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课堂教学优化设计-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论文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优化设计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优化设计

查字典历史网 2016-01-30

【摘要】教学优化设计,是通过系统科学的方法使教学各个要素达到完美结合,从而实现最佳教学效果。阐述教学目标设计——全面性和客观性,教学方法设计——适应性和主体性,教学程序设计——整体性和灵活性等几个问题。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优化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等要素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所谓优化设计,就是把通过科学的方法使教学各个要素达到完美结合,从而实现最佳教学效果的过程。教学程序设计——整体性和灵活性

一、教学目标设计——全面性和客观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方向,对教学起着指导性作用。只有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才能使课堂教学具有正确的导向,提高教学效率。所以,优化教学目标是优化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设计历史课堂教学目标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首先是全面性。历史是一门科学性、思想性、 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根据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历史教学目标必须由知识与技能目标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个维度构成,三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教学目标的全面性,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就是要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培养学生以历史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历史学科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其次是客观性。教学目标的客观性指的是目标的设计必须遵循历史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规律,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综合,由理解到应用的认知规律。

我们就每一节课设计历史教学目标,必须做到新旧知识联系,衔接有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要帮助学生由掌握史实入手,逐渐把握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形成科学的有层次的历史知识网络,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学生的学习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递进,由基础的“表征学习”上升到“发现学习”。

我们常说一句话,就是备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这句话体现在教学设计中,就是要充分了解学生特点,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异、学习方法差异、认知水平差异和性格差异等等,然后根据学生的种种差异,设计出分层次的教学目标,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从而使每个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应有的发展。

二、教学方法设计——适应性和主体性

教学方法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贵在得法。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围绕教学目标,依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选用最适用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教学方法时要遵循以下一些步骤和要求:

一是要明确选择教学方法的标准是什么。一般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标准有:①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法;③根据教师本身的素养条件选择教学方法;④根据现有的教学条件选择教学方法。

二是要尽可能广泛地了解有关新的教学方法,以便自己选择。

三是对各种可供选择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主要比较它们之间的特点、适用范围、优缺点等,进行优化组合。

历史学科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必须符合学科的特点。教法的选择应考虑学习内容、学生知识水平、教学环境与教学条件等因素,不能生搬硬套,不能脱离教学内容的需要单纯以方法的“新与不新”为论据。从这个角度说,只有适应于教学内容,适应于教学目标、适应于学生认知特点的方法才是最佳方法。

教学方法的设计还必须体现素质教育的主体性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在主动学习、积极探索中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提升素养并提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了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尽可能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如发现法、如自学—讨论—辅导法等等。自学—讨论—辅导法的结构程序是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思考题,或者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通过自学通读教材,通过独立思考探索问题,然后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独立思考垢成果,共同探究疑难问题,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最后教师总结,阐释学生发言中出现的带普遍性的问题,使学生对教材的知识体系、框架结构都有清晰的了解。它以启发学生自学为主。

三、教学程序设计——整体性和灵活性

教学程序是实现目标的具体规划,完善各个教学程序,是教学设计的重要任务。

教学程序的设计必须体现完整性,从导入新课一直到最后的总结反馈,各个教学环节要前后联贯,环环相扣。我过去在进行《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一课教学程序设计时,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三步:(1)激趣引入。 投影显示“周恩来同志头像”及“周恩来同志赴重庆谈判”照片,自然导入新课。(2)新授。这是整堂课的主体部分。在讲述蒋介石的反革命两手策略时,用投影显示材料二则,让学生通过对史料的分析认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 的反革命两手策略,提高学生透过现象,认清本质的能力。在讲到中共面对蒋的两手策略研究是否赴重庆谈判的问题时,先让学生以当事者的身份,设想自己就是当时的决策者进行独立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断,然后展开小组讨论,最后由持“去”与“不去”不同观点的代表分别发表各自的意见,各自阐述自己的理由。在讲到中共取得孟良崮战役的胜利时,补充一首此役胜利后陈毅同志所作的诗歌,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从而烘托气氛 ,突出主题。此外,还精心设计提问,把不同难度层次的问题安排给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3)总结反馈。通过课 堂提问等形式评价教学效果。

当然,在课程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就是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不断地进行动态调节,使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

【参考文献】

[1]《课程与教学论》河北省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 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2]陈龙安着:《创造性思维与教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3课《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课堂教学视频实录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张巧霞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广东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匡仁玉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第30课 综合探究 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课堂教学视频实录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课堂实录视频-邢晓伟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9课《电影与电视》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左秀杰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钟永凤

精品·同步课程 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15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粤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2课 综合探究《调查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新变化》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杨滟

与“浅谈历史课堂教学优化设计”相关文章

热门教学论文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