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习题-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高二历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习题

高二历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习题

查字典历史网 2016-07-11

小编寄语: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高二历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习题,希望对大家学习有帮助。

高二历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习题

【学习目标】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

2.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知识梳理】

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原因:①________的大量涌入,对自然经济形成猛烈冲击。②列强大量收购中国农副产品,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2)表现:①使中国家庭纺与织, ________与 ________分离。②中国农副土特产品日趋________。

(3)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________的发展,也同时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2.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________的窘境。

(2)概况:①时间:19世纪60~90年代。②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科技,________。③代表:在中央是_______,在地方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④旗号:前期打出_______旗号,后期打出_______ 旗号。

(3)实践:①创办________。②创办民用工业。③________,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④创办________,选派留学生出国。

(4)结果: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________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最终失败。

(5)意义:①引进了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________的发展。②第一批近代企业在洋务派的倡导下出现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国________的瓦解,对________________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3.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条件:① 丰厚利润的刺激;②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 的诱导;③ 的解体提供了客观条件。

(2)概况:①时间: ;②分布: ;③代表企业: 、 、 。

【基础练习】

1.19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家庭纺织业发达的沿海地区百里不闻机声,大量洋纱占据了市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 )

①洋纱因价廉更具有竞争能力 ②机器生产对手工业生产具有明显优势 ③家庭手工业受到政府抑制 ④增加杭州、苏州为通商口岸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茅盾的小说《春蚕》写到: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以下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B.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C.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瓦解 D.列强凭借特权打开中国市场

3.1882年底,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告中沮丧地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当然,法国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这说明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

A.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B.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独立的道路

C.培养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 D.奠定了民族工业发展的基础

4.翻开中国《现代汉语词典》,里面带洋字的词语很多,如洋装、洋油洋钉等。从中得到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A.洋货曾充斥中国的市场

B.洋货的涌入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洋货的涌入对中国的经济只有破坏作用

D.洋货的涌入对中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互动探究】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自然经济解体有何重要表现?导致自然经济瓦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合作探究:大量质美价廉的洋货涌入中国是否给中国农民带来幸福生活?在自然经济解体过程中农民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与资本主义的产生有何联系?对此你有何认识?

二、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1.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目的、内容和影响有哪些?

2.合作探究: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持续了30多年,最后由于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而宣告失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其成败得失呢?提示: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原理(1)在特定历史背景下评价。(2)透过现象看本质。(3)运用辩证法原理来评价。(4)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2.合作探究:为什么是官僚、地主、商人较早地投资于民族资本主义?这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3.阅读教材42页历史纵横和补充材料来分析总结: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

材料一 华商在上海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

材料二 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19世纪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材料三 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1866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洋商者。

【效果检测】

1.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并存的经济成分有( )

①自然经济 ②民族工业 ③洋务企业 ④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

B.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

D.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

3.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4.据中国海关统计,从19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的20年间,棉布的进口量增加了27%。到90年代出现了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洋布物美价廉 B.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中国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 D.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5.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 B.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

C.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D.引进近代科学技术

【参考答案】

【基础练习】

1.A 2.C 3.A 4.C

【效果检测】

1.A 2.B 3.C 4.D 5.B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发勇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7课《张居正改革》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哈艳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6课 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第16课 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张丹燕

2019年江门市初中历史学科课堂改革暨中考研讨会3

2019年北京中考历史卷真题解析6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孙泽英

2019全国高考志愿填报攻略 第50集 天津市高考历史三年本科录取排名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韩庆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5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艳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许伟

与“高二历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习题”相关文章

热门学习指导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