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文科)-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文科)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文科)

查字典历史网 2016-08-16

历史课就是要我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学生对过去总结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开阔视野,掌握学习指南,历史课的基础知识本身就是我们思考的重要素材,是论证、说服的有力依据。小编准备了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希望你喜欢。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读《1952~1956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

项目时间粮食棉花钢煤原油

1952年1.63亿吨130.4万吨135万吨6.6亿吨44万吨

1956年1.92亿吨144.5万吨447万吨11.0亿吨116万吨

下列说法与图表所反映出的信息不符合的是

A.工、农业生产均衡发展 B.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突出成就

C.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 D.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成绩显著

2.中共八大分析了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这个主要矛盾突出反映了我国

A.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尖锐 B.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尖锐

C.社会生产力非常落后 D.经济体制非常陈旧

3.流行语常常代表社会发展的潮流,下列流行语体现了中国20世纪50年代特征的是

A.超英赶美B.效率就是生命

C.摸着石头过河D.造反有理

4.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说法正确的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建立

B.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19561966年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D.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

5.下图是两个不同时期参与天安门广场游行的群众队伍,方阵中的标语反映了当时我国对农村政策的调整。以下阐述正确的是

图一(人民公社好) 图二(联产承包好)

①当时的政策都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②图一反映出农村工作中的 左倾错误

③图二反映出调整土地所有权后农民的感激之情

④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6.1932年,长沙刘越华夫妇创办小吃店越华楼,几十年来生意兴旺,1954年,长沙市政府开始着手对越华楼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你认为刘越华夫妇在改造中的命运可能性最大的是

A.可以继续经营店铺,并开始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

B.可以继续经营店铺,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

C.不能继续经营店铺,也不能分享店铺的任何利润

D.不能继续经营店铺,但可以分享店铺的部分利润

7.1982年,中央在温州开展了打击严重经济犯罪的运动,即八大王事件。温州第一批成功的个体户,被戴上投机倒把帽子,遭到整肃。这一行动对民众中刚刚涌动的致富热情,无疑是致命一击。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之后,投机倒把这个词没人提了,而下海等词汇流行开来。这说明

A.领导人的言行是经济发展风向标 B.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C.邓小平南巡提出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8.二战后,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的囊括经济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公平解决贸易争端机制建立的标志是

A.倡导国际合作的联合国的诞生B.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D.欧共体的正式成立

9.随着欧共体的建立,欧洲步入一体化快车道,他们在这辽阔的领域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真正感到我在这里很自由自在,我也是这个国家的一个公民的梦想正逐渐变为现实。对欧洲一体化的理解,其中不准确的是

A.具有主权让渡性B.体现超国家权力

C.具有联邦的功能D.成员国权力共享

10.专家指出跨国公司不仅跨国,还跨集体,力图在全球范围开展业务。它控制着国际直接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1/3。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强有力的推动者 B.跨国公司准备在全球开展业务

C.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跨国公司相互兼并 D.各国经济命脉正日益被跨国公司控制

11. 孔子主张仁、克己复礼为仁,西塞罗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够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象神一样生活。这说明两位先哲都

A.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 B.要求制定完善法律

C.追求社会民主平等 D.忽视自然科学的探究

12.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其中儒家思想()

A.提供了积极进取和改革精神 B.提供了无为的哲学思想

C.提供了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D.提供了民主思想

13.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根据董仲舒建议兴太学,正式弟子五十名,又增设无定额的旁听生,由郡国选择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的少年充当。正式弟子和旁听生均每年考试一次,合格的按等第任用。这表明当时()

A.儒家思想发展成为官方哲学 B.官员选拔标准更侧重考试成绩

C.学校教育与用人选官相结合 D.打破了贵族子弟世代为官局面

14.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15.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 B.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C.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 D.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

16.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17.《焚书﹒答耿中丞》说:夫天性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李贽此话的含义主要是()

A.批判摧残人性的孔子思想 B.肯定人皆有独立思考的权利

C.揭露道学家们的虚假面目 D.主张亲身实践并学以致用

18.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则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也。这实质上是主张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限制君权 C.民主共和 D.民为邦本

19.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儿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出明代出现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20.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过去,中国是和外界有接触的,但是,这种接触从来没有多到足以影响它所特有的文化以及科学的格调。李约瑟强调的是

A.中国科技文化得益于外来文化 B.中国统治者对外来文化的排斥

C.中国的文化与科学发展不平衡 D.中国科技文化具有独立的特质

21.《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

A.儒家对农业的重视 B.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

C.历法与农业的关系 D.农业技术的重要性

22.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A.汉赋和唐诗 B.话本和小说

C.风俗画和文人画 D.元曲和傩戏

2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减轻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专制统治腐朽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髙,思想禁锢加深

24.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据此判断:他认为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应该是

A.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B.是否民主和强盛

C.是否人人都遵守习俗和法律 D.是否由哲学王来做统治者

25.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表明

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 B.古代希腊人缺乏民主权观念

C.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D.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

26.(24分)19世纪末以来,国际货币体系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金本位制(1815~1914)、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1971)、美元本位制(1971~至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二战后美国确立了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试简述其确立过程。(4分)

材料一 美元本位制和浮动汇率对美国意味着巨大利益,意味着超级霸权和超级利益。戴高乐1965年对美元超级霸权的批评举世知名: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1971年尼克松摧毁布雷顿森林协议、开启浮动汇率体系之后,超级特权和游戏筹码竟然像天文数字一般倍增!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思想和战略》

(2)美元获得超级霸权的原因是什么?(4分)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材料二 每次金融危机必然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深刻变革,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催生布雷顿森林体系,20世纪70年代的汇率动荡和通货膨胀为欧元诞生铺平道路。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思想和战略》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欧元产生的原因和对世界货币格局的影响。(6分)

材料三 2012年4月26日国际在线频道: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25日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共转移了3.13个百分点的投票权。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目前的2.77%提高到4.42%,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美国的表决权变成了15.85%,很显然美国仍然努力保留了否决权。

(4)世行投票权的变化说明了哪些问题?(6分)

27.(26分)中国古代的儒学思想是一种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形态,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随着历史的演进而发生变化,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文明具有注重现世的性质,所以中国杰出的思想家都倾向于首先当注重实际的政治家,对争取各国统治者接受他们的观点很感兴趣。这种情形驱使孔子周游于诸朝廷之间,希望寻得一位统治者,能采纳他关于理解政治的见解。但他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微不足道但是,它们最终还是流行开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佛道的流行对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构成了威胁,儒家奋起反击。到了宋代,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佛道的影响也就随着减弱。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他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微不足道但是,它们却最终还是流行开来这句话的含义?(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代儒学代表人物是如何奋起反击并推动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在明清时期发生怎样的变化?(4分)这些变化体现了当时怎样的时代特征?(2分)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关丽静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7课《张居正改革》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孙阿明

年北京中考历史卷真题解析(2)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寇利俊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第2课时《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与监察谏议制度》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郭磊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河南

高晓艳《中考历史文字型材料题答题技巧》微课——部编版历史中考复习九中大同校区2019.5.27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李晓慧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发勇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匿名

与“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文科)”相关文章

热门学习指导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