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七年级历史(一)-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2010年七年级历史(一)

2010年七年级历史(一)

查字典历史网 2016-06-03

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2010年七年级历史(一)。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2010年七年级历史(一)

第一单元14课

一.选择题

1.隋朝的都城在( )

A.长安 B.洛阳 C.涿郡 D.江都

2.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这状况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A.隋统一后,隋文帝励精图治 B.隋炀帝营建动都洛阳

C.隋帝修凿大运河 D.隋朝屡次发动对外战争

3.隋朝一位苏州书生,要到洛阳去求学,如果走运河水路,按顺序应经过的河段是 ( )

①永济渠 ②通济渠 ③邗沟 ④江南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③② D.①③④

4.唐太宗身边一位最著名的敢于直言上谏的大臣是(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姚崇 D.魏征

5.隋朝在中国历史上贡献是( )

A.重新统一了南北 B.建立了三省六部制 C.创立了科举制 D.开通了大运河

6.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唐朝皇帝( )

①唐太宗 ②唐高宗 ③唐高祖 ④武则天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①②③④ D.③①④②

7.被誉为开元初年的救时之相的是( )

A.魏征 B.姚崇 C.宋璟 D.狄仁杰

8.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所称赞的帝王是( )

A.唐高宗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9.下列史实与唐玄宗有关的是( )

A.改《贞观氏族志》与《姓氏录》 .B.统治被称为有贞观遗风

C.改革漕运制度 D.乾陵无字碑

10.隋唐时,选官的标准时( )

A.才能 B.品德 C.门第 D.推荐

11.下列属于明经科测试的内容的是( )新课标第一网

A.策问 B.经史 C.杂文 D.儒家经典记诵

12.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说明最受重视的是( )

A.明经科 B.明书科 C.秀才科 D.进士科

13.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 )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有贞观遗风 D.光武中兴

14.下列哪一项不是大运河开通后所起的作用( )

A.加强了南北联系 B.加强了我国的统一

C.促进了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D.便利了外国人到中国来旅游经商

15.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两句诗是说( )

A.唐科举是一场骗局 B.参加进士科举人都是年纪大的人

C.唐科举考试徇私舞弊现象严重 D.唐进士科考试较难,录取较严格

二.材料分析题

1.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

近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

⑴材料中的河是指哪一条河?

⑵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

xkb1.com

⑶你认为隋炀帝修这条河,是件好事还是坏事?请说明理由。

2.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栗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请回答:

⑴诗的作者是谁?

⑵诗中的开元全盛日是什么意思?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

⑶唐朝的农作物以什么为主?

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为什么会出现开元全盛日的繁荣景象?

3.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摘自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

请回答:

⑴材料一是谁经常告诫臣下的话?材料二是他在哪一位大臣病逝后说的?

⑵材料一中该帝王引用古人这段话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为达到此目的,他采取了哪些开明的政策和措施?

⑶分别举出三个载舟导致统治兴盛和覆舟导致统治灭亡的帝王。

xkb1.com

三.简答题

隋朝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

四.探索创新题

假如你是唐朝时期杭州的一位书生,欲到长安赶考,你将怎样走?做哪些方面的准备?

2010年春七年级历史单元测试题(二)

第一单元(Ⅱ)

一.选择题

1 、隋朝大运河开凿的根本目的是( )

A. 促进经济发展 B .加强南北交通 C .巡游享乐 D .巩固封建统治

2 、隋唐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的科举考试强调以什么作为选官的标准( )

A .门第高低 B .思想觉悟高低 C .财产多少 D .才能大小

3 、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不能经历的事情是( )

A. 到赵州桥上散步 B.阅读《金刚经》

C. 用纸写字 D. 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

4、下列人物中,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是( )

A .魏征 B .皮日休 C .房玄岭 D .李白

A、①②④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④③ D、②③①④C

15.唐朝的读书人为了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最佳途径应该是( )

A.参加科举考试 B.辛勤耕作 C.作战立功 D.经商致富

16.唐代一种风靡全国的生活必需品是:( )Xkb1.com

A 酒 B 茶 C 糖 D 大米

17.科举制度是一种:( )

A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B监督官吏的制度

C通过考试考核官吏的制度 D发展教育事业

18. 2006年5月,我国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活动正式启动.京杭大运河在古代的重要作用是( )

A.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B.解决北方缺水问题

C.便于军事力量的调控 D.方便帝王游玩

19.到2007年高考已经恢复30年了,它是我国高校选拔人才的主要形式.你知道唐朝主要采用什么制度选拔人才吗( )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八股取士

20.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④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

A.①③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二、识图题

21、读唐朝三省六部简表回答问题。

(1)右图中,

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

执行。

(2)六部分管具体政务,他属

于哪一省 。

(2)运河四段的名称:

C. D.

E. F.

(3)想一想:假如隋炀帝从洛阳乘龙舟到江都南巡,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可填英文字母代码)

(4)在修筑过程中,你觉得会遇到哪些方面的技术难题?

、 。

三、历史舞台

23、唐太宗开创了怎样的社会局面?为此他在用人政策、政治制度、赋税制度和法律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主要措施?你得出了哪些启示?

xkb1.com

24、阅读下列材料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请同学们思考回答:

(1)该诗描绘了唐朝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状况?他的统治前期被誉为什么?

(2)你认为诗人诗中描绘的情况真实吗?你愿意生活在哪个时期吗?为什么?

四25.诊断题:

武则天重用酷吏,打击元老重臣等反对势力;编修《贞观氏族志》,使士兵因军功升至五品的也可借此提高社会地位。她重视选拔人才,创立科举制度,扩大统治基础;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措施促进生产发展,为唐朝全盛奠定了基础。

问题:你觉得上述材料符合历史事实吗?为什么?

新课标第一网

五26.历史时空:

唐朝时期,出现了许多至今仍为人称颂的皇帝,你知道有哪一些吗?其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2010年春七年级历史单元测试题(三)

第一单元(Ⅱ)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你生活在唐朝中后期,下列哪些现象是你能见到的( )

①在长安城内可以见到长年聚居的外国客人②有人正在看雕版印刷的《金刚经》③饮茶风靡全国④妇女以穿着男装、骑马出游为时尚

A .① B .①②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2、被西北各少数民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的是 ( )

A.汉武帝 B.隋文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3、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A.秦兵马俑遗址 B.大昭寺会盟碑

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D.敦煌莫高窟

4、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世界上现存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就是唐朝时印刷的( )

A.《甘石星经》 B.《金刚经》 C.《唐律疏议》 D.《丹经》

5、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是描述的由隋朝工匠李春设计的 哪座桥( )

A.玉带桥 B.赵州桥

C.泸定桥 D.卢沟桥

6、唐朝时成为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一 座国际性大城市的 是 ( )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 成都

7、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中国人被称之为唐人,当时唐朝对外交往非常频繁,范围很广,但决不可能包括( )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美州

8、我国四大发明中的哪两项是唐朝时期出现的( )

A.造纸术、印刷术 B.印刷术、火药 C. 指南针、火药 D.造纸术、火药

9、中国是个诗的国度。你知道我国古诗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在哪一时期( )

A.秦朝 B.西汉 C.隋朝 D.唐朝

10、暑假期间王丽要去参观艺术宝库莫高窟,你能告诉她应该去哪儿吗( )

A. 山西大同 B.甘肃敦煌 C.河南洛阳 D.陕西西安

11.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说此话的人在位期间出现的盛世局面是( )

A. 开元盛世 B. 贞观之治 C. 康乾盛世 D. 文景之治

12.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文中提到的东瀛是指( )

A. 天竺 B. 朝鲜 C. 日本 D.越南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唐朝杰出的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了赵州桥

②唐朝时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③唐都洛阳城北的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④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联系 ⑤玄奘西行

A.②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14.下列关于鉴真和玄奘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是唐朝时期的僧人 ②都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③都为完成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5.哪一位诗人的诗被人们称为诗史: (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杜牧

16.我国古代的石窟艺术在世界上有突出的地位,下列艺术宝库,主要属于隋唐时期开凿,又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的是( )

A 龙门石窟 B 云冈石窟 C 敦煌莫高窟 D 秦始皇陵兵马俑

17.敦煌莫高窟,主要以哪个宗教的故事去生动展现唐朝艺术的无穷魅力( )

A 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8.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石拱桥的设计者是( )

A李冰 B 李贺 C 李白 D李春

19.参与编创《霓裳羽衣舞》的皇帝是( )

A 唐太宗 B 唐玄宗 C 武则天 D 唐德宗

20.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曾经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观察右图,该项发明的

21、右图中的桥梁是?它在什么时候修建的?

xkb1.com

23.右图中的诗人是谁?他被尊称为?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右图

材料二: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 开通全长2000多千米的大运河呢?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摘自《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下)

请回答:(1)从材料一,你得到关于大运河的历史信息是什么?

(2)除大运河外,请你写出两个古代著名工程。

(3)从材料二大运河开凿情况的描述中,谈谈你的体会。

新课标第一网

(4)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百姓关注,国家重视。申报世界遗产的重要条件之一是遗产本身必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请从历史角度说出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理由。

2010年春七年级历史单元测试题(四)

第二单元1013课

一.选择题

1.宋太祖建立北宋,定都在( )

A.长安 B.洛阳 C.汴京 D.临安

2.澶渊之盟时的宋代皇帝是( )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钦宗

3.宋辽、宋夏和议中的共同内容有( )

A.辽夏向宋称臣 B.北宋割地求和

C.互相禁止边境贸易 D.北宋送给辽夏岁币

4.下列哪个政权灭掉了北宋政权( )

A.辽 B.西夏 C.金 D.南宋

5.南宋都城临安是今天的( )

A.南京 B.杭州 C.北京 D.银川

6.宋代什么的产量大致相当于18世纪欧洲各国产量的总和( )

A.粮食 B.铁 C.煤 D.石油

7.下列不是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原因的是( )

A.北方长年战乱,南方相对和平

B.南方人口多于北方

C.宋统治者留恋南方宜人的景色

D.宋朝国家财政收入的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

8.我国最早的纸币出现于( )

A.太湖流域 B.河南 C.四川 D.杭州

9.苏轼笔下称赞的头尾轩昂,日行千哇,不喂草料,饥不啼的是( )

A.曲辕犁 B.筒车 C.秧马 D.耧车

10.以下属于宋代统治阶层的是( )

A.土 B.农 C.工 D.商

11.下列宋朝乡村生活的描写,不正确的是( )

A.农民受地主剥削,在法律上没有平等权

B.农民的文化生活水平也在不断丰富、改善

C.大多数农民处于饥饿状态

D.在节日农民常搞一些娱乐活动表示庆祝

12.建立辽政权的是下列( )

A.蒙古 B.女真 C.契丹 D.党项

13.岳飞率岳家军重创金军主力骑兵是在( )

A.陈桥驿 B.杭州 C.郾城 D.大散关

14.宋代纸币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铁钱铜钱使用不便 B.南方经济获得发展

C.海外贸易得到发展 D.商业活动日益频繁

15.我国经济重心已经南移是在( )时期。

A.魏晋 B.南北朝 C.隋唐 D.两宋

二.识图题:xkb1.com

1.下边两幅图的名称分别是 和 ,其中在世界上出现最早的是 ,它们的出现反映了 。

⑴A图是什么行业的生产工具?有何作用?

⑵B图说明了什么?

三.材料分析题

1.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

迄今牛邑犹荒凉,居民生资惟榷场。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想经商。

(宋)刘通

请回答:

⑴什么叫榷场?

⑵榷场有何作用?

新课标第一网

⑶你如何看待诗中所云历史现象?

2.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侫臣。

请回答:

⑴忠骨和侫臣分别指的是谁?

⑵此对联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感情?

四.简答题

1.北宋军民抗击辽、西夏南侵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2.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什么?

五..探索创新题

假如你是一位宋代人,一天的生活将会如何?(提示:从饮食、娱乐、运动、听戏等方面考虑)

2010年春七年级历史单元测试题(五)

第二单元(Ⅰ)

一、单项选择题:

1、 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916年建立契丹政权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A.赵匡胤 B.耶律阿保机 C.阿骨打 D.元昊

2、1004年,辽军大举伐宋时,坚决请求皇帝亲自率军征讨辽军的宰相是()

A.寇准 B.文天祥 C.苏轼 D.岳飞

3、建立西夏政权的是哪一个少数民族()

A.契丹族 B.匈奴族 C.鲜卑族 D.党项族

4、岳飞赢得人民尊敬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A.岳飞抗金符合中原广大人民的利益 B.岳飞的忠君思想

C.岳家军纪律严明 D.岳家军作战勇敢

5、12世纪强大起来的金政权,先后灭掉了哪两个政权()

A.北魏、西夏 B.辽、北宋 C.辽、西夏 D.西夏、北宋

6、下列4幅两宋与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

A

A. B. C. D.

7、宋金对峙局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A.澶渊之盟的签订 B.金灭辽

C.1141年宋金和议 D.金把都城迁到燕京

8、在一次文物展览时,邓小平指着一幅名画(见右下)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

济了。请问这幅名画是指()

13、右图是我国古代的钱币,它最早出现于()

A.四川 B.北京

C.广东 D.上海

14、如果你生活在北宋,下列哪些现象是你无法看到的()

A.在城市的瓦舍内,看滑稽戏杂技等节目

B.在江南人们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

C.在汴京买卖东西使用的是交子

D.农民插秧使用一种新型工具叫秧马

15 960年,建立北宋的是:( )

A 赵匡胤 B 赵构 C 阿保机 D 阿骨打

16 辽宋夏金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其中位于北方与北宋并立的民族政权是( )

A.西夏 B.金 C. 辽 D.蒙古

17.废弃物的回收与再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也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我国古代哪项科技成就有利于废弃物的回收与再利用( )

A.指南针的发明 B.造纸术的改进 C.火药的发明 D.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8. 澶渊之盟订立于:( )

A 宋太祖在位时 B 宋太宗在位时 C 宋神宗在位时 D 宋真宗在位时

19. 11世纪中期,北宋政府每年把岁币送给:( )

A 西辽、辽 B 西夏、金 C 辽、西夏 D 西辽、金

20 北宋与辽之间订立澶渊之盟产生的影响包括:( )

①增加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②维持了两者的和平关系

③两者之间开展了经济文化交流

④加剧了北宋政府的财政危机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1.长年生活在辽境内的汉族人在当地安居乐业而忘南顾之心的原因是

A. 北宋臣服于辽 B. 辽革除北宋赋役繁杂的弊端

C. 汉人既来之,则安之

D.北宋不予接纳北上之人

22.金政权的建立者是:( )

A 松赞干布 B 元昊 C 阿保机 D 阿骨打

23.标志着北宋灭亡的事件称为:( )

A 澶渊之盟 B 靖康之变 C 安史之乱 D 陈桥兵变

24.南宋的都城临安是今天的:( )

A 洛阳 B 长安 C 杭州 D 南京

25.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

A.地方军阀割据 B.民族政权并立 C.南北政府对峙 D.战乱长期不息

26.苏湖熟、天下足,这说明宋朝时期,成为全国重要粮仓的是:( )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太湖流域 D、淮河流域

27. 两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 )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太湖流域 D、淮河流域

28. 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其中开采量居世界第一的是:( )

A、铁 B、铜 C、金 D、石炭

29. 金朝改革旧俗的根本原因是( )

A.为了适应对高度发展的农耕地区的统辖与管理

B.金百姓开始反对旧俗

C.金旧俗已不适应,应当完全抛弃

D.金统治者深深感受到旧俗的弊端

30. 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

①阿保机称帝 ②赵匡胤建立北宋 ③澶渊之盟 ④宋夏和议 ⑤西夏建立

31、填出下图中A、B、C和a、b、c的内容。

(1)填写出辽、北宋、西夏的相应位置:

A. ; B. C.

(3)仔细观察上图,从图中你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三、材料分析题

32、阅读下列材料:

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请结合课本内容回答:

(1)南方形成天下闻名的粮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这说明了什么?两宋时期成为全 国最重要粮仓的地区具体在什么流域?

新课标第一网

(2)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名称叫什么?南宋时,发行的纸币称为什么?

四:诊断题:

33、同学甲:岳飞坚持抗金斗争是正义的战争,他在历史上曾做出重大贡献,有崇高的气节,且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尊敬。因此岳飞是民族英雄。

同学乙:女真族也是中华民族中的一员,金攻打南宋是中华民族内部之间的矛盾,岳飞抗金不是反对外来侵略,因而不能称为民族英雄。

你同意谁的观点?说明你的理由。

五、再现历史,感受历史

34、经济的繁荣,商业的日渐活跃,使宋代城市颇具特色。假如你是生活在宋代东京城里的一个少年,一日你走上街头,直到晚上才回到家中,好好地感受了一番城市的繁华。请将你的所见所闻和感想写出来。(要求形象、生动、有文学色彩,符合历史实际。)

2010年春七年级历史单元测试题(六)

第二单元(Ⅱ)

一、单项选择题:

1、元朝时,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是:( )

A、行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中书省

2、下列哪项是成吉思汗的业绩( )

A.建立蒙古政权 B.灭亡南宋和统一全国

C.正式定国号为元 D.相继灭亡西夏与金

3、我国四大发明中,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大陆提供了重要条件的是( )

A.指南针 B.火药 C.活字印刷术 D.造纸术

4、我国古代使西方望尘莫及并改变了世界面貌的科技成就是()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②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③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④李春设计赵州桥

A. 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②④

5、名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出自哪位词人()

A.辛弃疾 B.苏轼 C.李清照 D.王安石

6、1958年,关汉卿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他写过六十多种剧本,他的剧本大多数表现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他的代表作是()

A.《窦娥冤》 B.《资治通鉴》 C.《救风尘》 D.《念怒娇赤壁怀古》

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是:( )

A 秦朝 B 隋朝 C 元朝 D 清朝

8.元朝完成统一全国使命的是:( )xkb1.com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阿保机 D、阿骨打

9.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是在:( )

A 唐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A. 丝 B.麻 C.绢 D.棉布

18.元代文艺中最为光彩夺目的是:( )

A.散文 B.杂剧

C.唐诗 D.宋词

19. 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这本书是指:( )

A.《史记》 B.《资治通鉴》 C.《汉书》 D.《元书》

20.右图为中国科普博览古代科技馆网站的首页,页面设置了十一项链接。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最合适的是

A.浑天仪 B.翻车

C.赵州桥 D.历史

二.材料题

21、看下图,请说出图中人物是谁?他的贡献是什么?

22、请说出右图中人物是谁?她的历史贡献

在于革新了什么技术?

1.上图为明长城示意图,

请回答。

⑴明长城的两端各是什么地方?

⑵万里长城的修建始于何时?其目的是什么?

⑶你认为应如何评价明长城?

8、郑成功诗云: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据此你知道明末侵占我国宝岛台湾的西方殖民国家是(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9、见右图:根据尼布楚条约的规定,下列哪个地 区 不属于中国的领土()

A.黑龙江流域以北 B.乌苏里江流域以东 C.尼布楚地区 D.外兴安岭以东、以南

10、明朝中期边疆面临的外来威胁主要来自哪个国家( )

A.沙俄侵略者 B.英国侵略者 C.日本倭寇 D.荷兰侵略者

11、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我国古代对北京的称呼 ①大都 ②蓟 ③京师 ④涿郡

A.②④③① B.②④①③ C.④②①③ D.③②④①

21、读郑和下西洋航线图,回答问 题:

(1)从 到 年,

(2)请填出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点和最远到达的地区

A. B. C.

(3)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世上的伟大壮举,但是最后还是被当成弊政遭废止,这是因为什么?

三、材料解析题

A.程咬金 B.李世民 C.魏征 D.秦叔宝

5.右图所示是唐朝农民创制的一种先进生产工具,唐朝农民用它

A.灌溉田地 B.耕种田地 C.鼓风冶铁 D.纺织丝绸

6.杜甫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诗句反映了唐朝的

A.经济繁荣 B.政治清明 C.对外开放 D.文化昌盛

时,发出了以下议论,其中存在错误的是

A.妈妈:她们把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演活了,真是美轮美奂

B.爸爸:敦煌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内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雕塑

C.唐杰:莫高窟的大部分洞窟是隋唐时期开凿的

D.叔叔:我到陕西西部旅游时参观过敦煌莫高窟

17.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宋、金之间议和的不同点是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C.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D.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18.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与历史不符的

13、在一次文物展览时,邓小平指着一幅名画(见右图)说:看,我们的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请问这幅名画是指

A.《天王送子图》 B.《清明上河图》

C.《洛神赋图》 D.《步辇图》

14、郭靖与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A.西夏的建立 B.澶渊之盟 C.金灭北宋 D.元朝建立

15、为鼓励对外贸易,宋朝政府在一些重要的港口开设了专供外商居住的地方,称为

A.蕃坊 B.蕃市 C.蕃学 D.市舶机构

16、下列哪一项属于成吉思汗的业绩

A.建立蒙古政权 B.灭亡南宋和统一全国

C.正式定国号为元 D.相继灭亡西夏与金

17、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称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一部著作是

A.《金刚经》 B.《梦溪笔谈》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18、1958年,关汉卿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他写过六十多种剧本,他的剧本大多数表现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他的代表作是

A.《窦娥冤》 B.《资治通鉴》 C.《史记》 D.《念怒娇赤壁怀古》

19、中国有句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是说人的心胸要宽广。那么你知道我国古代废除实行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宰相制度是在什么时候吗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20、穿越时空隧道的李小明来到明朝,他想参加科举考试,那么他必须准备复习的内容应该是

A.唐诗 B.策问 C.《三国演义》 D.四书五经

21、有四位同学分别用一词组概括了13681840年的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总的历史特征。你认为哪一项概括最准确

A.繁荣与开放并存 B.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C.繁盛与危机并存 D.政权的分立与民族汇聚并存

22、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①废除丞相②设立锦衣卫③设立东厂 ④设立廷杖制度⑤设立军机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23、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此诗句出自

A.岳飞 B.戚继光 C.郑成功 D.郑和

24、龚自珍的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意思是说,当时的思想界陷入沉闷气氛中。你知道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吗

A.闭关锁国的政策 B.八股取士与文字狱

C.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 D.军机处的设立

25、根据中俄《尼布楚条约》的规定,下列哪一地区不属于中国的领土

A.黑龙江流域 B.乌苏里江流域 C.尼布楚地区 D.库页岛

26、明清时朝的北京城是典型的大一统王朝的都城,它有三重,你知道皇帝住在里面的哪一重吗

A.京城 B.宫城 C.皇城 D.外城

27、郭小明在暑假期间到北京旅游了一趟。回来后,爸爸考了他一个问题,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主要修筑于什么朝代,你知道吗?

A.秦朝 B.汉朝 C.明朝 D.清朝

28、下列对清朝闭关政策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禁止一切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C.能够从根本上抵挡西方的入侵 D.最终扭转了中外力量的对比

29、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开始发生变化出现在

A.唐朝 B.宋朝 C.明朝中叶 D.清朝

30、电视剧《乔家大院》,再现了清朝一著名商人,从咸丰至慈禧太后统治年间的艰难创业史。剧中的乔致庸是当时哪一商帮中的代表人物

A.徽商 B.晋商 C.粤商 D.鲁商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31、读唐朝三省六部简表图: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粤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2课 综合探究《调查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新变化》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邵长波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综合探究:中、日近代改革比较》课堂教学视频实录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第2课时《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与监察谏议制度》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郭磊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课堂实录视频-刘延平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课堂教学视频实录-丁文彦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姜左洋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7课《忽必烈改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国级优课

精品·同步课程 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15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课堂实录视频-国级优课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张颖

与“2010年七年级历史(一)”相关文章

热门学习指导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