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海内存知己 教材教法-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设计 >第五课 海内存知己 教材教法

第五课 海内存知己 教材教法

查字典历史网 2013-01-10

地位分析

唐朝时候,经济发达,对外交通比过去有了很大的发展。唐政府采取了鼓励交流、兼收并蓄的政策,唐朝与亚洲许多国家的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朝的经济、文化对亚洲许多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唐朝也吸取了国外的优秀成果,丰富了自己的经济、文化内容。玄奘、晁衡、鉴真为发展唐朝与亚洲各国的交流和友谊做出了重要贡献。

重点分析

唐和日本的友好交往是教学的又一重点。日本的遣唐使和留学生到中国学习、传播唐朝文化;晁衡、鉴真为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唐朝文化从城市建筑、文学艺术、生活习尚、节日风俗等方面都对日本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这两个重点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唐朝文化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

唐和新罗的友好关系是教学重点。唐朝时,新罗和唐朝往来频繁,包括使节往来、贸易往来,从而使唐朝文化从科举到历法以及政治制度、教育、医学、建筑等各方面给新罗以巨大的影响。

玄奘西游天竺是教学的第三个重点。玄奘为研究佛经历尽艰难,对促进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顽强性格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对学生是很好的教育。

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涉及的国家、地名较多,学生不易掌握是难点。唐朝国势强盛,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在中国封建社会是空前的,在当时世界上也是少有的。由于唐朝政府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再加上对外交通发达,使和中国通商往来的国家发展到70多个,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教材主要讲述了唐朝东与朝鲜、日本,南与天竺,西与波斯、大食等几个亚洲国家的友好交往。

重点突破方案

(l)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积极性。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解决问题,实现重点的突破。问题的提出可以从唐和新罗、唐和日本的友好往来的具体表现,唐和新罗、日本文化的相互影响两个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有条理、有重点地掌握重点。

(2)“玄奘西游”这一知识点的处理应结合学生对这一问题兴趣较高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玄奘百折不挠的精神及对中印文化传播的伟大功绩。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下《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湖南郭诗誉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下《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内蒙古李国玲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下《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陕西赵瑜琴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下《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四川陈霞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下《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四川董甜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下《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吉林史艳金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下《第6课 北宋的政治》宁夏杨春梅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下《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福建韩海琴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下《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安徽汪挺

部编版历史七上《青铜器与甲骨文》河南赵晓晓

与“第五课 海内存知己 教材教法”相关文章

热门教学设计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