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三主题综合评价-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七年级上册第三主题综合评价

七年级上册第三主题综合评价

查字典历史网 2016-06-03

以下是查字典历史网为您推荐的 七年级上册第三主题综合评价,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第三主题综合评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个小题,共40分)

1、美国历史频道拍摄的历史纪录片《秦始皇》采用纪实性的拍摄形式,再现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中一系列重要的历史事件。秦始皇统一中国是在 ( )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前221年 C.公元230年 D.公元221年

2、下列的历史事件哪一项不是与秦始皇直接相关的是 ( )

A.灭六国 B.统一货币、度量衡 C.焚书坑儒 D.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3、下列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官职有 ( )

①丞相②县令③太尉④御史大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 )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

5、假如你是秦朝读书人,想给朋友写封信,你最有可能采用下列哪种字体 ( )

A.甲骨文 B.楷书 C.小篆 D.大篆

6、一篇题为中国足球不是民企沃土,多家俱乐部已揭竿而起的评论文章分析了中国足球环境方面的问题。评论文章中引用的成语:揭竿而起源自 ( )

A.国人暴动 B.陈胜、吴广起义 C.楚汉之争 D.赤壁之战

7、标志着秦朝灭亡的事件是 ( )

A.巨鹿之战 B.秦二世自杀 C.刘邦攻占咸阳 D.陈胜、吴广在陈建立政权

8、在下列我国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结果中,秦末农民战争属于 ( )

A.推翻旧王朝,农民领袖自己称帝,最后失败

B.推翻旧王朝,起义领袖成为新王朝的封建统治者

C.为地主阶级所利用,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

D.在政府军队和地主武装镇压下失败

9、秦始皇以焚书坑儒压制儒家学说,而汉武帝却采取了独尊儒术的建议,这主要表明统治阶级 ( )

A.打击或扶植儒家学派 B.选拔封建知识分子

C.在思想领域加强封建专制 D.打击思想领域的敌对势力

10、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统一而采取的措施中不包括 ( )

A.货币国家统一铸造 B.盐铁国家垄断经营

C.颁布推恩令 D.实行休养生息

11、下列有关汉武帝开发边疆的做法中,与史实不符的一项是 ( )

A.设置河西四郡

B.重新设置郡县,加强对五岭以南广大地区的管辖

C.把西南夷纳入汉王朝的直接统治之下

D.使西藏成为中国领土一部分

12、小明家收藏着一枚铜币,如右图,你能告诉他这枚铜币最早铸造是在( )

A.秦始皇时 B.汉武帝时 C.汉光武帝时 D.唐太宗时

18、至2008年,欧洲同我国直接友好交往有多少年了 ( )

A.1502年 B.1738年 C.1842年 D.1907年

19、公元前100年,中国人民难以在中原地区实现的是 ( )

A.吃小麦粉做的食物 B.穿丝绸衣服、吃葡萄

C.骑来自西域的汉血宝马 D.在洛阳看到大秦使者

20、下列历史事件中,发生在西汉时期的是 ( )

A.班超经营西域 B.张骞出使西域 C.甘英出使大秦 D.大秦遣使来汉

二、诊断题(每小题2分,共5个小题,共10分)

21、公元前221年,秦国灭掉了东方齐国,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以洛阳为都城。

22、公元前202年,刘邦率领一支起义军进入关中,逼近咸阳,子婴出城投降,秦朝灭亡。刘邦建立西汉。都城长安。

23、汉武帝接受臣下的建议,颁布了削藩命令。撤消了诸侯王的封地,从此,王国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24、西汉前期,匈奴控制着西域。汉武帝决定对匈奴用兵,并借用乌孙王国的势力,夹击匈奴,派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25、公元97年,正在西域的西汉官员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达条支海,即今天的波斯湾。

三、读图题(共1小题,10分)

26、右图为《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C 4、B 5、C 6、B 7、C 8、B 9、C 10、D 11、D 12、C 13、A 14、D 15、C 16、C 17、C 18、C 19、D 20、B

二、诊断题

21、秦朝以咸阳为都城。

22、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刘邦建立西汉,时间是在公元前202年。两者不是同一时间。23、汉武帝颁布的是推恩令。

24、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是为了联合大月氏,不是乌孙王国。

25、班超是东汉的官员。

三、读图题

26、(1)A大泽乡B陈,张楚C咸阳D巨鹿(2)陈胜、吴广、项羽、刘邦。(3)刘邦(4)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由于秦的暴政,导致秦末农民起义的爆发,启示是残暴的统治可以导致亡国。必须仁政治国,得民心者得天下等。言之有理即可。

四、材料解析题

27、(1)材料一反映的是丞相王绾和李斯争论秦国是实行分封制好还是实行郡县好;材料二反映的是一个国家货币不统一给人们带来的烦恼;材料三反映的是量长度的尺子不统一人们带来的不必要的争吵。材料四反映了文字不统一所带来的不便。(2)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实行郡县制,全国划分36郡,郡下设县。统一货币,统一使用秦国的圆形方孔铜钱半两钱。统一度量衡,颁布了全国通用的长度、容量和重量的计量标准。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的通用字体。(3)此问答案可多样化,如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统一货币、文字和度量衡,促进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比如北筑长城,抗击匈奴的袭扰,统一南疆,兴修灵渠。

28、(1)第一次张骞出使西域的时间与我们讲的不同,我们教材中是公元前138年,张骞奉命出使西域。而材料中是公元前139年。(2)汉武帝时期(3)第一次张骞出使西域是为了联合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第二次目的是为了联合乌孙王国,给匈奴以更沉重的打击。第一次的作用是了解了西域的情况,及西域各族希望同汉王朝往来的愿望。第二次的作用是加强了内地和西域的联系。从此西去东来的人员增多。促进了西域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4)丝绸之路。(5)有坚强的毅力,不怕困难,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气节。中国古代杰出的外交家的探险家。

五、简述题

29、(1)亚洲:中朝,一些中国人给朝鲜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中国工匠帮助当地人掌握了铁器制造技术。中日,西汉时,日本列岛上有30多个国家曾派使者到中国。公元57年,日本列岛南部的倭奴国派使臣来到洛阳,汉光武帝赠给汉委奴国王金印一枚。

欧洲:97年,甘英出使大秦,到达波斯湾,了解了沿途以及欧洲的一些情况。166年,一批大秦人从海路来到中国,以大秦国安敦王朝皇帝的名义向东汉皇帝赠送象牙和犀牛角等礼物。(2)对外交往可以促进中国与外界的文化与经济交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可以促进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与进步。(言之有理即可)

六、活动与探究(共1小题,10分)

30、(1)措施:政治上,颁布了推恩令。要求诸王把封地再分给自己的子弟,建立侯国,这种层层分封的办法使王国的力量分散,削弱,难以同中央对抗。后来汉武帝还采取有力的措施,取消了一些王和侯的资格。王国威胁中央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思想上,采用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在都城长安兴办太学。经济上,规定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私人不得铸造货币和经营盐铁。军事上,我大力扩建军队,起用有才干的将领,征战四方,巩固边防。并设置河西四郡,重新设置郡县,加强对五岭以南广大地区的管辖。(2)借鉴:国家应该把握住国家一些重要日用产品的经营权,以保障人民的生活安定,如食盐;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必要时可以采用武力来解决等等,言之有即可。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谭淑利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孙泽英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堂实录视频-翟鹏娜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7课《忽必烈改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国级优课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李畅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寇利俊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堂实录视频-周如萍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课堂教学视频实录-丁文彦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5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杨维

螺蛳历史

与“七年级上册第三主题综合评价”相关文章

热门学习指导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