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考试模拟题(2016—2017)-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上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考试模拟题(2016—2017)

上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考试模拟题(2016—2017)

查字典历史网 2016-10-28

学史可以明爱国,以下是查字典历史网为大家整理的上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考试模拟题,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历史网一直陪伴您。

1.《三字经》写到:“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宗法制 ④中央集权制度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 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从上述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名利色彩鲜明 D.聚族而居根深蒂固

3.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这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C. 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 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

4.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以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他可以在郡县内自由任免官吏

5.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是诗人金榜题名后在京城写下的诗句。该诗人是生活在(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6.2014年1月31日是农历春节,春节就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中央集权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独断性和随意性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7、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工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8.“范仲淹于公元1015年中进士,曾先后做过河中府通判、饶州知州、延州知州等地方官,于1043年回朝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继而推行新政。以下对范仲淹仕途中职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通判负责监督 B.知州管理地方行政

C.枢密使的设置有利于加强君权 D.参知政事行使地方监察权

9、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

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B.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C.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D.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10.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B.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C.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D.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11.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措施没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汉武帝推行内外朝制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C.宋朝增设参知政事等 D.元朝时设置了中书省

12.“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这种演变说明了

A.中国古代一直在着力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逐渐完善

C.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下地方建制逐渐完善 D.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渐瓦解

13.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14.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朝议裁决 B.世袭传承 C.集权独断 D.政务繁忙

15. “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康有为《拟免跪拜诏》)。这一现象演变反映的实质是

A. 礼乐制度的建立 B.封建等级制度建立 C.专制皇权的强化 D.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16.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下列内容不能直接作为这一论点依据的是

A.赔款2100万银元 B.割香港岛给英国

C.开放五口通商口岸 D.与英国协定进出口中国货物的税款

17. 1841年某日广东牛栏岗村民贴出一则告示:“……尔害我乡村,伤我男妇,不得不与畜类同斗。我现在全粤乡民数千百万之多,……志切同仇,恨声载道。若不灭尽尔畜,誓不俱生。”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鸦片战争 [来源: ]C.义和团运动 D.黄花岗起义

18.史学家孟森在《清代史》中指出:“至于鸦片一案,则为清运告终之萌芽。盖是役也,为中国科学落后之实验,为中国无世界知识之实验,为满洲勋贵无一成才之实验。”从全球

化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中国军事的落后 B.中国科学落后 C.中国无世界知识 D.满洲贵族人才的缺失

19. “对一个民族来说,更重要的是从民族灾难中获得新生。”下列说法符合该观点的是

A.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开始了半殖民地化 B.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太平天国运动形式上仍是旧式农民运动 D.义和团运动是两种文明的碰撞

20.雨果在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它汇集了一个民族几乎是超人类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尚不为人熟知的杰作,就像在黄昏中从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看到的亚洲文明的倩影……这个奇迹现已消失。”与此相关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1. 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其主要依据应是( )

A.首次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B.《资政新篇》的实施

C.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D.是历次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22. 近代某条约规定:“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这一规定

A.直接体现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 B.破坏了中国的航运和贸易主权

C.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和完整 D.使中国开始沦为了半封建社会

23.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

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下列条约中,最能体现列强‘以华制华’策略的应该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4. 义和团运动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A.完成了反帝的任务 B.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状况

C.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 D.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

25. 1900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侵略军以“未按职分保护外国人”等罪名在保定处

斩三位清政府官员,对此,清政府抗议道:“即使中国官员有办理不善之处,应交中国自行处分,何得侵我自主之权?”对此,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 侵略军这一行为的依据是《辛丑条约》 B. 反映了中国正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境地

C. 表明了清政府强烈的主权意识 D.说明了清政府已失去对地方政府控制

26. 卢沟桥事件产生的影响是

A.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B.加速并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建立

C.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D.使中国的政治中心被迫由北往南移

27.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一场战役作这样报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

A.发生于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 B.是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

C.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 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28.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之一。对以下两张图片的解读,不符合史实的是

A.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勇于斗争不惧牺牲的精神

B.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

C.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

D.反映了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破坏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29.电影《建国大业》讲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建国前夕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属于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是

A.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B.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

D.中共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30.下表是小王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你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时期 导阶级斗争 纲领或指导思想 重大斗争

19世纪中期 农民阶级 平均主义 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末 资产阶级 兴民权、君主立宪 维新变法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农民阶级 扶清灭洋 义和团运动

20世纪初 资产阶级 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

A.世纪之交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B.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C.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 D.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32、阅读材料题:(20分)

材料一 昔周公吊(感怀)二叔不咸(通“贤”),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左传》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清代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的终结时期……伴随着清朝统治的稳定,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和政府首脑的地位空前加强。清朝皇帝都亲理朝政,这在历代最高统治者中也是少有的。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三 中国古代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摘编自赵沛主编《中国古代行政制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两种制度。(4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由西周至秦朝国家政治体制方面变化的趋势。(2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清代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4分)

(3)根据材料三,总结君主专制背景下分权辅政的两种模式,并结合史实举例说明。(6分)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进的认识。(4分)

答案:

一、选择共计60分,每个2分

1-5 BBBDB 6-10 DCDCC 11-15 DBBCC

16-20 AACBB 21-25 CCDCB 26-30 BCDDA

二、答题共计40分

32

答案:

(1)制度:分封制、郡县制。(4分)趋势: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2分)

(2)措施:皇帝亲理朝政;设立军机处。(4分)

(3)模式:宰相相互牵制、监督;(1分)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相互牵制、监督;宋朝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2分,答出任意一点得2分) 在正式体制外设非正式机构。(1分)——汉武帝时的“中外朝制度”;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置内阁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加强君主专制。(2分,答出任意一点得2分)

认识: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完善;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巩固加强。(4分,任答两点即可)

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上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考试模拟题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走向民主政治》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刁玉玲

2019中考历史复习小技巧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课堂教学视频实录-熬明

少年派:文科班主任真是绝了!让中考状元跪着上他的历史课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三单元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郑伟

中考历史周年热点探析2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匡仁玉

高晓艳《中考历史文字型材料题答题技巧》微课——部编版历史中考复习九中大同校区2019.5.27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郑健宏

中考历史时间轴

与“上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考试模拟题(2016—2017)”相关文章

热门学习园地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