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解读之二
课标培训:中国的自由与统一----辛亥革命历史经验的启示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对比研究》专题一:在发展的视野中进行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