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土地私有制-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历史知识点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土地私有制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土地私有制

查字典历史网 2017-07-21

查字典历史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土地私有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查字典历史网。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土地私有制

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形式是奴隶主土地所有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又先后形成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这三种土地私有制的共同特点是农业劳动者和土地占有者相分离,劳动者无地,有地者不劳动。土地所有者和劳动者处于对立地位,两者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此外,虽然也存在着处于从属地位的个体农民的私有土地,但往往成为大土地所有者兼并的对象。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土地私有制的形式

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最主要)和自耕农私有土地。(土地兼并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土地私有制与土地公有制的区别

公有制和私有制是所有制的两种类型。前者是说归国家所有,在我国表现为以国有制为表现的全民所有制(意思就是说,生产资料是归全民的,但是通过生产资料归属国家,来表现这种全民所有,因为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的国家)和集体所有制;而后者是说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打个比方,在中国拆迁可以随便拆,因为土地是国家的,所以国家说了算;在西方则不行,因为土地是私人的。

1956年改造前,土地是以小农所有制为主的私人所有制。就是说,土地被分成一份一份的,归农民所有,这个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完成的;56年改造后,土地收归国家,收归集体,土地属于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拥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农民种地种什么、种多少都由集体说了算。现在本质来讲,土地仍然是公有制。只不过为了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制度,就是国家把土地租给农民使用,由农民自主经营。最早出现在1956年的浙江,但是随即遭到批判,直到改革开放后重新在全国推行。另外现在北京地区出现了农村新公社的试验。

即土地本质上仍然是公有的,仍然是包产到户的,但是农民可以继续出租使用权,将土地集中交给一个集体进行经营,而农民按照土地比例收取报酬,这样是为了加快农村土地的集中经营。从本质来说,1956年以后,我国的土地所有制都是公有制。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土地私有制的好处

生产资料公有制式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具有关键性作用。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高考历史客观题主观化,主观题多样化,题型灵活多变该怎么作答?

高考优秀名师课堂:高考历史 第一季 第3集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三)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课堂教学视频实录-何小英

高考优秀名师课堂:高考历史 第一季 第4集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二(一)

白雪皎解析2016北京卷高考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提分技巧—古代史大题

高考历史提分技巧—古代史选择题

高考历史核心考点之中国历代的治乱兴衰与重大改革

高考优秀名师课堂:高考历史 第一季 第9集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三)

高中历史《解读高考考点》姜俊萍

与“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土地私有制”相关文章

热门历史知识点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