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高考历史考点检测试题及答案2016
历史是延伸的。小编准备了高考历史考点检测试题及答案,希望你喜欢。
高考历一、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日本右翼势力认为:在支那事变(指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五年日本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夺取领土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夺取领土的意图。下列各项有利于驳斥以上言论的有 ( )
A.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变为日本的殖民地
B.通过《马关条约》割让台湾
C.全面侵华战争期间占领中国大片领土
D.南京大屠杀
2. 九一八事变以后,蒋介石提出“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之态度,静待国际公理之判断,”其态度的实质是 ( )
A.不抵抗政策 B.幻想国际援助
C.攘外必先安内 D.等待日本主动撤军
3.下列关于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其目的之一团结抗日 B.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C.清算了思想上的错误 D.为新民主主义胜利奠定了基础
4. 2006年10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表示:“日本曾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巨大损害和痛苦,留下了种种伤痕,我们对此深表反省。”其中日本在20世纪三十年代对中国造成的巨大伤害包括 ( )
①对农业、工矿业和金融业进行野蛮掠夺
②扶植建立了效忠日本帝国主义的伪满洲国政府
③为旅顺进行大屠杀
④在华中地区发动“清乡运动”,对抗日爱国人士实行恐怖政策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 “满天凉露压降旗,武动凋残日下西。会看大和魂葬处,豺鸣哭化幕鸦啼。”这是摘自李汝伦《紫玉箫二集》的一首诗。以下哪个选项是其题目 ( )
A.《甲午悲歌》 B.《珍珠港祭》 C.《台湾沦陷》 D.《日寇投降》
6. 蒋介石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于此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 )
A.皖南事变 B.西安事变 C.重庆谈判 D.北平和谈
7.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努力争取实现和平民主,下列体现这一努力的重大事件是( )
①中共七大 ②土地改革 ③重庆谈判 ④政协会议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中国共产党通过重庆谈判获得的主要成就是 ( )
A.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 B.边区政府取得合法地位
C.避免了大规模内战的爆发 D.赢得了政治主动权和民众的信任
9. 陈毅在《淮海前线见闻》一词中说:“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翻身农民踊跃支援前线 B.东北全境解放鼓舞人心
C.解放军的作战方针正确 D.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
10.1946年6月,重庆一家报纸上发表时事评论,下列语句最有可能成为其标题的是( )
A.“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B.“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C.“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正忙”
D.“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
11.国民党反动政权被推翻的标志是 ( )
A.孟良崮战役 B.三大战役的胜利
C.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D.新中国成立
12.1949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由32名共产党员和30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组成,政务院由9名共产党员和11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组成。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该政权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B.属于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C.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 D.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13.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进行各种活动的根本法律依据是 (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
14.“三反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 )
A.打退不法资本家的进攻
B.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
C.配合整风运动开展
D.纯洁干部队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15.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说:“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毛泽东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是 ( )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合理调整工商业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开展“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16.1955年,国家颁布《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协议》,全国掀起了兴办高级农业合作社的高潮。下列关于上述过程表述正确的是 ( )
A.改变了中国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B.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社会性质
C.标志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
D.标志着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
17.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
A.日内瓦国际会议圆满成功 B.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D.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18.中共八大提出国内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
A.土地改革完成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19.“齐唱歌来怪唱歌,单季稻亩产三千多,谷子黄豆大,挑了一箩又一箩,挑到日头落了水,还用架板车拖。”这首诗歌反映的发生在1956—1966年间的历史事件是 ( )
A.人民公社化 B.“大跃进”运动
C.三年经济困难 D.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0.1956年,中共提出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主要目的是( )
A.建立爱国统一战线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C.把民主党派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D.实现“一国两制”
21.“文革”发动距今已经四十二年了,人们在反思这段历史时认识到,要避免“文革”悲剧重演就必须 (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
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彻底地批评封建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
D.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22.“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豪言壮语,集中体现了中国石油工人,“革命加拼命”的大无畏气概。建国后中国石油工人参加石油会战是在 ( )
A.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时期 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23.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改革的实践中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这条道路是( )
A.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 B.建立土地承包关系
C.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D.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
24.建国以来,新中国在长江流域的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下列成就的先后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①宝成铁路的建成 ②武汉钢铁公司建成投产
③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行 ④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
A.②③①④ B.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D.②③④①
25.在中国,公有制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外资经济、个人经济同时并存是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 )
A.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参考答案
1.C 2.A 3.B 4.C 5.D 6.C 7.B 8.D 9.D
10.D 11.C 12.C 13.A 14.D 15.B 16.A 17.B 18.B
19.B 20.B 21.D 22.C 23.C 24.B 25.D史考点检测试题及答案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