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新课程标准 >新课标对学生学习的历史内容提出哪几个层次的要求?:
内容标准对学生学习的历史内容提出了三个层次的要求:
第一层次为识记层次,这是学习初中历史课程最基本的要求,要求学生能正确写出或说出这类历史内容的基本史实。对这类历史内容,《标准》在陈述中使用了“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这类历史内容约占全部内容的70%左右。
第二层次为理解层次,它要求学生在达到第一层次要求的基础上,能对所学的历史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对历史问题的初步认识。对这类历史内容,《标准》在陈述中使用了“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等行为动词。这类历史内容约占全部内容的20%左右。
第三层次为运用层次,它要求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因果关系、利弊得失及作用影响,并能做出自己的解释和判断。对这类历史内容,《标准》在陈述中使用了“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这类历史内容约占全部内容的10%左右。
上述三种层次的规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目标要求一目了然,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教学的实施。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系列:案例评析二:《中华文化的勃兴——百家争鸣》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误区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3)
高中课标学习:确立以学生为本位的历史课程目标
中考历史考点(课标)解读之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高中课标学习: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
课标培训材料:圣洁的斯宾诺莎
初中历史教师教研群关于课程标准的第一次讨论
第二章 必修课程《历史Ⅰ》解读
高中课标解读:选修课程《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解读之二
课标培训:中国的自由与统一----辛亥革命历史经验的启示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对比研究》专题一:在发展的视野中进行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