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三历史模拟试题测试-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2014高三历史模拟试题测试

2014高三历史模拟试题测试

查字典历史网 2016-08-18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公元前1792年,汉穆拉比成为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汉穆拉比法典》是他留给后人最重要的历史遗产,公元前1792年属于

A.公元前18世纪初 B.公元前18世纪末 C.公元前17世纪初 D.公元前17世纪

2.西欧中世纪庄园中设有教堂、法庭。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B.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经济组织

C.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社会组织 D.庄园是领主统治农奴的工具

3.后人研究伯利克里,下列材料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A.伯利克里的演讲稿 B.《荷马史诗》

C.希罗多德的《历史》 D.油画《阵亡将士葬礼上的伯利克里》

4.《梦溪笔谈》中提到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文中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B.雕版印刷技术的推广

C.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D.文化市场的迅速扩大

5.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是

A.仁义道德 B.追功逐利 C.清静无为 D.兼爱非攻

6.下列各项中,概括表述中国古代民族融合含义最佳的一项是

A.扬长补短,共同发展 B.共同反抗阶级和民族压迫

C.物质、文化交流不断 D. 迁移、杂居、共处、通婚

7.明朝对外关系的新现象有

1)开始与非洲国家交往 2)开始遭受西方殖民侵略

3)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4)开始翻译西方科技著作

A.1)2)3)4) B.1)2)3) C.2)3)4) D.2)4)

8.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陈寅恪语)下列史实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完善科举程序 B.创立行省制度 C.火器名目繁多 D.形成文官制度

9. 清政府1759年颁布的条例规定:夷商(西洋商人)在贸易期间,必须住在商馆之内,不准携带武器,不准雇用中国仆妇。这可以说明清政府

A.准备断绝中西贸易往来 B.高度关注西洋商人的安全

C.对西洋商人有防范心理 D.认识到学习西方的必要性

10.中国古代第二次大统一与第三次大统一时间相距

A.810年 B.800年 C.700年 D.690年

11.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年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白海军《2049,相信中国》)理解文中全球化的开始的真正含义是

A.世界从封闭逐步走向开放 B.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世界从分散开始走向整体 D.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12.下列各国国庆日及其相关事件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A.美国7月4日《独立宣言》

B.法国7月16日大革命爆发

C.中国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苏联11月7日十月革命

13.我们很弱不能跑或跳。我们整天拖着重担。通过黑暗的煤矿地下道或整天驾着铁轮在工厂里团团转。以下四项与上文现象有关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宗教改革 D.工业革命

14.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此歌词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A.扶清灭洋 B.抵制日货 C.打倒列强 D.抗日救国

15.为研究九一八事变的历史真相,某学者搜集了当时的资料,其中最可质疑的是

A.事变制造者留下的日记 B.日本媒体当时传播的照片

C.东北军将士的回忆 D.日本政府新近解密的档案

16.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魏源 《海国图志大西洋英吉利国》)材料中的巴厘满是该国某一机构的音译词。这一机构是

A.内阁 B.议会 C.首相 D.最高法院

17.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是指

A.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B.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D.门户开放,利益均沾

18.与鸦片战争后之全无反应对照,1860年间的改革在实践方面很严肃地向前跨步。因其如此,改革者尚要以传统的名目自保。他们小心谨慎,但传统中国之架构已被他们打下了一个大洞。可以印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 D.清末新政

19.从《南京条约》到《北京条约》,列强从清政府处共取得通商口岸

A.15 个 B.16个 C.17 个 D.18个

20.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引自《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21.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材料反映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在于

A.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 B. 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C. 粉碎日军迅速灭亡中国计划 D. 扭转了抗战初期的不利局面

22. 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有色人种的首届洲际大会是

A.日内瓦会议 B. 万隆会议 C. 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 D.上海APEC会议

23.二战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在于世界经济的无序恶性竞争,战后初期国际社会为此做出了积极努力。下列各项与此无关的是

A.亚太经合组织的问世 B.关贸总协定成立

C.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D.世界银行的运行

24.深圳是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有人认为它具有两个扇面的作用。两个扇面指的是

A.对外开放和对内交流 B.技术革新和对内交流

C.对外开放和对内辐射 D. 管理更新和引进外资

25. 20世纪70、80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结果苏联最终在改革中解体,中国却走上了健康的社会主义道路。其根本原因在于

A. 中国制定了恰当的民族政策 B. 中国较早摆脱苏联模式束缚

C.中国有邓小平理论的指导 D.中国经济、国力增长很快

26. 1961年,东德政府修建柏林墙,阻隔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东德政府将柏林墙定名为反法西斯防卫墙,其含义是

A. 抵制西方势力的渗透 B.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

C.防止法西斯残余势力进攻 D. 反对美苏冷战对峙

27.有人说: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的进程。提出这一观点的依据是因为他提出了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三纲五常

C.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 致良知

28.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文(张之洞《劝学篇》)下列四项中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1)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 2)立国根本,尚礼义不在技艺

3)师夷长技以自强 4)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A.1)2)3)4) B.1)2)3) C.2)3)4) D.1)3)4)

29.史学家傅斯年说:我们存而不补,这是我们对于材料的态度;我们证而不疏,这是我们处理材料的手段。材料之内使他发现无遗,材料之外我们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他的观点是

A. 不应该补全材料 B.不应该解释史料

C. 有几分材料说几分话 D. 应坚持过去之说

30.以下各项人类诸种族的混合,物种从分离到混合,资本的世界性流动,东西文明的交汇,对这些内容进行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A.全球化 B.现代化 C.资本主义化 D.殖民化

本文导航 1、首页2、非选择题3、参考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90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31. 罗马法的发展

材料一 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 斯塔夫里阿诺斯

材料二 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十二铜表法》

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

拷问不得施加于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民法大全》

材料三 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他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历史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岳麓版)

请回答:(12分)

1)依据以上材料,结合已有知识,分析罗马法所经历的理性发展。(4分)推动罗马法发展的因素是哪些?(2分)

2)根据材料二、三,你如何评价罗马法?(6分)

32. 明清对外贸易

材料一 假使世界上有一种一本万利的交易,那就莫过于向中国进贡了。这并不是中国呆如木瓜,而是一种荣誉心和类似父母或长兄、长姊,那种天下共主责任感的综合反应,即永不愿使依靠中国的友邦失望。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 片板不许下海,不得私出海。 明太祖实录

材料三 顺治四年(1647年)七月,清政府颁布《广东平定恩诏》,明确规定广东近海,凡系飘洋私船照旧严禁。 屈大均《广东新语》

请回答:(9分)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一本万利的交易?其思想和经济根源是什么?(4分)

2)除材料一涉及内容外,明清时期还实行什么对外政策?同时期的西方实行了什么对外经济政策?(2分)

3)材料三中清初为什么要继续实行飘洋私船照旧严禁的政策?(1分)结合史实说明清朝的此项政策的变化。(2分)

33. 社会转型

美国著名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史学名著《全球通史》中,盛赞中国数千年历史上发生过的三次改变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这三次大革命除了发生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次外,其他两次分别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和公元1911年。

请回答:(14分)

1) 公元前221年和公元1911年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什么大事? (2分)

2)为什么斯塔夫里阿诺斯称这两件大事可与新中国成立这件大事并列称之为中国历史上的大革命?(2分)请结合中国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在这两个时期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来阐明这一观点。(10分)

34. 对戊戌变法的研究

材料一 戊戌政变大事记

1898年9月18日(八月初三) 御史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称:风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即日到京,将专政柄。 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深夜密访袁世凯,希望他起兵勤王,逼慈禧彻底交权。

9月19日(八月初四)慈禧太后自颐和园回宫。

9月20日(八月初五) 光绪帝先召见袁世凯(袁于当晚回到天津),后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9月21日(八月初六)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当晚,袁世凯从杨崇伊处获悉太后重新训政,为保全自己,和盘托出维新派的密谋。致使事态扩大,导致后来大批维新派被捕、被革、被逐和六君子被杀。

《戊戌变法史事考》整理

材料二 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但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请回答:(9分)

1)材料一所反映的引发戊戌政变发生的因素有哪些?(3分)

2)过去认为袁世凯告密直接导致政变发生。请依据材料一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你认为袁世凯告密与戊戌政变的进程有何关系?(3分)

3)材料二所提及的两部文献为什么很难作为信史?由此,你认为在史学研究中应注意什么问题?(3分)

35. 欧洲一体化

材料一 欧洲主观统一的轨迹,表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从以战争和暴力为手段的统一走向建立在和平和自觉基础上的真正统一;二是欧洲主观统一的过程也是一个欧洲统一观念从思想家向政治家延伸的过程。 ──李济时《欧洲统一从客观到主观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

材料二 1950年春,让莫内在阿尔卑斯山区步行,集中静思欧洲的前途:1949年以来冷战的升级;由于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期,即将结束的马歇尔计划不可能延长;联邦德国成立引发法国公众舆论开始担忧德国威胁的重演。莫内敏锐地感觉到,上述因素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欧洲走向联合的机遇。(莫内)起草了一个方案,要旨是将法、德煤炭和钢铁资源共同置于一个超国家机构的监督管理下,同时邀请其他欧洲国家自愿参加。1951年,法、德等六国正式签署了欧洲煤钢共同体协议。尽管协议与莫内的草案有所区别,但总的来说,坚冰已经突破,更广泛的欧洲联盟的前景出现在地平线上。

──崔永元《欧洲之父的思路及其亚洲启示》

材料三 今天是欧洲历史性的一天。在今天,我们要欢迎欧盟大家庭里又多了10个新成员国(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 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和7500万新的欧盟人民。在欧洲一体化进程启动了50年后,冷战造成的欧洲分裂已一去不复返了,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联合的欧洲。多样性的联合,将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强大,更好地解决彼此间的共同问题;多样性的联合,也会使我们更有效率地为整个欧洲的安全和繁荣而努力工作。

欧盟委员会主席罗马诺普罗迪(2004年5月1日)

请回答:(16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近百年来,试图以战争与暴力手段实现欧洲统一的史实两例,并分析其失败的共同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欧洲突破坚冰、走向联合的因素有哪些?(3分)坚冰突破后,欧洲的合作是怎样步步深化的?(4分)

3)据材料三,欧盟新成员国大多原属于哪一政治集团?指出它们加入欧盟的背景,并说明欧洲实现多样性的联合的主要意义。(5分)

36.庆祝中共成立90周年(15分)

2011年是中共成立90周年,上海市中学高二(1)班出一期庆祝中共成立90周年黑板报,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划线部分内容。

1)专栏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历程 (9分)

内容

时期 主要事件 选材说明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国民革命时期 资料①:北伐战争 选材说明①: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从根本上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土地革命时期 资料②:________ 选材说明②:_______________

抗日战争时期 资料③:________ 选材说明③:_______________

解放战争时期 资料④:________ 选材说明④:_______________

2)专栏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共历程 (6分)

内容

时期 主要举措 选材说明 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

过渡时期 资料⑤:________ 选材说明⑤: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探索时期 三面红旗

文革时期 红卫兵运动

新时期 资料⑥:________ 选材说明⑥:_______________

37. 几个世纪以来,在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世界的经济中心随着世界各地区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也在变动着,大致经历了从亚洲到大西洋沿岸,再到亚太地区的演变过程。

材料一 早在190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就说过这样一句话: 地中海时代,随着美洲的发现而结束了,大西洋时代正处于开发的顶峰。

《亚太经济》1985年04期

材料二 战后,世界经济重心正在从大西洋地区向太平洋地区转移。亚太地区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它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打破了二三百年来世界经济发展一向以大西洋沿岸为中心的格局。21世纪将是太平洋世纪。

《亚洲新势力---2030: 世界经济重心转移》

材料三

亚太经合组织会徽 亚太经合组织国家分布图 世界第三大市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15分)

1)列举1619世纪的史实,说明世界经济重心向大西洋时代转移这一观点。(7分)

2)结合材料二、三论证世界经济重心正在从大西洋地区向太平洋地区转移的观点。(8分)

本文导航 1、首页2、非选择题3、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A C B A D B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D D B B B B B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B A C C A C B C A

二.非选择题(共90分)

31. (12分)

1)理性发展:公元5世纪,形成了《十二铜表法》,奠定了罗马法的基础;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只适用于公民内部《公民法》;进入帝国时代,形成了适用于境内各民族的共同法律万民法公元212年,卡拉卡拉皇帝授予帝国全体自由民以公民权,公民法和万民法逐渐统一。(4分)

因素:平民的斗争、统治者的重视、大批法学家的研究推动、统治地域广大的国家的需要;(2分)

2)积极:法律保护以遗嘱形式分配财产的合法性,体现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法律不单独针对个人而制定;提倡思想自由,法律区别对待犯罪嫌疑人,对未成年人区别对待,刑不加未成年人,比较人性化,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是罗马留给后人最持久的遗产,闪耀了理性的光辉,他的法律精神为欧洲近代法律和近代社会产生影响

局限:妇女没有公民权(性别歧视);奴隶和隶农没有任何权利;任何人不包括奴隶;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有阶级性)(6分)

32.(9分)

1)理解:这是一种有官方控制和垄断的 朝贡贸易。外国朝贡的同时可以附带货物进行贸易,政府以数倍的代价作为交换。(2分)

根源: 思想:儒家的礼,以礼待人、以礼服人。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2分)

2)明清:海禁政策;西方: 重商主义;(2分)

3、原因:隔离东南沿海的反清武装(1分)

康熙时因局势稳定,下令开禁,在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设立海关,允许外国商船贸易。随着西方势力渗透,对外政策逐渐收缩,乾隆时只允许广州一口通商。(2分)

33.(14分)

1) 大事:BC221年,秦统一六国,首创中国历史上统一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封建王朝。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首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2分)

2)原因:这两件大事都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推动了历史发展,因此称之为大革命。 (2分)

观点:

秦帝国建立时期,中国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时期,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对当时社会发展起了促进作用(1分):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经济的发展和交流;大型工程的修建;抵御外族进攻;(2分)这一制度改变了分封制,促进中国向封建社会转型。(2分)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如答其他,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5分)

清朝后期,中国处于封建社会衰亡时期,中央集权君主专制高度强化,对中国历史发展起了阻碍作用(1分):统治者大兴文字狱;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实行闭关锁国,中断对外交流;(2分)辛亥革命推翻这一制度,以民主共和制替代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推动了历史的进步。(2分) (5分)

34.(9分)

1)因素: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光绪帝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引起守旧势力的恐慌;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反对变法。戊戌政变的发生是维新与守旧、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之争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3分)

2)不成立。从材料可见,袁世凯告密是在戊戌政变发生后。(2分)关系:袁世凯的告密对政变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促使事态扩大,加剧了政变的激烈程度。(1分)

3)是当事人的陈述,容易加进主观色彩(偏见),影响历史真实。(1分)重视史料的甄别、辨伪、互证;关注、收集正反两方面的史料。(2分)

35. (16分)

1)拿破仑帝国和法西斯德国都曾试图通过征服战争实行对欧洲的独霸统治。(2分)

共同原因:发动战争,损害欧洲各国人民利益,引起欧洲广泛反抗。都建立在军事征服基础上,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和民族意识。(2分)

2)因素: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美国经济援助有限;联邦德国成立引起担忧;让莫内的主观努力。(3分)

深化:1967年成立欧共体(或:1957年《罗马条约》,1958年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1993年成立欧盟(或:欧洲关税同盟成立;统一农业政策实施;统一大市场的动作);2002年欧元正式启动。(4分)

3) 集团:社会主义阵营(华约)。(1分)

背景:两极格局的解体(冷战的结束),欧洲一体化的推动。(2分)

意义:增强欧盟的实力,有利于欧洲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欧洲的安全和繁荣。(2分)

36.(15分)

1)专栏一:(9分)

资料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1分)

选材说明②: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1分)

(或者是:遵义会议的召开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红军长征的胜利实现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

资料③:百团大战的胜利;(1分)

选材说明③: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1分)

(或者是:中共七大的召开为中共在毛泽东思想旗帜下,领导人民夺取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资料④:三大战役的胜利;(1分)

选材说明④: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被基本消灭。全国解放指日可待。(1分)

(或者是:渡江战役的胜利南京解放,宣告国民党统治的结束)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党的领导,武装斗争,统一战线(3分)

2)专栏二:(6分)

资料⑤: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1分)

选材说明⑤:消灭了地主土地所有制,是中国几千年来土地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1分)

(或者是: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为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打下初步基础;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为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了经济基础)

资料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分)

选材说明⑥:做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成为现代化建设新起点。(1分)

(其它答案亦可,不作举例)

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2分)

37.(15分)

1) 新航路开辟后,英法处于大西洋沿岸有利的地理位置;凭借其海上实力对外殖民扩张掠夺财富,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始积累;(2分)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英国的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成为世界工厂。(1分)工业革命后通过商品输出、殖民扩张,使英法等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随着英美法等国为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大西洋时代的到来。(2分)

2)19世纪末美国工业超过英国,位居世界第一位,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地位;一战后美国纽约取代英国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通过华盛顿体系美国与英国取得相同的制海权等。(3分)日本通过一战和战后凡华体系,扩大其在亚太地区的影响;(1分)而战后英法开始衰落。英国丧失其海上的霸主地位,并由于经济的衰落而丧失了日不落帝国的优势地位等。(2分)二战后,中国的发展,东盟的建立、APEC等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都提高了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影响力。(2分)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课堂实录视频-周谊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胡蝶

2019年北京中考历史卷真题解析6

2019年北京中考历史真题解析5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发勇

2019中考历史复习小技巧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6课 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第16课 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张丹燕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课堂实录视频-刘延平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日本仿效唐制的改革》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薛敏强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3课《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课堂教学视频实录

与“2014高三历史模拟试题测试”相关文章

热门学习指导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