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_教学设计 - 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查字典历史网 2016-05-27

以下是查字典历史网为您推荐的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一、学情分析:

1、知识储备:对于秦汉这段历史,学生在接触历史之前已经非常熟悉,是其来源主要是书籍、影视作品甚至是游戏。但对于我们传授知识最不利的是其中不少与事实不符,这样容易使学生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影响其正确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

2、能力储备:经过半个学期的历史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史料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能知道用从正、反两方面的观点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

3、兴趣培养: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望强烈,活泼好动。学习动力多来自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所以在本单元的课堂设计中宜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找到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切入点。

4、学习习惯:学生已有一定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习惯,但是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认识和评价多习惯停留于感性阶段,对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的认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都需要老师通过正确的引导,方能上升到理性阶段。

二、基本特征和地位的认识

本单元历史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20年,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初步巩固。这一时期,中国先后经历了秦、西汉、新和东汉四个朝代,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成就显著,边疆与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秦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割据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创立的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有深远影响。货币、度量衡、文字的统一,有利于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秦朝修筑的万里长城,是闻名世界的伟大工程之一。秦朝的暴政,引起陈胜、吴广起义。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西汉初年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带来的经济繁荣,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汉武帝的大一统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在位时,减轻农民赋役负担,惩处贪官污吏,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

秦汉时期,匈奴首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西域和中原地区联系加强。各民族间虽发生过战争,但经济、文化得到交流。丝绸之路的开辟,对中西交往具有重要意义。

秦汉时期,文化有重要发展,科学技术许多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佛教传入与道教兴起,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三、对本单元课程目标的认识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2、知道陈胜吴广起义。

3、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4、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全面认识问题的习惯、学会公正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和树立初步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识是一个重要目标。其次,众多历史事件中反映出的中华民族智慧以及此阶段出现的一些有重大价值的科技文化成就均是进行科学精神和爱国主义熏陶的极好资源,要好好加以开发利用。

[重点] 我国封建社会中重要的秦汉时期主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等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

[课时]11课时

[课型]新授课、活动课、讲评课、复习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我国秦汉时期相关多媒体、资料

四、学法指导

1.字头浓缩记忆法就是将每句话、短语或词的字头提出并按顺序串联起来进行记忆。

字头浓缩法在识忆中形成知识结构的整体缩影,特别在记忆较多的人名、地名时能发挥良好的效果。如记忆丝绸之路中几个地名,可将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安息、西亚、大秦等提取浓缩为:长河新,安西大。

2.图示记忆法就是根据历史事件的特点,用图示形式使知识前后连贯起来,形成一个系统,使众多史实、纷繁内容脉络分明、条理清晰,收到化繁为简、形象直观效果的一种记忆方法。

示例:秦朝疆域图示记忆法

3.列表记忆法就是将同类的知识用表格的方式按照一定的顺序呈现出来,使头绪繁杂的知识条理分明。它最大优点是简明、醒目,是帮助记忆的一个有效方法,尤其在记忆复杂史料方面作用更明显。

示例:秦朝兴亡列表记忆

时间 重大事件

公元前221年 秦灭六国,嬴政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项羽)

公元前207年 秦朝灭亡(刘邦)

公元前206年 楚汉战争开始

公元前202年 楚汉战争结束,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4.对于秦汉时期与匈奴的和战关系可通过下列表格对比掌握:

时间 秦汉王朝与匈奴的关系 重大事件 作用

秦朝 战 蒙恬夺取河套地区;修建长城抵御匈奴进攻 维护了国家统一

西汉初期 和 西汉被迫和亲 没有解除匈奴对汉朝的威胁

西汉汉武帝时 战 西汉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取得漠北战役的胜利 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开始西迁

西汉汉元帝时 和 昭君出塞 边境安定了较长的时间

5.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秦始皇、汉武帝、卫青、霍去病、昭君、张骞等历史人物进行全面的评价。

6.本单元用到的地理知识较多,学习时,注意结合课本的地图进行知识的掌握。对于丝绸之路作以下简单的图示学习: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境内西亚欧洲。

五、教材知识点的整合和重点问题挖掘

(一)表解知识点

1.基本概况一览表

类别

朝代 起止年代 开国皇帝 都城 重点知识

秦朝 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 秦始皇(嬴政) 咸阳 秦的统一及其作用(中央集权制度);秦末农民战争;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西汉 公元前202公元9年 汉高祖(刘邦) 长安 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昭君出塞;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东汉 公元25公元220年 汉光武帝(刘秀) 洛阳 光武中兴;班超经营西域。

2.秦汉政治状况简表

类别 秦朝 汉朝

国家统一 措施与意义 政治 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使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造成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汉初在沿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同时又分封诸侯国,汉武帝时削弱诸侯国势力,封国越分越小,加强了中央集权。汉武帝时西汉开始进入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局面的开始。

国家统一 措施与意义 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景之治奠定了汉代民富国强的雄厚物质基础;汉武帝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

思想文化 统一文字,促进了各地的文化交流,对后世影响深远。

焚书坑儒,对维护国家统一有重要的影响。但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推行儒学教育,设太学。此后,儒家学说逐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军事 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还派兵统一了东南、岭南和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兴修灵渠,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边疆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 卫青、霍去病于公元前119年在漠北战役中击败匈奴,使西汉北部边郡得到安定,有利于中原农业文明的发展。但耗损过大。

疆域 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在秦朝疆域的基础上又有扩大,设西域都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

农民起义 原因 徭役、兵役繁重,赋税沉重,刑法严酷。这是导致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 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黑暗,土地兼并严重,灾荒连年。

简况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在陈建立了政权,但不到半年即遭镇压。 184年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爆发,坚持了大半年即失败。

意义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

与匈奴关系 秦汉之际,冒顿单于首次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畜牧业、冶铸业迅速发展,学会了农耕,匈奴族进入鼎盛时期。

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后又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西汉初年,限于国力,不得不对匈奴实行和亲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对匈奴实行反击,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在漠北大破匈奴,匈奴无力再与西汉抗衡,部分西迁。

公元前1世纪中期,呼韩邪单于归汉,恢复了汉匈之间的友好关系。汉元帝接受呼韩邪单于请求,将王昭君嫁给了他。昭君出塞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推动了汉匈的经济文化交流。

3.两汉经济的发展

类别 成就

农业 兴修水利 汉武帝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

生产工具 耕犁安装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发明播种工具耧车。

耕作技术 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扛的耕作方法。

农作物 南、北方分别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黄河中下游广泛种植桑麻。

手工业 丝织 使用提花机,丝织品精美。

冶铁 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炒钢技术,铁制兵器已逐步取代青铜兵器。

商业 政策 重农抑商。

长安、洛阳 人口多(50万、100万);街道宽阔笔直,两旁绿树成荫,较完整的排水系统;市为专门的商业区,商品繁多。

4.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对外关系)

张骞通西域 西域含义 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原因 汉武帝准备联络大月氏人夹击匈奴。

过程 公元前138年,张骞首次出使西域,没有达到目的;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访问了许多国家。各国回访长安。

影响 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促进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丝绸之路 时期 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后)及以后开通。

线路 陆路:各国使者、商人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长安河西走廊敦煌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的大秦一线运过去,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

海路:广东沿海港口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岛。

影响 是中国和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推动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班超经营西域 背景 东汉初年,北匈奴重新控制西域。

经过 班超帮助西域各国摆脱了匈奴的控制,被东汉政府任命为西域都护。

影响 进一步加强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166年,大秦使者访问洛阳,这是欧洲国家与我国的首次直接交往。

5.昌盛的秦汉文化

类别 年代 人物 主要成果(观点) 影响(评价)

科技成果 造纸术 西汉早期 已发明纸(甘肃天水汉墓出土)。 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东汉 蔡伦 改进了造纸术。

历史 东汉成书 《九章算术》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成就。 其中一些内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地震 东汉 张衡 制造的地动仪能测定地震方向。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

医学 东汉 华佗 擅长外科手术,制成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 创编了医学体操五禽戏。 麻沸散 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东汉 张仲景医圣 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宗教思想 佛教 西汉末年 释迦牟尼 提倡今生忍受苦难,来生转世可以得到幸福。 佛教的思想可以起到麻痹人民反抗意志的作用,道教的思想又迎合了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心理需要。因此,这两大宗教得以传播和发展。佛教和道教的传播,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教 东汉 张陵 主张修身养性,修道成仙。

奉老子为教主,称他为太上老君。

无神论 东汉 王充 《论衡》批判了鬼神迷信的思想。

历史学艺术 历史学 西汉 司马迁 《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也是优秀的文学著作。

雕塑艺术 秦朝 秦始皇陵兵马俑 造型精美,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二)剖析重难点

1.图说秦朝的中央集权

由此图可以看出:从皇帝到地方有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秦始皇通过郡县制把地方上的权力,集中到中央,这就是中央集权;又通过中央的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再把权力集中到自己手里,就是君主专制。这样就形成封建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这套封建官僚制度造成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皇权是权力的中心。

2.关于焚书坑儒

直接原因:儒生方士等攻击郡县制和以古非今,且在背后议论秦始皇暴政。

目的:巩固郡县制,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实质:思想文化专制。

评价: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为了巩固统一,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禁止以古非今的活动,采取统一思想的措施是必要的。但是焚书坑儒的手段是愚蠢而又残暴的,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这也是秦朝暴政的突出表现之一。

3.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认识

刘邦、项羽在秦朝灭亡前的活动属于农民战争的范畴,因为他们的目的和陈胜、吴广一样,是为了推翻残暴的秦二世的统治,他们是农民起义的领导者;而秦亡后的活动就属于统治阶级争夺帝位的斗争了。

4.汉武帝为何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汉武帝的大一统,是指国家高度的统一,主要表现为中央集权的巩固,特别是政治上解决王国问题;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上的统一和思想上的统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汉武帝要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中央集权国家,需要一种符合实际的统治思想,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这时,儒生董仲舒吸收法家、道家等各派主张,对儒学加以发挥,提出了君权神授大一统的思想,适应了当时政治的需要。董仲舒主张的特点是:外儒内法,思想专制。一方面董仲舒讲的儒学实际上主张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二是禁止其他各派学说传播。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是在当时为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中央集权,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二是儒学独尊,使孔子为代表的儒学逐步成为封建统治思想;三是董仲舒的新儒学带有神学色彩,导致两汉神学迷信的长期泛滥;四是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五是儒学独尊长期以来束缚了人民的思想,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

5.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分析

汉代经济发展迅速,出现了繁荣景象,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1)两汉时期国家长期处于统一局面,环境比较安定,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2)汉代的统治者如汉高祖、文帝、景帝、武帝、光武帝等人实行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和重视农业的政策措施(如轻徭薄赋的休养生息政策、重农抑商政策、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等),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3)科技的进步如农业、手工业方面新工具和新技术的应用,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4)水利的兴修、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等等,也是两汉经济发展的原因。

6.对汉代和亲政策的理解

和亲是不同民族间的政治联姻,双方通过嫁娶公主来保持和睦相处的关系。历史上的和亲有不同的类型,一种是针对敌对的民族,如西汉初年与匈奴的和亲(汉初,天下初定,士卒疲于征战,刘邦采用娄敬建议,以汉朝宗室女嫁给匈奴单于为阏氏,岁送一定量的絮、缯、酒、食等给匈奴;双方约为兄弟;开放关市,两族人民互通贸易。惠帝、吕后、文帝、景帝及汉武帝初年都采取了这种和亲政策);一种用于友好的民族,如西汉中期与乌孙的和亲;再一种用于已经内属的少数民族,如西汉末年与南匈奴的和亲(昭君出塞)。不同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下的和亲所产生的客观效果不同,但一般来说,其结果都是有利于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7.如何认识丝绸之路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张骞通西域后正式开通的丝绸之路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一条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它不仅沟通了东西方文明,而且促成了这两个文明的相互渗透。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3课《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课堂教学视频实录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张颖

2019年北京中考历史卷真题解析(3)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胡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县级优课

高考历史一轮 世界现代史 第3讲 斯大林模式

2019年北京中考历史卷真题解析(4)

2019中考历史复习小技巧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谭淑利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课堂教学视频实录-熬明

与“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相关文章

热门教学设计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历史教案
历史课件
历史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