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2016年中考历史必做试题(考前练习)
临近中考,学生要有一定的自主性,光跟着老师跑没用。因为每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同,复习进度也不同。查字典历史网初中频道为大家提供了2016年中考历史必做试题,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助到大家。
一、选择题
1.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A.珠海 B.深圳 C.海南 D.浦东
2.1993年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邯郸钢铁总厂等一批先进典型。这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D.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是
A、城镇 B、大中城市
C、农村 D、沿海地区
4.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两个凡是思想
5.它是一个伟大的转折,也是一个伟大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里所说的它是指
A.中共八大 B.新中国的成立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经济特区的建立
6.从1979年到1987年,我国粮食产量年均增加1084万吨,棉花平均每年增产17万吨,油料、水果、牲畜等农牧产品产量1986年比1978年翻了一番。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政革的完成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行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7. 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在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A.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道路
8.邓小平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不要像小脚女人一样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话提出应该是在
A.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
C.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 D.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
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直接目的是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C.发展农业商品化水平 D.扩大对外开放基础
10.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共八大的发展体现在
A. 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 B. 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目标
C. 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D. 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1.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华民族圆了一个又一个梦:独立梦、回归梦、入世梦、奥运梦、飞天梦、世博梦等。中国的这些梦想得以成真的根本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一国两制政策的实行
C.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D.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12.拥有临海的便利交通、靠近港澳的区位优势,依靠国家的优惠政策,引进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使这里成为一个伟大的支点。借助它,撬动了中国旧体制的巨石,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这里的伟大的支点最有可能是
A.深圳 B.浦东 C.台湾 D.海南
13.当前中国已悄然进入了民调时代,民意信息逐步进入政府决策咨询程序。下列事件曾阻碍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是
A.土地改革的实施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C.新宪法的颁布 D.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14.在一座城市的市政府门前,有一座标志性的雕 像(见下图)名为拓荒牛,这座城市作为在改革开放中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已经走过了30多个春秋。请问这座城市是指 ( )
A. 上海 B. 珠海 C. 深圳 D. 厦门
1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工作中心的转移,即使国际、国内发生许多大事,我们都始终没有动摇这个中心。这个中心是 ( )
A. 文化建设 B. 政治建设 C. 社会建设 D.经济建设
16.下述重大纪念活动举办最早的是
A. 文化建设 B. 政治建设 C. 社会建设 D.经济建设
17.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推动中国的发展。经济特区特在实行
A.一国两制 B.特殊和优惠的经济政策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少数民族文化政策
18.既是中国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特区的是
A.厦门 B.宁波 C.广州 D.深圳
19.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转折,主要是因为这次会议 ( )
A.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B.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提出了科学发展的思想
20.伟大祖国60多年风雨历程中的几件大事中,按时间先后排列出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 )
①大跃进运动 ②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③文化大革命 ④中国加入WTO ⑤土地改革 ⑥两弹一星 ⑦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A.⑤⑦②④ B.⑦①② C.⑤⑦② D.⑥③④
21.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的是 ( )
A.经济特区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 D.农业合作社
22.中国农村改革的发祥地在哪儿?最早设立经济特区的是下图中哪两个省份?( )
A. 深圳; 1)2); B. 凤阳小岗;1)3);
C. 厦门;2)4); D. 珠海;3)4)
23.1949年10月,面对一个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自己的心声。对于无数人来说,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对此认识错误的是( )
A.前者使中国人民站起来 B.前者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C.后者让中国人民富起来 D.后者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24.学校准备开展以改革开放的巨变为主题的展览活动,某学习小组进行相关栏目典型素材的收集,其中不正确的是
A、党的会议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对外开放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祖国统一 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 D、科教兴国 两弹一星发射成功
25.1979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的分地与建国初期土地改革时的分地相比,两者共同之处在于
①都 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②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④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6.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几次重大调整,其中发 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措施是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7.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富起来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据此回答1-3题。
1、中国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是( )
A.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 B.2001年中国加入WTO
C.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1979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对两图反映的政策理解正确的是( )
①都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实施
②图一实行的是农民土地所有制,图二实行的是集体土地所有制
③都让农民拥有了土地所有权
④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3、以下关于改革开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①对外开放是以多种形式吸收外国资本,学习国外一切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
②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③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④我国已经逐渐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③
28.《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C.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D.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9.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下面不属于改革开放后创新的措施是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设立经济特区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国有企业改革
30.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的总设计师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二、填空题
31.请将代表下列经济特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中
A.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B.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
C.1992年开放的沿江城市---号称龙尾
D.西藏少数民族自治区
E.新疆少数民族自治区
32.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1)18世纪以法国为中心的 ______________ (思想行动)所倡导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等进步思想,不仅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起了推动作用,也促进了亚洲社会的进步。
(2)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 ______________ (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3)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 ______________ 体制并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3.2014年新年伊始,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全国,再次吹响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集结号。建国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三农问题。
(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______,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5年,全国掀起_____________的高潮。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实行_________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34.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是建立_______,其中_________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35.我国作出实行改革开放重大战略决策的会议是
36.1984年我国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中,属于辽宁省的是
37.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正确答案。
(1)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3)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5)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三、问答题
3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节选自习近平讲话
材料二:
(1)材料中提到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请问最早实行改革的乡村是?(2分)
(2)农民在领取土地承包合同后,获得了什么权利?(2分)
(3)图片一表明了什么?(2分)
(4)图二展示的是中国哪一城市?(2分)1990年,中央对该市的什么决定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重要标志?(2分)
(5)综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实现中国梦?(2分)
39.一首歌曲,常常会引起我们对历史的追忆。为庆祝祖国六十华诞,某校开展一次歌咏比赛,让我们从歌曲中找寻共和国的足迹。
主题:歌声飘过60年----共和国的记忆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东方红》 (1)为什么说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2分)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
----《志愿军战歌》 (2)写出两个志愿军战斗英雄。(2分)
驱散乌云见太阳翻身农奴把歌唱 ----《翻身农奴把歌唱》 (3)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哪个地方获得了解放?(1分)
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
----《社会主义好》 (4)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
热爱集体爱劳动,我是公社小社员。
----《我是公社小社员》 (5)这里的公社是指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建立起来的,怎样看待这场运动?(2分)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 ----《春天的故事》 (6)老人是谁?请用简短的一句话评价他。春天的到来归功于哪一年召开的什么会议?(5分)
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2分)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开放开始起步。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4月,设立海南省,建立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2.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3.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内改革的开始。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后来,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 为主的责任制。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4.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先召开了中央工作会议。在会议闭幕时,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指出:解放思想,开支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的讲话,实际上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的历史转折
5.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的历史转折
6.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知识,通过分析材料,从1979年到1987年,我国无论是粮食产量还是棉花、水果、农牧产品等产量都有显著增加,这主要是因为1978年我国在农村进行的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7.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知识点。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改革开放、一条正确的道路,结合课本所学分析,这是我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A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立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故答案为B。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伟大的历史转折
8.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邓小平理论知识点。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邓小平、改革开放胆子要大等信息,结合课本所学分析,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多次发表谈话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故答案为C。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9.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知识点。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直接目的,结合课本所学分析,我国的对内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调动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的。故答案为A。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10.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知识点。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发展,需要通过分析中共八大的内容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通过比较得到相同点。结合课本所学分析,中共八大指出党和人民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政治上,作出了把经济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由此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发展社会生产力。故答案为D。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历史转折
11.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中国的这些梦想得以成真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国际地位的提高,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12.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1980年,我国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而深圳被称之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因此这里的伟大的支点最有可能是深圳,所以答案是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13.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阻碍了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4.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相关史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深圳是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被称为对外开放的窗口。题干中提到:这座城市作为在改革开放中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由此判断这座城市是深圳。选择答案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15.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史实。根据课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知道在文革之后,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我国建设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故此题选择答案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的历史转折。
16.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个排序问题。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于1980年,A为2005年。莲花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标志,澳门特别行政区建立于1999年,故B项庆祝活动应该在2008年。新中国成立时间1949年,60周年国庆应该在2009年。香港回归时间1997年,十周年庆应该在2007年。综上所述,最早的答案为A。
考点:冀人版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冀人版八年级下册步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伟大的历史转折;冀人版八年级下册昂首迈入新世纪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践;
17.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特区特在哪里。一国两制实行特殊的政治制度;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既然叫经济特区,必然要实施特殊的经济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区域自治。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冀人版八年级下册步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伟大的历史转折;冀人版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巩固新中国而奋斗;冀人版八年级下册昂首迈入新世纪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践
18.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 考查历史纵向联系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中英《南京条约》),改革开放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分别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二者比较可得:厦门,所以选A。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改革开放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19.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之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转折,是因为在这次会议上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历史转折
20.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农业政策的变化的相关知识,在这七个选项中,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有: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时间是19501952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时间是19531956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间是1978年,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土地改革;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21.B
【解析】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1978年,安微凤阳下岗村农民率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尝试。安微凤阳梨园公社小岗村原是个贫困村。1978年,安微遇到百年不 遇的大旱,为了抗旱救灾,安微省政府鼓励农民生产自救,开荒种粮,谁种谁收。在这种政策的推动下,生产队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全村土地包干到户的生产契约,他们大干一年,粮食大丰收。由此带动了周边地区,进而在凤阳全县推广开来,使得凤阳县的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而这种包干到户、包产到户的做法就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俗称大包干),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和邓小平的肯定,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改革逐渐铺开,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22.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最早农村改革和最早对外开放的相关内容。中国农村改革的发祥地在安徽凤阳小岗村。最早设立经济特区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她们隶属于广东省和福建省。在图上应该是1)3)。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冀人版八年级下册步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伟大的历史转折
23.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历史事件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 完成,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24.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后取得科技成就的相关史实。学生注意此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选择不正确的。题干改革开放的巨变说明要选择1978年改革开放后的成就。结合课本所学,两弹一星是19561966年十年探索时期的成就。故此题选择答案D。
考点:人教新 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25.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土地政策的相关史实。此题考察的是学生对相关相似知识点比较区分。根据课本所学把两个事件的过程例出来。比较其相同。19501952年土地改革后农 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故③是不同点。故此题选择答案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土地改革;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26.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调整农村生产关系的相关史实,主要是考查的我国现代史的历史分期。难度不大是属于基础题。题干中明确的限制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这个时期开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后。A、土地改革是1950年1952年;B、农业合作化是19531956年三大改造中;C、人民公社化 是1958年掀起的;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在农村的改革措施。所以符合题意的是答案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27.1、C 2、C 3、D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78年底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上决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所以选C。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2、本题主要考查中共土地政策的相关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②④表述正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确立标志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则是在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将土地承包给农民自主经营,农民有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①③错误,所以选C。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土地改革法》的公布;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三大改造公私合营;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的相关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②④表述正确,对外 开放应当是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是一切技术和管理方法都要引进,改革开放包括农村、城市改革和对外开放多个方面,应当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而不仅仅是农民的创造,①③错误,所以选D。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28.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1980年,设立的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让世界进入中国,所以答案是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29.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四个选项中可以直接排除A选项,因为民族区域自治的措施早期新中国成立之前的1947年就已经实施了,当时,在解放区成立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故答案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
30.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的总设计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因为他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故答案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1.从左到右:D E C A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史地结合的能力。首先定为图中重要的河流 黄河、长江、珠江,结合所学,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深圳,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时上海浦东,我国的龙尾城市是重庆,西藏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故从左到右应填:DECA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民族团结
32.(1)启蒙思想 (2)十一届三中全会(3)市场经济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启蒙运动。18世纪,正当法国旧制度衰败的时候,法国出现了以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他们倡导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等进步思想,不仅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起了推动作用(三权分立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影响),也促进了亚洲社会的进步(中国与日本)。
本题考查的是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8年,文化大革命后,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3)本题考查的是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里需要区分中共几次重大会议的重要内容。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会议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璀璨的近代文化科学和思想的力量;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的历史转折;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3.(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农业合作化(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与土地改革相关的文件。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接着在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2)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史实。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到19 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3)本题主要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实行分田包产到 户,自负盈亏,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土地改革;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34.经济特区、深圳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我国对外开发的第一步是经济特区的建立,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改革开放经济特区的建立
3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作出实行改革开放重大战略决策的会议。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在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考点:人教新课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的历史转折
36.大连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我国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结合教材所学知识,1984年我国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分别是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其中属于辽宁省的是大连。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37.(1)统一国家的建立(或大一统)。(2)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3)鸦片战争。(4)五四运动。(5)三大改造基本完成。(6)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1、2小题考查中国古代不同阶段的特征,是中国古代史单元章节的大标题。3、4、5、6小题则是识记层次的要求。
38.
(1)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2分)
(2)生产自主权(或土地使用权)。(2分)
(3)人民公社制度被取消。(2分)
(4)上海。(2分)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2分)
(5)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能够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知识,在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而为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1978年,从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国家逐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本题考查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知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实行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全是自己的,这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不仅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而且也获得了生产自主权,因此本题的答案是:土地使用权和生产自主权。
(3)通过图片,我们可看出:广汉县向阳乡人民公社的牌匾被换下,这实际上说明了从1958年开始开展的人民公社化运动被取消,人民公社制度被取消,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敢于承认错误、也敢于改正自己的错误,因此本题的答案是:人民公社制度被取消。
(4)通过对图片中的关键词: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我们可判断出该城市指的是上海,而为了加速上海的发展,在上海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因此1990年,中央对该市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决定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重要标志。
(5)本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实现中国梦,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能够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等。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历史转折;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39.
(1)建立新中国,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2分)
(2)黄继光、邱少云(2分)
(3)西藏(1分)
(4)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2分)
(5)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严重失误。(2分)
(6)邓小平(1分);他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2分);1978年(1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
(7)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努力成才等。(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之所以说: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主要是因为,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因此本题的答案是:建立新中国,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2)本题考查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知识,为了保家卫国,抗美援朝,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的带领下,开赴朝鲜作战,在作战期间涌现出了很多英雄,其中最著名的是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蛇口的黄继光和严守潜伏纪律的邱少云。
(3)本题考查的是西藏的知识,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但是当时农奴并未得到解放,直到1962年,西藏农奴才得到解放,所以驱散乌云见太阳翻身农奴把歌唱指的是西藏农奴得到解放。
(4)本题考查的是三大改造的知识,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任务,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性事件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5)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知识,由于党对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1958年错误的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其中材料中的公社指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严重失误。
(6)本题考查的是有关邓小平的知识,通过材料中的关键词:1979年、春天的故事,我们可判断出该老人指的是邓小平;邓小平被称之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春天的到来归功于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因为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7)本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中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自身素质,提升自身能力;关心国家大事,努力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勇于创新,努力成才等。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最可爱的人;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历史转折;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这就是我们为大家准备的2016年中考历史必做试题的内容,希望符合大家的实际需要。
2016秋北师大版历史七上第5课《早期国家与社会》word学案
2016秋北师大版历史七上第8课《早期中华文化》word教案
北师大版历史七上《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word教案(2)
2016秋北师大版历史七上第14课《东汉的建立与衰亡》word教学设计
2016秋北师大版历史七上第13课《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word导学案
北师大版历史九下《小小军事指挥官》ppt课件
北师大版历史九下《小小军事指挥官―模拟二战》ppt课件包(含素材文件)
北师大版历史九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ppt课件包(含素材文件)
北师大版历史九下《俄国向何处去》ppt课件包(含素材文件)
2016秋北师大版历史七上第7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word学案
北师大版历史九下《俄国向何处去》ppt课件2
2016秋北师大版历史七上第9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word教案
2016秋北师大版历史七上第6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word导学案
2016秋北师大版历史七上第19课《北方的民族汇聚》word教案
2016秋北师大版历史七上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word学案
北师大版历史九下《共建“地球村”》ppt课件包(含素材文件)
北师大版历史九下《告别“雅尔塔”》ppt课件1
2016秋北师大版历史七上第14课《东汉的建立与衰亡》word导学案
2016秋北师大版历史七上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word教学设计1.doc
2016秋北师大版历史七上第5课《早期国家与社会》word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历史九下《挑战“两极”》ppt课件2
2016秋北师大版历史七上第16课《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word导学案
2016秋北师大版历史七上第6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word教案
2016秋北师大版历史七上第2课《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word教案
2016秋北师大版历史七上第17课《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word导学案
2016秋北师大版历史七上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word学案
北师大版历史七上《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word教案1
2016秋北师大版历史七上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word教案
北师大版历史九下《挑战“两极”》ppt课件
2016秋北师大版历史七上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迭》word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