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历史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论文 >如何让历史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

如何让历史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

查字典历史网 2016-01-28

目前,初中历史教学课时少,课堂教学任务大。因而,“如何在45分钟内使课堂教学达到新课改要求,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就成为历史教师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教的东西感兴趣”。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也曾说过一句话:“成功真正的秘诀是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人们探索知识的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有了浓厚兴趣,遇到挫折困难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挠”。意思是说,学习过程中,兴趣是第一要素。因此,历史教师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方法之一,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技巧,使历史教学充满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陶醉其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如何使历史教学具有趣味性呢?

通过多年的历史教学,我有一些浅显体会,愿与大家交流:

一、 巧妙导入技巧,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一个巧妙的导入如注入一针兴奋剂,可以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探知的欲望。又如乐章的序曲,一开始便让学生收到强烈感染,使整个身心投入到课堂中去。如在讲《昌盛的秦汉文化》时,我摘录了报纸上的一段新闻:“据报道,1990年7月探险家们在美洲密林中发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汉人村,村民都讲汉语,保持着汉时的民族特色。据考证,这里的汉人可能是秦始皇时代徐福带领数千童男童女漂洋过海留下的后代”。这时我开始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徐福漂洋过海去干什么吗?答案就在《昌盛的秦汉文化》一课”。这样,就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促使他们专心听课、探个究竟。

二、 课堂提问技巧,渲染课堂气氛

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大多数教师已不再应用。课堂提问成了活跃气氛、提起学生注意的常用方法。但提问的时间不同、方式不同,效果也不一样。如新课进行一半左右时,学生一般就有些精神不振。这时如能加上一个有趣的发问,那就截然不同了。如讲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目“法国大革命”后,问学生“谁知道路易十六是怎样被捉住的吗?”然后老师指出:“是由于他的马车太大被城门卡住”。这样,学生既对路易十六被处死这一知识点加深印象,又进一步认识了王室的挥霍无度、“封建制度必然会被资本主义制度代替”。而且这种趣味性的问题使学生精神又起,有利于维持学生注意力。

三、 多媒体教学技巧,实现师生互动、人机交互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将逐步普及课堂。运用多媒体进行历史教学,必须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设计、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使多媒体资源的使用与学习主体的认知融为一体。教学实践证明:刺激强度大、变化性大、形象有趣的材料,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如在学习《秦王扫六合》时,通过展示秦始皇兵马俑图片,创设认知情境;播放“秦灭六国”动画,并配以战马奔驰的音响效果,使学生认识秦统一六国的气势磅礴的历史过程;展示战国时期不同文字和货币图片,使学生感知统一措施的必要性;展示秦长城和明长城的图片,使学生通过对比加强对万里长城的感知等。一边是醒目的图片,一边是教师生动的讲说,学生耳濡目染,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四、 插入故事教学技巧,活跃课堂气氛

初中生年龄偏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在授课中如果巧妙地插入一个小故事,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从而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讲清代文化时,插入范进中举的故事,教师以诙谐的语言,简介社会底层老童生范进一跃成为统治阶级举人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令人啼笑皆非的各方面的反映,使学生不但了解了明清时期讽刺小说的内涵,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五、 引入竞争技巧,巩固课堂成果

课堂巩固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常规的巩固往往形式单调,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巩固时,要注意趣味性、多样性。根据初中生表现欲强的特点,引入竞争激励机制,采取分组抢答、辩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巩固知识,也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积极性。如《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一课,在学习了拿破仑帝国、全课总结后,教师出示讨论题:你怎样评价拿破仑?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展开讨论。双方唇枪舌剑,精彩纷呈。

正方某生:我方认为,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他建立帝国,颁布了《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保证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反方某生:但拿破仑称帝、分封贵族、崇拜欧洲宫廷,纯属历史倒退,所以我方认为拿破仑是一个反动的军事独裁者。

正方某生:拿破仑称帝不是历史倒退,而是当时历史条件的必然结果。他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适应了法国革命形势的需要,以他的执政措施,并多次打败反法同盟,扞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反方某生:可他后期的战争是侵略性的,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正方某生:但我们也应看到他扩张战争的积极性。他强迫法国占领下的欧洲国家和地区实行《法典》,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法典》成为近代欧洲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这样,学生在激烈争论中,兴趣盎然地掌握了拿破仑的内外政策,巩固了新知。

六、 巧用记忆技巧,提高课堂效率

历史知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让学生无从下手,记住、记牢确实不易。因而,在教学实践中,我琢磨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活学生思维,打开他们的记忆之门,从而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枯燥乏味为生动有趣。

1、编顺口溜、打油诗。琅琅上口的顺口溜、打油诗有一定的韵律,节奏感强,受学生欢迎,记忆起来效率就比较高。如在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给学生编一顺口溜:“(17世纪)40开始88变,1689立法案。推翻专制建资统,推动世界史进程”。这样,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几个重大事件及其历史意义。

2、谐音记忆法。对于较多的人物、事件,抽取字头或核心字,通过谐音处理后,使记忆的材料变得相对幽默有趣、活泼生动,改变机械呆板记忆为形象理解,在此基础上便能轻松记住记忆材料。例如:南昌起义的领导人有刘伯承、贺龙、叶挺、朱德、周恩来等。取每个人名的字头连在一起是:“刘贺叶朱周”,根据谐音意思是:“留荷叶煮粥”。

总之,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愿意去学,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求知,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牢固掌握知识,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课堂实录视频-周谊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寇利俊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李敏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匿名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第30课 综合探究 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课堂教学视频实录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郭秀艳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课堂实录视频-国级优课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发勇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8课 音乐与美术 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高振锋

2019年北京中考历史卷真题解析6

与“如何让历史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相关文章

热门教学论文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