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辛亥革命-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辛亥革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辛亥革命

查字典历史网 2016-08-19

【摘要】:已经步入高三了,大家对各科的知识点掌握了多少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对大家有帮助。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905年孙中山、日本东京。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创办机关报《民报》

三民主义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民族)

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权)

平均地权:资本主义土地纲领(民生)

三民主义的评价:积极: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消极: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没有触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同盟会成立的意义: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武昌起义的爆发

时间:1911年10月10日。 参加力量: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结果: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3、中华民国的成立

成立: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五色旗为国旗;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政府:南京临时政府,是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目的:为限制袁世凯专权,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主要内容: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体制、责任内阁制。

性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意义: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③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④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⑤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⑥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影响

辛亥革命成功的依据是: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辛亥革命失败的依据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总结】:小编整理的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有帮助到大家吗?如果大家还需要了解有关学习的内容,请关注查字典历史网。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6课 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吴志华

高考历史一轮 世界现代史 第3讲 斯大林模式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4课《雄图霸业:商鞅变法》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雷管斌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李树全

2019全国高考志愿填报攻略 第50集 天津市高考历史三年本科录取排名

年北京中考历史卷真题解析(2)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关丽静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李晓慧

高考历史客观题主观化,主观题多样化,题型灵活多变该怎么作答?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1课《希腊先哲精神的觉醒》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汇报课

与“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辛亥革命”相关文章

热门学习指导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