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西方史考点复习: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高考历史西方史考点复习: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高考历史西方史考点复习: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查字典历史网 2016-06-20

【摘要】高考考前试题练习题是高考复习的重点,也是每年考生的关注焦点。查字典历史网高考频道为大家整理高考历史西方史考点复习: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一、古代希腊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对人的看法的不同之处

在公元前5世纪叶以后的希腊奴隶制时代产生了人文主义精神的最早萌芽,他们的代表人物是智者学派和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等。古代希腊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对人的看法的不同点是:

(1)智者学派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认为,判断事物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把人作为研究的中心,是西方人本主义的最初表现。这一学说本质很容易产生将人的主观感觉和思维看得高于一切的危险,从而陷入主观唯心主义的泥坑。因为客观事物的存在并不以人是否感觉而存在,且客观事物的性质也不是以人是否感觉到它而发生变化。苏格拉底对智者学派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说法进行了修改,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尺度。反对智者学派的唯我主义和怀疑主义,认为真理应有其客观标准。

(2)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从三个方面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界定,即:人应有自重;人应该去发现自我的本质;人必须确立理性的至高无上。

(3)智者学派认为知识就是感觉,主张只要借助感觉就可获得知识。苏格拉底主张德性就是知识,所谓知德合一。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智慧,看到了人的美德与智慧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教化人民,改善人的灵魂。

(4)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都主张人要认识自己,但苏格拉底对认识自己提出了新的观点:认识自己并不是认识人的外表和身体,而是要认识人的灵魂;而认识人的灵魂,不在于认识灵魂的其他方面,而在于认识灵魂的理性部分,只有认识到了灵魂的理性部分,才算真正认识了自己。因为人性的本质在于理性,所以,人生的最高目标就应当追求正义和真理。苏格拉底关注的中心问题是个人品德的完善和人的道德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他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理性是人的中心,而道德应当是人生追求的中心目的。希腊人文主义在苏格拉底身上得到了最高体现。

二、西方人文思想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1.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发扬民主,关注民生,保护人民群众的自由、平等、财产等权利;尊重群众、服务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办好人民的事业。

2.坚持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立法为民。坚持以民为本,强化公仆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用把人看得高于一切的价值观作为实际工作的标准,而不仅仅是以政绩指标来衡量。

3.注重社会和谐,突出科学发展。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如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努力减少失业、救助贫困人口等;把社会发展、经济进步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坚持科学发展观。

【拓展提升】一、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比较

有人说,苏格拉底和我国的孔子有若干相似的地方,甚至有人将他比作希腊的孔子,将他的学生柏拉图比作希腊的孟子。因为从若干的事实对照起来看,苏氏和孔子确有多少类似之处。

第一,他们俩出生的时代很接近。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我国周元王七年),正是中国孔子死后十年的光景,两人活的岁数几乎相同,孔子享年七十三岁,死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苏格拉底于公元前399年(周安王三年),七十岁的时候被迫服毒而死。

第二,他们的容貌都谈不上好看。据说孔子名丘,因为他生来就有一个高耸突出的前额而得名,这一个不大相称的面庞,谈不上英俊和潇洒;至于苏格拉底的相貌,据威尔杜兰在其所著《西洋哲学史话》里的记载,说他有光秃秃的头,大大的圆脸,深陷的眼眶,宽阔而朝天的鼻子,活像一个挑夫。有的书上更说他有一个便便的大腹,如此这般的一幅古怪相,再配上蹒跚的脚步,自然是够难看的了。

第三,他们生的时代也很相似。孔子适在周室衰微的春秋时代,五霸跋扈,诸侯兼并,动乱频仍,民不聊生,他寝不安席,栖栖遑遑,周游列国,思索以行其道。苏格拉底出生在雅典,当时的希腊半岛,也是城邦纷立的时代,较强的是雅典和斯巴达,如果没有外侮的入侵,各城邦间的纷争总是接连不断。

第四,他们都是伟大教师的典型。孔子那种忧道不忧贫的精神,和正人心辟邪说的毅力,深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苏格拉底在世时,经常批评政治,攻击诡辩学派,那种至死不屈的精神,同样深为世人所景仰。孔子的学不厌,教不倦的精神,苏格拉底终日苦口婆心教导雅典青年的热忱,都不愧是古今教师的楷模!

第五,他们本身都未曾留下著作,其理论皆散见于学生的著作中。

但是,目标上,孔子从君主统治出发,根本上是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而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

二、儒家民本思想与西方人本思想的差别

1.社会背景:儒家民本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这一历史发展趋势的反映;西方人本思想是西欧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这一历史趋势的反映。

2.阶级立场:儒家民本思想代表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要求;西方人本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3.主张目的:儒家民本思想力图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与巩固提供政治策略;西方人本思想倡导冲破封建神学的桎梏,张扬资产阶级的人性,追求人的解放。

4.历史作用:儒家民本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的指导思想之一;西方人文思想开启了民主意识,催生了资产阶级思想解放的潮流。

三、简述泰勒斯、智者学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的主要观点及评价

1.泰勒斯

(1)观点:认为万物皆由水生成,创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2)评价: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希腊早期的哲学是自然哲学,即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与人生没有关系。自然哲学家用自己的头脑去探索自然的奥秘,而不是依赖传统宗教解释,这是古希腊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标志着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2.智者学派

(1)代表人物、主张:公元前5世纪出现在希腊,代表人物是普罗塔哥拉。主张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要和兴趣有关,是由人制定的。世间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2)评价:①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这一切构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②以培养兼顾公私利益的好公民为己任,起到积极作用。③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可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具有高度的自信。

3.苏格拉底

(1)观点:①他的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②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

(2)评价: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这些思想对后来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4.亚里士多德

(1)观点: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表明在他看来真理高于一切。

(2)评价:①亚里士多德最大的哲学贡献在于创立了逻辑学。其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②亚里士多德学识渊博,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③不仅为现代许多科学门类奠定了基础,而且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④他把希腊哲学爱智慧与好学深思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包罗宏富的文化遗产。

以上就是查字典历史网的编辑为各位考生带来的高考历史西方史考点复习: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希望给各位考生带来帮助。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粤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2课 综合探究《调查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新变化》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杨滟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第2课时《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与监察谏议制度》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郭磊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李明志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6课 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吴志华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课堂教学视频实录-丁文彦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课堂实录视频-刘延平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堂实录视频-周如萍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堂教学视频实录-王小结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三单元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曹卿

2019年北京中考历史卷真题解析6

与“高考历史西方史考点复习: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相关文章

热门学习指导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