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历史教法 提高课堂效率-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论文 >改革历史教法 提高课堂效率

改革历史教法 提高课堂效率

查字典历史网 2016-01-30

【摘要】课堂既是学生智慧形成和发展的场所,也是学生的情感世界发展和完善的场所,这要求教师改进历史教法,全身心地融入其中,进行研究和探索,选择正确适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智力,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教学效率

加强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是适应当前历史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环节。本文仅就改革历史教法、提高历史课堂效率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创设民主宽松氛围,建立平等师生关系

要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就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教师要放下架子,大胆承认学生优于自己的地方。教师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要以认真的态度倾听学生的观点和意见。对于学生的新见解,正确观点要予以褒扬,对于学生提出的奇异想法,要善于妥善地选择适当角度予以评价。精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消除学生的畏怯心理,这是建立和谐宽松课堂教学氛围的前提条件。作为历史教师,应当明确一点,那就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来源的不断增加,学生会根据自己资料的搜集而产生自己“独到”的想法,这种学习是值得称赞的,应保护他们的热情,细心地对其观点予以评价,鼓励他们继续这样的思考和研究,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

二、采用自主探究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教给学生如何把书读懂和如何搜集、研究历史资料时,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收集的资料教师未见过时,学生提出有别于教材、有别于教师的观点时,学生独立自学、研究和共同搜索时、相互讨论时,学生就是自己的教师。这一多维角色转变的教学模式改变了过去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教学信息传递方式,对学生能力的提高非常有益。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重塑“历史”。如“秦始皇统一六国”一课的重点内容是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措施。可让学生分别装扮成秦始皇和秦朝大臣,进行模拟讨论。教师不提供任何教材以外的资料及结论,完全由学生根据教材,根据自己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辩论。结果做“大臣”的大臣不仅能用自己的语言将教材所述措施献给“皇帝”,还能献出自己独有的“措施”。教师在精选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想方设法启发学生发现问题,留出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供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如在讲到长城时,就有同学提出:“长城固然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显现了大一统的气派,但它与后来闭关锁国、陶醉于泱泱大国的民族心态是否有一定的关系呢?凡此种种,几乎每一个问题所引发的学生小组讨论、组织辩论都是积极的,有时甚至是相当激烈的。总之,这种教学方式同学们感到新鲜好奇,又能普遍接受,很多同学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都跃跃欲试,准备一显身手。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历史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的黑板加粉笔,教师在讲台前“演独幕剧”的教学方法只能导致台下学生“走思”或者成为昏昏欲睡者的催眠曲,又怎谈得上提高教学效果。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才的起点。”将多媒体计算机引入课堂,是目前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而实用的手段之一。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用软件Drermweaver、Frontpage、Flash等制成各种课件,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数字电影于一体,如讲授二战课程时,学生虽有兴趣,但因记忆内容太多,线索太复杂,学生感到非常乱,为此,我将这部分制成了课件,将战争的几个阶段和几大战场非常醒目地给学生演示出来。这样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过程生动形象。在有限的时间内,显示大量的信息,富有创意的画面设计、动态的示意,丰富的影视资料可使学生学习兴趣盎然,能在一种轻松活泼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特别是对于历史这已经逝去的东西,具有过去性和不可重复性,而多媒体多种图片的显现、多种材料的取舍、历史画面的重现,让历史真正地活起来、动起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效果,较好地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四、课堂教学内容突出开放性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点的强化记忆和训练,而在素质教育的氛围下,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需要积极主动地把课本中的知识点与课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讲授的内容综合化、开放化,从而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双边作用。如在讲“日本明治维新”时,我结合中国的戊戌变法,并对二者进行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发现,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之所在,进而认识到当前改革开放的必然性,人民群众支持改革的必要性。通过综合、开放性内容的切入与渗透,既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又达到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

五、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突出综合性

历史是消失了的现实,它纵横捭阖,贯穿古今,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其他学科有着互相交叉和相互渗透的关系,是沟通各门学科的重要渠道。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多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问题,对激发学生兴趣,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益的。例如讲述“鸦片战争——虎门销烟”时,我设计了以下问题:1、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谁?2、海水灌进销烟池后,产生较强碱性的原因是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是一种什么反应,会产生较高的温度。3、从地理位置上看,东南亚的“金三角”地区位于什么半岛?其自然带的名称是什么?其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其气候属哪一类型,故适宜种植罂粟。这一系列问题的设计,给学生以新鲜感、惊喜感、满足感,激活了他们的思维,又给历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进一步增强了历史教学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郭元祥:《课程观的转向》,《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第6期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1课《希腊先哲精神的觉醒》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汇报课

精品·同步课程 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15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高晓艳《中考历史文字型材料题答题技巧》微课——部编版历史中考复习九中大同校区2019.5.27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三单元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安淑琴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郑健宏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8课 音乐与美术 课堂教学视频实录-王利森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董晓英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堂实录视频-翟鹏娜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第29课《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课堂教学视频实录-王丽

中考历史如何拿高分?这里讲的全是重点!

与“改革历史教法 提高课堂效率”相关文章

热门教学论文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