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教学计划格式-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教学计划格式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教学计划格式

查字典历史网 2016-10-08

查字典历史网编辑了七年级历史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教学计划,学习可以这样来看,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课程标准要求: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教学设计理念:1.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掌握本课的基础知识。

2.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与特长。

3. 注重学科之间知识的联系整合,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感到历史就在身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孔子在思想和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了解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主张;分析理解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初步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哲学观点。

过程与方法:收集儒、道、法等各派代表人物学说的资料,加以了解并学以致用,讨论班级建设中你认为利用那家观点最实用,并在辩驳中相互学习对方思想的方法。在留言板上谈谈自己最欣赏的一个学派,对这一学派的思想的认识和欣赏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儒、道、法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确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激励自己努力学习的内驱力,积累知识,在社会主义改革与创新的时代中大展宏图。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本节课属于思想文化史教学内容,春秋与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经济与政治的大变革时期,也是学术思想空前自由、活跃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孔子与诸子百家的学说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发展史上都有重要地位。他们的政治主张及治学方法,今天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有些甚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为以后各朝统治阶级进行统治提供了理论源泉。

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已学过有关孔子办学的内容,对孔子已有初步的了解。语文课刚刚讲完《论语十则》,对孔子思想内涵的了解又有了进一步加深。历史课又学习了“铁器牛耕引发社会变革”一课,对春秋战国时代背景(特征)已有相当的认识。

学生心理特征分析:初一学生正处于由童年期向少年期过渡的阶段,从心理上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加上特区的思想较为解放,因而他们喜欢表现自己,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好争辩。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孔子和诸子百家德 主要思想成就。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分清各派的政治主张;如何帮助学生认识到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现象是大变革时代的产物。

教材的处理:教材较好地落实了《标准》对本课内容“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

的主要史实”的规定。《课程标准》要求虽然简单,但所涵盖的教

材内容思想理论性强,社会运用性强,知识结构呈开放性,这为

教师根据学生实际选择和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的教学活

动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为了便于该堂师生合作活动课的开展,

在尊重“内容标准”的基础上对教材做如下处理:

1、在“孔子”之后,简略增加“老子”的内容。关于老子只增加“老子是春秋末年与孔子同代齐名的思想家,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即可,不必展开。因为在“百家争鸣”中,道家是一个重要学派,适当提到老子,不但使上下教学内容本源相贯,也使课文结构更具完整性。

2、在战国“诸子百家”教材内容中,略讲墨家部分。这样做的理由是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对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不能很明确地区分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的区别。在这节课中,阐述诸子百家内容的教学,设计为学生辩论活动,墨儒两家学说对立性不强,容易混淆,不利于辩论的开展,故略讲。提一下即可,而儒、法、道三家要重点让学生理解记忆其主张。并在辩论中学以致用。

3、将课文“百家争鸣”子目中关于“百家争鸣”背景的阐述后置于课文结束小结处、 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引发社会变革,为思想文化的活跃提供了自由空间”的阐述同样适应于孔子、老子等思想家产生的时代背景;并且这个问题是本课的难点所在,放到最后反思归纳更利于学生理解记忆,认识更能深刻,再者,我的导入新课是从视频于丹百家讲坛论语心得体会入手,就直接导入孔子及诸子百家的学习,最后归纳原因,结合当今变革及百家讲坛思想的活跃对学生提出思想教育更有现实意义。使全课得到升华,首尾照应。

教学准备:1、介绍阅读《中华五千年》等有关通俗读物并印发有关儒、道、

法三家学派的有关资料给学生。将学生分成儒、道、法三个辩论小组,熟悉各学派的思想观点,做好辩论准备。

2、制作有关课件、剪辑有关视频录像资料。网上博采众家之长

教与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归纳、小结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析、质疑、辩论

教学过程: 播放视频百家讲坛:于丹读《论语》心得体会

师设疑:视频中主讲人是谁?讲的内容是那部书?你对这部书知道

多少?

学生:回答略,引出孔子

一、孔子

出示孔子的图片。

师根据学生回答来了解孔子并适当引导学生看书中对孔子的介绍,了解学生说的相关内容。归纳学生所谈得出本目重点:

利用媒体出示:图片一

(一)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传世人

仁” : 社会人群要互相敬爱、谦让,和谐相处

“礼” : 人们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规范

治国上: 为政以德, 以德教化人,以礼治国。

图片二

讨论题:1“仁”的含义是社会人群要互相敬爱、谦让、和谐相处,你在

生活中做到了吗?

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如何处理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举例说明

2礼” 的含义是人们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规范,请结合实际

说说中学生要不要受“礼”的约束?为什么?对我们每个学生

来说我们必须遵守的“礼”是什么?

师在学生讨论时适时进行点拨引导。

图片三

(二)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创办私学: 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

(三)《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书籍。由弟子整理而成。古有半部论

语治天下之说,今有于丹《论语》心得火天下之热。说明了孔子的思

想直至今天对我们的学习生活都具有指导意义。

过渡语:春秋时期还有一位与孔子齐名的大思想家你知道是谁么?

导入老子一目的学习,让学生阅读了解,师指导学生记住以下内容即

可。

老子:春秋时期著名思想,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道德经》一书。

他具有朴素的哲学思想。道教中的太上老君就是他。

过渡:以上我们讲的是春秋时期产生的两个大思想家,到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思想

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产生了一批思想史上的学术大师。他们著书立传,对时局发表观点,互相辩驳,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二、百家争鸣

师:战国时期涌现出那些著名的思想学术大师,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相关内容、说出各派代表人物和主张

教师:归纳展示《诸子百家简表》

出示讨论题:学以致用:

1或运用儒家思想教育观点,或运用法家严格惩罚观点,或运用道家自我觉悟观点,就班风建设问题提出你的看法。

学生活动:运用各家观点探讨班风建设方案、并在辩驳中相互学习对方思想.巩固重点.

2 在战国这一动荡的社会里,哪家观点主张最适合当时的政治统治?为什么?

同学讨论得出结论法家。

师总结指出:同学们很有远见。秦始皇采用的就是法家的观点治国平天下的。其实,这些主张在以后朝代中都把他们作为治国的思想的,但不同的时候有主次之分而已。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慢慢体会理解。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七年级历史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教学计划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2019年北京中考历史卷真题解析(4)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5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堂教学视频实录-何思佳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谭淑利

2019年北京中考历史卷真题解析(3)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郑健宏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董晓英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胡蝶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综合探究:中、日近代改革比较》课堂教学视频实录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许伟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匡仁玉

与“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教学计划格式”相关文章

热门教学设计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