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历史知识点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资本主义制度的利弊
查字典历史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资本主义制度的利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查字典历史网。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和 竞争规律,为社会化大生产和广泛应用科学技术开辟了道路,促使了科学劳动组织和管理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加之剥削形式和调节机制的作用,这些都极大地推 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要求,推动了劳动方式的变革,开拓了世界市场,不断进行占有制形式的调整,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另外,资产阶级在政治、法律和意识形态领域也有一定的革命建树。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势一
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
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和竞争规律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以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生产者为决定条件的,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市场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因为商品生产者只有通过市场的交换,才能把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才能确定和实现商品的价值,从而确定是否为其生产者带来物质利益。如果商品卖不出去或只卖出去一部分,商品的价值就不能全部实现或只能实现一部分,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也就不能全部转化为社会劳动或只能部分地转化为社会劳动,劳动耗费就得不到全部补偿,这样很容易导致生产者的赔本或破产。
如果商品能够全部或及时地卖出去,体现在商品中的价值才能全部实现,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才能全部转化为社会劳动,劳动耗费才能得到全部补偿,商品生产者才能发财致富。所以,市场的需求状况同商品生产者的物质利益和命运密切联系在一起,因为只有适合市场需求的商品生产者才能获利,这样商品生产者之间必然会为争夺有利的生产销售条件展开剧烈的竞争。同时,由于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生产者就必然要使自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缩短。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势二
刺激市场的全面竞争
首先在于,促进了因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展开的良性竞争局面。
再者,由于商品交换的比例是以价值为基础,而供求关系的变化必然使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商品生产者又必然为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商品展开竞争。
可见,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不论是生产领域还是流通领域,社会经济到处都是剧烈的竞争,生气勃勃,蕴含着不断发展和前进的动力。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势三
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为创造新的生产力和广泛应用自然力和科学技术开辟了道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前,在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小私有制的个体经济。个体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分散为条件的,它不仅排斥协作和分工,而且排斥对自然的统治和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只是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在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的基础上产生出资本主义经济,又经过资本原始积累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迅速建立和发展起来,这样,社会生产力便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一方面,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以社会分工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的,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又必然反过来推动社会分工的更大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扩大,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在自由竞争时期所经历的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是资本主义劳动生产力发展的基本阶段。简单协作的劳动者协同劳动本身就创造出了新的生产力——集体力。以分工为特点的工场手工业使工具专门化、劳动操作简单化,不仅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熟练程度和推动劳动工具的改进及革新,而且为机器大工业的出现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使生产过程中利用巨大的能源和动力、广泛运用科学成就有了可能,从而扩大了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势四
促进人类社会管理的不断进步
资本主义生产适应并促进了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也促进了整个人类社会的科学劳动组织和社会管理制度的不断发展及完善。
社会生产力只有在人与物即劳动力同劳动资料实现有机结合的时候,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因而社会生产力中必然包括劳动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简单协作是许多人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协同劳动的一种劳动组织形式,这种劳动组织形式扩大了劳动的空间范围和生产的规模,从而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工场手工业是一种由许多单个的局部工人组成的社会生产机构的劳动组织形式,这种劳动组织形式是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手工劳动的操作程序组成的。机器大工业时期,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广泛应用,劳动者的技巧更加片面化、专业化,生产工具普遍专用化,生产过程更加复杂,各环节的联系也更加密切了,这在客观上就要求建立同这种生产特点相适应的科学的劳动组织。如果劳动组织不符合生产过程的要求,生产力的提高将会遇到阻碍。
可见,机器大工业时期劳动组织已经成为生产力的直接的主要因素,在直接生产过程具有社会结合过程的形态时,不仅需要科学的劳动组织,而且需要对劳动过程进行有效的指挥和管理。马克思指出:“凡是直接生产过程具有社会结合过程的形态,而不是表现为独立生产者的孤立劳动的地方,都必然会产生监督劳动和指挥劳动。”马克思还认为,生产过程需要指挥与管理, 就像战场上需要将军的命令和一个乐队需要指挥一样,它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劳动。在现代社会中,资本主义企业积极开展经济民主化活动,吸收职工参与企业的决策,建立工人参加企业管理的制度,这种劳动组织和管理的变化,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向前发展。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势五
促进社会生产力
资本主义生产制度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必须在生产资料上是一无所有的人,同时又必须是摆脱了一切人身依附关系的自由人,他们作为劳动力商品的出卖者出现在市场上,同以劳动力购买者的身份出现在市场上的资本家一样,在人格上和在交易活动中都是平等的、自由的买卖关系。尽管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资本对劳动的需求相对甚至绝对减少,但平等、自由的买卖关系却依然保持着。人们在这里不能不承认,劳动者作为生产力中的人的因素,在资本主义剥削下,同奴隶制、封建制相比,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获得解放了。另外,在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中,除了劳动者及其家属的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以外,还包括为适应资本主义生产的需要,劳动者应受的教育和专业训练的费用。这种教育和训练的费用无论怎样受到削减,但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日益广泛地被使用,它总是呈不断增加的趋势,这种状况同以往剥削制度下劳动者只是被强迫地从事笨重的体力劳动相比,是前进了一大步。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一
实物经济和符号经济严重脱节
为了缓解生产不断扩大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战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取金融自由化政策,大大刺激了金融投机活动。大量资本从实物生产和贸易领域转向金融和房地产投机场所,导致有价证券、存款贷款、外汇等无实物载体的虚拟资本剧增。1980—1997年底,世界股票市场上的资本额增加了1388%,而同期西方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仅增加了60%。90年代中期美国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指数年均增长超过20%,而其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只有3%左右。国际资本市场每天的外汇交易额高达2万亿美元,但其中用于生产的仅有10%。金融资本高度虚拟化,日益演化为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符号经济系统。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二
导致了金融加速扩张
这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应当说,金融自由化的苦心没有白费,金融扩张以及经济泡沫化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掩盖了生产过剩的矛盾,但是又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制造了新的矛盾。表面的繁荣与过度消费是建立在西方所谓“信用”以及第三世界大量的廉价商品向西方发达国家的集中与转移基础上的。金融扩张使西方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透支经济”,没有实物经济支撑的“透支经济”迟早会发生信用危机,威胁到整个经济的发展。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三
加剧了阶级矛盾
资本主义无论怎样变化,资本家阶级的本性都不会改变。他们拥有巨额资本,无偿占有和共同瓜分劳动者的剩余劳动,仍然是名符其实的剥削者。与过去相比,家庭式资本和个人资本家控制企业的方式有所变化,其中有些不再直接管理企业,而是采取控制股权和雇人管理企业的方法,由直接控制改为间接控制。经理资本家的人数和作用增大,但是家庭资本和个人资本家的作用并未消失。他们凭借巨额资本和广泛的社会联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继续起着“大吸血鬼”的作用。不参加实际生产过程的资本家,则利用手中的巨额资本,从事证券投机活动,成为纯粹的食利者和“真正的社会寄生虫”。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四
贫富差距加大
人们看到,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随着资本主义的新发展,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在美国,1980年时,大公司经理资本家的收入相当于普通员工的40倍,而今已上升到400多倍。1973—1993年,全国工人的实际工资以年均0.7%的速度下降。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亿万富翁的数目却一路上升。据《福布斯》杂志预测,在下一个美国富豪的排行榜上,400个中将有250个是亿万富豪。面对这样的现实,即使是美国的《1999年总统报告》,也不得不承认:“竞争性的市场力量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造成的工资分配日益不平等,致使某些人发现,即使努力工作,仍然难以养家糊口”。
不限 |
历史教案 |
历史课件 |
历史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