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中考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

中考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

查字典历史网 2016-08-18

摘要:为了帮助大家扎实的复习备战中考,查字典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中考历史重要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复习学过的知识,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复习!

1.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鸦片战争的爆发

明朝中叶以后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在清朝前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由于各种原因,资本主义因素在中国社会内部的发展十分缓慢。鸦片战争前,中国仍然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国家。清朝统治后期,政治逐渐腐败,土地集中,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当清朝的封建统治走向衰落的时候,世界资本主义正处在上升阶段,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英、法、美等,其中英国发展水平最高。为了争夺原料和市场,这些国家积极对外侵略。19世纪初,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只开放广一地同外国通商,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英国资本家把鸦片运到中国来,以掠夺中国的白银,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官僚、地主吸食鸦片,造成政治更加腐败。士兵吸食鸦片,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道光皇帝为了维护其统治,派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林则徐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以后,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以上就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中英《南京条约》

1.签订时间:1842年8月。

2.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在五处通商口岸派驻领事;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由两国商定。

3.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的附件。英国从中又取得了建立租界的权利和领事裁判权,以及片面最惠国待遇。

《南京条约》和附件的签订,破坏了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以及关税自主权和司法权,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给中国造成严重的危害。【领事裁判权】

帝国主义国家侨民不受居留国法律管辖的特权。主要内容是:该侨民在居留国犯罪,或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时,只由其本国在居留国的领事或法庭依其本国法律审理。这是帝国主义压迫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一种特权制度。旧中国从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起,英、美、法、俄、日等相继取得过这种特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亦称片面最惠国条款。在国际条约中,缔约双方互相享受对方已经或将要给予第三国的同等的条约权利(一般包括通商、航运、税收、投资、居住等方面),这种待遇称最惠国待遇;仅缔约一方享受这种权利,而并不给对方以对等的权利或利益者,则为片面最惠国待遇。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规定:中国今后如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准英人一体均沾,即为中国近代给予外国侵略者片面最惠国待遇之始。

【租界】

帝国主义国家在半殖民地国家的城市或通商口岸,强划一部分区域,所有行政、财政、警政、市政等均归掌管,称为租界。租界既有一国单独掌管的,如旧中国在上海、杭州等地的日租界也有几国共管的,如旧上海的公共租界。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以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而结束。南京条约中关于香港的割让,破坏了中国领土的完整。关税协定,破坏了中国的关锐自主权。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破坏了中国的司法权,扩大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权益。后来,英、法等国相继在上海等地开辟租界,并以租界为据点,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加强对中国的控制。经济方面,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战后,鸦片走私更加严重,白银外流,银价上张,劳动人民负担又大大加重。五口通商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品开始倾销到中国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小农经济逐渐破产。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矛盾中的主要矛盾。此后,中国革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因此,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旧民主主义革命:

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产阶级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79年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英法联军劫焚圆明园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联军司令部下令,官兵可以自由抢劫三天。这群贪婪凶残的强盗,把园内的金银珠宝洗劫一空,凡是搬不动的就棒打棍敲,任意毁坏。英国《泰晤士报》的随军记者从北京发回的通讯写到: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时计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一个名为赫里斯的英国军官,第一次抢到一个缕金花盆,盆中栽着一株高1英尺的黄金树,树上挂着以红玉为核心的蓝宝石果子。他将这个金花盆和其他宝物,装了七大筐,归为己有。第二次,他又抢到一座7英尺高的金塔和大批宝物。10月11日,英国侵略者又组织了一支1200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的庞大抢劫队,再次洗劫圆明园。10月18日清晨,英国骑兵团3500人,开进圆明园,手执火把,到处纵火。据当时记载:倾刻工夫,几十处地方,都冒出了一缕缕的浓烟密雾,不久这缕缕的烟,聚成一团团的烟,后来又集合为弥天乌黑的一大团,万万千千的火焰,往外爆发出来,烟青云黑,掩蔽天日,所有庙宇、宫殿、古建筑,被视为举国神圣庄严之物,其收藏着的历代富有皇家风味的精美物品,都付之一炬了。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后果

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和加深第一次鸦片战争所取得的侵略权益,性质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相同,也可以说它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所以把这次战争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次战争的结果是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中国沿海各省,并深入到内地。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这次战争后,资本主义国家与清政府共同勾结起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气壮山河的天京保卫战

1864年6月,天京城内只有3万人,除居民外,太平军不过万人,能守城战斗者不过三四千人。7月3日,地保城失守,敌军居高临下,整日炮轰,并加紧挖掘地道,埋炸药破城。19日,湘军炸塌城墙,蜂拥而入。守城的太平军高呼:弗留半片烂布与妖享用,与敌人展开寸土必争的巷战。许多太平军将士坚守房屋,用枪炮不断轰击敌人。就是到了无法再守的时候,他们毅然点燃炸药与敌人同归于尽,为天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守卫天京的太平军,给清军以重大杀伤。担负攻城主力的清将朱洪章后来在回忆这场战役时,心有余悸地写道:不易当年克此城,今朝却是信伤神。精兵四百遭全灭,壮士三千只半生。

湘军攻占天京城后,曾国藩给清廷的一份奏稿中也写道:与悍贼拼死鏖战之苦,实为久历戒行者所未见。自六月初一起,令各营轮攻,伤亡极多。如是半月,未尝一刻稍休,肉薄相逼,损伤精锐,不可胜数。总兵陈万胜、王绍羲、郭鹏程素称饶将,数日之内,次第阵亡,尤堪悯侧。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主观上: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领导集团内部犯了一些极为严重的错误。如进取心逐渐减退,大兴土木严格等级制度,越来越脱离群众,最后严重到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和滥杀,以致石达开率兵出走,严重地削弱了自己的力量,葬送了太平天国革命的大好形势,使革命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在用兵方略上也有一些错误,如派兵北伐,但准备不足,使北伐军孤军深入,没有后援,最后全军覆没。另外在指导思想上,利用拜上帝会,虽在一定时期内起了组织动员群众的作用,但迷信宗教,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客观上:由于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也是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它建立了政权,颂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分配土地制度和其他改革措施。这个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年龄都可以分到一份田地,目的是想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这种冲击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纲领性文献是前所未有的。洪仁写了《资政新篇》一书,提出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主张。反映了鸦片战争以后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在农民战争中,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这更是前所未有的。太平天国组织了强大的武装─太平军。太平天国的坚持战斗了14年,势力发展到18省,先后攻取600多座城市。在太平天国的防御战中,几次打败外国侵略军和洋枪队。在上海附近,击毁敌营130多座。在浙江的一次战斗里,打死了洋枪队头目华尔。农民战争打击了外国略者,也是前所未有的。太平天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它建立了政权,颂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分配土地制度和其他改革措施。这个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年龄都可以分到一份田地,目的是想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这种冲击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纲领性文献是前所未有的。洪仁写了《资政新篇》一书,提出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主张。反映了鸦片战争以后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在农民战争中,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这更是前所未有的。太平天国组织了强大的武装─太平军。太平天国的坚持战斗了14年,势力发展到18省,先后攻取600多座城市。在太平天国的防御战中,几次打败外国侵略军和洋枪队。在上海附近,击毁敌营130多座。在浙江的一次战斗里,打死了洋枪队头目华尔。农民战争打击了外国略者,也是前所未有的。太平天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历史主要知识点总结(2)

洋务运动和中法战争

总理衙门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外事机构,简称总理衙门。1861年1月,由恭亲王奕奏请设立,由奕等充任事务大臣。总理衙门最初主持外交与通商事务,后来扩大管理办工厂、修铁路、开矿山、办学校、派留学生等,权力越来越大,成为清政府的重要决策机构。它一成立,就正式委任英人李泰国为总税务司。1863年李泰国离任回国,由英人赫德继任达40年之久。总理衙门首任事务大臣均为清朝贵族,且与外国侵略者关系密切,使总理衙门实际成为外国侵略者控制清政府的总枢纽,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总理衙门存在了40年。其间,奕任首席大臣28年,庆亲王奕任12年。直到1901年,据《辛丑条约》第12款规定,改为外务部,仍位列六部之首。

慈禧太后的主要政治活动:

①1861年,慈禧太后发动宫廷变,夺取了清朝的最高统治权。此后、即向英、法等国借师助剿,联合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②在对外关系方面,她对外国侵略采取了妥协退让的态度,是不抵抗派的代表人物。在她主持下的清政府,先后和外国侵略者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中法新约》、《中俄改订条约》、《中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大量领土主权,巨额的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担,特别是《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变成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③是顽固派的代表人物,她极力反对戊戌变法运动,并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宣布亲政,废除新法,逮捕维新派,杀害了戊戌六君子。④对义和团运动,她采取利用欺骗的手段,当八国联军进攻时,她又下令清军斩杀义和团,并请求八国联军助剿。⑤当革命形势高涨时,为挽救清王朝的灭亡,她玩弄了预备立宪的骗局。综上所述,慈禧太后在政治上是野心家、顽固派,在内政外交上,是对内镇压的刽子手,对外的妥协投降派

洋务派和洋务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在清统治阶级中出现了一些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的人,这些人被称为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他们以自强新政为名,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举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被称作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洋务运动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生产技术,中国出现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企业的利润,也吸引着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工业。因此,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些抵制作用。

洋务运动的评价

洋务派兴办近代工业初时是把平中国和敌外国相提的。前者反映了国内阶级矛盾,后者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同外国侵略者的矛盾。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已十分腐朽的清朝统治者处在内忧与外患频仍之时,洋务派只有依靠西方列强,共同镇压人民,才能维持其摇摇欲坠的政权。所以洋务运动实践的结果必然否定了敌外国。如果说洋务运动是一场改革,那么它只能是沿着半殖民地化的方向改革而已。这一点在所有列强都愿意支持办洋务的事实上得到证明。李鸿章说淮军遇到内地贼匪,自信能取胜,遇到外国进攻,胜负即不可知洋务大员丁日昌说,他的船炮可以靖内匪,不能御外侮。洋务运动进行了30年,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却在自强求 富的口号下,养肥了我国第一代军阀集团。

洋务派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出现资本主义,甚至在其创办民用工业之时,一再表示不允许私人创办同类企业,对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但由于洋务派在中国封建制度下,引进了同封建生产关系所不相容的新的生产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必然在客观上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从而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这是不以洋务派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洋务派办民用工业,为了解决资金问题,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方式,吸收私人资本。这商股分即是民族资本主义因素。从70年代开始,更有一批官僚、地主、商人,直接投资于近代民用工业,终于使中国有了一点先进的生产能力,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也就促进了资产阶级的出现和无产阶级队伍的扩大。

此外,洋务派同顽固派的论争及其对顽固派的不彻底的批判,多少动摇了格守祖训的传统及纲常名教的绝对权威地位,对于学习西方,开了好的风气。又由于洋务派组织翻译了不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不同年龄和资历的留学生,因而培养了一批外交和科技人才,而介绍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对于促进民主思想的传播,也起到开一代风气的拓荒作用。在此基础上,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从洋务官僚中分化出一批我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

最后,洋务民用工业的兴办,部分地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如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1300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湖北官织布局开织后,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10万多匹。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见之事。

中法战争

马尾海战

1884年7月,法军闯进闽江口,行泊在福建水师基地马尾军港监福建水师,伺机破坏军港,击毁福州造船厂。8月法舰向港内中国军舰发动袭击,清朝水师仓促应战,士兵临危不惧奋勇还击。由于李鸿章妥协退让,不许轻言战事,福建船政大臣何如璋不做戒备,还禁止军舰移动,使福建水师损失惨重,中国军舰被击沉11艘,商船19艘,官兵牺牲700余人法舰又将马尾船厂及沿江炮台用炮轰毁,最后退出马江,清政府得到报告后,于8月26日才被迫下诏向法正式宣战

镇南关大捷

中法战争中的著名战役,又称谅山大捷。1885年初,法军大举北犯,清军放弃谅山、镇南关,逃回广西。清政府起用退职老将冯子材帮办广西军务抗法。冯子材在镇南关内关前隘构筑长墙,挖掘壕沟,据险扼守,多次击退法军进犯。3月底,法军分三路进攻镇南关,冯子材看到形势危急,身先士卒,跃出战壕,士兵们跟着冲上去,同敌人展开肉搏战,法军溃退。越南人民也赶来助战,中越军民合力围歼,击毙法军1000多人,法军狼狈南逃。中越军民乘胜追击,收复谅山等要地,取得巨大胜利。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镇南关大捷。

中法战争的结局──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从镇南关─谅山大捷来看,法国不是不可被战胜的。茹费里内阁的垮台,更说明法国是战败国。但正在胜利之时,李鸿章却乘胜即收,不仅下令停战、撤军,还与战败的对方订立丧权辱国的条约。相反,法国却在战争失利的情况下仍然达到预期的侵略目的。1885年4月6日,清政府下令停战、撤军,有关疆吏将领同声反对,表示不胜惶骇。冯子材力持不愿,电函并至,忠愤填膺,力主责法人以越地还之越王,方可班师。冯部撤兵之日,越南人民挽辔(pi,鞍辔)请留,痛哭不舍,许多人跟随冯军入关。中法战争这种结局的形成,在于清朝统治集团一味求和,正所谓和者朝廷之本心。这样,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结局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历史主要知识点总结(3)

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门户开放政策

1898年,美国正在进行与西班牙争夺菲律宾的战争,未能参与对中国海湾港口和势力范围的争夺。1899年9月和11月,美国政府先向英、德、俄三国,接着又向法、日、意各国提出所谓在华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美国承认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和它们已经得到的路矿等特权,同时要求列强在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对各国货物,一律由中国政府按照现行税率征收关税;在征收港口税、铁路运费方面,对别国船只、货物不实行差别待遇。当时,美国的工业正在迅猛发展,工业总产值以及钢铁、电力等许多主要方面的生产已经超过英、德、法各国而居世界首位。门户开放政策,是要列强开放在华租借地和势力范围,使美国享有均等的贸易机会,以免因排它性待遇而遭到损害。英国对美国的倡议表示有条件地赞同,俄国的答复故意含糊其辞,但不公然反对,其他国家则根据各自的情况作了相应的表示。美国利用其中的外交辞令,于1900年3月宣布它所提出的主张已为各国所接受。这样,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经过几年空前尖锐复杂的大争夺之后,终于在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基础上暂时取得表面上的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侵华的联合阵线。

日本蓄意挑起侵略中国的战争

1894年3月,朝鲜爆发了东学党(也称东学道,系秘密宗教团体)起义。5月31日,起义军攻占全罗道首府全州。朝鲜国王李熙要求清政府派兵镇压(当时清朝和李氏朝鲜有宗藩关系)。正在处心积虑寻找挑起战争时机的日本,也极力怂恿清政府出兵助剿。6月9日至11日,清直隶提督叶志超、太原镇总兵聂士成所部2400多人先后在朝鲜登陆,部署在汉城至公州一线。于是,日本以护送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回任的名义派出陆战队400人入朝,10日公然占领汉城,至16日已有8000余人进驻仁川、汉城一带。这时,东学党起义已趋平息,中朝两国为避免事态扩大,提出中、日都从朝鲜撤兵。但日本却无理提出改革朝鲜内政的方案,6月底驻朝日军骤增至15000人左右。在朝鲜局势日趋紧张的形势下,以慈禧太后李鸿章为代表的清政府决策集团竭力避战求和,寄希望于俄、英、德、法、美各国出面调停。7月23日凌晨,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发动政变,派兵攻占朝鲜王宫,扶植以大院君为首的亲日政府。两天后,大院君邀请日军驱逐在牙山的中国驻军,战争已是一触即发了。

大东沟海战

甲午中日战争中一次激烈的海上遭遇战,又称大东沟海战。1894年9月16日,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率舰队护送增援部队在鸭绿江口大东沟登陆。17日返航途中,在黄海海面受到日舰袭击,丁汝昌下令迎战。中国海军将士奋勇还击。旗舰定远号在管带刘步蟾指挥下击毁敌舰一艘,又击中日本海军军令部长乘坐的军舰,迫使其逃出战场。在激烈的战斗中,清军广大官兵奋不顾身,英勇杀敌。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率军英勇战斗,与舰同沉。这次战役中日双方互有损伤,北洋舰队主力尚存。黄海海战后,李鸿章为了避战求和,严令北洋舰队退守刘公岛,不准出战,因而坐失战机,招致1895年北洋舰队在威海卫全军覆灭

《马关条约》的危害

《马关条约》的内容,可概括为割领土、赔巨款、开四埠、设工厂四个方面。《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苛刻、对中国危害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①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不仅使大片领土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而且严重削弱了中国的国防,便利了日本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②巨额赔款,不仅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而且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经济危机。为偿付赔款,清政府不得不大借外债,帝国主义国家则通过附有苛刻条件的贷款,进一步控制清政府,使清政府更加依附于帝国主义。同时,这笔赔款,也增强了日本的侵略力量。③四个通商口岸的开辟,等于把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和江浙两省,向日本同时也向其他帝国主义开放,便于他们倾销商品,掠夺原料。④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这就直接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时,这条约规定也反映了帝国主义对中国输出资本的要求。而资本输出必然导致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和强租租借地。所以说《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

甲午战争后,出现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①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德国强租胶州湾,划山东为势力范围;俄国强租旅顺、大连,划东北为势力范围;法国强租广州湾,划广东、广西、云南为势力范围;英国强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和附近岛屿(今统称新界)、威海卫,划长江流域为势力范围;日本划福建为势力范围。②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美国见其他国家已在中国划定势力范围,也插足进来。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政府提出门户开放照会。内容主要有:美国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它们已经夺得的特权;要求在其他国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美国享有均等的贸易机会;要求中国内地全部开放,使帝国主义国家都享有投资权利。从此以后,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一天天扩大起来。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①在中国开设银行,发行纸币、吸收存款、经营汇兑和高利贷,争夺对中国的投资,外国开设的银行成为帝国主义对中国输出资本的主要工具。②向清政府发放借款,要清政府以海关收入和其他税收作保。通过这些借款,帝国主义不仅获取了高额利润,而且控制了中国的海关和税收,严重破坏了中国主权。③争夺在中国的铁路建筑权,通过在中国修筑铁路,控制了中国的内陆交通,他们控制的铁路伸展到哪里,侵略势力就扩展到哪里。④在中国投资设厂,利用中国劳动力和原料从事商品生产,剥削中国人民,赚取高额利润。⑤夺取在中国的矿山开采权。

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门户开放政策

1898年,美国正在进行与西班牙争夺菲律宾的战争,未能参与对中国海湾港口和势力范围的争夺。1899年9月和11月,美国政府先向英、德、俄三国,接着又向法、日、意各国提出所谓在华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美国承认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和它们已经得到的路矿等特权,同时要求列强在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对各国货物,一律由中国政府按照现行税率征收关税;在征收港口税、铁路运费方面,对别国船只、货物不实行差别待遇。当时,美国的工业正在迅猛发展,工业总产值以及钢铁、电力等许多主要方面的生产已经超过英、德、法各国而居世界首位。门户开放政策,是要列强开放在华租借地和势力范围,使美国享有均等的贸易机会,以免因排它性待遇而遭到损害。英国对美国的倡议表示有条件地赞同,俄国的答复故意含糊其辞,但不公然反对,其他国家则根据各自的情况作了相应的表示。美国利用其中的外交辞令,于1900年3月宣布它所提出的主张已为各国所接受。这样,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经过几年空前尖锐复杂的大争夺之后,终于在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基础上暂时取得表面上的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侵华的联合阵线。

日本蓄意挑起侵略中国的战争

1894年3月,朝鲜爆发了东学党(也称东学道,系秘密宗教团体)起义。5月31日,起义军攻占全罗道首府全州。朝鲜国王李熙要求清政府派兵镇压(当时清朝和李氏朝鲜有宗藩关系)。正在处心积虑寻找挑起战争时机的日本,也极力怂恿清政府出兵助剿。6月9日至11日,清直隶提督叶志超、太原镇总兵聂士成所部2400多人先后在朝鲜登陆,部署在汉城至公州一线。于是,日本以护送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回任的名义派出陆战队400人入朝,10日公然占领汉城,至16日已有8000余人进驻仁川、汉城一带。这时,东学党起义已趋平息,中朝两国为避免事态扩大,提出中、日都从朝鲜撤兵。但日本却无理提出改革朝鲜内政的方案,6月底驻朝日军骤增至15000人左右。在朝鲜局势日趋紧张的形势下,以慈禧太后李鸿章为代表的清政府决策集团竭力避战求和,寄希望于俄、英、德、法、美各国出面调停。7月23日凌晨,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发动政变,派兵攻占朝鲜王宫,扶植以大院君为首的亲日政府。两天后,大院君邀请日军驱逐在牙山的中国驻军,战争已是一触即发了。

大东沟海战

甲午中日战争中一次激烈的海上遭遇战,又称大东沟海战。1894年9月16日,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率舰队护送增援部队在鸭绿江口大东沟登陆。17日返航途中,在黄海海面受到日舰袭击,丁汝昌下令迎战。中国海军将士奋勇还击。旗舰定远号在管带刘步蟾指挥下击毁敌舰一艘,又击中日本海军军令部长乘坐的军舰,迫使其逃出战场。在激烈的战斗中,清军广大官兵奋不顾身,英勇杀敌。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率军英勇战斗,与舰同沉。这次战役中日双方互有损伤,北洋舰队主力尚存。黄海海战后,李鸿章为了避战求和,严令北洋舰队退守刘公岛,不准出战,因而坐失战机,招致1895年北洋舰队在威海卫全军覆灭

《马关条约》的危害

《马关条约》的内容,可概括为割领土、赔巨款、开四埠、设工厂四个方面。《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苛刻、对中国危害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①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不仅使大片领土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而且严重削弱了中国的国防,便利了日本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②巨额赔款,不仅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而且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经济危机。为偿付赔款,清政府不得不大借外债,帝国主义国家则通过附有苛刻条件的贷款,进一步控制清政府,使清政府更加依附于帝国主义。同时,这笔赔款,也增强了日本的侵略力量。③四个通商口岸的开辟,等于把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和江浙两省,向日本同时也向其他帝国主义开放,便于他们倾销商品,掠夺原料。④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这就直接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时,这条约规定也反映了帝国主义对中国输出资本的要求。而资本输出必然导致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和强租租借地。所以说《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

甲午战争后,出现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①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德国强租胶州湾,划山东为势力范围;俄国强租旅顺、大连,划东北为势力范围;法国强租广州湾,划广东、广西、云南为势力范围;英国强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和附近岛屿(今统称新界)、威海卫,划长江流域为势力范围;日本划福建为势力范围。②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美国见其他国家已在中国划定势力范围,也插足进来。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政府提出门户开放照会。内容主要有:美国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它们已经夺得的特权;要求在其他国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美国享有均等的贸易机会;要求中国内地全部开放,使帝国主义国家都享有投资权利。从此以后,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一天天扩大起来。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① 在中国开设银行,发行纸币、吸收存款、经营汇兑和高利贷,争夺对中国的投资,外国开设的银行成为帝国主义对中国输出资本的主要工具。②向清政府发放借款,要清政府以海关收入和其他税收作保。通过这些借款,帝国主义不仅获取了高额利润,而且控制了中国的海关和税收,严重破坏了中国主权。③争夺在中国的铁路建筑权,通过在中国修筑铁路,控制了中国的内陆交通,他们控制的铁路伸展到哪里,侵略势力就扩展到哪里。④在中国投资设厂,利用中国劳动力和原料从事商品生产,剥削中国人民,赚取高额利润。⑤夺取在中国的矿山开采权。

历史主要知识点总结(4)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公车上书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群情激愤,康有为、梁启超正在北京参加会试。康、梁邀集在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1300多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康有为写就上皇帝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各项主张,重点尤在变法。历史上称这次上书为公车上书。这是清朝史无前例的士人联合大请愿,它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强学会

清未维新派的政治团体。1895年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后,维新成为全国性的政治活动。8月由康有为发起,侍读学士文廷士出面组织强学会。入会者数千人,陈炽为提调,梁启超为书记员,康作《强学会叙》,痛陈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号召发愤图强。学会每隔数日集会一次,每次都有人发表演说。又附设强学书局,刊行《中外纪闻》,翻译西方和日本书籍,宣传维新主张,一些官僚见学会势盛,也纷纷表示资助,想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张之洞、刘坤一、袁世凯等都捐银入会。李鸿章也愿捐银2千两入会,因签订《马关条约》名声太臭,遭到拒绝。英国人李提摩太等也加入强学会。不久,康有为又组织上海强学会,吸收黄遵宪、汪康年、张謇、陈三立、梁鼎芬等人为会员,刊行《强学报》,与北京强学会相呼应。强学会由北京发展到上海,声势愈大。御史杨崇伊以私人堂会,将开处士横议之风上奏慈禧太后。1896年1月,兹禧太后强迫光绪帝下令封闭北京强学会。张之洞也停发上海强学会的经费。前者只活动了4个月,后者只活动了1个多月,便被扼杀了。

保国会

保国会的主要发起人是康有为和御史李盛铎。1898年4月17日,保国会在北京粤东会馆召开第一次会议,到会的官僚士大夫一二百人。康有为在会上演讲,历述帝国主义侵略日急,瓜分危机严重的事实。会上议定《保国会章程》30条。第一条说:本会以国地日割,国权日削,国民日困,思维持振救之,故开斯会以冀保全,名为保国会。它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在北京、上海设两总会,各省府县设立分会,略具政党规模。后来,保国会又在北京嵩云草堂、贵州会馆开过两次会。康有为将《保国会叙》榜于会所,并说:我四万万同气同种之胄,忍回视其奴隶牛马哉!他主张合群以救之,激耻以振之,厉愤气以张之,奔走呼救,以保一大国(《保国会叙》。梁启超也在4月21日演说保国会开会大意,说明瓜分危机,强调合群智以讲求之(光绪二十四年四月十二日《国闻报》)。保国会是御侮救亡的团体,它的成立具有爱国意义。保国会的规模比强学会大,后来列为四卿而参预新政的林旭、刘光第、杨锐等都是国会会员。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光绪帝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但维新派对经济、政治、文化的一些改革,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反对,并于9月21日,慈禧太后和荣禄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慈禧太后宣布亲政,下令搜捕维新派,废除变法法令,逮捕杀害戊戌六君子,戊戌变法失败了。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前后仅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因发生于戊戌年,也称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首先在山东爆发的原因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首先在山东兴起,决非偶然。第一,甲午中日战争期间,胶东半岛惨遭日本侵略军的野蛮蹂躏。第二,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山东又首当其冲。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把山东划分为它的势力范围。1898年,英国强占威海卫。德国侵略军在胶州湾地区动辄称兵压胁当地居民。第三,山东是外国教会势力猖獗的地区之一。甲午战后,山东有教堂1000多处,外国传教士150多人,全省108个州县中,72个州县有教会活动。广大群众对外国侵略者的仇恨情绪日益高涨。

扶清灭洋

扶清灭洋的口号最早始于1898年10月赵三多、阎书勤等领导山东冠县人民举行反教会斗争之时,其所用旗帜即标扶清灭洋四字。此后多数义和拳组织皆用为反帝斗争的口号。这个口号鲜明地反映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和要求,对于动员和吸引更多的人参加义和团的斗争有一定作用。在此之前,四川大足起义军于1898年春夏间提出顺清灭洋的口号。同年在湖北、云南的反教会斗争中也出现了保清灭洋的口号。这类口号在不同地区、不同组织中相继出现,与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密切相关。扶清的主要含义,可从义和团的有关文告中得到解释。《义和团告白》:保护中原,驱逐洋寇《增福财神告白》:上能保国,下能安民《马兰村坎字团告示》:扶清灭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国家而安于社稷,佑民于农夫而护村坊。可知扶清灭洋的主要含义是扶保中国,而不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正如义和团揭贴所说:先拆电线杆,后拆火车道,杀尽外国人,再与大清闹!(《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1辑,第133页)但是扶清灭洋又是一个模糊不清的口号。扶清的提法,在一定程度上麻痹了农民群众对清朝统治者施展阴谋手段的警觉。灭洋的提法,说明义和团运动存在笼统排外思想。扶清灭洋的口号,不是农民群众对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给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带来一定消极作用。

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暴行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分区占领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滔天罪行。1.烧杀:瓦德西到北京后住在慈禧太后原先居住的西苑仪鸾殿(后为怀仁堂),其内藏有珍宝极多。不久该殿即遭焚毁,据称这是偷盗者纵火灭迹。(北京)城破之日,洋兵杀人无算,但闻枪炮轰击声,妇稚呼救声。街上尸骸枕藉,洋兵驱华人舁而埋之,畚锸既毕,即将舁尸之人尽行击毙,亦埋坑中。大约禁城之内,百家之中,所全不过十室。今高门大宅,尚有虚无一人而遗尸未敛、蛆出户外者。

虽青屑、扬州十日记,何以过之!(《缘督庐日记》)2.抢掠:侵略军攻陷北京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北京居民所受之物质损失甚大,但其详细数目,亦复不易调查。(皇宫)最大部分可以移动之贵重物件,皆被抢去。(瓦德西《拳乱笔记》)第二次鸦片战争劫后残余的《永乐大典》,此次又失去三百零七册。此外遗失的珍贵图书经史子集等,共四万六十余本。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庚辛纪事》)3.凌辱妇女:联军尝将其所获妇女,不分良贱老少,尽驱诸表背胡同,使列屋而居,作为官妓。其胡同西头,当径设法堵塞,以防逃逸,惟留东头为出入之路,使人监管,任联军人等入内游玩,随意奸宿(《拳事杂记》)贵族崇绮,其眷属尽为联军所拘,驱诸天坛,数十人轮奸之。(《庚辛纪事》)

海兰泡事件

海兰泡位于黑龙江省瑗珲县黑河镇的对岸,原是一个中国的居民村。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被沙俄割占。1900年时,那里的居民约有3万人,其中大多数为中国人。7月15日,在沙俄军队大举入侵东北地区的同时,沙俄突然封锁黑龙江,不准中国人过江,并于当晚实行搜捕。7月16日至17日,沙俄军队把居住在那里的中国居民,不分男女老幼,强行赶到黑龙江边,走不动者都被杀死,7000多中国居民在江边被杀或被驱赶到黑龙江中淹死。死里逃生、泅回东岸者仅有80人。

《辛丑条约》

1.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俄、英、德、法、美、日、意、奥等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2.条约的主要内容: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保证严禁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3.《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帝国主义向中国勒索巨额赔款,本息合计达白银9.8亿两,成为中国人民的沉重负担。《辛丑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这样,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历史主要知识点总结(5)

辛亥革命和北洋军阀的统治

孙中山

孙中山(1866─1925年),名文,字逸仙,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人。1894年在檀香山组织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次年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会,准备在广州起义,事泄未成。1897年在日本奔走革命时化名中山樵,此后即以孙中山见称于世。1900年派人至惠州发动起义。1905年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确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提出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誓就职。2月13日,因革命党人与袁世凯妥协,被迫辞去大总统职务。其后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屡经失败。1924年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宣言,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遗体安葬于南京中山陵。

三民主义

1905年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就是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即建立民国,就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的政府;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就是国家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后来,孙中山又提出土地国有政策。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

兴中会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孙中山在入会誓词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奋斗目标,明确地把斗争矛头指向清朝反动统治。1895年2月,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2月下旬又在广州设立分会,准备在广州发动起义。由于计划泄露,起义尚未发动即遭清政府破坏,陆皓东等人被捕牺牲。孙中山被通缉,逃往国外。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1905年,兴中会与华兴会、光复会组成中国同盟会。

中国同盟会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简称同盟会。1905年8月,在孙中山的倡导下,以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大部分成员为基础。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通过《同盟会章程》,选举孙中山为总理,建立了领导机构,同时决定创办《民报》作为宣传革命的刊物。同盟会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同盟会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对推动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1911年11月,同盟会总部由东京迁到上海。1912年1月,又迁至南京,并由秘密转为公开,以巩固中华民国,实行民主主义为宗旨。1912年8月,宋教仁在北京联合几个资产阶级政党,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

黄花岗起义

黄花岗起义即辛亥三二九广州起义。1910年11月13日,孙中山在马来半岛的槟榔屿,召集黄兴等同盟会重要骨干会议,决定集同盟会精英,在广州发难,和清政府决一死战。会后进行分头准备,黄兴、赵声在香港成立起义领导机关──统筹部,并派人到广州附近各地,联络新军、防营、会党、民军,以备响应。同时在广州设立38处秘密机关,刺探敌情,转运军火,为起义作准备。原订4月13日起义,因发生同盟会员温生才8日单独行动,枪杀广州将军孚琦;吴镜运炸药被捕。原定起义被迫改期。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800名敢死队员分四路攻打两广总督衙门、小北门、巡警教练所和守南大门。黄兴率队攻入总督衙门,决心生擒两广总督张鸣歧。不料张越墙逃遁。由于敌众我寡,起义队伍得不到接应,各路队伍虽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彻夜相攻,但都先后失败。黄兴侥幸脱险。事后,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多方设法收殓烈士遗骸72具,合葬于城东红花岗,后改名黄花岗。1932年,查得此次死难烈士姓名达86人。由于习惯,人们仍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武昌起义

正当四川保路运动日益扩大的时候,湖北的革命团体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准备起义。起义的主力是倾向革命的新军。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的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提前起义。第二天起义军占领武昌。接着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胜。这一年是旧历辛亥年,因此,这次革命史称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的建立

1911年10月10日爆发了武昌起义。第二天,起义军代表和绅商代表举行会议,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在武昌起义胜利的影响下,湖南、陕西两省首先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25个省区中,已有15个省宣布独立。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革命要求有一个统一的领导机关。12月,各省都督府代表集会,决定以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孙中山被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接着,成立临时参议院。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建立起来了。1912年元旦,从这天起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五色旗为国旗。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后产生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简称《临时约法》。1912年2月8日至3月8日,临时参议院制订和通过。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订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要内容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言论、结社、集会、著作的自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力。《临时约法》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精神,具有进步意义。

袁世凯建立的封建军阀集团。1895年清政府命袁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归北洋大臣节制。1901年袁任北洋大臣,所建军队称为北洋军。1905年北洋军扩建成六镇(镇等于师)。辛亥革命后袁窃据大总统职位,培植党羽,形成控制中央和地方的军阀集团,主要将领先后有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曹锟、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还有一批北洋系官僚徐世昌、唐绍仪、赵秉钧、钱能训等。1916年袁死后,北洋军阀分裂成直、皖两系,另外,东北有奉系,云南有滇系,广西有桂等军阀。各系军阀之间为争权夺利不断发生混战。1926年皖系军阀段祺瑞被赶下台,1927年直系军阀被国民革命军消灭,1928年奉系军阀政府垮台,历时17年统治中国的北洋军阀从此覆灭。

二次革命

袁世凯做大总统后,宋教仁等准备由一个资产阶级政党组织责任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1912年8月,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国民党成为国内最大的一个政党。1913年3月,袁派人刺杀了宋教仁。这是袁世凯镇压国民党的开始。

江西都督李烈钧宣布独立。黄兴在南京宣布独立。接着,广东、安徽等省先后宣布独立。这就是二次革命。北洋军大举进攻江西和南京,李烈钧从湖口败退。9月初,北洋军攻陷南京,二次革命失败。

宋教仁

宋教仁(1882─1913年)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字初,号渔父,湖南桃源人。1904年与黄兴、剂揆一等在长沙组织华兴会,策动起义未成,流亡日本。1905年参加发起同盟会,任《民报》撰述。1911年初回到上海,任《民立报》主笔。旋与谭人凤等组织同盟会中部总会,决定以长江流域为中心谋大举。武昌起义后积极促成上海、江苏、浙江等地起义和筹建临时政府。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法制院总裁,参与南北议和。4月临时政府北迁,任农林总长,不久辞职。8月,联合统一共和党等几个小党派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被选为理事,并代理理事长。认为以前,是旧的破坏时期;现在,是新的建设时期。以前,对于敌人,是拿出铁血的精神,同他们奋斗;现在,对于政党,是拿出政治见解,同他们奋斗。1913年初在长沙、武汉、上海、南京等地先后发表竞选演说,主张成立责任内阁,制定宪法,反对袁世凯专权,深为袁所忌。3月国会召开前夕,被袁指使赵秉钧派人刺死于上海,年31岁。有《宋教仁集》。

护国运动:

帝国主义的侵略与袁世凯的卖国和复辟帝制活动,激起人民无比的愤怒。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第二年,他发表《讨袁宣言》,号召人民起来戮此民贼,以拯吾民。1915年底,在蔡锷、李烈钧的推动下,云南独立。他们组织护国军讨袁,许多省纷纷独立。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接着,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号召人民继续反袁。6月,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

护法运动

又称护法战争。段祺瑞驱逐张勋、重掌北京政府实权后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1917年7月,孙中山到广州揭起护法运动的旗帜。响应护法号召的国会议员先后有150多人到达广州,组织非常国会,选举孙中山为海陆军大元帅,成立护法军政府,进行讨伐段祺瑞的护法战争。1918年5月,由于参加护法军政府的西南军阀的阻挠破坏,孙中山被排挤,被迫离穗回沪,护法运动失败。

历史主要知识点总结(6)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大革命的兴起和失败

《新青年》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月刊。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1916年底迁到北京出版。这个刊物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俄国十月革命后,在陈独秀、李大钊主持下,《新青年》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地阵地。1923年6月,《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的理论性机关刊物,一直到1926年7月停刊,其间有几次休刊。

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在这次运动里,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且表现了伟大的力量;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五四爱国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民主主义革命:

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封建军阀,国民党反动统治为目的革命。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30年。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其中五四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条件

①阶级条件: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无产阶级队伍的发展壮大和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先决条件。②思想条件: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必备条件。五四运动前后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创办刊物,成立团体,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扩大了马史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③干部、组织条件:十月革命以后,中国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与工农群众相结合,成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从干部上,组织上为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举行。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李达等13人参加。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

大会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二大)

会议的召开: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二大。中心任务是制定的党的革命纲领。

主要内容:二大制定的党的最高纲领是建设共产主义;党的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香港海员大罢工

1922年初,香港海员为增加工资,改善待遇,举行大罢工1922年1月13日,香港海员为要求增加工资,取消包工制,改良待遇而举行的罢工。起初,只有1500人参加。后来,由于港英当局迟迟不答复工人群众的罢工要求,并以武力相威胁,激起工人气愤,便举行总同盟罢工,罢工工人增至10多万,约有几万海员陆续离港回广州。这次罢工,使香港海运、内河航运中断,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几乎完全停止,生活用品来源断绝,物价上涨,使繁荣的香港变成了死港。由于罢工得到各方面的支持,经过56天斗争,到同3月6日,终于迫使港英当局接受了工人要求,同意增加工资20%,宣布撤销封闭工会的命令,送还海员工会的会牌和物品,释放被捕工人,并抚恤被杀害的工人。罢工斗争取得了完全胜利。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爆发原因:工人每天要做14小时以上的苦工,工资不够维持生活。矿井里没有安全设备,工人的生命得不到保障。

简要过程:A.1922年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安源路矿1万多工人举行大罢工,提出增加工资等要求。B.李立三、刘少奇代表罢工工人同资本家进行谈判。

结果:资本家被迫答应了工人提出的保证工人的政治权利、改善待遇、增加工资等条件,罢工取得了胜利。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这次罢工是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爆发原因:1923年2月初,京汉铁路总工会在郑州举行成立大会。军阀吴佩孚派兵包围会场,不准工人开会。工人代表不畏强暴,毅然进入会场,庄严地宣布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当天,代表和来宾住所被反动军警包围,总工会会所被捣毁。为抗议军阀的暴行,争取工人的政治权力,总工会决定举行京汉铁路总同盟罢工。

简要过程:1923年2月4日,罢工开始,三小时内,全路车辆都停了下来。7日,吴佩孚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调动军队,疯狂屠杀京汉路各站工人。汉口江岸工人领袖共产党员林祥谦等在敌人屠刀下英勇就义。施洋被杀害。制造了二七惨案。

结果: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了。在反动军阀政府的高压下,各地工人运动和工会组织受到很大破坏、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中共三大

1923年,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认识到依靠一派军阀,打倒另一派军阀,革命是不能成功的,他开始寻找新的革命道路,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和建议,着手改组国民党。1923年初,孙中山发表《中国国民党宣言》,提出修改不平等条约等主张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同时,保持共产党员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1924年初,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党章和改组的具体办法;同意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正式决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大会宣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基本一致,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国民党一大选出了包括共产党人在内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会后,国民党吸收工人、农民和革命知识分子参加,成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革命统一战线的历史作用

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后,国共合作创办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革命培养了一批政治和军事的骨干力量五卅运动掀起了反帝斗争的高潮,省港大罢工坚持了一年零四个月才宣告胜利结束。农民运动迅速发展起来,为适应农民运动发展的需要,先后在广州和武汉举办了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干部。工农运动的发 展,动摇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基础。1925年7月,广东革命政府改组为国民政府,并以黄埔学生军为骨干,将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建立了党代表制度和政治部。2月和10月进行了两次东征,彻底消灭了陈炯明的反动势力,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广东革命根据地巩固后,又开始了北伐,由于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援,北伐战争迅速取得了胜利,把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在北伐胜利发展的同时,中国人民胜利地收回了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以上这些革命成果的取得,都与革命统一战线所起的作用分不开。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

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所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

这篇宣言,区分了三民主义的两个历史时代。在这以前,三民主义是旧范畴的三民主义,是旧的半殖民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三民主义。是旧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

在这以后,三民主义是新范畴的三民主义,是新的半殖民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三民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是新三民主义。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是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

这种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

第一,革命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必须是联俄的三民主义。现在的事情非常明白,如果没有联俄政策,不同社会主义国家联合,那就必然是联帝政策,必然同帝国主义联合。如果舍联俄而联帝,那就必须将革命二字取消,变成反动的三民主义。归根结底,没有中立的三民主义,只有革命的或反革命的三民主义。所有这些情形,就规定了革命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必须是联俄的三民主义,决不能是同帝国主义联合反俄的三民主义。

第二,革命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必须是联共的三民主义。如不联共,就要反共。

第三,革命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必须是农工政策的三民主义。不要农工政策,不真心实意地扶助农工,不实行《总理遗嘱》上的唤起民众,那就是准备革命失败,也就是准备自己失败。斯大林说:所谓民族问题,实质上就是农民问题。这就是说,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现在的抗日,实质上是农民的抗日。农民之外,中国人口中第二个部分就是工人。中国有产业工人数百万,有手工业工人和农业工人数千万。没有各种工业工人,中国就不能生活,因为他们是工业经济的生产者。没有近代工业工人阶级,革命就不能胜利,因为他们是中国革命的领导者。他们最富于革命性。在这种情形下,锩?娜?裰饕澹?氯?裰饕寤蛘嫒?裰饕澹?厝皇桥┕ふ?叩娜?裰饕濉H绻?惺裁匆恢秩?裰饕澹??敲挥信┕ふ?叩模??遣⒉徽嫘氖狄夥鲋?┕ぃ?⒉皇敌小盎狡鹈裰凇钡模?蔷鸵欢ɑ崦鹜觥?

由此可知,离开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是没有前途的。一切有良心的三民主义者,必须认真地考虑到这点。这种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革命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真三民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的发展,是孙中山先生的大功劳,是在中国革命作为社会主义世界革命一部分的时代产生的。

只有这种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才宣布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中的政纲,即其最低纲领,基本上相同。

黄埔军校(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开会期间,就下令筹备陆军军官校,指定位于广州黄埔岛上的广东陆军学校与广东海军学校原址作为校舍。1942年5月5日,军校第一期学生开始入学,6月16日正式开学。军校全称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2月改称为国民党中央军事治学校,因校址在黄埔,故简称为黄埔军校。这是我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学校,学校的学生是从全国各地招收的,大多是进步青年,第一期学员645人中有1/10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至1926年北伐战争前,军校招收学生五期,共约7400人,成为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和进行北伐战争的重要力量。

为创为这所军校,苏联政府资助200万元现款作为开办费,派了一批军事干部担任教官,并运来8000支步枪和500万发子弹。黄埔军校的建制是学习苏联红军的,设立了党代表和政治工作制度,后来推行到国民革命军各级部队中去,成为区别于过去一切旧军队的主要标志。同时也是使部队有旺盛战斗力的深得群众拥护的重要因素。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政治工作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五卅运动

爆发原因:1925年5月,上海日本纱厂资本家枪杀共产党员工人顾正红,还杀伤十多名工人。这一暴行激起了上海工人、学生和广大人民的极大愤怒。中国共产党决定把工人的经济斗争同反对帝国主义的政治斗争结合起来,在上海的租界举行反帝的宣传示威。

简要过程:A.5月30日,上海2000多学生在公共租界抗议帝国主义的暴行,英国巡捕逮捕了许多学生。下午,1万多群众聚集在南京路巡捕房门前,要求释放被捕学生。英国巡捕开枪镇压,打死打伤几十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B.5月31日,上海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上海总工会,领导工人斗争。总工会决定举行总罢工。C.6月1日,上海20多万工人举行总同盟罢工,几万学生罢课,大部分商人罢市。上海人民成立以总工会为核心的工商学联合会,统一领导反帝运动。D.英、日等帝国主义国家的军队遍布上海市区,镇压反帝运动。帝国主义还用毒竦手段压制民族资产阶级,分化反帝统一战线。同时还指使军阀镇压各地工人运动。

结果:为了保存无产阶级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决定在解决工人经济要求的条件下,同意复工。五卅运动掀起了各地人民反帝斗争的高潮。

省港大罢工

为了支援上海人民五卅反帝斗争,中华全国总工会派邓中夏、苏兆征去香港领导罢工。省港大罢工的简要过程:

1925年6月,香港十几万工人举行大罢工。香港当局用紧急戒严和封锁来对付罢工,罢工工人纷纷离开香港回到广州。一部分回到广州的香港工人,和广州工人、农民、学生、黄埔军校学生军等共10万多人,举行示威游行。当游行队伍经过沙面租界对岸沙基时,遭到英法帝国主义水兵的射击和军舰的炮轰,造成沙基惨案。

沙基惨案激起广州、香港人民的更大怒火,香港罢工工人迅速扩大到20多万人,在广州建立了省港罢工委员会,统一领导罢工,对香港实行封锁。省港大罢工坚持一年零四个月,1926年10月才宣告胜利结束。

独立团

北伐军独立团的前身,是周恩来从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中抽调的部分共产党员,和从各地调来的工人、农民建立的铁甲车队。根据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两广区委军事部决定扩大我党直接领导的革命军队,建立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独立团,以叶挺为团长,铁甲车队全部加入独立团作为骨干。周恩来还从黄埔军校调来不少共产党员到独立团担任各级领导,强调要把独立团培养成为一支可靠的有战斗力的革命军队。叶 挺认真执行党的指示,既重军事训练又重政治教育,1925年11月到北伐开始,短短半年多时间,独立团的战斗力迅速提高。在北伐战争中,这个团立下了赫赫战功。

叶挺

叶挺(1896─1946年),字希夷,广东惠阳人。著名军事家。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军事,1925年回国,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处长、独立团团长。北伐战争中在汀泗桥、贺胜桥击溃吴佩孚主力,威震中外,获得北伐名将的声誉。第四军被人民称颂为铁军。1927年参加领导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新四军军长,指挥部队挺进华中敌后,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41年在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当局扣押,在狱中坚贞不屈,坚持斗争。1946年3月4日被营救出狱,4月8日由重庆返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于山西省兴县黑茶山而遇难。

冯玉祥(1882─1948)

原名基善,字焕章,安徽巢县人。1892年入伍。1902年升为副目(即副班长),后逐级晋升,当过哨长(即排长)、司务长、营长等职。1911年在河北滦州起义,响应辛亥革命。民国初年升任旅长。袁世凯称帝时,参加讨袁行列,迫使陈宦宣布四川独立。1916年带队攻入北京城,平定了张勋复辟。1918年开始和孙中山交往,并任湘西镇守使。1921年任中央陆军第十一师师长,不久又被推为陕西督军。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奉系失败,直系控制中央政权,冯玉祥任河南督军,后调任陆军检阅使。1924年10月23日,乘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之机,发动北京政变。将所部改组为中华民国国民军,自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并电邀孙中山北上主持一切。后由于受奉、皖系压迫,离开北京。于1926年5月赴苏联考察,在此期间正式加入国民党。北伐开始后回国,9月17日率部在绥远五原誓师,宣布所部集体加入国民党,向甘、陕、豫进军,提出固甘援陕,联晋图豫的八字方针。

1927年5月冯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冯任总司令。6月1日占领郑州。此后参与了蒋介石、汪精卫的反共活动,反对工农运动,成为新军阀之一。1929年起,因与蒋介石集团发生利害冲突,举兵反蒋,先后爆发蒋、冯战争和蒋、阎、冯中原大战,结果失败。此后他居住在山东泰山。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主张抗日,呼吁:倭寇蓄意亡我国家,灭我种族;我们抗战则生,不抗战必死。1933年5月,不顾蒋介石的反对,再次与中国共产合作,在张家口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由于日、蒋联合进攻,同盟军只坚持三个多月就失败了。他再次上泰山居住。1935年12月应蒋介石之请,出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和宋庆龄、何香凝等一起向蒋介石提出恢复孙中山三大政策的主张。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三、六战区司令长官,参加领导八一三上海抗战。抗日战争时期,因不满蒋介石的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政策,而受到蒋的排斥。这促使冯更亲近共产党,靠拢人民,坚持抗战。他利用各种方式宣传抗战和民主。抗战胜利后,继续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反对蒋介石的内战、独裁和卖国政策。1946年8月赴美国考察水利。次年11月15日在美国发表《我为什么与蒋决裂?》的文章,宣告和蒋介石彻底决裂,并强烈谴责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1948年元旦,与李济深、何香凝等发起组织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香港成立,被推选为中央委员、政治委员会主席。同年9月1日,在回国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途中,在黑海因轮船起火遇难。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有关情况

1927年3月20日,北伐军逼近上海附近的龙华。中共江浙区委作出了为夺取第三次武装起义的最后胜利而奋斗的决议,并成立了起义指挥部,设在闸北宝山路南端一所房子里。周恩来担任总指挥,当时他是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书记兼江浙区军事委员会书记。指挥部队真整顿了起义队伍,并根据敌人力量的强弱,将作战划分为七个区域,由各区党的负责人任指挥。起义前10天,党发动铁路工人罢工,切断了上海敌军的各种援助。

3月21日午12时,上海总工会发布总罢工令,80万人当即罢工。七个区域于1小时内共同行动并立即转入武装起义,浦江两岸,到处是枪炮声和喊杀声。起义工人占领兵营、警察局,夺来了枪支弹药,广大群众纷纷助战,周恩来奋不顾身地在前线指挥作战。在工人武装的打击下,敌人迅速土崩瓦解,当晚占领了除闸北外的六个区。至23日,武装起义取得最后胜利,解放了上海。计消灭敌人军队、警察5000多人,收缴枪支5000多,敌上海警备司令毕庶澄仓惶逃入租界。

蒋介石叛变革命(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的党徒指使一批全副武装的流氓,冒充工人,袭击各区工人纠察队。随后,又借口工人内讧,派反动军队缴了工人纠察队的枪,打死打300多工人。当天下午,一批流氓占领上海总工会。

第二天,总工会召开工人群众大会,提出发还枪支,肃清流氓反革命分子的要求。会后进行游行示威。当游行队伍走到宝山路的时候,蒋介石的反动军队用机枪向手无寸铁的工人群众扫射,宝山路血流成河。同时,总工会被查封,共产党员、工人领袖和革命群众被捕杀。仅三天内。就有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踪。这就是骇人听闻的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接着,蒋介石指使党徒在许多地方进行大屠杀。4月,军阀张作霖在北京杀害了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

武汉七一五分共会议

汪精卫等人不顾以宋庆龄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的反对,于7月14日夜间举行分共会议。汪精卫在会上作了以分共为主旨的报告,煽动仇共反共,并提出对于参加国民党的共产党员应有处置的方法,一党之内不能主义与主义冲突,政策与政策冲突,更不能有两个最高机关,就是说国共应该分家了。会议最后通过了分共的有关决议和命令,其中宣称:中央党部应制裁一切违反本党主义政策之言论行动,凡名列本党之共产党员,在本党各级党部、各级政府及国民革命军中有职务者,应自即日起声明脱离共产党,否则一律停止职务,在国民革命时期内,共产党员不得有碍国民革命之活动,并不得以本党名义,作共产党之工作。这次会议后,7月下旬起,汪精卫一伙由和平分共发展到武力清党,狂叫对付共产党要用对付敌人的手段对付,捉一个杀一个。把他们一个个抓来枪毙,开始了对共s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大屠杀。

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的主要表现

1.发表《资产阶级革命和革命的资产阶级》、《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等文章,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作了完全错误的分析,主张由资产阶级来领导革命,放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丢掉农民。形成了右倾投降主义的理论基础。

2.为蒋介石的反革命活动辩护。在蒋介石紧锣密鼓准备反革命政变之时1927年4月5日,陈独秀和汪精卫在上海发表了《汪精卫陈独秀联合宣言》,言国民党领袖将驱逐共产党,将压迫工会与工人纠察队,这类谣言,不审自何而起。国民党最高党部全体会议之决议,已昭示全世界,决无有驱逐友党摧残工会之事。还说要同蒋介石开诚合作,如兄弟般亲密,并要群众不听信任何谣言。这个宣言,帮助了蒋介石,解除了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思想武装。

3.下令解散工人纠察队,解除农民武装。1927年6月底,汪精卫叛变革命的迹象已昭然若揭,陈独秀仍一味顺从他的要求。下令将纠察队全体解散。所有前领枪弹,并经交存政府。汪精卫诬蔑农民自卫军引起地方恐慌,陈就下令解除农民自卫军武装。

4.向汪精卫集团全面投降。1927年6月30日,陈独秀操纵中共中央扩大会议,正式通过国共合作十一条决议。主要内容:(一)承认国民党当然处于国民革命之领导地位。国民党中的共产党分子,虽然参加政府工作,而只是以国民党员的资格参加,不是以共产党员资格参加(现在参加政府工作之共产党分子,为图减少政局之纠纷,可以请假)。(二)工农等民众团体均应受国民党党部之领导与监督,工农等民众运动之要求,应依照国民党大会与中央会议之决议案及政府公开之法令。(三)工农武装队均应服从政府之管理与训练。武汉现有之武装纠察队,为避免政局之纠纷与误会,可减少或编入军队。这个决议,取消了共产党的独立性和对革命的领导权,出卖了人民政权和人民武装,是一个向国民党汪精卫集团全面投降的纲领。

历史主要知识点总结(7)

7、土地革命

蒋介石

蒋介石(1887──1975)原名瑞元,又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他早年先后就读于保定军官学校、日本振武军校,在日本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爆发后,蒋介石由日本回国,投沪军陈其美门下。1913年,他参加二次革命,失败后亡命日本,1917年加入中华革命党。1918年,孙中山命他赴粤军帮助陈炯明。1922年陈炯明叛变,蒋介石到永丰舰随侍孙中山。1923年8月,蒋介石奉孙中山之命,去苏联考察军事。1924年,他任广东革命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黄埔军校校长。他指挥两次东征,任国民军第1军军长。1926年1月,他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同年制造了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排斥共产党。6月,他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率军北伐。1927年,蒋介石反革命政变,背叛革命,接着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年底,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结婚。1928年,蒋介石出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军事委员会委员长。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命令东北军不抵抗。与此同时,他却坚持反共内战,多次组织国民党军队围剿红军。1936年,西安事变以后,他被迫同意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联合抗日。1938年,蒋介石任国民党总裁,1939年任国防最高委员会主席。1942年他又担任盟军中国战区最高司令官。抗战胜利以后,蒋介石推行假和谈、真内战政策,于1946年7月发动全面内战。1948年4月召开行宪国大蒋介石任总统,实行独裁统治。1949年1月,他被迫下野。同年,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垮台,蒋介石率残部退居台湾。1950年3月,他任台湾国民政府总统,至终。1975年4月5日卒于台湾。

宁汉合流

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后,形成宁、汉两个政权激烈对抗的局面。1927年7月中旬,冯玉祥出面调停,致电蒋介石、汪精卫,提出在开封举行会议,解决争端。南京国民政府中的胡汉民派和桂系军阀李宗仁、白崇禧等,趁机联合汪精卫,孤立蒋介石,以实现宁汉合作,此时,蒋桂矛盾激化,桂系军阀移兵南京四周。蒋自知处境不妙,于8月13日突然宣布下野,3天后宣布辞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之职。蒋介石下台使宁汉合流加快,8月25日,武汉国民政府宣布迁都南京。但汪精卫又受到攻击,不得不以对于共产党防制过迟自劾下野。随后,宁、汉、沪(西山会议派)三方组成中国国民党中央特委会,为国民党临时最高权力机关。9月,特委会改组南京政府,宣告武汉政府和南京政府合并,宁汉合流至此完成。

张学良

张学良(1901── ),辽宁海城人,字汉卿。奉系军阀张作霖的长子。曾任奉军营长、团长、旅长、军长等职。1928年6月张作霖被炸死后,任东北保安总司令。年底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1930年中原大战时,率军进关支持蒋介石,被蒋委任为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执行蒋的不抵抗政策,后被当作蒋介石的替罪羊予以降职。1933年引咎辞职,出国考察。年底回国,任鄂豫皖剿匪副总司令、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代行总司令职权,指挥剿共,但屡遭红军打击。他意识到,要抗日不能不联合共产党。终于,他同中国共产党取得联系,并同意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他曾被国民政府授予陆军一级上将衔,担任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多种高级职务。1936年12月12日,与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亲送蒋介石回南京,被蒋介石扣押软禁。全国解放前夕,被蒋介石解往台湾,长期软禁。近年才恢复自由。1988年张学良看《西安事变》电影后,作怀乡诗一首:万里碧空孤行远,故人行程路漫漫。少年鬓发今已老,唯有清风今又返。表达了他对大陆故乡的怀念之情。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起义军万余人在江西南昌起义。经过5个多小时的激战,全歼守敌1万多人,占南昌。随后,起义军南下作战,在遭到挫折后,剩下的部队一部分由朱德、毅率领转战湘南,一部分转入海陆丰地区。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8月1日,成为中国人民革命军队诞生的光荣节日。它使中国革命进入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瞿秋白、李维汉、邓中夏、毛泽东、蔡和森、张太雷、任弼时、苏兆征、邓小平等22人。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和两个苏联同志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由瞿秋白主持,李维汉任会议主席,进行了一天。会议先由新来中国的共产国际代表罗明那兹作《党的过去错误及产新的路线》的报告和结论。接着,瞿秋白代表中共中央常委做了《关于党的任务和工作方针问题的报告》。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等做了重要发言。毛泽东强调: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会议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形势,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指出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给中国革命事业带来的严重危害。会议还讨论了国共两党关系、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等问题,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和其他决议。最后,会议撤销了陈独秀的总书记职务,选举瞿秋白、苏兆征、李维汉、向忠发等九人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邓中夏、周恩来、毛泽东等7人为政治局后补委员。八七会议是一个转折点,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从而为挽救革命,挽救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这次会议在反对右倾错误的时候,没有注意防止左倾情绪的滋长,给后来的中国革命带来极大危害。

秋收起义

八七会议以后,毛泽东把湘赣边境工农武装力量编为工农革命第一军第一师,并于9月9日开始秋收起义。工农革命军从修水、铜鼓、安源分三路进攻长沙。由于敌人势力强大,革命军遭到挫折,退到浏阳文家市。毛泽东根据当时形势,决定把革命重点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始向井冈山进军。

广州起义

1927年12月11日,张太雷、叶挺、恽代英、叶剑英等,在广州领导了起义,成立了苏维埃政府,颁发了革命纲领。起义军民经过三昼夜的浴血奋战,最后被国民党反动派镇压。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光荣牺牲。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向反革命势力进行的又一次积极的、英勇的反击。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位于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罗霄山脉中段,是1927年10月由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开创的。1928年4月,朱德、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会师。两军会合后,组成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随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5月,湘赣边界召开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了毛泽东任书记的中共湘赣边界特委。会后,成立了袁文才任主席的湘赣边界苏维埃政府。10月,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后,谭震林任边界特委书记。11月,红四军第六次党代表大会后,朱德任军委书记。红军粉碎了敌人的多次会剿,根据地得到扩大,全盛时期包括宁冈、永新、莲花三个全县,吉安、安福两县一小部,遂川县北部和酃县东南部。同年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到达井冈山,壮大了根据地的武装力量。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后,彭德怀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湘赣革命根据地。

王明

王明(19041974年)原名陈绍禹,安微六安人。早年参加过学生运动,在五卅运动中加入国民党。1925年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回国。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又随米夫去苏联,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任教。在这期间,他在米夫支持下,搞宗派斗争,打击异已,逐渐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其思想左倾,教条主义严重。1929年10月回国后,任《红旗》编辑,发表左倾思想的文章。1930年底借批立三路线,提出一个比立三路线更左的政治纲领。1931年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上,在国际代表米夫的支持下,选入中央政治局,很快又补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取得了中央领导权。1931年6月,总书记向忠发被捕叛变,米夫以国际名义指定由王明为代理书记。党内开始了第三次左倾错误的统治。同年9月,党中央机关遭到破坏,王明随米夫去苏联,任中共驻国际代表。王明去苏联前指定中央由博古负责。博古执行的仍是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给革命带来很大的危害。抗日战争开始后,王明又回到国内,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他主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放弃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抗战初期在武汉任长江局书记时给党带来很大损失。1942年党整风运动时,王明态度恶劣,拒绝参加整风。七大时为了团结他,仍选他为中央委员。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明任政务院政法委员会副主任。1956年去苏联定居,以后化名马马维奇、波波维奇撰文歪曲我党历史,攻击毛泽东思想。1974年3月病逝于莫斯科。

博古

博古(19071946年),即秦邦宪,江苏无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党组织选派他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5月,他回国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宣传部长、书记。1931年1月,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他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9月,任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主要负责人。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他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继续负责中央领导工作。他在1931年至1935年主持中央工作期间,执行左倾冒险主义政策,导致党在白区工作的损失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5年,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他被免去党的主要领导人职务。1936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博古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1938年,他又任中央长江局和南方局组织部长。1941年,中央调他回延安,任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主任,主持《解放日报》和新华社工作。1945年,在中共七大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中央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赴重庆参加国共谈判。1946年4月8日,他乘飞机返回延安,在山西省兴县黑茶山因飞机失事遇难。他译著有《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卡尔马克思》等。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兵力、200架飞机,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及临近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剿,企图逐渐消耗红军,缩小根据地,最后寻求红军主力决战,消灭红军。这时,左倾分子全面否定了毛泽东制定的的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错误地用阵地战代替游击战和运动战,用所谓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反围剿开始时,国民党军占领黎川。红军在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下,先是实行军事冒险主义,企图收复黎川,御敌于根据地之外,令红军北上迎敌,进攻黎川以北硝石、资溪桥等白区敌之坚固阵地,结果屡战不胜,丧失了主动权。1934年4月广昌一战,红军损失很大。国民党军队向根据地中心进攻,左倾分子又实行防御中的保守主义,六路分兵,全线抵御,以堡垒对堡垒,短促出击,大打阵地战,同敌人拼消耗,使红军东堵西截,完全陷于被动地位。在反围剿中,毛泽东曾先后指出红军主力突进到以浙江为中心的苏浙皖赣地区和湖南中部去,以打破敌人围剿的正确建议,但左倾分子拒不接受。这样,红军经过一年苦战,终于未能打破敌的人的围剿。最后,左倾分子又实行逃跑主义,于1934年10月,仓促决定中央领导机关和红军主力退出根据地,进行长征。

遵义会议

中共中央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政治局委员秦邦宪(博古)、张闻天、周恩来、毛泽东、朱德、陈云,候补委员王稼祥、刘少奇、邓发、何克全(凯丰)参加会议的还有邓小平(秘书长)及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列席会议的有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和翻译伍修权等。秦邦宪主持会议,并作了关于反五次围剿的总结报告,不承认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严重错误,并极力为左倾冒险错误辩解。周恩来做了副报告。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对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以来的左倾错误进行分析和批判。张闻天、王稼祥、朱德、李富春、聂荣臻、彭德怀等在会上发了言。会议委托张闻天根据毛泽东的发言内容,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随后由政治局正式通过。决议明确指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及退出苏区后遭到的严重损失,其主要原因是博古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一系列严重错误。会议决定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仍由周恩来、朱德指挥。会后,常委分工,中央由张闻天负总责,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个军事指挥小组,统一指挥红军的行动。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解决了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军事问题,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革命。

九一八事变

背景:蒋介石正在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以可乘之机;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危机,日本把侵略中国当作摆脱危机的出路。

经过: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并以此为借口,炮轰北大营,袭击沈阳,九一八事变爆发。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亡了。

伪满洲国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侵略者立即着手在东北建立一个傀儡政权,欲以自治或独立的名义,由中国人自己分裂出去,进行由汉奸出面而日本幕后操纵的殖民统治。1932年3月1日,日本侵略者假借以满洲国政府的名义,发表一个建国宣言,宣布伪满洲国成立。3月8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一伙日本特务、汉奸和清朝遗老簇拥下,来到长春。3月9日举行就职仪式,溥仪出任满洲国执政,就职前,溥仪就与日本签订了一个卖国密约,把权力完全交给关东军司令部。同年9月15日,日本政府声明,承认为满洲国为独立国家。满洲国的整个政权,由日本外交、行政、军事、铁路等驻东北的机构联合控制,溥仪尽管担任执政,甚至1934年还升级为伪满洲国皇帝,但他仅仅是个傀儡而已,日本侵略者是他的太上皇,一切都要唯其命是听。在日本人统治的14年里,满洲国成了人间地狱。日本侵略者实行了残酷的殖民统治和军事镇压。他们野蛮残杀无辜的中国人,其屠杀方法多种多样,有枪杀、绞杀、电杀、毒杀,还拿活人进行细菌病毒实验。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投降,18日凌晨,举行了伪满皇帝退位仪式,溥仪按照日本人起草的退位诏书念了两分钟,伪满洲国草草收场,存在了近14年的傀儡小朝廷可耻地覆亡了。溥仪在逃往日本途中,在沈阳机场被苏联红军俘虏。

《塘沽协定》

1933年2月,日本侵略军侵占热河省,接着大举进攻长城要塞,逼近北平、天津。华北局势十分危急。5月,国民政府同日本签订卖国的《塘沽协定》,承认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和热河省,把河北省东部划为非武装区中国军队不得在那里驻扎。这样,日军就打开了侵入华北的门户。

一二八事变

1932年1月28日,日军突袭上海闸北十九路军。一二八事变爆发。十九路军在蔡廷锴、蒋光鼐率领下奋起抗战,得到上海各界人民的支援,给日军很大的杀伤。

蒋介石破坏十九路军抗战,同日军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允许日军驻留上海。

杨靖宇(1905-1940)

河南确山人,原名马尚德,曾化名张贯一,到东北南满游击队后化名杨靖宇。1925年加入共青团,19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年秋天,他领导了刘家店秋收起义,担任总指挥。1929年,党派杨靖宇到东北工作,曾多次被捕。释放后中共满洲省委任命他为全满反日会党团书记。1932年初,任哈尔滨市委书记。为加强南满地区抗日武装斗争的领导,这年年底,中共满洲省委派他到南满游击区。1933年1月,杨靖宇任南满游击队政委,5月,当选为中共满洲省委委员。这年九一八事变两周年纪念那天,成立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杨靖宇任师长兼政委。1934年11月,任南满临时特委常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1936年春,任整编后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不久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治委员。杨靖宇作战英勇,战术多变,多次打击敌人。杨靖宇三字使敌闻风丧胆,同时又成了人民心目中的抗日旗帜,东北人民亲切地称之为杨司令,把抗联称为杨司令的队伍。敌人用尽各种办法,从各个方面进攻抗日联军,以万元悬赏杨靖宇的头。在敌人的重兵围攻下,抗联分兵活动。由叛徒告密,敌人得知了杨靖宇的动向。1940年2月23日,在与敌战斗中,杨靖宇中弹牺牲。敌人割下他的头颅,回去请赏,还剖开他的腹部,发现胃里装的尽是枯草、树皮、棉絮之类,没有一颗粮食。1946年东北解放后,为了纪念他,人民政府把他当年战斗过的江县改名为靖宇县。1958年,在通化市建立了靖宇陵园。

赵一曼(1905-1937)

四川宜宾人,原名李坤泰,一名李一超。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去苏联学习,次年回国。先后在江西、上海等地做党的地下工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任中共满洲省委妇女委员。1934年后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兼铁北区委书记,领导当地农民组织抗日自卫队,开展游击战争。1935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委员。1936年10月,与日军作战时受伤被捕。在狱中英勇顽强,坚贞不屈。1935年7月5日在珠河(今并入黑龙江尚志)被杀害。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1933年日军占领热河后,向河北、察哈尔进犯。国民政府继续采取不抵抗政策。5月26日,原国民军将领冯玉祥、方振武、共产党员吉鸿昌组织察绥抗日同盟军,又称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在张家口正式成立。冯玉祥任同盟军总司令,同盟军宣布反对《塘沽协定》,武装抗日,收复失地。抗日同盟军成立后,很快由几千人扩大到十余万人。其组成:以国民军旧部为基础,还包括东北义勇军一部、驻长城各口的部分抗日军队、地方武装及平津等地的救亡学生。

6月20日,同盟军分兵三路,向北抗击,到7月12日先后克复了康保、宝昌、沽源和多伦,把日伪军完全驱逐出了察哈尔省。8月,在蒋介石的破坏、威胁下,冯玉祥离开了张家口,方振武、吉鸿昌等宣布成立抗日讨贼军,继续在热河和长城一带抗击日军。后在日军、伪军和国民党军队的夹击下,至9月底失败。

吉鸿昌

河南扶沟人。1913年从军。曾任旅长、师长、军长,宁夏省政府。1931年,因反对国民党进攻中国工农红军,被蒋介石强令出国。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回国,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联合冯玉祥、方振武在张家口组成察绥抗日同盟军,攻击日军。抗日同盟军失败后到北平、天津等地继续从事抗日活动。1934年参与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任中央委员会主任委员。同年11月9日在天津被捕,24日在北平英勇就义。

一二九运动

1935年,日军大批入关,威胁平津。国民党政府又与日本秘密签订卖国的《何梅协定》,答应撤退河北的中国军队,取缔一切抗日组织活动。日本又策动华北五省自治,妄图使华北五省变为日本的殖民地。中华民族处在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五六千人请愿示威,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反对华北自治!他们与镇压的军警展开了英勇搏斗,100多人受伤,30多人被捕。

12月16日,共产党领导的北平学生再次示威,很快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响应。许多城市的学生举行了示威游行。

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根据会议的精神,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报告指出: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

西安事变

1935年12月12日拂晓,在张学良、杨虎城的共同指挥下,东北军派兵包围了华清池,迅速解除了进行抵抗的蒋介石卫兵的武装,蒋介石已跳墙逃跑,被东北军搜出扣留,移送新城大楼。与此同时,第十七路军解除了中央宪兵第二团、省公安局、警察大队等机构的武装,接管了飞机场,包围了西京招待所,将陈诚、蒋鼎文、卫立煌等十多名军政大员拘捕。张、杨于当日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

杨虎城

杨虎城(18931949)陕西蒲城县人,辛亥革命时,曾参加陕西民军,1916年,参加了陕西护国军起义。1917年,参加了中华革命党在三原组织的反段靖国军。1918年任靖国军第三路第一支队司令。1922年任靖国军第三路司令。1924年任冯玉祥的国民军第三军第三师长。1925年任国民军陕北总指挥,与共产党开始合作。1929年投蒋介石。次年中原大战时反冯助蒋,被蒋升任讨逆军第十七路总指挥。此后,率军入陕,曾兼任陕西省政府主席。杨虎城屡次攻打红军,不断失利。经过中国共产党的争取,并与张学良共同商讨,决定联共抗日。针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杨虎城与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事变和平解决后不久,蒋介石将他撤职。1937年6月被逼出国,抗战开始后于同年11月回国,在南昌被蒋介石囚禁。在狱中,共关押了十二年,换了几次地方,全国解放前夕,1949年9月17日,蒋介石指使特务在四川重庆将他杀害。其夫人、女儿、儿子,以及秘书一家,同时遇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张、杨在发动事变后,立刻电请中国共产党派代表团到西安,共商捉蒋后的善后事宜。

中国共产党应采取什么方针?当时党内、红军指战员中,基于爱国义愤,十年内战的阶级恨,许多人赞成杀死蒋介石。中共中央全面分析了当时形势,指出事变发展的两种可能的前途:或者爆发内战,这一前途不利于中国人民的抗战而有利于日寇的侵略;或者和平解决而结束内战,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迅速建立起来,这一前途有利于全国人民的团结抗日。因此,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是揭破日本和中国亲日派利用拥蒋的号召发动内战的阴谋,推动南京政府走向抗日。中共中央采取了努力争取实现第二个前途的有效措施:通电南京国民党政府,劝告他们接受张、杨的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并派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等为中共代表到西安去帮助张、杨同蒋介石谈判;一面派红军主力开赴潼关附近,准备配合张、杨抵御亲日派的进攻,给张、杨在政治上、军事上以有力的支援。

经过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和全国人民的压力,12月24日,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条件,25日释放蒋介石,西安事变终于和平解决。

历史主要知识点总结(8)

8、抗日战争

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晚,驻丰台日军一个中队荷枪实弹,在卢沟桥以北1公里的龙王庙一带,举行所谓军事演习,蓄意挑衅。23时左右,忽有枪声数响发于宛平城(今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镇)东,城内守军即严密注意。24时,日本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大佐向北平市政府提出交涉,诡称日军在演习中,仿佛听到宛平城内发出枪声,在纷乱中失落日兵一名,日军今夜要进城搜查,并声称要以武力保卫前进,遭到北平当局严词拒绝。双方派出代表由北平市前往宛平城调查。当双方代表正在宛平城内会商调查之际,日军向城内开枪开炮。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还击。110旅旅长何基沣、129团团长吉星文,亲赴前线指挥作战。广大官兵英勇杀敌,打退日军数次进攻,击毙日军大队长一木清直。

日本侵略者遭到中国军队打击后,迫于兵力不足,以和谈为缓兵之计,加紧向华北调集兵力。国民政府企图对日本妥协,幻想以地方事件和平解决。到7月16日,日军调到华北的部队已达5个师团,总数在10万人以上。25日,日军已完成了对平津的包围态势,进攻廊坊、广安门等处,切断平津铁路交通线。27日,日军向通县、团河进攻。中国守军奋起应战,但在日军优势炮火的轰击下,伤亡惨重,节节失利。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在指挥作战中壮烈殉国。29日,北平沦陷。日军同时对天津发了进攻,经过激战,30日,天津失守。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日益加深,中国共产党发表了积极抗日的主张。全国各地工人组织抗日团体,上海码头工人举行反日大罢工。全国学生掀起抗日怒潮。工商业者展开抵制日货运动。一部分没有走的东北军,组成义勇军,展开抗日斗争。1935年华北事变发生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决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促使国民党内部进一步加剧分化,派往陕北进攻红军的东北军军长张学良和西北军军长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他们于1936年12月12日对蒋介石实行兵谏,这就是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派代表团去西安调停。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条件。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了。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了。日本紧接着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这直接威胁到国民政府的统治,也威胁到美英帝国主义在华的利益。国民政府被迫对日作战。国共两党达成协议,在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朱德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后来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编为新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9月下旬,国民党公布了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的宣言,蒋介石发表了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这样,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了。

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

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件进攻平津。在保卫平津的战斗中,驻守卢沟桥的广大官兵,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以身殉国。同年8月,日本制造了八一三事变,进攻上海,国民政府组织淞沪会战,蒋介石兼任总司令。中国军队英勇抗击进攻上海的日本侵略军。驻守宝山县城的500名官兵坚守阵地,全部壮烈牺牲。谢晋元团长率部坚守上海苏州河北的四行仓库,掩护主力后撤。他们完成任务以后,奉命撤退。此后,国民政府组织了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1938年3月,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在台儿庄展开拉锯战,消灭日军2万多人,是抗战以来国民政府正面战场取得的最重大胜利。1940年5月,在枣宜地区,第三十三团军总司令张自忠指挥狙击战,大部分战士伤亡,张自忠为国壮烈牺牲,1939年到1941年,国民政府还组织了三次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取得胜利。但是,国民政府害怕人民力量的壮大,推行了一条不发动群众只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的片面抗战路线。武汉失守以后,在日本诱降政策下,国民政府一面与日本秘密谈判,进行投降活动;一面将主要兵力放在大西南、大西北,消极抗日。1944年,日本为援救侵入南洋的孤军,发动了打通从东北到广州、南宁的大陆交通线的战役。国民政府军队或弃城逃跑,或不战而降,豫湘桂战场大溃败。日本投降前夕,蒋介石命令他的部队积极推进,抢夺人民的胜利果实。

总结:以上就是查字典历史网小编带来的中考历史重要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复习好本门功课,中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阅读本文的还阅读了:

初三中考历史复习知识点提纲

2013中考历史复习资料大全:近代化发展的进程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年北京中考历史卷真题解析(2)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三单元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曹卿

2019全国高考志愿填报攻略 第50集 天津市高考历史三年本科录取排名

高考历史客观题主观化,主观题多样化,题型灵活多变该怎么作答?

2019年北京中考历史卷真题解析(3)

粤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2课 综合探究《调查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新变化》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杨滟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谭淑利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4课《雄图霸业:商鞅变法》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雷管斌

粤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2课 综合探究《调查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新变化》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邵长波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三单元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郑伟

与“中考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热门学习指导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