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海湾战争-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历史知识点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海湾战争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海湾战争

查字典历史网 2017-07-21

查字典历史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海湾战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查字典历史网。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海湾战争的背景

在1980年到1988年的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欠下了一些阿拉伯国家的债,其中欠科威特的债务为140亿美元。伊拉克希望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降低石油产量,上涨石油价格,获利后偿还债务。但科威特提高了其产量,造成油价下降,希望以此来迫使伊拉克解决它们之间的边境争执。

伊拉克指责科威特借两伊战争的机会在伊拉克境内建立军事基地。伊拉克声明,它作为其它阿拉伯国家与伊朗之间的缓冲地在两伊战争中为所有阿拉伯国家做了一个贡献,因此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应该免除伊拉克的战争贷款。伊拉克出于战略安全考虑,企图占据科威特。

萨达姆政府的改向伊斯兰教方向并未能为它带来多少支持者,但沙特阿拉伯依靠美国的支持,以及沙特阿拉伯被看做与以色列站在一个战线上使得其政府的合法性大大降低。伊斯兰主义者反对沙特阿拉伯政府的活动大大加强。为了赢得伊斯兰主义者的支持,沙特政府花巨资支持可能会支持它的组织。在新建立的中亚国家中沙特阿拉伯政府向极端组织分发上百万古兰经,建造了上百座清真寺。在阿富汗内战中沙特阿拉伯成为塔利班最大的资助者。

在思想观念上入侵科威特被宣传为阿拉伯民族主义以证明其合法性。科威特被描写为伊拉克自古以来的一部分,被英帝国主义者分割。占据科威特则是建立大阿拉伯联盟的一步。此外在宣传中还有其它一些理由。萨达姆·侯赛因除使用阿拉伯民族主义外还称占领科威特是重建巴比伦帝国的一步。中东的其它一些事件也与入侵科威特有关。巴勒斯坦大起义正在高潮时期,而几乎所有的阿拉伯国家如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埃及都对西方国家有依靠性。通过这些努力,萨达姆将自己展示为一个愿意站起来反抗以色列和美国的政治家形象。

同时,萨达姆的专政,希望通过当时国际局势的动荡占领吞并科威特。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海湾战争爆发的原因

是由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而引发的.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伊、科两国围绕主权和边界问题存有争端.80年代末,随着两伊战争的结束和世界两极体系的瓦解,伊、科争端又突出起来.从伊拉克方面来说,主要原因是,它希望在新的国际形势下,迅速实现国家的发展,具体说就是解决长期困扰它的出海口问题,免除两伊战争中欠下的巨额债务,成为海湾的地区性强国.1990年7月中旬,由于石油政策、领土纠纷、债务等问题,伊拉克与科威特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之间的争端突然公开化.1990年7月,伊拉克在向科威特提出一系列要求遭到拒绝后,定下了以武力吞并科威特的决心。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海湾战争的特点

海湾战争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模式,对二战以来形成的传统战争观念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其最大特点为,这是一次高科技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普遍使用各种先进技术:

(1)电子战对战争进程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的电磁优势将成为战争中的新制高点;

(2)空中力量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海湾战争开创了以空中力量为主体赢得战争的先例,在空袭中,由于大量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提高了空袭的准确性,又使平民伤亡降低到最小程度;

(3)作战空域空前扩大,战场向大纵深、高度立体化方向发展,不存在明显的前方和后方;

(4)高技术武器大大提高了作战能力,使作战行动向高速度、全天候、全时域发展。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海湾战争的影响

海湾战争是世界两极体系瓦解、冷战结束后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它深刻地反映了世界在向新格局过渡时各种矛盾的变化,是这些矛盾局部激化的结果.它体现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引起的战争特征的革命性变化,主要是:武器装备建立在高度密集的技术基础之上;打击方式已不再以大规模毁伤为主,而是在破坏力相对降低的基础上突出打击的精确性;整个战争的范围与过程被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战争的协同性和时间性空前突出.它也展示了新的作战手段和作战思想运用于战争而产生的作战样式的诸多新特点,主要包括:空中作战已成为一种独立作战样式;机动作战是进攻作战的基本方式;远程火力战是主要的交战手段;电子战是伴随“硬杀伤”所不可缺少的作战方式;夜战是一种富有新内涵的战斗方式。

1.对美国的影响

海湾战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其干预国际事务的能力和信心,也助长了其独霸世界的野心。在海湾战争中,美国通过各种手段迅速建立起强大的反伊联盟,扮演了盟主的角色,表现出其处理国际事务的“领袖”作用;它把苏联撇在一边,无视许多国家和平解决海湾危机的建议和呼声,执意发动战争,充分暴露其支配、领导全球的野心;它仅以死亡286人的代价换来了战争的胜利,使美国在军事上重新恢复了信心,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多年来一直影响自己的“越南战争综合症”,使其干预国际事务的信心大增。海湾战争后,美国制定了“同时打赢两场局部战争”的新的地区防务战略,克林顿上台后更加快了独霸全球的步伐。[3]

海湾战争是冷战后首场大规模的现代化的局部战争。此战的轻松取胜使美国摆脱了多年来一直影响自己的“越战综合症”,增强其干预国际事务的能力和信心,助长其独霸世界的野心。海湾战争后美国对全球和地区事务的干涉和介入程度大大提高,如对波黑、索马里、海地等地区事务的干涉,以及实施北约东扩、制裁和武力打击伊拉克、发动科索沃战争等等,都是其推行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的具体步骤,不仅给地区安全带来了不利影响,而且也损害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对伊拉克影响

海湾战争给伊拉克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达二千亿美元。在美国对伊拉克的空袭中,重点轰炸了一些石油工业、交通等基础设施和一些重要的军事目标,给日后伊拉克的经济建设带来沉重的打击。军事上,伊拉克军队在海湾战争中整体作战能力损失三分之二以上,其中四十多个师被摧垮。伤亡人数达八点五万至十万人。伊拉克海军在这次战争中完全被摧毁。

在海湾战争爆发前,伊拉克凭借丰富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使其经济发展在中东地区处于中上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接近四千美元。而在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国内生产总值仅达到战前的三分之一,人均收入降至不足四百美元。

3.对世界影响

海湾战争加速了苏联的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终结,客观上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苏联在海湾危机和战争中的表现说明,它作为两极格局中的一极已名存实亡,昔日的超级大国只能听任事态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讲,美国在海湾战争中既是打伊拉克,也是在打苏联。海湾战争后,苏联最终解体,为两极格局画上了句号。美国在海湾战争中大获全胜,成为冷战后唯一的超级大国,但这并没改变世界基本力量的对比,相反,世界加速向多极化发展。

海湾战争显示出高技术武器的巨大威力,标志着高技术局部战争已经作为现代战争的基本样式登上了世界军事舞台。由于高技术武器的使用,使现代战争的作战思想、作战样式、作战方法、指挥方式、作战部队组织结构以及战争进程与结局等方面都出现了重大变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形成的传统战争观念产生以强烈震撼,促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研究未来新型战争的热潮,从而引发了一场以机械化战争向信息战争转变为基本特征的世界性军事革命!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高考历史】考前最终讲.选择题知识体系串联, 你需要知道这九要素

高考优秀名师课堂:高考历史 第一季 第4集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二(一)

《高中历史怎样进行有效的“第二轮复习”》海南省高考备考在线研讨示范课

高考历史辅导:高考真题古代史(3)

高考优秀名师课堂:高考历史 第一季 第19集 近代前期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潮流(一)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二)

高考历史核心考点之中国历代的治乱兴衰与重大改革

14 历史规律常识解题:高考历史与现代化模式解题独门秘籍之三

高考历史古代史专题精讲班_031

高考优秀名师课堂:高考历史 第一季 第14集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二)

高中历史《解读高考考点》姜俊萍

与“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海湾战争”相关文章

热门历史知识点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