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历史问题的评价方法-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历史问题的评价方法

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历史问题的评价方法

查字典历史网 2016-06-20

在考试中遇到评价类的问题要怎么办呢?查字典历史网整理了历史问题的评价方法,希望考生可以认真掌握。

(1)坚持正确的立场。人民的立场、进步的立场、爱国的立场、全球利益的立场等等,就是正确的立场。比如说希特勒的所作所为,完全是在拉历史的倒车,他违背了人性,企图从根本上抹煞人类文明。因此,希特勒是整个人类的公敌,为人不耻,遭人唾弃。

(2)坚持历史评价而非道德评价。这条原则涉及到的主要是人物的评价。对历史人物,应根据他们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在客观上所起作用来进行评价,不能用道德来衡量一个历史人物。

(3)评价历史应坚持阶级分析方法。一般而言,历史人物生活在阶级社会,客观上都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因此,只有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才能更深刻地揭示其活动的本质。运用阶级分析方法,首先,在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活动时,应给历史人物以阶级定位,注意确定阶级属性的标准不是观其出身而是观其言行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如康有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自幼饱读四书五经,一生从未当过资本家,但其思想主张和行为却符合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因此他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人物。其次,对一定历史人物或社会集团,应该用其阶级属性来解释其言行。如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从主观原因来讲,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另外,在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时,注意不要简单化、一刀切,如认为只要是地主阶级就一定反动、腐朽,只要是农民阶级就当然肯定。

(4)评价历史事物应坚持效果第一,动机第二。历史是复杂和矛盾的。在历史文明的进程中,主观上的善良愿望未必都能得到善的效果,恶的动机又常常成全了善的效果,以至以往文明处处交织着这种善与恶的二律背反。在评价历史时,应将效果与动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不可偏废,同时应将对效果的评价放在首位,因为对历史起作用较大的是结果而不是动机,同时动机对效果的实现又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也要兼顾动机。

综上所述,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学会学习;然后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解决最基本的基础知识;最后要掌握一定的历史理论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达培养能力的目的。这样,成功一定会属于你。

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历史问题的评价方法分享到这里,更多内容请关注高考历史复习指导栏目。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第29课《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课堂教学视频实录-王丽

螺蛳历史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5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堂教学视频实录-程雪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课堂教学视频实录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陈苗苗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5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杨维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郭宏科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韩庆

少年派:文科班主任真是绝了!让中考状元跪着上他的历史课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1课《希腊先哲精神的觉醒》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孙秀秀

与“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历史问题的评价方法”相关文章

热门学习指导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