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2016中考历史考试复习指导: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科学安排、合理利用,在这有限的时间内中等以上的学生成绩就会有明显的提高,为了复习工作能够科学有效,为了做好中考复习工作全面迎接中考,下文为各位考生准备了2016中考历史考试复习指导。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1.背景:19世纪中期,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目的: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贵族地主利益,巩固沙皇统治。
3.领导者: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4.内容:
(1)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2)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高价)钱赎买这块份地。(体现了这次改革的实质:是对农民的一场剥削与掠夺)
5.性质: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意义: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
7.局限性: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一、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日本面临幕府统治危机和严重的民族危机(外国入侵)(内忧和外患)
2.时间:1868年开始
3.领导者:明治天皇
4.内容:(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2)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5.性质:是明治天皇政府实施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意义: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b.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7.局限性: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这就是我们为大家准备的2016中考历史考试复习指导的内容,希望符合大家的实际需要。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对比研究》专题三:课程内容确定的基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系列:案例评析一:《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第三章(四)《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简要分析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系列: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建议
课标解读讨论:“以印度等国为例,简述亚洲国家实现国家独立和走上民族振兴道路的概况。”
第三编历史课程实施的若干建议:第一章关于教学建议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对比研究》专题一:教学大纲的教学观与新课程观的对比分析
课标培训材料:斯宾诺莎与他的哲学
课标解读第四编:问题讨论与展望
关注高中课程改革系列报道(一):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详析高中课改五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