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整体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论文 >高中历史整体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高中历史整体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查字典历史网 2016-01-28

摘 要:建立一种新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以单元为环节,课堂教学分三步走,自学学案—集体讨论—单元巩固,综合评价学生学业水平,寻找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点,积极推进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

课堂教学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高中历史整体化课堂教学的尝试。

整体化课堂教学中的“整体化”主要有三层意思。一是改变当前逐章逐节的间断性教学,建立一种以单元为环节的连续性教学,加强培养学生对历史事物的整体性认识的能力。二是力求在课堂建立一种学生预习、听课和复习的全过程学习,大力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益,同时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三是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为紧密地结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现行的课堂教学尽管多年来不断提倡启发式教学,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始终末能从根本上改变课堂上教师讲得多写得多,学生想得少说得少的局面,教师“包办”的现象仍较为普遍,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不多,意识不强。整体化课堂教学无论那一环节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它使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培养和训练。

整体化课堂教学大体上分三步走,自学学案、集体讨论和单元巩固。第一步,学生自学。教师事先对教材以问题的形式重新加以编写,左边是提问,右边是课文(可以在科利华电子备课系统上下载),提问与课文在编排上基本对应,另附参考答案,这就是“学案”。然后放手让学生根据学案去自学课文。学生在自学后,提出一些问题,以书面形式交给老师。学生的提问基本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二次提问”和“全新提问”。“二次提问”是指对“学案”中的提问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经过一番思考后而又产生一些新的疑问,或者是对“参考答案”中有些不理解之处而提出的疑问。“全新提问”是指学生在自学“学案”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而提出的一些新问题,它与“学案”中的提问没有直接的联系。对学生在自学“学案”后提出来的问题分两种形式处理。对简单易解,或是偏怪的提问就个别书面回答。对复杂难解,或是富有创意,或是有助于加深对课文重点和难点知识理解的提问,放到“集体讨论”中去解决,因为它具有普遍意义。“自学学案”这一环节每单元安排时间约占原来总课时的1/4,时间不足的同学在课外补。“自学学案”作为整体化教学的第一步有何意义呢?首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让学生达到“自律”,真正学会读书。其次,学生通过自学掌握课文中的基础知识。而知识又是能力的载体,这就为整体化教学的第二步“集体讨论”奠定了基础。再次,让学生在自学“学案”后,提出一些问题。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如:学生在自学“巴黎和会”一文后,针对课文中“巴黎和会的结果却对美国不利”这一叙述,就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既然美国政府是巴黎和会的操纵者之一,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情况呢?诸如此类具有较高思维含量的提问在整体化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

整体化课堂教学的第二步──集体讨论,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对一系列问题集体展开讨论。集体讨论的问题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上文所述的,老师在学生交上来的问题中筛选出来的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二是老师在学案之外自己重新设计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普遍特点是大,并且具有一定难度,它往往涉及到几段课文,或者是全文,有的甚至跨章越节,即使是优生一般也难以轻松作出全面的回答,需要经过一番集体讨论后才可以得到完满的解决。三是学生在共同讨论中临场提出来的问题。总之,“集体讨论”的问题具有思维含量高,伸展空间广的特点,或是富有创意。只有这样,“集体讨论”才能既巩固知识又提高能力。上课前,把“集体讨论”的既定问题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声音美妙,既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活学生的思维,又可增强课堂教学的密度和提高课堂效率。“集体讨论”以分组的形式进行。一方面,增强竞争意识,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通过相互讨论,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既求得问题的解决,又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集体讨论”每单元时间约占原来总课时的1/2。“集体讨论”这一环节的重大意义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让学生达到“自立”。

整体化课堂教学的第三步──单元巩固,在学生自学和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去建立每节的知识结构和每个单元的知识体系。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对历史事物整体认识的意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发动学生独立编写各种类型的题目,然后进行汇总和筛选,提取富有创意的题目,补充一些老师自己精心设计的题目,最后共同组成一份比较完整的单元练习卷,进行统一测试(开卷形式也可)。“单元巩固”的时间安排约占原来总课时的1/4。这一环节不仅仅是为了巩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进行创造的尝试,获取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推动学生走向“自强”。

高中历史整体化课堂教学毕竟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由于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些不良学习习惯的影响,势必给它的实施带来一些困难,为此,必须建立一种保障机制──单元成绩综合评估。改变现行用一份试卷来衡量学生学习水平的单一评估的做法,而是由“提问”(10分)+“发言”(20分)+“结构”(10分)+“编题”(10分)+“考试”(50分),共五部分组成的综合评估。“提问”是指学生在自学“学案”后提出来的书面问题;“发言”是指“集体讨论”中学生的发问和回答;“结构”是指学生在“集体讨论”后去构造起来的每节知识结构和单元知识体系;“编题”是指学生为单元测试所编写的部分题目,另一部分还是老师选题;“考试”是指单元练习测试。“提问”、“发言”和“编题”三部分的打分原则,主要考虑数量和思维含量的多少,以后者为重。“结构”部分的打分以简明、紧凑和完整为准则。单元成绩综合评估的实施不仅有力保障整体化课堂教学的实施,而且真正做到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全面评估。高中历史整体化课堂教学的主要功能,实现加强素质教育与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机结合。在注重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同时,也不忽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在注重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的同时,也不削弱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在注重教学生怎么学的同时,也不放弃教学生学什么。从长远来看,为终身教育奠定基础,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经过尝试,初显成效。突出地表现在:学生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思考积极,发言勇跃,试验班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大大强于普通班。此外,学生考试的应变能力大大提高,尤其是优生面的扩大比较明显。整体化教学经过民间调查,表明受到同学们的普遍欢迎。当然,高中历史整体化课堂教学现在正在尝试之中,只有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才能走向成熟。

收稿日期:2002-09-23

作者简介:潜卫专(1969-),男,浙江缙云人,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一级教师。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2019年江门市初中历史学科课堂改革暨中考研讨会3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李晓慧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孙秀英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张颖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7课《张居正改革》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哈艳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7课《张居正改革》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孙阿明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8课 音乐与美术 课堂教学视频实录-王利森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综合探究:中、日近代改革比较》课堂教学视频实录

高晓艳《中考历史文字型材料题答题技巧》微课——部编版历史中考复习九中大同校区2019.5.27

少年派:文科班主任真是绝了!让中考状元跪着上他的历史课

与“高中历史整体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相关文章

热门教学论文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