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2014年高考历史专题训练复习 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
【摘要】高考考前练习题是高考复习的重点,也是每年考生的关注焦点。查字典历史网高考频道为大家整理2014年高考历史专题训练复习 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
一、学习目标:
1.找出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流派及各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2.分析对比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
3.归纳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和意义
二、学习重点: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儒家早期思想主张
三、学习难点: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
四、学习过程:
【自主预习】
I预习检测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背景:(1)政治经济大变动,__活跃,受重用,提出本阶级或政治派别的主张。(2)教育、学术领域发生变化,出现__讲学,平民百姓也开始接受教育,出现诸子百家。
2、代表人物及成果
(1)列举学派与代表
(2)成果:各派互相____,逐步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彼此___
,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
3、历史影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____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创立儒学:(1)思想核心是__,要待人宽容,即______。
(2)强调统治者____,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3)恢复周礼,主张____。
(4)首创私人讲学,主张____,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2、战国儒家代表:(1)孟子:主张____,发展了仁的思想;进一步提出了____的民本思想;主张____,实行仁政回复扩充人的善性。
(2)荀子:主张仁义和___,以德服人;提出君舟民水的论断;提出___,强调以礼乐使人向善。
三、道家和法家
1、道家:(1)老子:道家创始人,认为__是万物的本原;提倡清净无为,知足寡欲;主张____;认为世界是____。
(2)庄子:万物是相对的,主张放弃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自由。
2、法家:韩非子:法家集大成者,主张____,极大地提高了君权,迎合建立国家的需要。
II初步了解了这段历史后,你有了哪些想法和问题?记录下来
【互助探究】
探究一:为什么说百家争鸣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
【理解巩固】
1.主要派别代表: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经济上:
政治上:
阶级关系上:
思想文化上:
3.百家争鸣在中国历史上有怎样的意义?
(1)
(2)
(3)
【互助提高】
基础题:
1.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论述,正确的是()
①百家争鸣是一百个思想流派
②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③他们彼此对立攻击,没有融合
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仁和礼的思想都源于
A法家学说B道家学说C儒家学说D墨家学说
3.温家宝总理曾说:民安了国才能安,国安了领导人的心才能安。此语体现了民至上的思想。古代先哲中首次明确提出类似思想的是
A孔子B孟子C庄子D韩非子
4.某同学为了记忆方便,称我国古代历史上某位著名思想家在思想上矛盾。在政治上无为。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C韩非子D老子
中等题
1. 孟子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约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材料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礼治B仁爱C仁政D兼爱
2.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主要反映了法家
A主张重赏B主张以德服人C主张法治D主张选用贤能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实质上反映了
A统治阶级的利益B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C知识分子的不同认识D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以上就是查字典历史网的编辑为各位考生带来的2014年高考历史专题训练复习 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希望给各位考生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