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南充市高考历史模拟测试试卷(含详解)-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2016南充市高考历史模拟测试试卷(含详解)

2016南充市高考历史模拟测试试卷(含详解)

查字典历史网 2016-06-21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查字典历史网编辑高考历史模拟测试试卷,以备借鉴。

第 I 卷(选择题共 48 分)

注意事项: 1 .答第 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社名、座位号、测试号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2 .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雷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考试结束,监考人只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其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中央集权制

【答案】B

【解析】考点:宗法制。材料中的现象是由于中国周代的宗法制所以导致的,在宗法制条件下,立长以嫡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所以才出现了材料中的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的现象,故答案选择B项。

2 .在 2008 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四川成都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名列其中。成都某校历史科研小组参观考察了该遗址,下列是他们列出的有关宋代地层遗迹的记录,其中有误的是

A.遗址中有残缺的纸币交子 B.一个冶铁作坊遗址内有用煤的痕迹

C.一个陶瓷作坊遗址中有许多粉彩瓷器 D.街道遗址中住宅区与商业区交错

【答案】C

【解析】考点:古代中国的陶瓷业。粉彩瓷器产生于清朝康熙年间,晚于题目中的时间宋代其他三项的表述均发生于宋代。故本题应选C项。

3 .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 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

A .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B .强调对民意的尊重

C .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D .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答案】B

【解析】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材料大意是说,封建统治者治理国家应当尊重民意,百姓认为之所是君主和大臣都不能矫之以为非,百姓认为之所非 君主和大臣都不能矫之以为是。故选B。D项错误,中国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是在十九世纪末期;A项错误,材料中明显可以看出作者主张保留君主;C项错误,主张建立法治社会是在近代才出现的。

4. 豆的本义指古代的一种盛食物的器皿。(左传昭公兰年)载:四升为豆。结合右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汉字是从原始图画演变而来,豆属象形文字

②小篆字体略长,富于图案美

③豆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容器和容量单位

④右图三种字体把中国书法写意性发挥到极致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考点:古代中国的书法艺术。把中国书法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应为草书。故第④项的表述错误;其他三项的表述均与史实相符。故本题应选A项。

5.英国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认为英国发动对华战争是正义的 B .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

C .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D .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答案】C

【解析】考点:鸦片战争。A、B两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不正义可耻不符;题目中未涉及对中国的支持,故排除D项;由题目中的信息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可知格雷斯顿并没有看到鸦片战争的真实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故本题应选C项。

6 .有人评价某战役是国共合作、共创民族抗战伟业在战役上配合的典范 从阎锡山接受周恩来建议,建立战地动员会,到八路军吸收友军阵地战、阻击战经验,整个战役过程中无不闪烁着民族团结精神的光辉 。此战役应是

A .平型关战役 B .淞沪会战 C .台儿庄战役 D .武汉会战

【答案】A

【解析】考点:平型关战役。由题目中的信息国共合作、共创民族抗战伟业的典范阎锡山可知该战役应为太原会战。在此次战役中,八路军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平型关大捷。故本题应选A项。

7.干支纪年法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在1851年辛亥年和下一个辛亥年中,各发生了一次重大革命运动,对这两次革命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① 都未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② 都把斗争矛头直指清朝统治者

③ 都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④ 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考点:辛亥革命的影响。由题目中的信息1851年下一个辛亥年革命运动即可知应为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属于旧式的农民起义,所建立的政权仍为封建专制政权,故第③项的表述错误;其他三项的表述均为这两次革命运动的相同点,故本题应选D项。

8.阅读近代中国国内工业统计资料表(外国人办的企业除外),表中商办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18921894 年18951903 年

商办设厂数53463

资本(千元)469790801

官办和官商合办设厂数l986

资本(千元)1619619469

A .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创办实业 B .一战期间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 .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 .清政府对内经济政策的调整

【答案】D

【解析】考点: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由题目中时间18951903年即可知这应为清末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故排除属于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A、B两项和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短暂发展的C项,本题应选D项。

9 . 1953 年 12 月,中国政府同印度两国就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印度方面的赞同。它作为处理中印关系原则被写进双方签署的协定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

A .中印两国由此结成同盟关系 B .中国外交政策实现了明显转变

C . 一边倒战略的重大胜利 D .大力推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答案】B

【解析】考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项是错误项,与史实不符。一边倒是指新中国建国初期倒向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当时的印度不是社会主义阵营里的国家,所以C项错误。中国开始推行不结盟政策是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以后,所以D项错误。

10 .下图是两个不同时期参与天安门广场游行的群众队伍,方阵中的标语反映出了当时我国对农村政策的调整。以下阐述正确的是

① 当时的政策都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② 图一反映出了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③ 图二反映出调整土地所有权后农民的感激之情

④ 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A.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民公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联系。根据所学知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人民公社不符合,①③是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D。

11. 1987年9月国务院颁布《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当时包括就地转手倒卖、购买大型运输工具贩运,个体户、下海商人也被列为投机倒把分子受到打击。1997年《刑法》取消投机倒把罪, 2009年正式删去法律中有关投机倒把、投机倒把罪的规定。这反映了

A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B .法制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C .法律保障经济的健康发展 D .社会经济秩序日趋稳定

【答案】A

【解析】考点: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由题目中的信息1987年投机倒把分子受到打击1997年取消投机倒把罪,200年正式删除投机倒把投机倒把罪即可选出A项;新时期的法制建设应以宪法为核心,题目中未涉及宪法方面的史实,故排除B项;题目中未涉及法律对经济的影响及经济秩序的稳定等史实,故排除C、D两项。

12 .汤因比说:人们将记住这个时代,这主要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恐怖的罪恶,也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惊讶的发明,人们要敢于认为让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所利用是行得通的。由此可见,作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主要侧重于

A .多角度认识和考察史实 B .阶级斗争分析法

C .全球责任和文明角度 D .历史结构分析法

【答案】C

【解析】考点: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由题目中的信息记住这个时代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利用即可知该观点应属于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故本题应选C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2 分)

13 .古往今来,看似另类的人和事往往代表着新事物的产生,有利于社会的前进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2 分)

材料一 异域碑文

美国华盛顿纪念塔上有一方用汉语刻写的碑文,献碑者是中国宁波知府毕永绍,撰文是另一官员徐继金,碑文写到:华盛顿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 秦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栽!1867年美国总统安德鲁约翰逊曾对献碑者专致谢意。可清政府时地方官称颂夷人、献媚夷首十分恼火,遂将徐继金、毕永绍罢官。

据张建伟《近代化细节》

(1) 据材料并结合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对徐继金等人举动十分恼火的原因。(6分)

材料二 状元办厂经商

状元经商,估计是唐朝开科举以来最大的笑话清末状元张骞于1895年(发出三十年科举之幻梦了结于此的感叹后)宣布弃官经商,采取股份制的形式,筹办大生纱厂,后来发展为大生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张骞下海经商的行为,颠覆了千百年来所有人的价值取向,今日看来就像金石掷地,铿锵响亮。

摘编自薛金福、詹志方《公司的力量》

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工苟不兴,国终无不贫之期,民永无不困之望。

张骞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张骞下海经商是唐朝开科举以来最大的笑话 ? (4分)促使他弃官办厂经商的因素有哪些? ( 6 分)

材料三 公务员下海

1984 年 10月,广东顺德人潘宁辞去容奇镇工业与交通办公室副主任职务,成立了一家乡镇集体企业珠江冰箱厂,生产容声牌冰箱。五年后全国冰箱市场形成北海尔、南容声的双雄格局。1992年1月,邓小平南巡中专程到厂视察,发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邓氏格言。1996年更名为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并成为全国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乡镇企业。

摘自新浪网

( 3 )据材料指出潘宁所办企业发生的主要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 ( 6 分)

【答案】

⑴原因:①清政府的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②保持天朝上国心态,盲目自大。③徐、毕对美国民主思想的推崇威胁其统治。④新思想的萌发,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任答三点,6分)

⑵原因:读书做官是古代读书人的价值取向;长期的抑商政策使商人地位低下;张骞弃官经商的行为挑战了当时社会价值观。(任答两点,4分)

因素: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危机严重;清朝统治集团昏庸腐朽;实业救国潮流的兴起;张骞自身强烈的爱国情怀(认为富民强国之本在于工)。(任答三点,6分)

⑶变化:由乡镇集体企业逐步发展为现代化的股份制上市公司。(2分)

说明:①正确的政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②乡镇企业发展前途远大。③经济实体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④企业发展应适应市场经济要求。⑤企业发展要立足于科技创新。⑥改革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任答两点,4分)

【解析】考点: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南方谈话的影响。(1)本题考查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旨在考查学生在相应的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答题的能力。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华盛顿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以华盛顿为首作答。

(2)本题考查了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知识点归纳答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可从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这一角度思考作答;第二小问可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原因这一角度思考作答。

(3)本题考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私营经济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在相应的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并对相关历史事件进行分析的能力。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三中的信息乡镇集体企业更名为股份有限公司作答;第二小问属于开放性的探究题,言之有理即可。

14.改革是当今中国的主流,是社会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0 分)材料一 九州之民,贫富不均,风俗不齐,版籍之高下不足据。今一旦变之,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苟不得其人而行,到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不均矣。

摘自王安石《论五事札子》

(l)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中的免役法对北宋的差役制度作了哪些调整?其目的是什么? (6分)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就已经艰难地挪动了它的脚步。李鸿章是中国工业革命当之无愧的先驱。但经过一场甲午战争,穷兵黩武的明治维新却成了文明的代表.李鸿章推动的以民生富国为本的工业革命反倒被中国人贬作维护腐朽制度的尝试。

(2)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开始挪动脚步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 2 分)谈谈你对该事件被贬作维护腐朽制度的尝试的理解。(4分)

材料三 百日维新虽然失效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

回顾历史、重温戊戌

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梁启超《康有为传》

(3)材料是基于怎样的视角对戊戌变法进行评价的?(2分)按照这一视角.说明戊戌变法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的主要理由。(6分)

材料四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找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4)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两国是如何解决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问题的? (4分)中国为进一步完善这个社会治理模式提出了什么重大理论?( 2分)

材料五 1984年深圳对粮食、棉布等商品敞开供应,价格放开。取消粮票刚开始时,深训不少人发慌由于价格机制和供求平衡机制的作用,深圳取消粮票后,原先预料中的风波并未发生。到1987年底,深训放开价格的商品比例达91.5 %,成功闯过了价格关。

(5)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深圳价格体制改革能够实现平衡过渡的有利条件。(4分)

【答案】

⑴调整: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州县官府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出钱募人充役;雇人服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征收分摊,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人户也要交纳役钱。(4分)

目的: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2分)

⑵运动:洋务运动。(2分)

理解:洋务运动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只单纯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没有提出改变封建制度的主张(停留在学器物层面)。(4分)

⑶视角:现代化史观。(2分)

理由:①倡导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触动了传统的封建政治体制(政治民主化的初步尝试);②宣扬了民权平等思想,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传播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促进了思想解放);③对后来民主革命产生重大影响。(6分)

⑷解决:美国借鉴了计划经济的一些特点,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2分)

中国借鉴了市场经济的一些特点,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分)

⑸条件:①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供应日趋充足;②体制创新,发挥了价格机制和供求平衡机制的作用。(4分)

考点:(1)本题考查了王安石变法中募役法的内容及其目的。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知识点归纳答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即可知:募役法废除轮流充当官府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出钱募人充役。其目的为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2)本题考查了洋务运动及对洋务运动局限性的认识。旨在考查学生在相应的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答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19世纪下半叶李鸿章作答;第二小问可从洋务运动的局限性这一角度思考作答。

(3)本题考查了维新变法及对维新变法积极性的认识。旨在考查学生在相应的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答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三中的信息触动了传统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尝试作答;第二小问可从维新变法的积极性这一角度思考作答。

(4)本题考查了罗斯福新政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旨在考查学生在相应的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答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四中的信息美国罗斯福新政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中国改革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作答;第二小问可在第一小问的基础上作答。

(5)本题考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利条件。旨在考查学生在相应的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答题的能力。可根据材料五中的信息价格机制和供求平衡机制的作用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等作答。

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3456789101112

BCBACADDBDAC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22分)

⑴原因:①清政府的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②保持天朝上国心态,盲目自大。③徐、毕对美国民主思想的推崇威胁其统治。④新思想的萌发,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任答三点,6分)

⑵原因:读书做官是古代读书人的价值取向;长期的抑商政策使商人地位低下;张骞弃官经商的行为挑战了当时社会价值观。(任答两点,4分)

因素: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危机严重;清朝统治集团昏庸腐朽;实业救国潮流的兴起;张骞自身强烈的爱国情怀(认为富民强国之本在于工)。(任答三点,6分)

⑶变化:由乡镇集体企业逐步发展为现代化的股份制上市公司。(2分)

说明:①正确的政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②乡镇企业发展前途远大。③经济实体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④企业发展应适应市场经济要求。⑤企业发展要立足于科技创新。⑥改革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任答两点,4分)

14.(30分)

⑴调整: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州县官府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出钱募人充役;雇人服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征收分摊,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人户也要交纳役钱。(4分)

目的: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2分)

⑵运动:洋务运动。(2分)

理解:洋务运动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只单纯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没有提出改变封建制度的主张(停留在学器物层面)。(4分)

⑶视角:现代化史观。(2分)

理由:①倡导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触动了传统的封建政治体制(政治民主化的初步尝试);②宣扬了民权平等思想,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传播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促进了思想解放);③对后来民主革命产生重大影响。(6分)

⑷解决:美国借鉴了计划经济的一些特点,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2分)

中国借鉴了市场经济的一些特点,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分)

⑸条件:①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供应日趋充足;②体制创新,发挥了价格机制和供求平衡机制的作用。(4分)

高考历史模拟测试试卷的答案详解也为考试发布,请大家对照答案进行查缺补漏。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粤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2课 综合探究《调查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新变化》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邵长波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胡蝶

中考历史时间轴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第28课《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柳洁琼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许伟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李敏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皇权与相权的斗争》课堂教学视频实录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张颖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郭宏科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第29课《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课堂教学视频实录-王丽

与“2016南充市高考历史模拟测试试卷(含详解)”相关文章

热门学习指导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