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北京市西城区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2015北京市西城区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

2015北京市西城区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

查字典历史网 2016-08-16

考试迫在眉睫,查字典历史网在第一时间为大家搜集了北京市西城区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希望考生及时关注,以便调整复习计划。

综合题(51题20分、52题12分、53题18分,共计50分。)

51. (20分)主题一: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材料1 拿破仑远征埃及,除军队外还带上了由数百名学者、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的科学考察团。这些人不久后发现并解读了罗塞塔石碑和碑文,埃及人对自己祖先曾创造的辉煌文化产生了极大的自豪感,由此萌发了民族的觉醒。在登陆埃及后不久,由于通往法国本土的后勤供应被完全切断,远征军必须在埃及建立全套的军事供应系统。于是,面包房、风车磨房、啤酒厂、铸造厂等相继建立,这不异于将19世纪初欧洲若干先进的工厂和作坊在埃及重造起来。穆罕默德阿里自幼生活在东南欧的希腊,青年时期从事烟草生意,与法国商人兼驻卡瓦拉领事利昂来往甚多,由此了解到许多法国的情况,他认识到只有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才能自立于世界。

(1)根据材料1,概括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背景因素。(6分)

材料2

(2)根据材料2,指出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并分别说明其历史影响。(8分)

材料3 康有为试图以《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著作重塑孔子形象,以树立其变法的理论依据。但其考证牵强附会,结论简单粗陋,使很多倾向于变法的开明人士都无法容忍。康有为认为,举办各项改革措施,共需用银六亿两。在快变、大变与全变的战略影响下,光绪皇帝在一百零三天内,发布了二三百条涉及几乎所有方面的上谕。变法的策划者们要求在当年就把全国的生童试改为策论考试,没有给考生做准备的时间。鉴于慈禧和光绪帝的矛盾,有人主张调和两宫,但康有为却力主尊君权之道,非去太后不可。

(3)结合材料3,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6分)

52. (12分)主题二:历史人物的判断与抉择

材料1 是不是应当马上推翻临时政府?我的回答是:(1)应该推翻它,(2)但是不能马上推翻它,(3)决不能用寻常的方法去推翻,觉悟的工人要取得政权,必须把大多数群众争取过来,我们不主张由少数人夺取政权。

列宁《论两个政权》(1917年4月)

材料2 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专政)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根据一般规律,只能通过暴力革命。

列宁《国家与革命》(1917年8~9月)

(1)根据材料,指出列宁抉择夺权手段的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其原因。(4分)

(2)下图为《秋收起义军进军路线图》,秋收起义计划进攻的城市A为:_________,军队实际进军的最终方向B是:_________。

结合所学,概述这一转变的历史意义。(4分)

材料3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年)

(3)结合所学,指出邓小平这一论断的国际背景以及产生的直接影响。(4分)

53. (18分)主题三:基于现实的汲取和关照

材料1 1885年,康有为写道:吾之于哥白尼也,尸祝而馨香之[注:真切崇拜],鼓歌而侑享之。后有伽利略修正哥白尼学说,益发明焉。至康熙时,西1686年,英人牛顿发明重力相引,游星公转互引,皆由吸拒力。自是天文益易明而有所入焉。牛顿之功以配享哥白尼可也。故吾最敬哥、牛二子。

(1)材料1中,康有为提到了三位科学家。请选择一位,写出其主要成就,并进行简要评价。(4分)

材料2 1901年,梁启超在《南海康先生传》中将康有为称为孔教之马丁路得(德)。次年,梁启超主编的《新小说》上刊载了一篇名为东西两路德的科考趣事:今年山西院试,策论题有问西方文艺复兴,与路德新教最有关系,能言其故欤?一条,某生以八股负盛名于一时,得题即吮笔伸纸,文思勃发,其中一段云:自百年以前,人心不古,士皆惊于奇袤之说,文风殆将扫地,其时挽狂澜之即倒者,惟我西省,有路闰生先生[注:路德(1784~1851),字闰生,陕西周至人。以八股文、试帖诗闻名],著《仁在堂》九种,而文艺正宗始以复兴云云。场后出卷夸示同辈,同辈皆赞其联络之巧,点题之醒。

(2)阅读材料2,将其中的历史信息与合理推论填写完整。(如能补充其他信息或推论可加分,但本题总分不超过6分)

历史信息合理推论

信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论1:梁启超非常推崇康有为在儒学发展中的贡献

信息2:某生将陕西人路闰生误认为是马丁路德,而同辈考生皆称赞其作答之巧推论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论3:晚清科举考试中出现有关西学的内容

信息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论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3 1908年,梁启超在《王荆公》一书中感叹:其有誉之者,不过赏其文辞。稍进者,亦不过嘉其勇于任事,而于其事业之宏远而伟大,莫或见及。而其高尚之人格,则益如良璞之埋于深矿,永劫莫发其光晶也。呜呼,吾每读宋史,未尝不废书而恸[注:放下书大哭]也。

(3)王安石宏远而伟大的事业的目的是:_________(1分),为了实现这一伟大事业,他实行的与农业密切相关的改革措施有:_________(请列举3项)(3分)

结合历史背景,试阐释梁启超每读宋史,废书而恸的原因。(4分)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2019年江门市初中历史学科课堂改革暨中考研讨会3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胡蝶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郭宏科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日本仿效唐制的改革》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薛敏强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张颖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课堂实录视频-邢晓伟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第29课《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课堂教学视频实录-王丽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堂实录视频-翟鹏娜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郑健宏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第30课 综合探究 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课堂教学视频实录

与“2015北京市西城区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相关文章

热门学习指导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