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平阳第二中学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卷(含答案)-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2016年浙江平阳第二中学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卷(含答案)

2016年浙江平阳第二中学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卷(含答案)

查字典历史网 2016-01-04

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学诞生之前,一般从广义上来界定历史学,以下是2016年浙江平阳第二中学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卷,请考生及时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汉书董仲舒传》载:(官吏们)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天下广其田宅,博其产业。这主要说明西汉中期()

A.土地兼并出现B.官民矛盾尖锐C.官吏滥用权力D.农民生活艰难

2.下列中所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 盐酒税成为当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B. 东晋雕塑家、画家戴逵,铚县(今濉溪临涣)人,擅长佛教雕塑,被誉为中国式佛像之父。 戴逵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洛神赋图》是其代表作品之一。 C. 明清皖南棠樾牌坊群,每座牌坊都有情感交织的故事,如父慈子孝的,乐善好施的,守节的等 建立牌坊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封建宗法制统治 D. 安庆内军械所的内至上含有以下几层含义:内部供应;内部使用;技术完全来自中国国内。 它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3.据《松窗梦语》记载:歙县的贾人几遍天下。良贾近市利数倍,次倍之,最下无能者逐什一之利。歙人潘侃曾说:良贾急趋利而善趋时,非转毂四方不可。《许氏世谱》记有徽歙以富雄江左,而豪商大贾往往挟厚资驰千里。这反映()

A.徽商藐视国家经济政策B.长途贩运是徽商的重要经营方式

C.徽商资本雄厚D.徽州商业传统源远流长

4.有学者研究了北宋到清朝的国家财政收入情况,以每朝最高财政收入计算统计如下表

朝代 最高财政收入 北宋 100000000两白银 南宋 80000000两白银 明代 5000000两白银 清代 3000000两白银 对表中数据解读最合理的是()

A.明清时期由于长期战乱导致国家经济严重衰退

B.两宋时期中国的封建经济已经逐渐发展到顶峰

C.明清时期强化的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

D.明清时采取了有别于两宋的国家财政税收政策

5.在古代,抑制小商人的贱商令,各朝代一脉相承,反复颁行。但是如《汉书食货志》中所言: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出现这种背离现象的原因是()

A.古代法律不健全B.封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C.封建制度不健全D.古代官商一体

6.公元1500年前后,当西方进行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这段话表明()

A.这一时期世界人口迁移都是被迫的

B.公元1500年以前的世界是完全隔绝的

C.西方早期殖民扩张推进了世界联系的加深

D.公元1500年后的世界逐渐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

7.2014年12月22日《国际金融报》上有一文章《罗得斯纵贯非洲的铁路梦》中这样写道1865年时,欧洲人在非洲修建的铁路里程仅为760公里,1885年达到7030公里,1913年时,猛增到44309公里,其中英国修建的铁路长达27000公里。整个非洲大陆,通过密集的铁路网,被欧洲的殖民者牢牢控制着。英国在非洲铁路修建中处于优势的历史条件哪些()

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

②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国内政治稳定

③殖民扩张,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拥有了最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④黑奴贸易兴盛, 奴役非洲黑人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②④

8.据当时人记载:1825年9月27日早晨发生的情景是难以描述的。许多参加这一历史事件的人整夜都不能合眼火车头上面悬挂有一面旗,写着Periculumprivatumu-tilitaspublic(私人的尝试有益于国家)。铁路两旁人山人海,许多人跟着火车跑;另外一些人骑在马上沿路旁跟随着火车。列车进入达林敦车站时,才知道车上共有四百五十个乘客,列车载重共九十吨。对以上历史事件分析正确的是()

A.标志着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B.人们激动的原因是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

C.开辟了世界交通运输史上的新纪元 D.反映了国家政权对私人垄断经济的支持

9.1870年,31岁的美国人洛克菲勒把两座炼油厂和石油输出商行合并,创建了美孚石油公司。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6家炼油厂。这体现了()

A.第二次工业革命广泛开展B.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规模发生变化

C.美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D.石油工业成为主导产业

10.下列两幅图片所示两个历史时期的中国对外开放都体现了()

A.全球化趋势对中国的影响B.中国主动融入世界的努力

C.中外之间的友好合作交流D.地理区位因素的相对淡化

11.观察华商、日商纱厂资本分配及变化表(单位:国币万元)

年份 华商 日商 实数 比重 实数 比重 1921 9482.2 75.9 1967.1 15.2 1931 15251.8 56.7 10851.1 40.3 1936 17294.6 44.2 19615.1 50.1 造成华商、日商发展变化的因素有()

①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发展经济措施

②一战结束后,外国资本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受到挤压

③日本加紧对华侵略,在华势力不断扩张

④华商发展缓慢,日商资本迅速增长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D.①②③④

12.1910年,对23个主要城市金融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工商企业贷款平均年利率近15%,广州更高达36%,远高于同时期欧美国家。这种现象带来的主要后果是()

A.金融机构竞争乏力B.政府外债急剧增加

C.阻碍区域经济交流D.制约民族工业发展

13.清朝以前,长期有川、鲁、粤、苏四大菜系的说法,到清末民初又加上闽菜、浙菜、湘菜、徽菜,构成中国传统的八大菜系。后四大菜系能够在这一不太长的时间内快速形成,并跻身于全国菜系之列,反映出这一时期()

A.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B.西方餐饮方式传入后广泛流行

C.城市发展改变生活节奏D.各地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与交流

14.下图是1869年成立的万国邮政联盟的标志,该组织的建立使邮政事业实现了全球系统化。这主要得益于()

A.交通工具的发展B.资本输出的加强

C.福利国家的出现D.互联网技术的推动

15.报纸的产生、发展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西方传教士在广州办的中国第一份中文刊物《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就曾发表了这样一段新闻:英杰利之公会,甚推自主之理倘国要旺相,必有自主之理。不然,民人无力,百工废,而士农工商未知尽力竭力矣。这反映出近代外文报刊的创办()

A.推动了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B.有利于稳固西方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C.促成了国人创办实业的热潮D.开启了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之门

16.20世纪20年代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30年代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二者的共同点是() A.促进工农业生产增长B.把农业作为改革的切入点

C.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D.保存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

17.列宁说: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从强攻转为围攻。 这里的退到国家资本主义重点是指()

A.进一步发展国营经济B.国营经济与民营经济同步发展

C.恢复和发展私营经济D.国家政权积极干预国民经济

18.斯大林曾说:假如我国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像德国那样大,假如我们不是唯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假如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其他比较先进的国家也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就不会这样迫切了。这说明斯大林认为() ①核心任务是实现工业化 ②工业化是维护无产阶级政权的重要途径

③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化提供条件 ④工业化快速得了到实现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D.②④

19.《变形金刚》影片中出现了闻名世界的美国水利工程胡佛水坝(下图)胡佛水坝是1931年联邦政府立项开始建设的,1935年竣工。胡佛水坝表明()

A.胡佛政府放弃了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胡佛政府在美国率先提出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

C.胡佛政府较好地解决了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问题

D.胡佛政府采取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

20.下图是某一年的《世界主要大国国民生产总值图示》。结合所学知识推测,最接近图中状况的年份是()

A.1945年B.1956年C.1987年D.1992年

21.下列哪一国际组织可以为中国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城镇化均衡发展,保障农村生活,扩大基本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服务,改革公共部门等事务提供帮助()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行

C.世界贸易组织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2.2014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峰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这个主题下的重要议题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对APEC作用的表述最全面和准确的是有利于()

A.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B.促进亚太地区经济、技术合作

C.推动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D.巩固中国在亚太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23.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推动了文化传播与交流,虽然跨越洲际国界,却无法实现全球效应。而戛纳电影节上的一件时装转瞬间即可掀动全球影粉的追捧热潮。这说明()

A.大众文化审美的古今差异B.明星效应远大于历史名人

C.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传承D.技术进步推动文化全球化

24.下表为中国每万人所拥有的商业、饮食、服务业网点变化情况表(单位:个)表格反映的变化趋势主要是因为()

1952年 1957年 1962年 1965年 47.6 26.4 13.2 9.5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结束B.左倾错误主导经济建设

C.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D.经济体制改革陷入停滞

25.下图反映了中国市场化指数的变化情况。图中19921997年我国市场化指数迅速提高,这主要得益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公有制主体地位得到改变

C.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D.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

二、材料阅读

26.(24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汉学家或中国学家,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就这个意义而言,一部世界汉学史或中国学史,可以说是一部中国形象不断被重构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潮的潮涨潮落

17、18世纪,中国产品丝绸、瓷器、茶叶和漆器等充斥欧洲。一股追求中国时尚的中国潮在欧洲蓬勃兴起从17世纪中叶开始欧洲人已经从崇拜中国器物和制度转向了崇拜中国儒家文明然而,这种中国潮并没有能够在欧洲长期地维持下去为贸易利润而歌颂,为生产利润而贬低的这种现象在中国茶被印度茶和锡兰茶所取代的过程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制文化权与17、18世纪欧洲中国潮的潮起潮落》

材料二 从法国汉学到美国中国学

法国汉学并不是一开始就成为欧美中国研究的中心。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传教士的贡献远比法国重要得多。但是,这个局面很快就被改变和超越了而大西洋彼岸的新大陆(美国)却乘势而起,成为继法国之后西方世界中国研究的中心。

《制文化权与17、18世纪欧洲中国潮的潮起潮落》

材料三 唱衰中国与唱盛中国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的中国学研究中,尽管仍陆续出版了《中国即将崩溃》一类唱衰中国的著作,但这种声音已远不如先前那样强势。与此相反,一批被称为唱盛中国的著作相继问世,并在西方学术界激起强烈反响,这些著作包括《中国的天才:三千年的科学发明》、《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等等。 《西方世界中国研究的典范转移》

请回答:

(1)结合所学,从世界贸易的角度分析材料一中中国潮在欧洲兴起的原因是什么?从17世纪中叶开始欧洲人崇拜中国儒家的哪些文明内涵?(8分)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欧洲为生产利润而贬低中国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对中国有什么影响?(8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说明二战后美国成为西方世界中国研究中心的原因。为什么唱盛中国著作在西方学术界激起强烈反响?(8分)

27.(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汉唐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 中国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其本身就是一个世界,一个尽可能不与外界往来的世界。然而,尽管除知识名流外,其他中国人对外部世界不感兴趣,但外部世界却对中国兴趣甚浓。哥伦布航行的目标就是契丹(按:当时西人以此代称中国),麦哲伦旅行的主要结果是马尼拉这块中西殖民地的建立,而到中国传教则成为耶稣会士的荣耀作为一个有名无实的闭关国家,有着甚至更为封闭的儒家思想的明代中国,正在丧失它的自主性,开始依附于一个非它所创造的世界体系。

(美)阿谢德《中国在世界历史之中》

材料三 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在中国和大多数与会国努力下,一致通过了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等内容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公报》所体现出的亚非各国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要求亚非国家之间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精神,通常被称为万隆精神。会议重视亚非国家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合作,提出了在互利和互相尊重国家主权的基础上实行经济合作的建议。可以说亚非会议第一次提出南南合作的思想,为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开辟了道路。

据新华网资料综合报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图16、17的主要不同、并分析其原因。概述丝绸之路开辟的世界历史意义。(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当时世界形势,简述明朝对外政策及其影响。(8分)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指出加强亚非国家之间经济文化合作的依据,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当今国际关系格局分析万隆精神的现实意义。(8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 2 D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略

27.略

2016年浙江平阳第二中学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卷及答案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查字典历史网预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董晓英

2019年北京中考历史卷真题解析6

粤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2课 综合探究《调查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新变化》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杨滟

2019年北京中考历史卷真题解析(4)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韩素荣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张巧霞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8课 音乐与美术 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高振锋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孙泽英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第28课《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柳洁琼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河南

与“2016年浙江平阳第二中学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卷(含答案)”相关文章

热门学习指导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