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考点: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中考历史考点: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中考历史考点: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查字典历史网 2016-08-18

【摘要】中考是决定同学们是否能进入理想的高中院校的重要考试,查字典历史网为大家带来了中考历史考点: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供大家复习参考!

考点 27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俄国十月革命

1 、二月革命 1917 、 2

结果:①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②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主要权力)与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2 、十月革命

原因:①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依然进行罪恶的帝国主义战争;②镇压人民

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号召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反动统治

概况: 1917 、 11 彼得格勒

结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 人民委员会(列宁为主席)

意义:彼得格勒起义的胜利,推动了全国革命的胜利,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3 、苏维政府的革命措施

目的:巩固无产阶级政权

内容:①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②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③颁布《土地法令》;④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一战;⑤迁都至莫斯科

4 、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胜利 19181920 年

措施:①加强红军建设;②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意义: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巩固了政权

5 、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②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③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 、政治上 建立苏联 1922 年底

组成:最初由俄罗斯、外高加索、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组成;后扩大到 15 个加盟共和国

2 、经济上

( 1 )实施新经济政策 1921 年开始实施

原因:①国内战争结束,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②苏维埃政权首要任务是恢复发展经济

内容:①停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②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③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意义:到 1927 年,国民经济恢复到一战前的水平

( 2 )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

概况: 19281937 年 依据是两个五年计划 重点是发展重工业

内容:①工业化建设;②农业化集体化

意义: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3 、法制建设上

概况: 1936 年,颁布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意义:①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确立;②标志斯大林模式形成

三、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斯大林模式

1 、背景: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2 、评价:( 1 )积极:便于集中了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 2 )消极:①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②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③严重损害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④经济粗放发展,效益低下,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以上就是由查字典历史网为您提供的中考历史考点: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希望给您带来帮助!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陈苗苗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8课 音乐与美术 课堂教学视频实录-王利森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张颖

高晓艳 《中考历史选择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课堂实录

高考历史一轮 世界现代史 第3讲 斯大林模式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3课《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课堂教学视频实录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课堂实录视频-国级优课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日本仿效唐制的改革》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薛敏强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三单元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曹卿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课《孔子与老子》课堂教学视频实录-王晓华

与“中考历史考点: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相关文章

热门学习指导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