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高校历史专业教材教法研究的几点认识-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论文 >关于加强高校历史专业教材教法研究的几点认识

关于加强高校历史专业教材教法研究的几点认识

查字典历史网 2016-01-28

《历史教学》2001年第1期曾刊载北京大学马克尧先生《大学历史教学浅谈》一文。马先生作为史学前辈,积数十年教学体验,指出了大学历史教育中存在的诸多积弊与缺憾。马先生的文章对高校教学改革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进一步拓宽了历史教育界的改革视野。这就是,必须从学科教育学的高度审视高校的历史教育。例如“历史教学论”(或称“历史教材教法”)这门课程几十年来始终是高等师范院校历史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但课程的指向一直被定位于中学历史教育。从理论上讲,历史教育学的涵盖面应该要宽阔得多,应该覆盖从大学到中学乃至小学历史教育各个层面。而目前在高校,研究的范畴仍然是中学的历史学科教育,从未有过关于“大学历史教育学”(或曰“大学历史教材教法”)课程的提法。与中学一轮又一轮的教育改革热潮相映衬的是,大学历史专业教学从方法到模式,从理念到实践,几十年来几乎是一成不变。当前,历史专业的大学生缺乏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是各高校历史专业面临的共同难症。究其原因,基础学科研究和发展受到冷落固然是公认的、重要的社会因素,但笔者以为,从另一个角度上看,这种状况也反映了高校中普遍忽视对具有大学个性或特色教学方法的研究,反映出当今大学的历史学科教育研究的薄弱与滞后,与社会变迁脱节,这也是造成学生厌学现象的原因之一。

在此笔者通过马先生文章的启发,结合平时观察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谈一些想法,以期能抛砖引玉,引起同行们的关注。

一、重视史料阅读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基本训练

高校的历史教学是专业教育,与作为通识教育的中学历史教学相比,应该突出它所具有的个性化特征。那么,如何在历史专业课程中既表现出一定的规范性,又体现个性的色彩,同时还能够透射出大学教学方式方法的独特魁力,这是我们从事高等教育尤其是高师教育的教师须要关切和认真思考的。笔者认为,这种个性的发挥前提是对相关基础知识准确与全面的传授,在专业历史教学中,应该着重于基本史料阅读、判断、运用能力的训练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也应该是大学历史教育与中学历史教育的衔接和基本区别之一。

毋庸讳言,目前在高校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依然是只注重历史基本过程和结论的讲述,甚至连上课时的语言都与教材如出一辙,这不符合大学生的治学能力,也没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向学生传递出更多的信息。至于资料发掘、训诂考据、辨伪纠谬等历史学基本功的训练,以及如何对资料进行耙剔筛选并进而推演立论的历史思维能力,更是无从谈起,大学历史教学的个性和魅力尽被湮没了。

在这一点上,高校的历史教学甚至没能与中学的教学实践相衔接。当前中学教学中颇受重视的研究性学习,就非常强调训练中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探寻第一手资料的能力,以及在尽可能占有资料基础之上来展开相关问题的研究与理解。中学的研究性学习已相当深入。对比之下,高校的历史教育更应该强化这本应是基础性的工作。

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阅读历史学的基础史料和名家论着,2002年,由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并通过了《普通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大学本科生阅读书目》,并向全国普通高校历史系推荐,“希望通过这项工作,正确引导学生的读书活动,进一步推动历史学教学改革的深入,提高教学质量。”(见教育部高校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委员通讯》第26期,2002年10月20日)。这项工作同时被列为2002年全国高校历史系主任联席会议的重要议程。这说明这一问题已引起历史教育学界的高度重视。

其实,通过开列专业参考书目以引导学生阅读的工作在各高校基本上都开展过,但通常仅仅是将其作为一种课外学习的补充,难以检验其实效。因此,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的关键还在于将其作为大学教材教法研究的基本内容,使之与课堂教学水乳交融。马克尧先生对此就有很好的建议,他提倡编写一套世界历史讨论式教材,即选择一些世界历史上有意义的问题,介绍这些问题的研究情况,本学科的研究前沿,然后选取若干重要史料,详加注释,并开列介绍国内可以得到的参考书刊书目,这将大大有助于启发式教学和课堂讨论。马先生的构想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思路,虽然只是针对世界史教学的,但实际上高校的历史教学都可以这样。

这种真正赋有历史感觉的学习过程,能够使学生沉浸到深邃的历史之中,体会历史学习的魅力,感验历史思维的快意,正如王家范先生所说的:使他们感受到“历史智慧是一种愉悦”(《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2年第6期)。

二、把握基础主干课与专业选修课的区别尺度

就大学历史专业教育而言,基础主干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的授课方式、教材运用、章节分布、课时安排等,应该是有所区别,有着各自遵循的规范和原则。否则,不分基础课还是选修课,教师在授课中只是沿着自己的学术方向前行,极易在自己专长的学术研究区域耗去大量的课时,其结果,虽然在课程内容的某一个点上把学生带入了一定的学术深度,而面上的许多基础内容则只能略讲或干脆舍去了。这种现象,在大学历史教学中还是存在的。在大学教育的现实中,也从未有过明确的理性尺度来界定和规范基础主干课与专业选修课。

目前我国高校在发展道路上的价值取向对这一问题也是很有影响的。我国的大学都在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校定位。现在大家公认的高校定位基本走向是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科研型。高校的行政管理层以此为奋斗目标。高校教师在这种氛围之内和各种考核指标的驱动之下,或主动或被动地循此方向前行。高校中长期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倾向反映在教学上,则是任教者都希望最大可能地展示自己的学问,以此作为科研能力和实力的一种表达形式。这本身也是无可非议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选修课很自然地给教师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更宽广的舞台和更方便的展示路径,在选修课上教师可以对自己专长的研究领域深入细致的分析和展开,充分介绍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也容易博得学生的赞叹和仰慕。这种观念,对新步入大学教坛的年轻教师更有影响力。他们希望以自己的学问和功底在大学生中尽快树立学者形象,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笔者认为,基础的主干课程,还是应该遵循一定的规范。相对个性化色彩十足的专业选修课而言,基础主干课应该有着较严格的章节设置,课时分配,授课的随意度等也应该受到相对严格一些的限制。这样做并不意味着降低基础主干课的学术含量,其实只要掌握基础课自身的规律,使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学术前沿相互融合,在准确传授学科基础理论与知识的同时,给学生以学术上的启迪和引导,仍然可以达到相应的学术高度。要真正做好这一步,取决于我们大学教师自身宽厚的学术涵养和丰富的学术积累。这是决定基础课的知识广度和学术深度的直接因素,也需要付出比选修课更多的辛勤劳动。

总之,博大精深和严谨规范代表着不同的授课风格,也代表着不同的课程类型。

三、丰富教与学双向互动的内涵

目前中学教改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法,强调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锻炼。同样的问题也摆在大学历史教育面前。但在高校历史系教学中,几乎千篇一律是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师一言堂一讲到底,学生则“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丢笔记”。人们也意识到需要改变这种单一而沉闷的教学方法。目前的高校教学改革中也在强调课堂交流、师生互动的重要性,但在实行过程中则困难重重。究其原因,一是中国的历史教育本身也是历史久远,对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难以一蹴而就;二是目前高校的师生比率在扩招之后,造成教室里动辄几十乃至上百学生的阵容,场面相当可观。再加上有限的教学时间,实际上使课堂交流变得不现实或不可能。

笔者以为,在目前这种师生比率现状下,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交流、互动教学,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需要我们加深对教学双向互动内涵的理解。也就是说,这种交流和互动应该不仅仅限于课堂上提问和讨论,而是应该针对大学教育的特点和大学生的心智发育水平,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入手,采用多种途径给予实现。

例如,可以在教学中采用学生互辩的形式,这可以借鉴学生喜闻乐见的大专辩论赛,以改变传统的讨论课模式。通过设计具有可辩性的课堂讨论题,让学生们根据不同的观点组成辩论阵营,推举出辩手,而辩手的辩论资料是由己方阵营中的每一个学生提供的。这种课堂辩论赛与大专辩论赛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它的全体参与性和学术性。

再如,帮助和引导学生处理好课内教学与课外自学的关系。在这个方面,教师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阅读积累,利用好相关的必读书目和参考书目,可以将学生的课外阅读通过合适的方式体现于教师的课堂教学之中,或者在考试中以一定的分数体现。还可以在教学中组织学生筛选和编制本课程的阅读书目,调动学生的投入感和参与欲。这些都可以视为师生交流和教学互动的有益形式。

其实,满堂灌的教授方式对教师来说,虽然费力却很省心。而采用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艰辛与智慧。

四、体现对学生特性和个性的理解

在中小学的教育研究中,任何一门学科都非常关注学生的心理发育特征。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辅之以相应的教育形式,这一点在大学教育中似乎很少被人们提起。虽然大学生们都已长大成人了,但实际上,从大一到大四,学生心智发育水平及由此产生的学习能力和学术素养相差还是很大的。比如大一的学生刚刚从中学应试教育的樊笼中脱出,无论是学习方式还是心智发育都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大四的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四年的学习生涯,使不少学生形成了一定的科研能力。我们的教师几乎都担任着基础课和选修课的教学,从大一教到大四,应该注意学生这种从心理到学习素质和水准的区别,了解不同年级段学生特性或个性的区别,再根据不同的课程类型,把握授课内容的深浅度,甚至所使用的语言都应该有所区别。虽然这种特性和个性的区别在某些年级段表现得并不明显,但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够予以一定的理解,也可以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五、加强对中学教材与教学内容的关注

由于高等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基本都要进入中学教育第一线,因此考察大学历史教育成效的一项主要依据就是毕业生的反馈。遗憾的是,我们经常听到毕业生的反馈是:他们在大学里学习的知识与中学历史教学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

师范大学历史教育与中学历史教育的目标不同。要求中学生学习历史中学历史教育的目标有爱国主义教育、人文主义教育和学科能力等诸项基本目标,而高等师范教育的目标就在于培养合格的中学师资。如果高师院校历史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在中学里派不上用场,则是大学历史教师需要着力关注的问题了。解决的途径之一,笔者认为应该增强对中学教材与教学内容的关注。这个关注有两个朝向:

其一,大学历史教师应该了解他所教授的学生在中学时对你这门课程已经学到了什么内容?采纳的是哪种观点或体系?他们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教师把学生在中学里早已熟稔的内容还在源源地向他们灌输的局面。

其二,结合中学教材的内容,有意识地传授给学生一些实在的、有用的知识,使他们到中学后,能运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以宽厚的基础和前沿的目光,对相应的课本知识和教学内容展开卓有成效的教学。

这种脱节现象由来已久,要改变这种局面总是收获不大。如果我们的每一位大学历史教师都能去做一项起码的工作──仔细阅读一下与本专业相关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给予适当的关注和强化,既可避免重复性的知识传输,也有助于帮助我们的学生更好地立足于社会。

虽然高等院校的历史教育与中学历史教育有着诸多的区别,但在教育规律上,还是有许多相通、可以互相借鉴之处。以上所谈看法,虽然主要是针对高师院校历史专业的教学而言,体现着历史教育学科的个性特征,但其中也有高等院校各学科教育中面临的共性问题。若能通过同行们对大学历史教学中的个性和共性问题进行不断总结,加强对大学历史教材教法研究的关注,引进和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实践,进而构建起一个生气勃勃的大学历史教育学体系,也是一件符合教育改革发展潮流的幸事。

[收稿日期]2003年3月

[作者简介]吴潮,男,1956年生,湖南新化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主任,教育学硕士生导师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课堂教学视频实录-丁文彦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张巧霞

高晓艳《中考历史文字型材料题答题技巧》微课——部编版历史中考复习九中大同校区2019.5.27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董晓英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堂实录视频-翟鹏娜

中考历史时间轴

中考历史如何拿高分?这里讲的全是重点!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韩庆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县级优课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5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堂教学视频实录-何思佳

与“关于加强高校历史专业教材教法研究的几点认识”相关文章

热门教学论文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