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高一下册历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同步检测2016
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小编准备了高一下册历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同步检测,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1.(2010安徽淮北一模)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自1954年9月9日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历史文物,这说明()
①中国已经全面迈向小康社会 ②政府改变了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 ③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④中国的棉布生产已经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 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是我国经济改革的一个缩影,表明我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政府改变了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
【答案】 B
2.(2010福建莆田质检)20世纪90年代,外电评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时期,世界看到中国()
A.已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B.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向
C.完成三大改造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解析】 确立了改革开放是1978年底;完成三大改造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1956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020年左右;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是在1992年十四大上提出的。
【答案】 A
3.小岗村、华西村、浙江慈溪是中国农村改革不同时期的典型代表。
材料一:(小岗村)全村适龄儿童还没有全部入学,上中学的很少......一位30多岁的妇女说:念上个一两年,也和没念差不多,庄稼人靠劳动吃饭,读不读书没有多大关系。......但是(小岗村)同时也出现了与他们经济发展很不适应、很不相称的事情:一是他们在村头盖了个牌楼,花了不少钱......二是盖了气派的村公所办公楼......农村改革已经快20年了,小岗村至今也不过是停留在兢兢业业地把他们的那几百亩地种好的水平上。因此生产结构不合理,多种经营不发展。粮食生产是大幅度增产了,但效益比较低、卖粮难、农民收入低、经济不发达。
--《万里与小岗村
--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20周年而作》
材料二:198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了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把全国的乡镇企业发展推向高潮。华西村办起了年产30万吨线材厂、30万吨轧钢厂、毛纺厂等20多个大中型企业。年产值一年翻一番,1992年为5.16亿元,1993年超过11亿元。
--周大鸣《农民企业家的文化社会学分析》
材料三:浙江省慈溪市开发有限公司创造性地探索并完善了公司+科技+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运用订单、合约、参股合作等多种形式,联合当地10多个乡镇和周边10余个县的2万多农户,建立了总面积20余万亩的紧密型、半紧密型和松散型蔬菜基地......较好地解决了分散的农户小生产和大市场的对接问题,使每亩土地的产值和利润比传统单一结构增长2~4倍,基本实现了投资少、见效快、覆盖广、两头富的初始目标,成功地将千百万农户和千百万消费者进行了高效有序的链接。
--人民网2006年12月25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小岗村、华西村、浙江慈溪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
(2)依据材料,分析小岗村、华西村、浙江慈溪经济发展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示。
【解析】 本题考查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农村改革的三个典型代表:小岗村、华西村、浙江慈溪的不同状况。第(1)问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组织答案;第(2)问要紧扣第(1)问的内容回答历史启示。
【答案】 (1)小岗村:单一经营,发展速度慢。华西村:重视发展乡镇企业。浙江慈溪:发展现代农业。
(2)要重视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要讲求实际,不搞形式主义;要面向市场,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农业科技创新;重视经营管理模式创新。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一下册历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同步检测,希望大家喜欢。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解析 :两极世界的形成(人教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人教版):开创外交新局面
人教版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必备知识点:新中国的民主政治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2017: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7年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
2017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重点: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2017年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梳理:解放战争(人教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要点解析2017:辛丑条约
2017年高一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甲午战败的原因及影响(人教版)
人教版2017年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解析:辛亥革命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梳理:资政新篇