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2012中考历史考点汇总(2)
查字典历史网提供大量中考资料,在第一时间更新中考资讯。以下是2012年中考历史考点汇总:
51.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只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产生阶级,只要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就必然产生阶级,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随着阶级的消灭而消灭。
52.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文字的出现。
53.中国古代社会的科技文化成就――首推四大发明
54.工业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的胜利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
55.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性质没有改变。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仍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56.生产力包括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劳动者,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57.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决定的其他两个方面(人们在生产关系中的相互地位、产品如何分配)。
58.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进最终会战胜资本主义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制度需要经过长期斗争)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将长期共存和斗争。
59.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10月1日)
6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
61.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56年底)
62.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63.没有******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
64.中国******80多年的光辉历程告诉我们,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65.中国******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小康)
67.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69.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素质偏低。
70.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71.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72.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不利于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对外开放可以促进我国的发展,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
73.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和基础――稳定(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改革是发展的动力,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74.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根本任务+根本目的)
75.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实现共同富裕
76.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坚持计划生育
77.面对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我们的对策――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78.21世纪我们面临的三大任务―― 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二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一国两制),三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7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国经济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80.新世纪的三大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
81.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协调才能使社会持续发展。
82.四大工程(青藏铁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是国家经济建设成就,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社会可持续发展。
83.当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84.发展教育和科学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切实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85.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家庭、学校、社区等)。
86.我国正在大力曲径基础教育改革,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87.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
88.解决环保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减少和不使用农药、化肥,保持生态平衡;要求工厂实行达标排放,并加强对三废的治理,要求汽车使用无铅汽油,减少尾气的排放;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等。
89.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建设富强(经济)、民主(政治)、文明(文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90.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
91.青少年时期是成才的最佳时期,要立志成才。
92.霸权主义是当今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93.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94.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艰苦奋斗)
95.不同发展阶段的人们对社会理想的追求不同,当代青少年要树立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信念。
时代赋予当代中国青年的崇高使命是――振兴中华,实现跨世纪的宏图伟业
96.当代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97.增强民族创新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
98.当前要一手抓抗击非典这一头等大事,一手抓经济发展这个中心不动摇。
99.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基础是――人民当家做主。
10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测评新课程自主学习与测评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三国鼎立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美国的诞生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新课程自主学习与测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0课“秦王扫六合”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新课程自主学习与测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新课程自主学习与测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华夏之祖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评新课程自主学习与测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新课程自主学习与测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